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论语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我在讲完《论语》后主动提出讲《庄子》的原因。我认为如果只有“儒”而没有“道”的话,我们的文化建构是不圆满的。
儒家给了我们土地,让我们能够站在地上行走,去实践,去以身践道,它鼓励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这没有错。但是如果没有天空的话,我们就没有思考,不能飞翔,没有生命角色上的自我超越。只有土地没有天空,我们会变成过分沉溺的现实主义者,而失去理想色彩,生命自觉无法建立,就容易再一次进入集体无意识。
我认为中国人说的人格理想就是盘古的理想,所谓“神于天,圣于地”,神圣两极,人就在天地间。孔子是个普遍的代称,他代表了中华文化源头,中国人朴素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认为道德和秩序是同等重要的。很多东西是和谐的统一,也就是说,两个坐标是能够制衡的。用儒家的最高理想来描述人格,而儒家所谓人一生的历练,从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要到达什么时候?70岁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个人道德指标,就是按照自己心灵指引的方向去实现个人;不逾矩,是外在的制度指标,是遵循外在的一切社会要求,这两者能够合二为一,这是一个很高的理想。用庄子的话就更简单了,五个字,叫“外化内不化”。外化,就是顺应制度;内不化,就是坚持人格道德。中国的儒与道,殊途同归,以不同的表述描述了一种和谐状态,就是个人与社会永远不要过分夸大冲突,而更应该强调一种和谐。
这样的境界,太年轻的时候怎么可能感悟的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的伟大就在于你很年轻的时候,他不会让你觉得畏惧,真正的感悟需要用一生去体验。
其实我当老师以后,开始讲中国古典文学了,又给了我新的一番感受。它关乎一个孩子的体悟成长,它关乎一个家庭的悲欢。这是什么呢?这是经典的力量,这是圣贤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让我们相信他活着,因为他活在我们每一个苦难的时刻、悲伤的时刻,他作为生命里一种救赎的力量,永远给我们一种支撑,永远默默地温暖着我们苍凉的生命。
古人说“破万卷书而行万里路”,这话真的是有道理的,仅仅关在书斋中我们可以把学问做得很深,但是很难透彻。学问有一个很高的境界,我想是通透二字——通达透彻,能够渗入生命,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在我走到泰山顶上那一刻,两度登泰山最终到达一个地方,我就明白了一个朴素的成语,叫做殊途同归。而中国人格一直是在儒家相济理念里学会成长的,这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在其社会理想上都是儒家,在其自然理想上都是道家。这么一想,儒与道不简简单单拥有一种严谨的学理意义,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它也是我们每一个朴素心灵可以分享的一种文化权利。
解读经典,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去完成这样一番体悟,我想,不是一个年头,一段经历,一个文凭可以回答得了的。也许这一生中永远在成长,永远在感悟,我今天谈的是今天的感悟,20年后,30年后,还有那个时候的感悟,21世纪是个多元选择的时代,人心容易迷惑,大家要追寻简单的真理,国学开始复兴。《论语》讲的就是“人人心中有,口中无”的东西。另外,我们正好赶上大众传播时代,现在有《百家讲坛》这些途径,让一些有研究的学者,真正用自己的感受去体悟、去激活象牙塔里的东西,通过大众传播这个平台,还原到每个人心里去。媒介时代是外在原因,跟多元时代人心呼唤的内在原因,碰在一起,内外相合生成这种现象。作为一名传媒学者,我的学问一刻没有间断过。而向大众讲《论语》、《庄子》,也是我的使命。《百家讲坛》的定位是面对初中文化水平的观众,要求15岁的中学生能喜欢,要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为了炫耀学问,去和大家讲版本考据,是对大众的不负责任。面对什么人要说什么话,大众传媒首先要尊重大众。
传播是形式,古典文化是内容。作为治学的学者,我在大学研究传媒。作为文化传承者,我在《百家讲坛》平台上讲读《论语》。在我身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不矛盾,相互激活。
我的成功不是思想、学问的胜利,而是传播策略的胜利。我研究传播,传播本身有准则,电视传播非常松散,是先天的冷媒体,想让冷媒介抓住大众,就要讲究传播策略。你不能讲大学里的儒文化渊源、版本的考据。到大众传播平台上,我信奉“道不远人”,也就是真理离人心不远,要找到身边的小故事去诠释经典。《论语》简单朴素,流传千古,但它本身没故事,跟三国不一样,不利于传播。我的传播策略,就是要在故事情节中,让大家感悟道理,让老百姓活在经典之中,从内心完成唤醒,而不是外在灌输式的接受。
我的书之所以交给中华书局出版有这个因素。我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他是搞国学出身的,他对我这个独生女儿走这条路,影响很大。在《百家讲坛》讲完《论语》以后,整理书稿的时候,找到我的出版社有十几家,加上找到央视的,有将近30家,都想要这个书稿。中华书局的同志跟我说得非常坦诚,他们说,我们是一个百年老店,学术实力是可以信任的,只是市场营销做得不太有经验。我们以前从来没做过这样的畅销书,营销能做到什么程度,很难说,但是我们很希望能拿到书稿。后来我想了想说:第一,于情,你们是我的父字辈,出于尊敬,要选你们;第二,于理,作为一个学古典文学的研究生,我是读着中华版的书长大的,在中华书局出一本书,对于我们这个行当的人来讲是一种荣誉。从心理上,我对这样一个百年老店充满了信任。
得知我的《〈论语〉心得》要在日本出版,我十分高兴,《论语加算盘》打造了日本经济强国,日本人崇拜孔子,活学活用了《论语》。这本书经孔子第75代直系孙孔健翻译,在讲谈社和诸位努力下得以在日本问世,首先我向孔健、矢吹俊吉局长、柿岛部长、竹石健、笹岡等人表示衷心感谢!
但是我想,这一生我会让经典活在生命之中,让经典活在当下,给我力量,让我自己的生命在经典里面不断成长。
于丹《论语》扶桑行
——佐佐木正光的接待随行记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于丹来了!
“道不远人。”这是《中庸》里记载的孔子的话,意思是“真正的道就在身边,是可以在普通的生活中得以实践的。”
据说,于丹教授于2006年10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非常受欢迎的栏目《百家讲坛》中,对《论语》进行演讲,受到极大的欢迎,大约有半数的中国人7亿人,都收看了她的演讲。她的演讲被编辑成《于丹〈论语〉心得》而出版,包括盗版书在内,迄今为止总共销售了1000万册以上。作为此事的佐证,现在有了许多以前未曾有过的研究“于丹现象”的组织。开头提到的文章就是在《论语力》一书中,代替序文而发表的。
2008年1月26日9:05,于丹教授坐在了从东京羽田机场起飞的全日空873航班的第一排的超级座位上。
在办理乘机手续的时候,我只买了一张超级座位票交给了孔健,可是,孔健转手将它交到了于丹教授手上。我问孔健先生:“为什么你不坐呢?”他只回答了一句:“先生(日本人的尊称)太累了。”就和我一起坐到了普通座位上。看到孔先生给别人让座的身影,我感到了这非同一般。和于丹教授用英语交谈,和孔健先生用日语讲话,和于丹教授的秘书祝先生是英语加中文混杂在一起交谈,这就开始了非常奇妙的三国语的交流沟通。因为风雪的缘故,从羽田机场出发的时候大约晚点30分钟,加上跑道要清除积雪,到达秋田机场的时候,我们一共晚点了将近一个小时。在孔健先生
等待取行李的时候,我陪着于丹教授来到了机场外面。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发出“哇、哇”的惊叹声,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时我还不可能了解于丹教授的全貌。当她来到往返机场大巴乘车处,看到那里的积雪,她马上跑去团了几个雪球摆放、罗列在一起,还坐在了有雪的椅子上,就像可爱的小猫围绕炕桌上的毯子在嬉戏一样,用一句话来说的话,那就是“憨态可爱。”
为了去公司取寄来的《论语》,我们先向秋田方向出发了,在途中,相机的快门声就像手表的指针那样不断“咔、咔”地响着,于丹教授不断地在说着“真美,太漂亮了,太好看了。”
她好多次地说到,北京太冷又干燥,像沙漠似的。“秋田一片洁白,真是又美又温暖的地方。”
当我们到达大曲,刚从车上下来,她也马上走向积雪,捧起了一捧洁白的积雪。
初开眼界
在由大曲“扶轮国际分社”(国际交际社团)的有志者参加的首期《秋田论语讲堂》上,瞬间让大家大开了眼界。于丹教授讲课讲到一半的时候,从外面拿进来了黑板,白色的粉笔滑走在黑板上,就好像是在上书法课似的,那不是年轻美貌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好像是仙女从天而降在进行特别的授课,也好像是一道极为普通的学习风景。每当写在黑板上的白色粉笔字要被擦掉的时候,大家都想到了“啊,太可惜了!应该让于丹教授写在纸上的……”不过,这已经是马后炮了。
这次授课大约晚了一个小时,是从下午一点开始的,转眼之间就结束了。大曲PC创立50周年纪念活动委员会的堀江先生拿出了姐姐传给自己的一本《论语》,那是一本昭和8年(1932年)岩波书店发行的,翻译这是武内义雄,定价是当时的40圆。因为古时候有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孔子屡屡遭受到了来自权力的迫害,所以这么古老的东西得到如此珍藏,又是兄妹之间的非常珍贵地传承,这些好像都让孔健和于丹教授大吃了一惊。正因为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之下,《论语》通过“于丹”这样一位女子的传播,经历大约2600年,《论语》在中国大陆又得以“复活”了。
精彩绝伦的授课
不知不觉之间,《秋田论语讲堂》的授课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马上就结束了。只有七位学生来上课,这是有点太奢侈了。
学生们提出了:《论语》在中国现在是怎样的情况?还在被应用吗?孩子们和老人们是如何参与的?等等的问题。于丹教授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说着“仁”“爱”“恭”“宽”“信”“敏”“知”“勇”,讲述着论语世界的一些问题。诸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现已成为一体。”“好的大自然会产生好人。”“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不要让别人做,这就是‘仁’的根本,也是‘爱’的根源”等等。
人类的生活、生活的情况从2600年前至今,其根本没有什么变化,人类生活的普遍性已被认可。无论是谁也都会认为“的确如此”,“知道的”。虽然是这样,可是从于丹教授口里说出来“道理”,真让人感到了她好像就是《论语》的传道者。
于丹教授的授课并不是她讲得多么漂亮,而是她自己的想法、她自己的心化作“道理”,仿佛是朝霭的水分从树叶上化作水滴,流向地面然后静静地渗透着、流淌着……这是多么沁人肺腑的一种清爽啊!我想,正是这样,才是心灵沟通的“道理”所在,也是《论语》的真髓。
7位学生听于丹教授讲课,听的既是目瞪口呆,也是充满着心灵的快乐,此时,分别的时间来临了。不知是谁带头开始鼓掌,在于丹教授的微笑之中,大家相约9月28日再次相会,然后离开了秋田论语讲堂。
于丹教授的话通过孔健的翻译,忠实地得到转达,虽然在其语言深处还暗示着有更深的含义,但仍然有着一种直击我们的生活的力量。所以分别之际,大家的感谢之声不绝于耳,“感谢、感谢……”
我们决定开车去神秘的田泽湖(水深423米),然后去“鹤之汤温泉”。先横穿105国道,将间仓、松仓、小杉山抛在后面,然后来到杉泽的苹果园,我们在无人售货处买了富士王林苹果,开始大啃起来。途中,一边驾驶一边考虑着要选择沿途都是美丽风光的路线,这样,抄近道走角馆,通过西木向辰子姬像开去。在这期间,照相机的快门也向洪水一般咔嚓个不停。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秋田的魅力逍遥游
秋田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可很多秋田人都已经忘记或没注意到它的魅力,通过三位初次到秋田的外国人之口,我们直接听到了他们对秋田的赞美之词,这怎能不让人感到了无比的惬意呢?
每当我到秋田乃至海外出差,当品味要返回家乡秋田的喜悦之情时,对我而言真是幸福至极,这次通过于丹教授一行的到来,使得我这种幸福感再次得到了确认。这是多么值得感谢的啊!车里还坐着一位出版社的社长,他是为从伦敦进口食品的而来秋田的,他也感叹道:秋田还真是个好地方呀,无论来多少次都不会腻烦的。经他这么一说,我更感到了家乡的美丽,联想到去年10月从迪拜到秋田的ABBAS,我更加切身感到了秋田的魅力所在。
在田泽湖边,我们投身到大雪纷飞之中尽情地嬉戏,以大雪为背景露出了笑容,拿着雪球到处投掷,大家在雪中都玩耍地非常开心,就像在和飘雪做游戏的那些欢快的小狗一样。
如果有了《论语》之心,是否就能表现得这么单纯的生活了吗?让我不断想到了这个问题的场面在不断出现着。这时候,田泽湖就好像事先预定好了似的,大雪停止了,残阳照在湖面上,升起了一层薄雾,怎么就会这么神奇呢?我不由地告诉了他们:为了于丹教授和孔健先生,我们拜托辰子女神,她把白雪、神奇的太阳光、奇妙的薄雾都备齐了。听到我的解释,马上从于丹和孔健先生那里传来了“谢谢!谢谢!”这不绝于耳的感谢之声,在不断叙述着对秋田之旅的满意之情。
行走在田泽湖的西侧,在靠近御座石神社的红色牌坊那里,堆积着有将近一米深的积雪。我们就穿着皮鞋毫不含糊地走了进去。背对着“日东第一溪”的石碑和古老的杉树,相机的快门咔嚓个不停,一路下来,1G容量的内存卡都快用光了。
在夕阳如同残火慢慢变细,即将没入天边的时候,我们开始走向|乳头温泉,我所计划的第一天的日程即将结束了。
有朋自远方来
刚刚驶入通向住宿地的下坡路,后面就不断地传来了疑问,“这么白的道路怎么确认,怎么跑?这不是没有路吗?”一边听着他们的疑问,我一边高兴地品味着北方雪国的自豪,打开前大灯开始了驾驶秀。
事先我已经拜托鹤之汤温泉的佐藤社长,让他尽扶轮国际社的地主之宜接待客人,他安排好了茅草屋、围炉和油灯,让客人来体验异国风情。见到这个安排,客人们喜出望外,围绕着火盆,一面将手伸向火盆的炭火,同时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大家先忍着饥肠辘辘,在火盆和油灯旁体会着,分配完住房之后,又向大家说明了到露天温泉去的步骤,这一切都是在油灯的幽幽灯光下进行的。当男的都进入温泉之后,过很长时间客人还没来,正担心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