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西游记-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沙弥;六贼潜伏山坳中,单捉唐长老。算计定了,各各收拾等待不题。 
  却说唐长老师徒在刘家安寝了一夜,次早起来就要走路,怎奈刘家母子苦苦留住,备盛斋相请。不多时,众少年的父母、亲戚都来叩谢,这家请,那家邀,唐长老苦苦推辞,也缠了三日方得出门。又走了四、五日,方到得皮囊山前,小行者与猪一戒、沙弥算计道:“前日那几个毛贼,虽被我一顿铁棒打得无影无踪,却未曾打死除根。从来做坏人的直要坏到底,决不肯改过自新,他见我放走了他的人,必然要结连这皮囊山的三尸妖怪来报仇,我们今日过山也须防备。”猪一戒慌张道:“怎生防备?”小行者道:“我们三个怕什么?只要防备师父莫要着了他的手。”沙弥道:“你二人专管杀妖精,我一人单管保师父就是了。”小行者道:“有理,有理!”大家算计定了,遂赶着唐长老的马竟进山来。此时,三尸大王已打听明白,等他师徒入山走到半路,那行尸大王手持钢刀,忽然从山腰中跳出来,大骂道:“贼秃驴!你有本事救他人之死,今日自家死到头上却叫谁救?不要走,且吃吾一刀。”举刀照小行者当头砍来。小行者忙将铁棒架住道:“你这妖精想是什么三尸么?”行尸大王道:“你既闻我大名,何不早早受死?”小行者道:“别个妖精不关利害,还可饶恕,你这三尸乃道家之贼,断断饶恕不得!我的死倒未必在头上,只怕你的死到在眼前了。”举铁棒劈面就打。这一场好杀,真个利害。但见: 

  一个是宝刀,一个是铁棒。宝刀闪一闪,现偃月青龙;铁棒展一展,吐钻天黑蟒。黑蟒飞来,不问是妖是怪,一例消除;青龙落去,任他为佛为僧,也都杀害。这和尚卫道心坚,欲把三尸痛戮;那妖魔吃人念切,要将五体生吞。生吞不着,空垂馋口之涎;痛戮何曾,枉放热心之火。 

  那妖魔与小行者才杀不上十数合,那立尸大王忽又从山头上跳下来,竟扑唐僧。猪一戒看见,忙举钉耙迎住,骂道:“瞎妖精!要寻死不到猪老爷这里来,却思量到哪里去?”立尸大王也不回言,举起钺斧劈胸就砍。这一场厮杀,却也不善。怎见得?但见: 

  一个是宣花钺斧,一个是九齿钉耙。钺斧晃一晃,迸万点星光;钉耙筑一筑,吐九条霞彩。霞彩九条,莫说三尸,就是千尸也筑做肉泥;星光万点,休言一戒,便是百戒也砍成血酱。你道我狠,我道你恶,两下里无半点善心;你思量要捉,我思量要拿,一霎时有千条诡计。万斧千耙,苦贪赌斗;半斤八两,未见输赢。 

  猪一戒与立尸大王战不上十余合,忽山嘴里又跳出一个眠尸大王,手挺长枪,直奔唐长老刺来。沙弥看见小行者与猪一戒都有对手厮杀,只得也掣出禅杖来,将长枪拨开,回手就打。 
  眠尸大王笑道:“我看你这和尚满脸都是晦气,快快的逃走了还得些便宜,若要勉强丈持,只怕你真真的晦气上脸了。”沙弥道:“你这泼妖怪哪里知道,我沙老爷从来是个降晦气的祖师,任是英雄好汉,撞见我就晦气到了;你不信,请试试看。”复举杖照头打来,眠尸大王撤枪相迎。这一场杀更觉利害。怎见得?但见: 
  一个是长枪,一个是禅杖。长枪虽丈八,刺将来只不离方寸心窝;禅杖止一条,打下去专照着三尸头上。紧一枪,慢一枪,惟我善于摧锋;虚一杖,实一杖,叫人不能躲避。打不倒妖精,未可便言惟我精神;捉不住和尚,到底不知是谁晦气。 

  沙弥虽与眠尸大工赌斗,却一心只记挂着师父,任眠尸妖引诱,他只不走远。斗不上十数合,隐隐听得后面人声嘈杂,忙回头一看,却见有人暗算唐长老,吃了一惊,遂虚晃一禅杖,撇了眠尸妖,跑回唐长老面前,大叫一声道:“妖精休得无礼,我来了!”六贼看见唐长老独自一个,便从山坳中跳出来只望下手,不期沙弥复跑回来护持,呐声喊,一哄又走了。眠尸大王见沙弥逃回,哪里肯放,一直赶来。猪一戒听见沙弥吆喝,知道是妖精暗算师父,也撇了立尸大王,撤回身来救应,却看见眠尸妖望着沙弥只顾前赶,他就暗想道:“不趁此时下手更待何时?”便悄悄驾云赶到眠尸妖背后。眠尸妖一心只想捉沙弥,不提防背后有人,沙弥对面倒看见了,转笑嘻嘻引他道:“赶人不可赶上,再赶赶便有人要杀你哩!”眠尸妖大叫道:“谁敢杀我?”猪一戒从背后应声道:“我敢杀你!”当背心一钉耙,眠尸妖早已九孔流血,跌倒在地。立尸妖见猪一戒跑回,只认做败阵,也便随后赶来。七八赶上,忽看见眠尸大王被一戒筑死,吓得心胆俱碎,慌了手脚,转身就跑。不期小行者听见背后人乱,恐怕唐长老有失,也撇了行尸妖回来救应,恰好与立尸妖撞个满怀。立尸妖正惊得痴呆,又撞见小行者,一发慌张,乱了脚步。小行者随手一棒,也结果了性命。行尸妖随后赶来,远远望见不是势头,遂驾云化风向东走了。 
  小行者赶到面前,见唐长者无恙,猪一戒已打杀了眠尸妖精,大家欢喜。猪一戒道:“这三个妖怪已打杀了两个,那六贼又无影无踪,料无阻碍,我们趁此时保护师父过山去吧。”沙弥就收拾行李。小行者道:“且慢。”猪一戒道:“师兄叫且慢,想是要等妖精来报仇哩!”小行者道:“我们结了仇,不等他报了去,却叫他寻别人去报,岂是个菩萨心肠?”唐长老问道:“怎寻别人报仇?”小行者道:“他拿了刘家儿子,我们救了出来,又打死他两个妖精,我们又一道烟去了,他没处出气,自然要寻刘家。起初只得一个儿子受害,如今恐怕一家都要吃苦哩!”唐长老听了着惊道:“徒弟,是呀!若如此论来,不是救人,转是害人了!如今却如何区处?”小行者道:“不打紧。俗语说得好,斩草要除根。只将这三尸杀尽,自然大道可期。”唐长老道:“三尸已杀二尸,那一尸知他躲在何处,怎生去寻他?”小行者道:“他弄风往东逃走,定然到刘家去了。”猪一戒道:“他若果然在刘家,我们三人同去,一个守前门,一个守后门,一个进去拿他,杀了便完帐。”小行者道:“我们同去拿他,倘或他知风,倒走来将师父拿去,岂不反输一帖?莫若你二人埋伏在师父左右,等我去赶了他来,他看见师父独坐在此,自然要下来捉拿,你们从旁出其不意,一耙一杖打杀,岂不省力?”沙弥道:“有理,有理!”遂请唐长老下了马,到山腰悬崖中一块大石上坐下。猪一戒与沙弥却潜身躲在两旁。小行者方提着铁棒一筋斗云回到刘家。来到了刘家,果然见行尸大王带领着六贼,将刘家母子并阖家大小都捉了,捆绑起来,说他请了和尚来,伤了他两个大王,杀他一家偿命。刘家阖宅啼哭震天,小行者大怒,忙落下云头大喝道:“好尸灵!自家死在头上尚然不知,还要来陷害良善!不要走,吃我一棒,断了根吧!”行尸妖看见,心上着忙,也不回手,依旧化风走了。六贼正要逃走,被小行者用棒逼住,走不脱身,只得跪在地下求饶。小行者道:“毛贼不足辱我棒,我不打你,快解了刘家母子。”六贼连忙解放。解放完,小行者就将解下来的绳子,将六贼缚了,便道:“我也不打你,只要你寻还我行尸妖就放你。”六贼道:“行尸失利,定回洞中去了。”小行者又分付刘家母子道:“你们只管放心,我定与你将三尸杀尽,决不留祸根。”刘家母子拜谢不已。 
  小行者带了六贼,复到皮囊山来。且说那行尸妖,果然见唐长老独坐便下来捉拿。不期猪一戒与沙弥左右突出,登时打死,已先同师父坐在山顶上矣!大家欢喜。小行者遂带过六贼来,请师父发放。猪一戒道:“这三尸之祸,皆六贼起的,也该打死消除。”唐长老道:“三尸易杀,六贼难除。”因分付六贼道:“我们佛法慈悲,也不杀你,只要你自知改悔,从今以后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便非六贼而一五官矣!”六贼言下感悟,拜伏于地道:“蒙圣僧开示,自当洗心,一遵教诲。”唐长老听了,大喜道:“既能改悔,何必苛求?去吧!”六贼拜谢而去。小行者方叫猪一戒挑行李,沙弥扶唐长者上马而行。正是: 

  遗祸莫饶人,回头须放手。 

  唐长老师徒此去毕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二回 小行者金箍棒闻名 猪一戒玉火钳被夹



  词曰: 
     海大何尝自满,天高从不多言。檐铃角铎闹喧喧,只是此中褊浅。 
     慢说筋能成棒,安知肉可为钳?阖开二字岂徒然,敢请世人着眼。 
                           右调〔西江月〕 

  话说唐半偈与小行者,扫除六贼,杀尽三尸,救了刘家一门性命,绝了皮囊山一境祸根,欢欢喜喜又复西行。行了月余,并无阻滞。唐半偈更加欢喜道:“这此时一路来甚觉太平,想是渐渐与西天相近了。”小行者笑道:“西天近是近了,路上太平不太平,却与西天有甚相干?”唐半偈道:“西天佛地,佛法清净,故道路太平。怎不相干?”小行者道:“若依师父这等说,要成佛清净,只须搬在西天居住,也不用苦修了。”唐半偈道:“虽说清净在心不在境,然毕竟山为佛居便称灵山,云为佛驾便名慈云,雨为佛施便为法雨,岂可人近西天不叨佛庇?若不如此,何以这些时独独太平?”小行者道:“师父只就那虚理模棱揣度,似乎近是,若据我实实看来,这些时路上太平,还是老师父的心上太平。你看,今日动了这个轻心重佛的念头,只怕又要不太平哩!”正说不了,忽见道旁闪出一个和尚来,将唐长老与小行者师徒四人看了几眼,也不做声,竟飞跑去了。唐半偈看见未免生疑,便叫声:“徒弟呀!你看这个和尚行径有些诧异,莫不又有什么不太平要应履真的口哩?”小行者道:“师父若怕应我的口,只须自定了师父的心。”猪一戒道:“师父不要理他。师兄这张口是终日乱嚼惯的,又不是断祸福决生死的朱雀口,又不是说一句验一句的盐酱口,又不是只报忧不报喜的乌鸦口,说来的话只好一半当做耳根边吹过去的秋风,一半当做屎孔里放出来的臭屁。师父听他做什么?”小行者笑道:“好兄弟,让你讨些便宜吧!但愿不要应我的口,只要应你的口方好。”师徒们一面说一面走,走到一个村镇上,正打帐下马入去化斋问路,村里早走出一个老和尚、两三个小和尚来,拦住马头问道:“东来的四位师父,请问声可是要往西天去的么?”小行者看见,忙上前答应道:“正是要往西天去的。”那老和尚又问道:“既是往西天去的,内中可有一位会使金箍铁棒的孙师父么?”小行者听了暗惊道:“他怎知我的名儿?”便答道:“有是有一个,你问他做甚?”那老和尚听见说有一个,便欢喜道:“一般也访着了。四位老师父要知问他的缘故,且请到小庵中去坐了好讲。”小行者便应承道:“就去,就去。”唐半偈迟疑道:“知他是好意歹意,去做什么?不如我们只走我们的路吧。”老和尚道:“小僧与老师父同在佛会下,岂有歹意?若果有使铁棒的孙师父在内,便要走也走不过去,就是悄悄的走过去,得知了也要捉转来。”猪一戒听了说道:“师父,不好了!一定是这猴子幼年间不学好,不是卖弄有手段去做贼,就是倚着这条棒有气力打死人,今被人告发,行了广捕文书来捉人了。这是他自作的,等他去自受,与我们没相干,我们去做什么?倘被同捉了去,撞着个糊涂官府,不分青红皂白,认做一伙,却怎生分辨?”老和尚听了道:“这位长嘴师父怎这样多心?就是要各自走路,此时日已过午,也须到小庵吃些便斋好行。”猪一戒听见吃斋便不言语。老和尚随叫两、三个小和尚在前领路,自家又再三拱请,唐半偈方下了马,引着众人同老和尚步入村来。 
  走不上两箭路便到庵前,那庵儿虽有数间,却僚潦草草,也只好仅蔽风雨。大众到了庵中,又见过礼坐下,老和尚就分付收拾便斋。小行者忍不住问道:“老师父,斋吃不吃没要紧,且问你,你有什么缘故问这使金箍铁棒姓孙的师父?”老和尚道:“这话说起来甚长。我们这地方按阴数六十里一站,西去六站,六六三百六十里有一座山,叫做大剥山。山上有个老婆婆,也不知他有多少年纪,远看见满头白发,若细观时却肌肤润如美玉,颜色艳似桃花,自称是长颜姐姐不老婆婆,人看他只道他有年纪,必定老成,谁知他风风耍耍还是少年心性。”小行者道:“据你说来,这婆婆果有些诧异,但不知还是个加人?还是个妖怪?”老和尚道:“我们哪里看得他出?”小行者道:“要看出他也不难,他若道家装束,清净焚修,便是个仙人;他若装威做势,杀生害命,便是妖怪。”老和尚道:“他虽道家装束,我却不见他清静焚修;他虽威势炎炎,我却不见他杀生害命。他在山中一毫闲事都不管,每年每月每日,只是差人到天下去寻访那有本事的英雄,与他对敌取乐。”小行者道:“对敌取乐,莫不是干那闺房中没廉耻的勾当么?”老和尚摇头道:“却又不是那样勾当。”小行者道:“既不是那样勾当,却怎叫做对敌取乐?”老和尚道:“他有一把玉火钳,说是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时炉火中用的,后来补完了天,这把钳火气未熄,就放在山腰背阴处晾冷,不道忘记收拾,遂失落在阴山洞里,不知几时,被这婆婆寻着了,取回来终日运精修炼,竟炼成一件贴身着肉的至宝,若遇见一个会使枪棒的好汉与他对敌一番,便觉香汗津津,满身松快,故这婆婆每日只想着寻人对敌取乐。”小行者道:“他既有人取乐,又问这使铁棒姓孙的怎么?”老和尚道:“只因他这玉火钳是天生神物,能开能阖,十分利害,任是天下有名的兵器,荡着他的钳口便软了。莫说人间的凡器,就是天上韦驮的降魔杵,倘被他玉火钳一夹,也要夹出水来。故这婆婆从来与人对敌取乐再不能够遂心,故此到处访求。他闻得当年天生石猴孙悟空有条金箍铁棒,乃大禹王定海的神珍铁,能大能小,方是件宝贝,曾在西方经过,却又不凑巧,不曾撞着与他对敌取乐一场,故至今抱恨。新近闻得这孙悟空虽成了佛,他旧居的傲来国花果山受后天灵气,又生了一个小石猴,铁棒重兴,复要到灵山求解,路必经由此过,故命他心腹人押着老僧日夜在此打听,今日果遇着四位老师父,真可谓有缘千里。但不知哪一位是会使铁棒的孙师父?”小行者听了大笑道:“只我便是!我只道是冤家对头寻我讨命,却原来是要我耍棒取乐。棒倒耍耍也好,但只是我如今皈依了正教,做了和尚,自当遵守佛门规矩,怎好去与一个老婆婆耍棒取乐?况我这条棒颇有些斤两,荡一荡就要送了性命,未必有什么乐处。老师父倒不如瞒了他不去报知,让我们悄悄过去了,留他那条老狗命多吃两年饭,也是老师父的阴骘。”老和尚道:“这个使不得!方才小徒在路上看见四位师父,一面来报了贫僧,他心腹人一面就飞星去报不老婆婆了。他们走路俱会驾云,此时只怕已知信了,如何敢瞒?”小行者道:“你不瞒他也由你,只是我不与他要棒,却也由我。”老和尚道:“这婆婆注意师父已非一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