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纪晓岚西域东行记 作者:陈继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岭除了石质坚硬如铁外,还有几处奇险的地段。一是崆峒隘。马与车走到崆峒隘,就会在马蹄下与轮下发出巨大的回响。得得的马蹄,像是一声声擂响的鼓;车轮滚动,则发出一串滚雷似的轰鸣。这是因为崆峒隘一段的山肚是中空的。人马在这里,被那阵阵地鼓与滚雷轰鸣,吓得怯步起来。崆峒隘过后,是磁石坡,这段山路的岩石有强磁性,马蹄铁与铁轮被磁石所吸,在这里行走,又如同在磁铁上拔步,每拔一步,都要化出极大的力气,马走不到百步,就累得乏力。磁石坡之后,又是滑铁峡。这段山路,山石光滑得像是大理石,而且正逢上下坡,每每有些不熟悉这铁岭险要的奇特的骑者,在这里滑得马仰人翻,或跌折了马足,或滑跌下峡谷。
  纪晓岚一行,有熟悉地形的额鲁特和额楞,早就作好了闯铁岭之险的准备。在铁岭的崆峒隘前一行人下马停车,额楞与额鲁特分别从车上取下马蹄软套与防滑绳。额楞对六匹马的二十四只马蹄套上马蹄软套,额鲁特对四辆车捆上防滑绢。这马蹄软套俗名又叫三草鞋,是芨芨草、紫韧草与云里飞三种草编成。西北边陲一带,经常大雪封山,冰天雪地,虽利于雪撬滑雪,有时又需要用这种三草鞋防滑。今天的马蹄软套,是过铁岭滑铁峡专用,软套的垫特别加厚,这样又可在崆峒隘隔音,在磁石坡防磁。
  纪晓岚在额楞帮他的赤骏套马蹄软套时,先取过仔细地端详,一是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多了一番小心,现在他得处处留心,防备暗算,——表面上依然笑呵呵地,外松内紧。
  纪晓岚感到,额楞在装他的那匹赤骏的马蹄软套时,好像显得特别当心。他还注意到,额楞还不时一瞥额鲁特,注意额鲁特的行动。额鲁特则也趁额楞不注意时,关注着额楞的动静。
  马蹄套上了软套,车轮又严严地捆上了防滑绳。果然过铁岭天险时,就变得险而下惊了。
  即使这样,在过崆峒隘时,马蹄与车轮下,还发出仿佛是从地层深处传来的闷雷声。
  过了铁岭后,已近中午,为了把在天池前耽误的时间赶回来,能在傍晚前赶到蛇岭,待马群卸下软套,车轮解开绳索,就不停息地朝虎岭走去。
  虎岭山体的形状,岩石的色泽,都呈虎皮状。这座岭的石峰,石壁,连山洞中的石块也都是斑虎皮色,又称虎皮石。虎岭多山洞,有些山洞,洞中有洞。虎岭之险,就险在山中有猛虎。石状、石体、石貌、石色,仿佛到处都有猛虎在山岗、山脊、山梁,或蹲,或站,或卧。
  进虎岭不久,纪晓岚就听到远远的有几声虎啸,仿佛提醒你,这里确有虎的存在。马一听到虎啸,就惊跳,——马的惊吓状,又在骑者身上产生了连锁反应,于是一行人都将兵器握在手中。
  在虎岭,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过山涧,一会儿穿洞府,一会儿绕过石矾,一会儿钻过虎口,虎口正在山的转折处,像猛虎张开的巨口,口外,就是万丈深渊,过虎口时,人马贴着虎口的内侧,依次小心翼翼地钻过去。纪晓岚想:如果正在这时,听到虎啸,马受惊,那就很有可能被颠下深渊成为谷底游魂。如果谁要起歹心,谋害别人,这里又是一个杀人场。
  过了虎口,有一段较为平坦的山路。说平坦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还是崎岖不平。然而,这段路。覆盖着茂盛的野草,需要辨别方向,从草丛中找路。前面仍然是额鲁特带路。也许这里草特别丰美吧。马在这里都边走边叼着野草,嚼着,显得津津有味。被嚼的野草,发出一股清香味。
  纪晓岚也放松了马缰,爱抚地拍拍马脖,仿佛示意这匹赤骏骠骑马,也可以稍稍放松放松。赤骏也像领会了主人的好意,轻轻地打了个响鼻。纪晓岚发现一个现象,一行的六匹坐骑,到了虎岭后,没有一匹打过响鼻,也许她们也慑于虎威,怕啸叫声会引来猛虎吧。牲口与人一样,也懂得防卫。鹰飞掠到虎岭的上空,只见对山的为首一人,引弓一响箭,山鹰应声落地,恰好摔在纪晓岚的坐骑前。
  这时,额鲁特见另一只山鹰,也正飞到蛇岭上空,就弯弓盘射,弓弦响处,鹰像断了线的鹞子,也正好飘落到对山为首者的马前。
  “好箭法。”
  “纪晓岚称赞额鲁特,也称赞对方。”
  这时,额楞已将对方射落的山鹰,献到纪晓岚的面前。
  一箭正好穿过山鹰的颈。
  纪晓岚更注意那支箭,箭头是双棱,箭尾是双翎,制作得比较精巧。这种双翎双棱箭,是提督府专用箭,而且只有佐领以上的官员,才配有这种双翎箭。佐领以上的官员,纪晓岚几乎都认识,对山那位射箭者,似乎很陌生。
  对方依然没有与纪晓岚他们打招呼,只听又是一声唿哨,对山的五彪骑,又在蛇岭的小王上飞驰而去,峰回路转,马蹄声渐渐远会了。
  这批神秘的骑士,匆匆来,匆匆去,只留下一支箭一只鹰。
  纪晓岚将山鹰过目弩箭,抛给施祥保管。
  额鲁特绷着脸始终没说一句话。
  额楞脸上有一丝得意的神情。
  只有玉保在嘀咕:
  “他们是些什么人,巡逻的官兵?还是强盗玛哈沁?”
  这也正是纪晓岚在思索的。如果是山问的巡逻官兵,为什么不与他们打招呼?如果是玛哈沁,为什么那五个骑士的穿着又并不显得草莽气。又为什么要射鹰以显示武艺,或以示警告?又为什么额鲁特与额楞对这些人的反应截然不同……
  因隔山相望,无法辨认,其中有否昨夜山洞中的神秘客。
  这时,对山又发生了一件怪事,传来了悲凉的,凄心动魄的哀歌声。就是昨夜纪晓岚在帐篷中听到的,那荒野中的悲歌。此刻在空山长啸,在山谷问呜呜回响,仿佛是来自空墓的回声。
  阴风伴着悲歌,令人毛发悚立。
  大黑犬“四儿”又对着蛇岭在狂吠。
  悲歌渐渐地远去了,但始终不见人影。
  忽然,平地一声虎吼。空中一声惊雷。
  一只斑皮猛虎,威风凛凛地雄踞在山岗上,两只虎眼的的发出蓝色的电光,直刺人心。
  最前面的额鲁特急忙后退躲避。
  其余的人也慌了手脚。
  额鲁特的马走得更慢了,于是,大家都相应地放慢了马的速度。这样的速度,已等于是信步。纪晓岚的赤骏马更是利用这样的机会,在这天然的草料场,大饱口福。纪晓岚回头看,他的那匹小黑犬“四儿”,这时,也坐卧在玉保的那辆车上,在细细地啃一块骨头,——看来小犬也在松弛松弛。
  骑在最后的依然是额楞。
  马在往前走,额楞的视线却转向隔着山涧那边的婺座山,那倾身倾听与搜索般的视线,紧盯着对面的半山腰,似乎在警惕著有什么动静,或者说也许是盼望著有什么出现。
  与这座虎岭对峙,对面还有一座峰,那就是蛇岭。中间隔着深涧,虽然隔山相望,连弓弩都可以射到对岸,但可望而不可及,——从这里到对山,要绕王翻过雪岭。
  遥望蛇岭,要比虎岭还要险峻得多,狰狞得多,险恶得多。整座山阴森森像一条蛰伏的毒蛇,又像个巨大的坟墓。他正在向这座旁人为他挖掘的坟墓走去。那里就将是他生命的边缘,人世的最后一程
  纪晓岚望着对山,想着。
  一阵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也引起了他的警惕。
  纪晓岚仔细辨听,马蹄声响自对岸的蛇岭。
  一骑。二骑。三骑。四骑。五骑。共有五个骑手,在对面的险峻狭窄的山王上策马飞奔。这些骑士,都一式地跨着黄骠马,都一式地披着绿斗篷,都一式地戴着滑雪帽。在这样狭窄得只能容一人一骑的崎岖的山王上,像在平地一样飞奔,没有高超的驭马术,没有过人的胆量,没有对山形地貌的相当熟悉,谁也不敢在下临深涧的这条盘山的羊肠小王上奔马。
  纪晓岚一行都停住了马,注意对山的五匹飞骑。
  纪晓岚见额楞的深凹的眼窝中放出了光,额鲁恃则脸紧绷着。
  对山骑士的斗篷与滑雪帽,使纪晓岚想起了昨夜山洞中的匣影。
  对山一声唿哨,奔驰的五骑都勒住了马缰,马的前足腾空,仰脖齐鸣。
  看不清对山骑士们的容貌,但一个个都显得很漂悍。每人都斜佩一把大砍刀,手中都挽着一张强弓。
  对山的五员骑士,也不问话,也隔山打量着虎岭的一行人。
  两只山鹰,正在虎岭与蛇岭上空飞翔。一只山
  纪晓岚要躲避已来不及。
  这时,纪晓岚马前冲上一人,居然是老仆施祥。横在猛虎与纪晓岚之间。施样从腰间擎出一把短柄利斧,锋刃约有八九寸。一边叱呼纪晓岚急退,一边拦在马前,将一柄利斧横在胸前。
  自发利斧与猛虎对峙着。
  正当纪晓岚退马之时,猛虎一声吼,猛扑过来。施样将头一偏让过,举起手中斧,虎自施祥头顶跃过,狂啸一声,扑倒在地,血雨淋漓。施祥用脚将虎翻了个身,然后在虎皮上把短柄利斧上的鲜血擦去。众人带着忐忑的心跳,围上前来。这只猛虎自颔下直至尾间,被利斧剖裂,连内脏也流了出来,虎目暴视,仿佛为屈死在这白发者翁的斧下而不付。
  施祥从虎口救了纪晓岚,又猎了一虎,除了一害,而且是那样干净利索。面对猛虎时。又那样白发英迈,老当益壮,连额鲁特与额楞也不敢小看这位老翁了。
  施祥除了这只猛虎后,又悄悄地站到一旁,一刹那,英气内敛,不像个除虎英雄,又像是个衰迈的老翁。
  大惊吓过后是狂喜。
  玉保提议,就在这里烤虎肉,美餐一顿。
  于是,剥下虎皮,晾在草地上。这里正好有野草与枯树,用打火石燃起了篝火。把马放在上风头,在远处任它们吃草。这些马见了死虎还不敢靠前。
  烤得半生不熟,就在烟薰火燎中,大啖虎肉。居然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美中不足的是,还要攀越天险雪岭,大家只能喝一小口酒。
  一行人中,除施祥外,都是第一次尝虎肉,一个个放口痛吃,连同那匹小黑犬。也像餮饕之徒,猛吃一阵,风卷残雪,也只吞去了半只虎。还是玉保最积极,又砍下几根树藤,将虎肉串起,捆在车上,把那张虎皮也一并折起藏到车上。
  待大家继续启程,玉保那得意洋洋的神态,仿佛他才是那打虎的英雄。
  老仆施祥,依然默默无声地紧随在纪晓岚的马后。
  连纪晓岚也是第一次看到施祥有这样的能耐。以前,施祥是他父亲纪容舒的忠仆。纪容舒在乾隆29年(公元1764年)仙逝后,才跟随他。平时这老仆,忠厚持重,纪晓岚只知王施祥略有些武艺,略懂些文墨,想不到他还有这一套除虎的绝技。而且从未炫耀过。几十年来,施祥能那样深深地藏锋不露,决非寻常之辈。
  纪晓岚记起了姚安公纪容舒临终时曾嘱咐:对施祥不要以一般仆人待之。似有所指。
  看来,到处是谜,连他身边的施祥,也是个谜!第六章 雪岭怪客
  雪岭是达板峰的最高处,终年积雪。有一首诗是写雪岭远眺的景色的——
  雪是山之衣,
  云是山之冠,
  修洁复修洁,
  容君面面看。
  雪岭远眺,景色美极了,就像是一位披着自色轻纱的美女子。
  雪不像虎,不像蛇,外表那么凶恶。雪似乎是那样的柔润,那样的皎洁,甚至是纯洁。美哉,雪肤冰肌,令人神往着迷。然而,转瞬间,“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中,酝酿着肮脏的勾当。在雪的外衣的掩盖下,深藏着死的陷阱。雪片与雪片聚在一起细细地商量着一个致命的打击,在人们并不防备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于是柔润的雪,粉妆玉琢的雪,洁白晶莹的冰,组成了一个阴谋集团,人们连呼救声也来不及发出,就被深深地压进雪崩之中。
  长身玉立的美人,刹时变成了披着白色丧服的罗刹。
  天地间挂满了丧幔与哀幛。
  雪地中的大大小小隆起的雪堆,就像是白色的义豕。
  纪晓岚对雪岭,不知什么缘故,总引起那些不吉利的联想。
  他有个预感,危机越来越迫近了,然而,谜也越来越多了。
  纪晓岚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前面领路额鲁特,似不经意的样子,在转折处,叉路口,休憩地,用他那柄日月斧,在树干上,砍出个月牙状。这是额鲁特在他们经过的地点留下了路标。额鲁特在前边煞费苦心地砍出指路标,殿后的额楞,则在后边依次把额鲁特的月牙标记破坏掉。——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动作,纪晓岚都一一看在眼里。
  马一步步地探雪行走。额鲁特在前边引路,在雪地里踩出了一条王。后面的马则顺着前边踩出的足印走。纪晓岚的那匹赤骏马,在雪地辨踪上很有经验。这是匹天山牧场放牧的军马,在雪地里走马,很有灵性,不必主人驾驭,它自己会顺着前边的足印很有灵性,不必主人驾驭,它自己会顺着前边的足印走,有时,还选择更好的下足处。
  雪在马足下,踩得滋滋地响。
  纪晓岚不由想起少年时颇有些淘气的事来了。那是乾隆:年(公元1刀6年),他才13岁,他与东光的李云举、霍养仲一起在家乡献县崔庄的生云精舍读生。教师是姚安公的同年,进士出身的陈白崖。陈白崖曾任过颖川县令,为人梗直,在宦海中滞留,赋闲在家。被姚安公与霍养仲的父亲云和同知霍易书一起请来。
  陈白崖是个瘦高个,40多岁年纪,因为长了一部花白胡子,一头斑白头发,连那根长长的辫子也花白相间,看上去显得有些老态了。陈白崖课授很严,也很有些学问,也写得一手好字,在生云精舍的书室内,就挂着他手书的一副对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平日里陈白崖倒也显得澹泊,心境宁静,一如他自己的手书。不过,他有个嗜好,酷爱杯中物。有酒就喜。酒德又颇好。每次几个老友相聚,——经常是在纪家。人家不与他于杯,从不动酒杯。人家与他对饮,他爽然奉陪,不论是一人对饮,或是数人轮番与他车轮大战,他都一杯杯从容而饮,对手们一个个都醉倒了,他依然像是没喝过一口酒似的。
  每次聚饮,纪晓岚之父纪容舒,霍易书、李露园这几个酒友都一个个败在陈白崖的杯下,喝得酩酊大醉。到最后,总是陈白崖一人独醒,指挥僮仆,将醉倒的人,扶上睡榻。众人七横八竖醉成一团泥时,陈白崖取过一把剑,在中庭月色下,把剑舞得寒光霍霍。边舞还边哼唱起词牌,特别喜吟的是辛稼轩的长短句,尤其是那首《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玄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白崖乘着酒兴豪迈长啸,将诗词与剑舞,文采与壮姿合而为一,溶而为一。将一腔才华,满腹豪气灌注在霍霍剑光中,如惊虹蛟龙,这时的陈白崖,丝毫没有那种下世的老态,而是英气勃勃。
  挑灯舞剑后,他又到睡榻前,看到那些不胜酒力的老友们醉倒时的可笑姿态,不由放声做笑,嚯嚯哈哈……笑声从低音到高声,包容了自豪、自叹、自笑。自悲,音调的多音阶与感情的多层次。
  于是,他悲愤地还剑入鞘。
  又取过灯,来到琴台,端坐在七弦琴偷,凝神片刻,似乎在把刚才的感情的波涛,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