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狂风沙-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赵团被困陷在谷道里,棚户们贴近冲杀,更用成笆斗的石灰粉从高处推滚下来,使兵勇们迷住了眼,一部份冲出谷道占定了几座沙丘,却叫小盐庄发出来的枪火锁住,无法前进。更伤脑筋的是赵团长阵亡,全团指挥无人。李团勉强守在老黄河堆南原地,弹药消耗将尽,亟待补充。攻扑大渡口的刘团退守三星渡,人枪损失更是惨重。

  这样的战报使他瘫在椅子上。

  “妈特个巴子!”他骂着左右说:“还不赶急替我拍电报,求大帅增兵!”

  但他并不知道大帅早把盐市造反的小事摔开了,在远远的南方正疾滚着更大的战云,这朵战云的阴影落在孙传芳紧锁的眉头上,使他的五省联军变成了四省联军,……国民革命第一路军挥师入闽,在短短的时间里把全闽平定了。这些远远的消息一时传不到这块多难的荒土,被困的盐市更不会知道。

  第一天开战,从表面上看,盐市的民团是挺住了,用他们的横飞的血肉挡住了江防军的进击,假如仔细算起来,伤亡人数却比江防军更多,这是使用原始武器对抗洋枪的必然结果,窝心腿方胜早已料到这种情形,但他一点也不灰心,这样壮烈的死亡总比放下枪任凭江防军宰割要强,何况关八爷北去连系各地民枪,眼前还有着受援的希望。但有一点要立刻决定的,就是盐市上的老弱妇孺,非得在江防军破镇前遣散不可!

  遣散老弱妇孺的事,就在当天下午,趁看江防军喘息未定时进行的。方胜在运盐河的两处码头,各用四只盐船横河锁成两道浮桥,鸣锣通告东西棚户区和市街前后,要所有不参与战事的人口收拾细软箱笼,离开盐市,到北地乡野去避难。

  黄昏时,避难的人缕缕不绝的从盐河北岸的高堆牵向野地去,成一幅凄惨的图画,跪地祷天的,喊爹叫娘的,啼哭不休的,他们的脚步虽印向北地去,但他们的心仍系在盐市上,因那些抡着枪铳守护盐市的汉子们全是他们分离不了的亲人。当然,也有许多人留了下来;十八家盐栈的栈主全都没走,一部份年事较轻的妇道留下来做饭行炊和照护伤者,小馄饨就是其中的一个。

  太阳该在层云背后落下去了,黄昏光灰霾霾紫沉沉的,在当日豪华宴饮过的大厅里,盐市上民团的首领跟土绅们在马灯光下聚议着,六合帮里的三个人如今只落下两个了。

  “小渡口情势怎样?”方胜问张二花鞋说。

  “还算好。”张二花鞋说:“直到下傍晚,江防军还没靠得小盐庄,各条谷道里都躺了不少死尸,六合帮的石爷一管匣枪伏在树上,打翻了江防军的团长,石爷也……中枪运回来,只剩半口游气了。……如今人在药铺里,只怕活不过今夜。”

  大狗熊放声哭起来,虽然他也用白巾缠着肩窝的伤口。王大贵木坐在一边挫着牙。

  “大渡口钱九死了。”轮椅上的戴老爷子说:“棚户死伤近百,如今正在着人收尸。”

  “我们人手和枪枝都有限,还不及江防军三成。”方胜说:“我们枪火枪枝,虽经明收暗买,还差得很多,明天再接火,卤枪搜火最要紧。能卤得较多枪火,我们就能守得久,能巴得着关八爷他领着北地民枪来援。”

  “八爷他倒是怎么回事儿?”福昌的栈主说:“这一去不少日子了,竟音讯全无,会不会弄出了什么岔儿?……要不然,决不会这样没一点消息?!”

  一提起远去求援的关八爷,所有的头颅全垂落了,大花厅里的气氛更低沉起来。似乎谁都明白盐市如今的艰危处境,只有一只援手能伸得过来,那便是北地的大批枪队了。北地民枪极盛,假如能再加上朱四判官那拨人枪,不消说是守盐市,就是直薄县城也有那种力量,不过在场的各人,包括窝心腿方胜,大狗熊和王大贵,谁都不敢想信关八爷能说服朱四判官那种不见洋钱不开眼的大盗,问题就出在这里了。马灯的灯焰在人眼前扑突扑突的闪跳着,那是灯油将尽的预兆,远处又流响了江防军重新集结的号音。  “待援远在其次。”窝心腿方胜终于打破沉寂说:“要紧的是关八爷没回盐市前,我们怎样保住盐市不陷?我们得趁着江防军喘息的机会拿定主意。”

  “那简单,”汤六刮伸手一击桌角说:“盐市是能守也得守,不能守也得守,路就是这么一条。咱们按着人点头,有一个人,贴一条命,万一江防军推进街市,咱们就起火……烧……街!是生,是死,不低头!”

  “十八家盐栈的金饰,钱瓮,底财(即埋藏于地下的财物),全都列了单子。”玉兴栈主说:“我们一面打,一面仍得尽力向盐河北收购枪枝枪火跟大宗米粮,我相信江防军决没有长足的后劲,我们能熬过三天五日,盐市就能久守了。”

  火花仍然在黯里喷溅着,也许在不久之后,这些街道和市屋就会被江防军更猛烈的炮火夷平,但不死的人心能照亮眼前凄惨的黑暗。集议后的行动又开始了,各处受枪伤的汉子都被陆续送回镇上来,绳床、门板上躺满了成排的人,血滴使街心的泥土全变成红的,有多支火把燃在暗夜里,一队即将补充到小渡口火线的民团枪手就在街廊下草草的用饭。递换下来歇息的人,一股一股流过街道,他们身上,脸上,长矛尖和单刀口上都还留着没干的血迹。蒸腾着汗气的马匹从洋桥口西调大渡口,戴老爷子领着枪队换守高堆,粗莽的汤六刮调往小渡口去了。

  大狗熊和王大贵两人奔到药铺去看石二矮子,他在小渡口谷道边的小酒铺门前大树上伏击那个团长,枪杀矮胖的团长之后,被一整排兵围击,中了好几枪还死死的抱在树枝上。他们赶至药铺时,石二矮子业已咽了气,但两眼还在鼓瞪着,仿佛死得不甚甘心的样子。

  “你……闭上眼算啦,矮子。”大狗熊伸出手去,轻轻捏阖了石二矮子的眼皮,喃喃说:“余下的那些杂种,我跟大贵会去收拾的。” “也许关八爷就会领着民枪杀过来,”王大贵说:“他会痛痛快快替你报仇的。”

  “咱们生死交结这一场,”大狗熊依依的紧握着死者冷冰冰的手,合掌温着说:“你不是命该遇凶过铁(即死在刀枪之下),阎老西偏这样错安排,……情势这般急法,兄弟,我大狗熊连纸箔也没能为你烧一份,若是我跟大贵两个有一人不死,日后再跟你料理罢!”

  他们走了。而死者们没有棺木,没有寿衣,他们都被草草的合葬在一个坑穴里,他们没有石刻的墓碑,也没有他们自己的名字。战事还没有完,洋桥口的江防军马队又兴起两次趁夜扑袭。

  大渡口的灌木丛被江防军纵火,烧得屋脊后起红霞。小盐庄也陷在苦战中。

  而在远远的万家楼,卧床养伤的关八爷听不见盐市的枪声,枪声血泊和烛天的火光只留在他每夜由高烧结成的浑噩的梦里。他还没能见到小牯爷,因为万家楼的枪队跟小蝎儿拚上了火,小牯爷心里想着的不是盐市,却是屯在羊角镇的朱四判官旧日那一拨人枪… 


【0100】
 
  在万家楼宗祠东面第二条街中段的窄巷里,有家小小的棺材铺儿;这家棺材铺儿小虽小,可是走遍万家楼,却无人不知万才棺材铺儿的。在偏远的北方,行行都有忌讳;惟有开棺材铺儿这一行,忌讳最多;所以一般学木匠的,除非万不得已,总不愿靠死人吃饭,干这门丧气的买卖;在一般神奇怪异的民间传说里,有很多是传讲着关于棺材店的故事的,而且,仿佛连鬼灵们对于这些吃鬼饭的,也有着一份嘲谑。万才棺材铺儿出名,是因为在万家楼这个镇上祗此一家别无分铺;无论谁倒下头,都得躺进万才棺材铺打制的棺材。

  万家各房族的子孙们,多少总有那么一种传统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远祖是大明的武将,他们既是将门之后,所以宁愿落魄街头,也不干下五门行业;就拿景况凋零的老二房来说罢,宁可多有几个恶吃骗喝的万树那样恶汉,也不愿正正经经干点儿营生。因为这样,所以凡是在万家楼开茶楼、档子店、经营剃头、补碗、砖瓦匠、开设扎匠铺、石匠铺的,全是外姓人,其中祗有这个棺材铺儿是姓万的开的。

  万才家境困穷,不愿靠族人帮衬施舍过日子,自幼就背着小包袱出门,在三河南岸学得这门手艺,回来后开起棺材铺儿来;设铺之初,族人们也曾窃窃私议过,认为姓万的有姓万的门风体面,就是穷得上无片瓦存身,下无立锥之地,使浆糊糊着瘦脊梁倒贴在宗祠的石墙上,也不该开棺材铺儿,靠死人吃饭。不过,这些闲言也祗能在背地说说。万方就是这么一付拗脾气,不听那些闲言语,若有人当面说他开棺材铺儿如何如何,他就会粗胀着脖颈,鼻孔冲着人脸嚷说:“我万才开棺材铺儿,向不剥死鬼们的头皮,一分钱一分料儿,为人不作亏心事,夜来哪怕鬼敲门?!我祗要不把宗祠里的祖宗亡人牌位劈了当烧火柴卖,谁也管不着我?!”

  就因为万才一拗到底,万才棺材铺儿不但开下来了,那些闲言也随着岁月的流淌被冲淡了。事实上,人烟繁盛的这座镇集,也真需要有这么一家棺材铺儿,在万才没开棺材店之前,镇上殷富的人家,但凡上了年纪的,都早早备办上好木料,请木匠来家打妥寿材,每隔一年加一次油漆,准备万一倒下头来,有现成的寿材好入葬,而一般人家备办不起那种施施大棺,总在人临咽气的辰光,找人放牛车到四十里大荒之外的镇集上去买棺木,不但路途太远,运送不便,而且颇为耽误时间,这种情形,在万才棺材铺开张之后,都消除了。

  日子淌过去,日子对万才来说,总是那么索然无味,平淡无聊的,在那座深井般的狭长无窗的铺子里,无分是晴天雨天,春天秋天,都是那么一付阴沈冷黯的嘴脸,像一个寡情无义的晚娘,有时抬起头来,望望满是霉绿雨痕的铲墙和悬满蛛网的褐黄带黑的梁顶,忽然觉得自己是个滑稽可笑的人物,笑里也有着刻骨的悲哀;这黑沉沉的铺儿就是一口大棺材,自己是在大棺材里替人打着小棺材。……尖凿儿扁凿儿,像长喙的啄木鸟般啄着一段一段的木头,空空旷旷的声音撞在古壁上,迸出的声音和撞回的声音奔拥在一起,把人推着挤着,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凿尖忽又不光是凿着木孔,连人心也快叫它凿空了。黄瘦的小学徒刚学会使用粗刨子,在长长的坐凳上刨着棺材板,刨花儿在刨孔中朝上涌起,叠塔般的堆好高,再丝丝缕缕落下去,散在地面上,使沉迟闷郁的空气里弥满了各种木材混合的气味,——永远是那样一成不变的死亡的芬芳,好像有意要给死者们那么一点儿安慰。

  日子那样淌过去,在叮咚叮咚的雕凿和敲击中,春天和秋天,阴天和晴天都被敲走了,棺材打了一口又一口,卖出一口又一口,在万才开铺后将近廿年的岁月里,万家楼也不知有多少张熟悉的脸子装进自己手制的长匣子里去了?!……爱在万梁铺里抱着酒壶买醉的也好,爱在尚家茶楼双手抱着膝盖,蹲在长条凳上谈古论今的也好,贫的、富的、怯懦的、豪强的,形形式式的人生都在这一方长匣子里摆平了。

  若说看人生,没谁比万才看得更淡泊的了。

  一口一口的棺材打妥了,分门别类的放列成排,最上等的大棺当算千年翠柏或深山香木挖成的独木棺,北方平原地不产这样的巨木,当初学手艺时也祗听师傅传说过,说那种香木扬子江上游,几千里外的深山里,经伐木人砍伐了,趁山洪暴涨时跟着急流冲至江口,经专人截捞起来,转售给从下游来的木材商,木材商把整批购得的巨木扎成硕大的木排,(*即木筏。)顺着浩荡的江流放下来,俗称放排,又称走排;吃这一行饭的人,全把性命交给了汹涌卷荡的大江,他们怀着钜款出远门,即使沿途不出岔事,从搜购木材到扎成木排,顺着江流放到下游来,总也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有时运气不好,木排放过三峡时触上礁石,或是陷死在浅滩上,那就得靠老天保佑了。在那些传说里,把那些放排人一路所经历的艰难,形容得比唐僧去西天求经还要难上几分,那些江精,那些水怪,磨盘大的鬼漩涡,鹅毛也照样沉底的寒水潭,使听的人都不寒而栗了。但那些传说象征些什么呢?对于一家棺材铺来说,祗是用它对顾客们夸张一口上等棺材为何索价奇昂的理由罢了,金打银装的棺材又如何?!脱不了装进一付臭皮囊,无声无息的埋进黄土。

  可哀叹的倒是世上一般人,他们不知惜生单知怜死,关心死后无知无觉的一把骸骨,远胜过关心生时悲惨的岁月;听过那种香木大棺的故事之后,被那种富丽堂皇的柩材惑住了,甚至连终天淡饭不饱的穷汉,也朝夕梦想着死后能睡得起那样一口棺材。……传说总是诱人的,说是死人睡进香木棺里,虫蚁不食,阴寒不侵,百年不坏尸首;说是香木主生吉祥菌和通天草,护得住墓穴的风水,能够纳福儿孙。但除非棺材铺主为了大宗买卖有意骗人,这些都是蠢得可怜的了!

  千年万载如何如何,若真是系在棺木上,那?!那历朝历代有权势和钱财的都该万世发达了?传说魏时的曹操有八十一墓,到头来依然免不了被人翻尸盗骨,逊清一朝里的西太后,该算是暄赫了罢,一旦江山易主,金銮宝座倾颓,连皇陵都叫人偷掘得像狗啃似的,哪还有半点儿生前的威风?!……这些却唤不起那些疑蠢的人们的了;睡不上香木大棺就退而求次罢,次一等的大棺还有香松四块瓦,柏木圆心六合头,十合头,家境略差些儿的人家,至少也争个圆心十三段,十五段。至于十八段,那是普通的,再下去就是搓木棺,白木棺和薄皮材了。

  叮咚咚叮,叮咚叮咚,在老木匠万才的眼里,几乎所有的棺材都是一个样子,大祗是大在外壳儿上,再大,里头也塞不得两个人;有些棺木打制起来极费精神,打妥后抬上架儿打底漆,再使桐油、石灰、糯米汁浇嵌棺缝,然后再上外漆,再抹桐油,有些棺木棺头棺尾都要雕花嵌寿字,单就雕花来说,没有十朝半月的功夫雕不出细致的花式来,仿佛不雕花不嵌寿字,死人睡进去也不肯安心做鬼的样子。

  愈是逢到乱世,人们愈是着意于为自己备妥一口喜材,可是愈到乱世,真能无疾而终睡得上等喜材的人愈少了!万老爷子入葬时,自己还打制过几口柏木圆心十合头,后来木料跳着涨,只能打十三段和十八段,再后,连买得起十三段和十八段的人家也不多了,只好多打搓木棺和白木棺罢,自己也觉多打这些棺材,替死人家里省了钱,打得也够安心。

  不过,头发业已变得灰白的万才既不瞎又不聋,当然听得北地的各处村野上的光景,知道祗有在荒天一角的万家楼,一般人们死后才有口棺材睡,其余的地方,死下人来能有两张芦席儿卷卷,上不露头下不亮脚,坟坑挖深些儿不遭狗刨就算是好的了!有人讲到这些光景时,总叹着对万才说:“也许再过一段日子,兵荒压到万家楼,这儿的人们也睡不起棺材,那,你的棺材铺儿也就该关门大吉啦!”

  “由着它去罢,”万才总这么说:“我觉得人虽不必争着去睡大棺,白花一笔蠢钱财,可也不愿见成群野狗衔着人骨头走,那样抛尸露骨也不成个世界了!”

  去冬盐市拉起枪来护盐保坝,南北交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