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学.中庸.孟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 
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 
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第十二章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 
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 
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 
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 
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 
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 
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 
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第十三章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 
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 

… 页面 30…

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 
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第十四章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 
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大意】 
     这五章记述的都是孟子辞去齐国职位的情况,反映了孟子极为复杂的心 
理。其中“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体现了孟子的“天命”思想。也就是说, 
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明的君王出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反映了孟子当仁不让的自信精神。孟子既认为人世沧桑有一定的气数, 
又强调人应发挥自我主动性。圣贤既要有济世救民的忧思,又要能乐天知命, 
二者并不矛盾。 

… 页面 31…

                            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第一章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 
玻狡刖肮唬骸 耍煞蛞玻晃遥煞蛞玻晃岷挝繁嗽眨俊赵ㄔ唬骸矗
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 ‘文王,我师也;周公 
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大意】 
     本章阐述了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反映 
了儒家自尊自强的主张。尧舜也是人,所以人人都能具有尧舜的品德。后世 
禅宗认为人人皆可成佛,与先秦儒家主张人人皆可成为尧舜的思想有一定的 
渊源。 

                                  第二章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 
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 
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 
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 《志》曰:‘丧祭从 
先祖。’曰, ‘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 
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 
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 
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 
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大意】 
     本章通过滕国太子决定为其父居丧三年的事件,论证了“上有好者,下 
必有甚焉”的道理。孟子认为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只要在上位的 
人能身体力行地实践优良品德,就会带动全国百姓来效法。 

                                  第三章 

… 页面 32…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 
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 
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 
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 ‘为富 
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 
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 ‘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 
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 
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 
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 
滕固行之矣。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 
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 
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 
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诗》云: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 
新子之国!” 
     使毕战问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 
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 
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 
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 
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 
之,则在君与子矣。” 
      【大意】 
     本章的内容是孟子向滕文公阐述治国的方法:首先要实行仁政,让百姓 
有固定的资产 (恒产),税收要有节制。百姓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有固定的 
行为道德准则。其次要兴办学校,以儒家伦理教育人民。最后要实行井田制, 
使国家和百姓都能得利。 

                                   第四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 
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 
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 
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盂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 
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 

… 页面 33…

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 
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 
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 
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 
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 
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 
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 
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 ‘劳之来 
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 
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 
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 
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 
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 
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 
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 

… 页面 34…

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 

   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 
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 
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 
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 
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 
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大意】 
     这一章记述了孟子与农家思想的论战,显示了孟子极高的辩论技巧。孟 
子认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以生活。同理,统治者治 
理天下,百姓从事生产,这也是一种交换,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还认为中原文化比边远地区的文化优 
越,所以应以中原文化改造其它文化,而不是相反。这种夷夏之论对后世儒 
者对待其它民族的态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五章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 
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 
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 
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 
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 
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 
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 
于面目,盖归反蹋麠t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 
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闲曰:“命之矣。” 
      【大意】 
     本章记述了孟子与墨家思想的论战。墨家主张丧事从简,“爱无差等”。 
孟子则认为:人生下来只有一个根本,即父母。孝子热爱父母,尽心掩埋父 
母,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所以爱是有差别的。 

… 页面 35…

                            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章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 
 《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 
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 
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 
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 
或以告王良。良曰: ‘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 
 ‘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 
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 
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 
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 
也。” 

                                  第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