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者十年精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Number:248
Title:来自沙漠的奴隶撒哈拉见闻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张其亮
有一次,我的朋友艾力带我们上他表妹夫家去参加午宴。他的表妹夫是当地一个腰缠万贯的上流人物。他已上了年纪,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西班牙语。和我们寒暄一会后,他就告退休息去了。留下招待客人的事,都叫艾力一个人应酬。我乘丈夫乔斯和艾力叙谈的机会,把主人家的客厅仔细地打量了一遍,这里布置豪华、恍若仙境。
我们在地毯上坐着。不一会,一个大约八、九岁的男孩把一个大银盘放在我们面前。然后,又在盘子里放了一个精致的银茶壶,一只盛满了白糖的碗。接着他又拿来一只小炉子,上面搁着一把水壶,最后他在盘子的周围堆上了青翠欲滴的薄荷叶。
这一阵子忙完后,他手里拿了只香水瓶,毕恭毕敬地在我们面前跪了下来,开始在每个客人的头发上洒香水。
炉子上的水开了,他又走过去在茶壶里放了薄荷叶和糖,将滚沸的开水冲了进去,再给每个人沏上一杯。接着他从一只大碗里拿出几片生骆驼肉,用串肉叉把它们一片片串起来,放在炉子上烤。
他嘴角边挂着笑丝,默默地干得井井有条。我走近他的身边坐了下来,帮他烧水烤肉。“一片肉,一块骆驼肝,我这样烤对吗?”我问他。
“对的,”他轻轻地说了一声。
每次我炉子或翻烤肉之前,总要问问他“可以吗?”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正在这时,有两位西班牙妇女因为不习惯坐地上而要椅子坐。艾力突然对孩子大声嚷了起来:“快,快去拿椅予!”这孩子立即放下烤肉,站起身走了出去,一会儿又急匆匆地赶口来,恐怕肉烤焦。看得出,他有些焦躁不安,嘴角边的笑丝不见了。
“艾力。你这种态度对他,也太过分了,”我说。
“啊今天他算是幸运的。对于一个奴隶来说,干这几个活算是轻松的了。”
“那他们是怎么成力奴隶的呢?”乔斯在一旁问了一句。
“这还有段历史呢。本世纪初,黑人在沙漠中被捉住以后,被打得皮开肉绽,然后用绳子捆上一个月,直到他们死了逃跑的念头,要是全家被俘,他们是不大可能逃跑的。以后他们的子孙也成了终身奴隶。现在我们还可以把他们买进卖出……”。他越讲越得意,忽然看到我的眉心皱了起来,忙换了口气:“其实,我们从来不虐待他们。就拿这个孩子来说吧,他家住在城外,每天晚上他可以回到父母身边。”
接着他告诉我们,他表妹夫家有大约二百个奴隶。他们替西班牙政府筑路,政府给饭吃,还给工钱。然而工钱全归主人所有。
宴会结束后,我从手提包里拿出200比塞塔,塞在孩子的手里,并说了声“谢谢”。我竟一时想不出其他话来表达我对他的同情和好意。他眼睛睁得大大的,目送着我们离去。
第二天晚上,我在家里听见轻轻的敲门声,开门一看,见一位瘦骨嶙峋的黑人。衣衫褴褛,鬓白的头发像一堆乱草。他朝我深深的鞠了一躬,用手比划着。
“你是谁?来找谁的呀?”我问。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200比塞塔,同时喉咙里发出一阵喑哑的声音。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他是那个小奴隶的父亲。我打着手势对他说:“你孩子给我烤肉烧水,这点钱表示我的一点心意”。他拿着钱,又鞠了一躬,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在家门口看见有人放了一段莴苣。在沙漠地带,莴苣是稀有珍贵的。我明白这是那个聋哑奴隶送的。礼薄情意深,我舍不得马上就吃,于是把它养在一碗水里,在房间里当一盆鲜花放了几天。
过了两个多月,住在我们后面的一个邻居说,他们雇了一个奴隶,要在屋顶上翻造一间房间。开工的那天我发现,他们雇来的就是那个聋哑人。他头顶着太阳,站在屋顶上,蓬头垢面,浑身泥浆。我马上走过去谢谢他送来那段莴苣。他笑了笑,打着手势问我:“好吃吗?”我不住地点点头。
正值炎日的盛夏,太阳像喷射着岩浆的火山口,把人们烧炙得透不过气来。我真恨不得躲到屋里,躺在湿透了的凉席上,枕上冰块,等着夜幕降临!
我突然又想起了这个奴隶,于是爬上对面的屋顶。这时他靠着墙脚,肩上披了一张破破烂烂的席子,耷拉着脑袋,缩作一团。下巴抵住膝盖,要不他的额头也会碰到胸脯的!太阳像烙红了的铁块,熨得皮肤嘶嘶发烫。我指了指自己的屋子说:“快跟我下去,歇会儿。”
他趔趔趄趄地跟我下了楼,但在我的家门口收住了脚步。“进去呀,”我打着手势,但他仍然趑趄不前,流露出十分为难的神情。我也不再坚持了。我看他手里拿了一大块干瘪发硬的面包,我知道撒哈拉人从兵营里要来这些面包是喂给羊吃的。我的邻居要了这种面包给他当饭吃。我马上进屋去拿了一瓶冰冻桔子水,一块新鲜面包,一些奶酪和一个煎鸡蛋送给他吃。他感恩不迭地收下了。
大约到了下午3点半左右,我又出去看他。他像一尊泥雕木塑,坐在那儿。硬得像石块的面包啃光了,可桔子水和其他吃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在背太阳的地方。他看见我后,忙起身打着手势对我说,那些东西舍不得吃,留给妻子和3个孩子。我知道再劝他吃也没用,望着他那干瘪枯萎的身体,我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只觉得眼圈有些湿润了。
又有一次,我上屋顶去收晒干了的衣服,有几只小鸟停在一根电线上嘁嘁喳喳地叫着。我朝它们指指,又伸展两只手臂作了飞翔的姿势,然后对他说:“你太可怜了。没有自由,整天累死累活地干,可一分钱也拿不到。”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沉思片刻,又笑了起来,指指自己的心窝,也作了一个鸟儿振翅飞翔的姿势。他的意思是说:“尽管我失去了人身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
当天晚上,他邀请我们夫妇俩上他家去作客。我们带了些新鲜食品,奶粉和糖,和他一起上路了。快要到他家门时,他的两个孩子从帐篷里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亲昵地叫着“爸爸,爸爸”,扑到他的怀里。他也俯下身去,一手搂住一个,嘴里不住他说着:“乖孩子,宝贝。”他的妻子也很高兴地从帐篷里出来接他,我见她上身穿了件洗了又洗的衬衫,下身束了条补了又补的裙子。我们打了招呼之后,她因为自己的狼狈相而不好意思地把脸撇了过去。
走进帐篷一看,真可谓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打了几十个补丁的帐篷,象和尚穿的百衲衣。几只麻袋铺在沙地上。主人生了火,烧了壶开水,但因为找不出一个杯子而显得有些窘迫,额头上也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我们愉快地度过了一个晚上。他们全家出来送我们,依依不舍地同我们挥手告别。在回家的路上,我对丈夫说:“至少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然后,万万没想到,不幸又降临到他的头上。一天晚上,我听到屋子外面一片嚷嚷声。一会儿,我的一个学生格嘉激动地跑来告诉我:“老师,快去看,聋哑人被卖了。他就要走了。”
“他给卖了?为什么?要上哪去?”我叫了起来。
格嘉对我说,因为一连几天下雨,毛里塔尼亚的田里都长满了杂草。聋哑奴隶是个牧羊人,还会接生小骆驼,所以给卖去干活。
我急忙奔出屋子,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辆吉普车。那可怜的奴隶木然地坐在司机旁边,手和脚很松地被捆上了一根绳子。我转身奔回屋里,抓了些零花钱,又从床上抽了条红毯子,走到吉普车前,把毯子和钱塞在他的怀里。他抓了毯子,挣脱了绳子,从车上跳了下来,步履蹒跚地奔到了他家帐篷前。他把钱塞在妻子的千里,又把毯子披在她和孩子的肩上。
吉普车开了过去,聋哑人自己上了车。他的妻子和孩子用那条毯子裹着,抱在一块,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象几尊石像,目光呆滞地望着那吉普车呼啸着驶去,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沙漠之中。
Number:249
Title:戴“假壳”的新娘
作者:何彩孝
出处《读者》:总第16期
Provenance:刺黎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贵州省美丽富绕的扁担山区,与世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紧邻,那儿是布依族聚居的地区。少女们头戴彩巾;而中年以上的妇女,头上戴的却是一顶漂亮、精美的帽子。长期以来,妇女们都把那顶名曰“假壳”的帽子视若枷锁。有趣的是,这一“枷锁”,却是由丈夫在婚后亲手制作,并派人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给她戴上的。这一加冕形式名曰“更考”。
自古以来,布依族青年男女的婚姻,由于父母的包办,一直充满着微妙的矛盾冲突,戴“假壳”便是他们婚姻仪式中最后的一场激烈斗争。他们在经过认亲订亲之后举行婚礼时,新娘在女伴的陪同下,不仅不让新郎进入洞房,而且连眼色也不丢给他一个,只等三日大宴结束,挚亲好友散去,新娘便在伴娘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回娘家去了。新娘回到娘家,仍然过着少女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以在娘家久居为荣,短则三年两载,长则八九年不落夫家,使丈夫在婚后独守空房!然而更使他们担心的是,新娘回到娘家后,竟可无拘无束地去参加“赶表”,与别的男子对歌谈情,这自然会引起新郎的不满和忧虑,怕新娘去另找情人,落个人财两空。为了尽早结束新娘这种不落夫家的生活,新郎在每年九月以后的农闲时,就悄悄用青布和笋壳精制成一顶状如畚箕,后沿翘着六七寸长尾巴的帽子,然后选择吉日,由母亲担任指挥,嫂子或姐妹提酒捉鸡同行,于黄昏时分上路,天黑时潜入新娘家中,隐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焦灼地等待时机。此时她们变得异常的沉着和勇敢,只要新娘单身一人经过身旁,其中一人就出其不意地上前将她拦腰抱紧。另一人则迅速地解开她的发辫,取掉她的头巾,将“假壳”牢牢地给她戴上。如若偷袭成功,母亲即将鸡、酒送给亲家,以表安慰。如果发辫未能解开,新娘挣扎脱逃,她们即扫兴而归,全家陷入沮丧。新郎只好同他们的亲人总结经验,以待来年重整旗鼓,再次进行偷袭。然而新郎要想一举成功确非易事,因为新娘把落入夫家视若畏途,她既怕婆婆的虐待,又怕被男人的烈火所熔解。因而每到农闲,她们便提心吊胆,坐卧不宁,有如惊弓之鸟。只要屋里一有响动,就即刻采取防御措施,甚至逃往亲友家中躲藏。尽管新娘煞费苦心,终究逃不脱新郎设下的圈套。偷袭一旦成功,新娘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即告结束,变成了循规蹈矩的少妇,忠贞于男人的妻子,操持家务的主妇。这种仪式引起的震动是出人意料的,周围人们投向新娘异样的眼光,纷纭的议论,女友的取笑,使她羞于露面见人,而躲在家中痛哭数日。与此同时新郎却踌躇满志,大宴宾客,举酒碰杯,庆祝“更考”成功。数日后,新郎即派人带着礼品将其接回同居,成为事实上的夫妻。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扁担山区的青年男女绝大多数已摒弃了这种古老的习俗,而采取自由恋爱结婚的新礼仪了。可是,这种风情,还在极少的家族中残存。已婚妇女们的头饰,迄今也还保留着“假壳”的式样。
Number:250
Title:圣诞老人的由来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起源很早。约在公元四世纪,罗马天主教徒中有一个叫尼古拉的主教写了许多宗教经典著作,从而闻名于世。死后,他被推崇为圣人。在北欧的一些国家里,每年12月6日他死的那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关于圣尼古拉的故事是各种各样的,流传很广,荷兰移民带着其中一个到了美国。他们相信每年圣诞节这个圣人都要骑着一匹白马挨家挨户地拜访,给那些驯良温顺的儿童留下许多礼物。住在附近的其他美国人非常欣赏这个故事,决定把圣尼古拉“安排”在他们自己的圣诞庆祝活动中。
在荷兰人的想象中,圣尼古拉是一个严肃认真,威风凛凛的人,他给人惩罚,也送人礼物。到了1812年,一个叫做克莱蒙特·莫尔的美国人为他的孩子写了一首圣诞诗《圣尼古拉的来访》,从而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圣诞老人的形象。在这首诗中,莫尔把圣尼古拉描绘成一个快乐的小老头儿,驾着一架八匹白鹿拉的雪橇一家一家地驰走。雪橇在每一家门前停下来,这个小老头儿把圣诞礼物由烟囱放进这家人家的壁炉里。这首诗后来登在纽约一家报纸上,很快就流行美国,从而产生了美国儿童至今还坚信不疑的圣诞老人。
另一个叫做托马斯·莱斯特的艺术家在塑造圣诞老人的形象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莱斯特从1860年起就为一家周刊画圣诞老人像,这些画像是凭他对童年时期在德国所认识的一个慈祥的老人的记忆而画的。在他的画笔下,圣诞老人是一个胖乎乎的,笑容可掬的老人,红红的鼻子,白胡子,穿着一身带着白毛领子的红衣服,扎着黑腰带,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同样形象的圣诞老人在美国各地还到处可见。
Number : 251
Title :圣诞节的起源和传说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6期
Provenance :历史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董友宁
“圣诞”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诞生的日子”。经过众口流传逐渐变化,到了12世纪就成了“上帝与我们同在”。
圣诞节为什么定在12月25日呢?人们第一次过圣诞节是在138年。当时还没有确切的日期,有时在1月份,有时则在3月份。东方的基督教徒则将1月5日定为圣诞纪念日。
为了便于世界各地一起庆贺基督诞生,在四世纪时,教皇要求教会的学者们研究确定出一个准确统一的圣诞日。开始圣诞日被定为1月6日。后又改在12月25日。这种改动并没有什么实际原因。
直到教皇儒尔一世(337…382)才正式将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从此,圣诞节和新年在人们心中享有同等地位,互相影响,例如,扎制圣诞树的做法就是受到异教徒在冬至里取火的习惯影响。第一次扎制圣诞树大约是在1605年。正式确定除夕的子夜弥撤是在430年。在做子夜大弥撒前还有三段晚课:晨经,感恩赞美诗和颂赞经。
“过除夕”一词出现在十四世纪中期。就是“再醒”的意思。除夕晚上就餐之前,人们首先要在天空中数9颗星,以示纪念圣母生下圣孩的前9个月。中世纪的城堡里,在吃完除夕夜餐和做子夜弥撒前,还由吟游诗人给大家讲儿段有关圣诞的美妙动人的传说,他先描绘纯洁而善良的玛丽,当时玛丽只有15岁;然后再讲优秀的传统式的好人
约瑟夫。
在午夜前两小时,圣母玛丽对睡在牛栏里的约瑟夫说:“我善良的朋友,起来吧。救世主显灵说他要在天亮前诞生。我可爱善良的兄弟,为了温暖他的襁褓,请你去伯利恒取点火来吧。”约瑟夫出发取火,在离伯利恒不远的地方他看见一团明亮的火光朝星空升去。他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