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06年第04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83年 2月,于河北师大学报发表《论闻一多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10月,于《飞天》发表《新的阻塞》,被《新华文摘》11期转载。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85年 赴山东大学访学,主修现代诗学、美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完成结业论文《顾城的诗》(收入《中国当代诗歌评析》)《艾青与聂鲁达:诗艺的平行比较》。完成自制诗集《尔雅集》。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86年 2月,于《诗神》发表《被遗忘的拾起》。3月,于河北师大学报发表论文《艾青与聂鲁达:诗艺的平行比较》(被收入《新时期文论选》)。5月,于《诗神》发表《中国诗歌新生代》。6月,于《诗刊》发表《关于诗的形象密度》。11月,于《黄河诗报》发表《骚动不宁的调色板——论第三代诗人(之一)》。12月,于《诗刊》发表论文《“人”的放逐》。与刘小放、杨松霖主编《太阳诗报》(胶印,共出四期)。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会议,于《诗神》《太阳诗报》《百泉》等刊发表诗作。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87年 2月,在《诗神》发表论文《悄然而至的挑战——论第三代诗人(之二)》,在《河北文学》发表《论青年诗人群落》。6月,在《山花》发表《第三代诗人的语言态度》。10月,在《山花》发表《现代诗:个体生命的瞬间展开》。于《青年诗人》《山花》《未名诗人》等刊发表短诗。开始文本细读专著《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的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初评委员。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88年 2月,于《诗歌报》发表《新的声音——论第三代诗人(之三)》。9月3日,于《文艺报》发表《第三代诗的发生和发展》。10月,于《诗刊》发表《生命的意味和声音》。同年,于《诗神》发表系列专栏文章《揭示生存》《语言的自觉》《在空洞中接近神圣》等。于《河北文学》《诗神》发表组诗《诗歌写作》《夏夜,我你他》《大鸟》等。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89年 2月10日,于《光明日报》发表论文《谈诗论方法的颠倒》,倡导文本细读式批评。于《诗歌报》发表《纯粹》。6月,于《星星》发表《精神萧条时代的诗人》。7月,于《诗神》发表长诗《青铜墓地》。8月,文本细读专著《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0年 1月,于《诗神》发表组诗《渴慕》。8月,于《诗神》发表长诗《空无与真实》。9月,《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获“北方十七省市社科优秀图书奖”。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1年 3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诗歌信仰与个人乌托邦》。9月,于《诗神》发表组诗《曲喻与白描》。同年,于《海内外新诗选粹》《乌江》发表诗作。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2年 6月至8月,于《诗歌报月刊》连载长文《从生命原始到天空的旅程》。9月,于《诗神》发表长诗《博物馆或火焰》。10月,《读书》发表谢冕评价陈超文本细读批评方法的文章《异端的贡献》。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3年 年内,于《诗歌报月刊》发表系列文章《深入当代》《变血为墨迹的阵痛》《火焰或升阶书》《现代诗人与传统》《可能的写作》等。9月,组诗《诗歌写作》被收入《新生代诗卷》。10月,于《诗神》发表《我看见转世的桃花五种》。12月,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主编诗集《以梦为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4年 2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长诗《艺徒或与火焰赛跑者之歌》,8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组诗《素歌或谶语》。参与《现代汉诗》编辑工作。10月,获“河北十佳青年作家”称号。12月,诗学著作《生命诗学论稿》,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5年 5月至6月,于《山花》发表与欧阳江河、唐晓渡对话《中国式的后现代理论与其他》。8月,于《当代人》发表作品小辑《裂开的空白》。于《大河》《诗神》《绿风》《诗人》等发表短诗。11月,获“河北文艺振兴奖”。12月,获《山花》优秀理论奖。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6年 3月,于《诗刊》发表《可能的诗歌写作》。5月,于《山花》发表“陈超作品小辑”。8月,当选为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7年 5月,于《莽原》发表《当下诗歌走向》。9月,于《学术思想评论》发表长文《现代诗:生存、历史、个体生命话语的“特殊知识”》。10月,于《诗神》发表组诗《并不暗示什么东西》等。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开始细读专著《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的写作。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8年 7月,于《诗神》发表长诗《本学期述职书》,并被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潮诗歌》。9月,于《山花》发表《愚人志或偏见书》。
qikanDGdNI2SfMKSR1ZIQ
1999年 1月,主编《中国当代诗选(上、下部)》出版。3月,于《当代》发表长诗《一代人与写作》。4月,于《现代汉诗年鉴》发表论文《立场》。7月,于《诗神》发表组诗《夜烤烟草》等五首。于《北京文学》发表《对几个常识问题的看法》。11月,于《诗刊》发表长诗《博物馆·火焰·诗歌》。12月,增补版95万字《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出版。
qikanDGdNI2SfMKSR1ZIQ
2000年 1月,于美国《侨报》发表诗作《生命路上的歌》。3月,于《上海文学》发表《陈超的诗》,于《作家》发表组诗《诗艺与交谈(之一)》。6月,于《当代》发表《诗五首》,于《山花》发表组诗《诗艺与交谈(之二)》。7月,于《人民文学》发表《神奇的望远镜》。9月,于《山花》发表组诗《堆满废稿的房间》。11月,于《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生命的现身和领悟》。12月,组诗《交谈》获《作家》杂志“2000年度诗歌奖”。
qikanDGdNI2SfMKSR1ZIQ
2001年 1月,于《当代作家评论》发表文章《对神秘之物的敬意》。3月6日,于《文艺报》发表《2000年的诗歌》。5月,于《诗潮》发表《陈超的诗》。6月,细读著作《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80万字)出版。10月,于《山花》发表长诗《正午:嗡嗡作响的光斑》。12月,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年于《星星》发表系列论文《向诗而生》12篇。
qikan0A1skkDocJ5hi1GS
2002年 2月,于《莽原》发表诗、文小辑《未来的旧录像带》等。3月,于《长城》发表《文学的求真意志》,于《诗刊》发表《对有效性和活力的追寻》。4月16日,于《文艺报》发表个人诗歌创作谈《从天真之歌到经验之歌》,6月,于《扬子江》发表《回答四个问题》。12月,于《诗神》发表《诗四首》。4月,《山花》发表刘翔论文《让灾难化为平稳墨迹的阵痛——陈超诗歌综论》。6月,《诗选刊》发表西川、臧棣、于坚、唐晓渡评论小辑《笔谈陈超著作——》。
qikan0A1skkDocJ5hi1GS
2003年 1月,于《诗刊》发表《诗的困境与生机》。4月,于《山花》发表长诗《案头剧:室内荒原》。5月,主编《最新先锋诗论选》出版。6月,于《诗刊》发表组诗《无端泪涌》。7月,于《扬子江》发表组诗《赤红之夜》。8月,诗学论集《打开诗的漂流瓶》出版。9月,于《诗潮》发表《诗7首》,于《新诗界》发表《陈超的诗(13首)》。12月12日,于《文艺报》发表《文学的想象力与可信感》。个人诗集《热爱,是的》出版。
qikan0A1skkDocJ5hi1GS
2004年 4月,于《山花》发表组诗《是熟稔带来伤感》,于《星星诗刊》发表组诗《复信》,于《扬子江》发表《诗四首》及文章《我说与它说》。5月,于《红岩》发表《陈超的诗(10首)》。7月至8月,于《诗刊》连载论文《谈现代诗的结构意识》。9月,于《诗刊》发表组诗《日记:天亮前结束写作》。11月,河北作协、河北师大联合主办“陈超诗歌朗诵音乐会”。全年于《清明》发表系列论诗文章。12月,获国家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同年,《中国诗人》第二辑开设《领略陈超》专栏,发表诗人孙文波、臧棣、沈奇、西渡、陈仲义、霍俊明、李建周、沐之等人文章,评价梳理陈超诗学创作的特点和价值。诗作共16首被分别译为英、日、俄语发表。
qikan0A1skkDocJ5hi1GS
2005年 1月,《关于当下诗歌的讲谈》被收入《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三辑),于《文艺报》发表《2004年诗坛:本土经验的吟述》,于《诗潮》发表组诗《雨夜修书》。4月,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新诗评论》编委。8月,于《明天》发表《诗四首》。9月,于《诗刊》发表《热爱,是的(6首)》,于《山花》发表诗、文小辑《暖冬》。10月,赴新疆参加“帕米尔诗歌之旅”。4月,《当代作家评论》第二期发表霍俊明论文《历史记忆与生存现象的震悚与容留——论陈超诗歌》。9月,《诗探索》发表苗雨时论文《论陈超的现代诗学体系》。6月,接受深圳《晶报》访谈并发专版《打开漂流瓶是我的幸运——诗人、诗评家陈超访谈》。完成诗集《在这儿》写作。
心智澄明的诗人
■ 沐 之
qikanM1lnXluPtP4uch1q
我们生活在一个“电讯语言”膨胀的时代,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语言方式。近年,诗人陈超在多篇文章中表达了这种忧虑。电讯语言是直捷而达意的语言,我们享受着它,但是内心总会有一种隐隐的不甘:在它这里,我们隐秘的生命体验,个人化的奇思异想得不到更准确而有趣的表达。电讯语言几乎取消了书信,甚至今后“情书”也将在劫难逃。但我宁引另一论,今天我们似乎更渴望和需要读到有劲道和魔力的诗歌,它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别样的欢愉、警醒和安慰。
qikanM1lnXluPtP4uch1q
最近,我集中读了陈超新近发表的一些诗和诗集《热爱,是的》,我沉浸在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表达形式中。读这部诗集,仿佛在与一个满怀爱意、神情开朗的朋友对话,我感到成熟的智慧的启迪和温情的抚照,它让我劳瘁的心安顿下来,随诗人一道流连逝去年代的光景,细察当下生命的幽动,思索历史中不为人知的角角落落的隐秘纹理,和生活细枝末节的崭新奇迹。多年来,读陈超的诗在我就像是做一番精神体操,它让我的心跳加速,僵硬的身体恢复了“活力”和“体温”,使我对诗歌本身的力量充满感念。
qikanM1lnXluPtP4uch1q
陈超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学文章和诗歌,在这两方面他均是出色的。正如诗人西川所说,“陈超既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批评家。在他身上,这两个杰出没有高下之分。无论在他进行诗歌创作,还是进行诗歌批评时,这两个杰出都互相借重。”诗评家们喜欢为陈超的诗歌创作做出前、中、后的分期,这当然言说有据。但对我来说,他的诗更像是从一个根茎上长成的大树,有着强劲而连贯的躯干,纷披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枝条和不变的叶绿素。这是一个自觉的写作者,严谨的态度和优异的语言才能,使其作品很少有闪失。能将“严谨”与“灵动”和谐地同时体现出来,这是否可以称得上不凡或奇迹?
qikanM1lnXluPtP4uch1q
对生存和生命的深入吟述,是陈超诗歌一以贯之的姿势。但他并未因着对生存和生命的揭示,而在技艺上做出让步。他喜欢说,“诗就是诗,诗应揭示那些只能经由诗来揭示的东西”。在他看来,一个成熟的诗人应具备“双重想象力”,即美文想象力和历史想象力。只有前者,会使诗歌缺乏重量;而只有后者,又会使诗缺少令人迷醉的劲道。而先锋诗歌群落中不同的诗人,时常会失手于其一端,令人遗憾。我认为,写作中所谓的“知行合一”,不仅取决于诗人的创作理念和意志,更取决于诗人的艺术才能。陈超恰好具备了其中诸种要素,成就了他诗歌的巨大承载力和纯粹度。在这方面,《博物馆或火焰》《我看见转世的桃花五种》《案头剧》《青铜墓地》《艺徒或与火焰赛跑者之歌》《爬卡车》《赤红之夜》《少年之忆:水仙镜像》《交谈》《劫后》《复信》……等长诗、组诗,都是令人信服的佳品。诗人对具体历史语境有着深入的洞察,并经由诗歌予以准确的命名。他的笔锋没有绕过真切的历史忧患意识,但在犀利的文化批判和语言批判中,却奇妙地融人了机智的反讽和人文主义的健康情怀。读他的这些诗,我们不会陷入简单化的阴郁的以恶抗恶的情绪中,而是感到一种既直面生存,又心怀理想远景的激励和震悚。他的诗歌起于心智的深刻体验,而终于审美的感动,令人获得了智慧和形式感的欢愉。在先锋诗人们似乎结起伙来书写生存的“无聊”和“阴晦”的写作语境中,我感到陈超的诗,别具一种深度个人化的历史意识,和丰富而有趣味的语义场域。这是纯粹的诗,有水晶般的形体和澄明朗照,亦有水晶般的锋利质地。
qikanM1lnXluPtP4uch1q
但陈超并不是一个简单化的“纯诗”论者,有他卓有影响的诗学理论著述为证。在他看来,诗歌作为“语言中的语言”,在今天不是指诗歌自囿于文体和语型的限制,写出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理解的含混的“妙语”,而是指它更能有效地吸收和转化(化合)其他话语方式,使诗歌拥有介入当下生活的强劲能力,并真正写出现代汉语的美质(而非翻译语体)。这种吸收和转化,不但不会减损诗意的丰盈和魅力,反而会以更为健壮的“形体”和意味,吸引新的阅读语境下的众多读者。正是这种异质混成的写作意识,使他的诗对日常语言和其他语言出而不离,入而不合,它们不但满足了同代人的阅读趣味,而且也赢得了更年轻一代读者的好评。我们看到,他的诗常常有着令人难忘的叙事性细节,戏拟和幽默,对人性的深入敞开和体谅,以及温润可人的个性化语调。其中《“所有的朋友都如此怪僻”》《除夕,特别小的徽帜》《夜烤烟草》《在这儿》《本学期述职书》《秋日郊外散步》《堆满废稿的房间》《未来的旧录像带》《美色折人》《早餐》《信:荒漠甘泉》《红黄绿黑花条围巾》《挥拍从兹去》《正午:嗡嗡作响的光斑》等,都是为诗歌读者熟悉,被批评家时常提及的优秀作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的真性情,他的爱心和诙谐;他与中国诗歌传统的秘响旁通,当然,还有他的骨子里的高傲、天真和“淘气”。他的诗几乎没有人格面具,读之,我们既面对着一个阅历丰富、令人信赖的有趣的诗人,又会有一种“照镜子”般的感受,在他的诗中我们发现了自己——似乎我们与诗人合作将诗“再写一遍”,直到它深深浸入不同的个人的心中。这种平等的磋商和嬉戏,乃至嘘寒问暖般的感受,是陈超诗歌最教我心动的地方。如何使诗走向更广大的读者心中,如何在保持诗歌特殊的劲道的前提下,使之能对我们的精神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