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柯云路1新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实质问题上略点一下,就把龙金生暂且放下了。争取这样的人,只能利用李向南在农业政策上的过失。任何过于明显的拉拢只会适得其反。
  “他这个人太专断。”
  “什么都要管,一个人一天主持几个会。”
  “他说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没有商量的余地。”
  …………
  满屋的激烈情绪仍然针对着李向南。
  顾荣却从情绪后面清楚地看到了原因:这些人都在李向南迅速推进的形势下感到了巨大压力。“提意见、提建议大会”结束后,年轻的县委书记迅速展开了工作部署,一天召集几个以至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会议,处理各种问题。县委机关一片忙碌。农业会,纪律检查工作会议,社队干部会,厂矿工作会议,文教会,治安会……。就连“提意见大会”上讲到的养猪问题也在会后两天就解决了。这些情况顾荣都知道。他虽然感到阵势在压过来,却反而镇静起来。他有一个“标准的”领导干部所具有的政治头脑。越是像李向南现在这样一头扎进具体工作中忙忙碌碌的人,越不可怕。他们急功近利,热昏头脑,无法顾及上下左右的政治关系,结果往往被人轻易击败,落个狼狈下场。这是顾荣亲身经历过的教训。
  “不要随便给同志下结论、扣帽子。”他打断了人们的话,批评道,“专横啦,专断啦,有什么根据?要有事实。你们说了半天,具体针对什么?”
  说话的几个人一时张口结舌,答不上来。
  “就因为他一天亲自主持十几个会?那也不一定算是专断嘛,也可以说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嘛。‘说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那也不一定是专横嘛,当领导的说了不做,算什么领导? 关键要看说的、做的对不对嘛。你们说他做事没有商量余地,首先,他和你们商量了没有?”
  被顾荣讯问的几个人哑口无言。
  “看来是和你们商量了。商量了,有不同意见为什么当面不提?”
  “感到有压力。”有人说。
  “有压力?那你现在还说什么?”
  “提过也不管用。”又有人说。
  “有几个人敢公开反对他的?”
  “看来提意见的是少数。少数服从多数,他也没错嘛。”顾荣说道,略仰了仰身子,“所以啊,严肃的态度并不在于事后才发牢骚,那没有用。明白吗?”
  “我举个例子吧,”冯耀祖说道,“他在电业局说,干部再有吃喝风,第一次扣三个月工资,第二次撤职。这不合适。吃喝风要反对,可怎么处理,要经过常委会讨论,他不能一个人就定政策。”
  “那不过是表明他反对吃喝风的原则态度嘛。”顾荣不以为然地摆了一下手。
  “不只是原则态度,电业局已经这样扣工资了。这不是老典在呢,是吧?”
  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仰靠在折叠椅上的典古城身上。
  “是。”典古城毫无表情地答道。
  顾荣沉吟了一下:“这样一人说了算,领导的意志就是法律,是不太合适……不过,这问题也不很典型啊。反对吃喝风,在原则上总还是对的。”
  有了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谈话自然迅速深入。一直坐在一旁憋着气抽闷烟的县委组织部长罗德魁,一下挺立起高高胖胖的身体嗓门粗哑地发泄开了。他讲的正是现在古陵有震动的事情之一,李向南正在搞县一级体制改革的方案:“那天,听说县科委的庄文伊在设计县一级体制改革的方案,我就火了。这是县委的事,组织部的事,不该他们管。庄文伊说,李书记鼓励他们搞。我找李向南去提意见,他说是集思广益。什么集思广益?这么大的事,咱们县委都没酝酿过,就拿到党外去,合适吗?他说,可以听党外人士的意见嘛,这叫咨询,再说庄文伊就是党员,还是县委委员嘛。我没理论,说不过他。庄文伊那样的算什么党员?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李向南这个人太自以为是,不尊重老干部。 “
  罗德魁和庄文伊、李向南的这场冲突,顾荣早知道了。他看着罗德魁诙谐地笑了:“县委书记已经年轻化了,老罗,咱们都提前退休就算了。”
  “还要传帮带呢。交给这样的年轻人,我还不知道自己放心不放心呢。”罗德魁瞪着眼说道。
  这位搞了一辈子政工的干部最怕别人提退休,顾荣了解这一点。调动人要因人制宜。“看来,”顾荣像是商量似地左右看看大家,“咱们的县委书记是急于搞精简啰? 连招呼也不打就已经规划开啰。诸位不要成了他要裁汰的冗员?”他蹙着眉若有所思,慢慢旋转着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道:“一个新领导上了任,常常觉得旧的干部队伍不好领导,要重新提拔一批自己的人,搞清一色,好像这样才顺手。……不正常啊。”这三言两语的点拨,看似轻描淡写,其分量可以与战场上打垮一个军团相比拟。在座的人都明确意识到了还多少有些朦胧的威胁。
  “不正常的事情多了。那不是,有人现在叫他青天大人。”罗德魁把火柴盒“啪”地往茶几上一撂。
  “离开了党,有什么青天。一个人被叫作青天,那就很危险啰。”顾荣说道。
  一直低头抽烟的龙金生这时微微抬起头,公允地说了一句:“那是农民自发叫的,李向南确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群众为什么这样叫,当领导的不应该想一想?到底自己和整个组织处于什么关系?”顾荣坐起身来,第一次露出一丝不快。
  龙金生又低着头抽起烟来,屋里静了一瞬。
  “人民日报的刘记者还要写篇报道吹他,题目叫……噢,‘一个讲究效率的年轻县委书记’,这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冯耀祖说道。
  “唉,年轻人啊。”顾荣似乎语重心长地为李向南叹息道,“我和老龙都是老同志了,对年轻人还容易宽谅,可还要考虑大多数干部的思想情绪啊。”他目光转向一直坐在写字台旁一言不发的胡小光,“小胡,你怎么不谈谈?”
  “我没法谈。”小胡的眼镜片闪动了一下,他的情绪很大,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在纸上用力一下下划着。他是顾荣有意叫来的,现在准备用他来为今晚谈话升温。
  “有什么话都要谈出来嘛,现在提倡党内民主嘛。”顾荣和蔼地鼓励道。
  “什么民主?纯粹是孤家寡人路线。”年轻人声音很高,房间里一下子静下来。
  “冷静点,小胡。”
  “我冷静什么?不让我干算了。我哪条不对他劲?不够年轻化?我老了?知识化?我是文盲?他是北京来的,就对北京人看得顺眼。古陵有几个北京的?不就是那么一个半个吗?”大家知道他指的是康乐。“为了树立自己,就打倒别人,为了打倒别人就全盘否定过去。”小胡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打印材料往写字台上一撂,正是那份“批了的案子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材料目的是什么?就是全盘否定古陵这几年的工作。郑书记领导的不好?不好能调去当地委书记吗?”
  把郑书记说成古陵的象征是顾荣过去心中最不快的;而现在这些话,正是他认为最有水平的。
  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冯耀祖走过去接电话。
  “小胡,不要火气太盛。这样吧,明天跟我一起到地区走走,看看郑书记,消消气。”顾荣安抚道。
  “我不去。”
  “顾书记,地委郑书记的电话。”冯耀祖举着话筒说。
  这个电话来得太及时了。“我是顾荣啊。”他走到桌前接过话筒,电话里传来老郑的声音,屋里很静。坐在电话旁边的几个人都能听见老郑的声音。
  “老顾,身体怎么样,不要紧了吧?”
  “不要紧吧,还不到彻底交待的时候呢。”
  “要多注意身体啊。我本来应该去看看你,赶上去省里开了几天会,刚回来。古陵现在怎么样,向南干得不错吧?”
  “年轻人很有干劲……不过……”
  “不要吞吞吐吐。向南是咱们老首长的孩子,什么还不好说?”老郑也在李向南父亲手下工作过。
  “下面有些干部对他有些意见,可能他对县委工作还不太熟悉吧。”
  “总要有个熟悉过程。……干部们对他有些什么意见?”
  “主要认为他对古陵这几年的工作缺乏正确估计吧?”
  “噢,具体怎么回事?”老郑注意了。
  “他们认为向南在实际上基本否定了古陵县委这几年的工作。官僚主义,党风不正,不关心人民疾苦,这些都是向南下的结论。”
  老郑在电话的另一端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声音。满屋子的人屏住呼吸相视了一下,这句话落到原县委书记心上的千钧分量,他们都感觉到了。“听见你房间里人很多啊……”过了片刻,老郑在电话里说。
  “人来得不少,耀祖,老罗,老龙,还有小胡。年轻人最近有点情绪,他很想去看看你。让小胡跟你说两句话吧?”
  “郑书记,”小胡接过电话,在老领导面前满肚子委屈和牢骚一下冒出来了,“我干不下去了。”
  “怎么回事?”
  “我因为反对他全盘否定古陵这几年的工作,他就把我从县委办公室清除出来了。”年轻人一下子把事情机智地归结到这个高度上,不能不说是受顾荣刚才那句分量千钧的回答的启示。
  老郑又沉默了。“不要太冲动,啊?”过了一会儿,电话里又传来他的声音。
  “郑书记,让我还是到地区跟着你工作吧。”
  “这个慢慢再考虑。”
  “我想先去看看你,反映反映古陵情况。”
  电话打完了。及时的电话取得了及时的效果。满屋的人在瞬间寂静后都兴奋地议论了起来。一晚上的“随便谈谈”达到了主题升华。
  顾荣非常舒服地仰靠在沙发上,两只手像两条战争年代装满小米的粮袋松坦地搭放在沙发扶手上。他此时觉得自己屁股格外大,身躯也格外沉,整个身子像个巨大的沙袋深深陷入沙发里,沙发也显得格外稳固,像块十米见方的钢锭压在地板上,压在整个古陵县地面上。乳白色的灯光,青色的烟雾,喧嘈的说笑,窗外月光下婆娑飘曳的树影……一切都在周围轻快地飘浮晃动着,惟有自己四平八稳地像块巨石坐落在中间。直感告诉他,仅此一次随便谈话就可以绰绰有余地搞垮李向南的整套布局。由于稳操胜券,他不但没有一丝烦恼愤恨,而且还涌起一些对李向南的怜悯。他毕竟是老首长的儿子。而且,那种不顾一切往前闯的昏热,自己年轻时也是经历过的。他摆了摆手,打住了人们的议论:“同志们,不管有什么意见,都要像今天这样坦率地谈,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呢,要与人为善,对同志要一分为二,向南同志对工作还是很热情的。”这番话既是他不露痕迹的老谋深算,也多少安慰了一下自己刚产生的同情心。
  “什么工作热情?”小胡拿起桌上那份“批了的案子为什么解决不了”抖了抖,“为什么专门举这个国民党中校的案子为例,不就是为了针对顾书记吗?”全屋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小胡身上。
  这时,小莉轻轻推开门进来了。没有人注意到她。
  “这个国民党中校魏祯是谁,大伙知道吗?”小胡继续说,人们相觑着,等他往下说,“他是林虹的亲舅舅。”
  顾荣也有些惊愕,他还不知道这个情况。
  “可这林虹和李向南是什么关系,你们知道吗?”
  这个悬念太强烈了。人们都注视着小胡。小莉也睁大眼看着小胡。
  “他们俩十几年前在北京就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关系肯定很不一般。”
  “噢。”顾荣把大半截“前门”烟慢慢摁灭在烟灰缸里,起身踱了两步,在窗前站住。停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看着众人,也看了一下小莉,冷冷地说:“真是一环连一环,无巧不成书啊。”


第十六章
  清晨冒着雨,小胡来到了县委办公室。雨靴唿嗒唿嗒地响着踏上台阶。摘下雨帽来,露出一脸的冷峻:“我要找李书记谈谈。”
  康乐说道:“十点半讨论农村发展战略,不是有你吗?”
  “我要和他个别谈。”小胡冷冷地说。
  “李书记今天一天都排满了。老兄,实在没时间哪。要不,你晚上找找他?”
  小胡看了康乐一眼,他不相信。
  “我什么时候诓过你?”康乐拍拍他肩膀。他明白,因为把小胡调出了县委办公室,他对自己也肯定嫉恨着呢。
  小胡对他的亲热没有任何反应:“你不要支吾我,我只和他谈二十分钟。。”
  康乐把一张纸放到小胡面前,那是县委书记今天的工作时间表。
  小胡看了康乐一眼,垂下眼帘,目光从上往下扫着。
  时   间   安   排   (星期一)
  上午
  7∶00     和县委办公室谈提高工作效率
  7∶30     召集工矿企业书记会
  8∶30     西山七公社党委书记座谈会
  9∶30     和电业局党委主要负责人谈整党
  10∶30   农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
  下午
  2∶00     到干休所
  4∶00     到粮食加工厂检查综合猪饲料的加工、售换情况
  5∶30     看城关公社蔬菜种植情况,有时间去城关中学
  在“时间表”上面的空白处,有李向南今天早晨刚刚用铅笔作的批示:
  就这样。这几天阴雨,路上不好走,若公社书记们不能准时到,请同后面安排换一下。另外,请挂电话:1,县煤炭燃料公司;2,黄庄水库管理处;3,县化肥厂。
  小胡看完,咬住嘴唇沉默了一会儿,哗地拉上雨帽,转身走了。
  嗬,火还不小呢,准备闹事啊?瞅着他的背影,康乐笑着一摇头,又忙着去安排办公室那紧张的一摊。但是,小胡那唿嗒唿嗒的雨靴声老在他耳边响着。他们究竟想闹成什么样呢?他知道,顾荣前几天去了一趟地区,名义是去医院看病,实际上肯定去找郑书记了。过去,老郑在古陵时,顾荣和他还颇有些不大不小的矛盾,在康乐的经验中,一二把手一般很少没矛盾的,现在,一上一下成了领导与被领导,重要的是和李向南抗争了。这几天,年轻的县委书记在各方面开始遇到麻烦,闹不好,古陵真要有场恶战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你李向南干得这样不同寻常,这不同寻常就是你最大的危险和困难。得了,没时间多想了,办公室里里外外的几摊事使他无暇顾及别的。自从李向南来了,一向慢节奏的县委机关,变得有点像指挥作战的参谋部那样紧张忙碌了。
  “李书记在吗?”电业局党委书记典古城出现在门口。
  李向南一下从桌前站起来:“来来,进来。坐下。”
  “找我有事?”
  “今天主要想和你具体谈谈电业局搞整党试点的问题。”李向南笑着递过烟,并把他让进了书记办公室的里屋。里屋是李向南的办公室兼卧室。靠北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头堆着书报,南边靠墙放着写字台。两人就在写字台边侧对着坐着。
  “电业局当然应该是点了。”典古城粗着嗓门撂出一句。说罢转过身,两只胳膊支到大腿上,低着头狠狠抽着烟。
  “老典,你对这件事很有情绪啊。”
  “我哪敢有情绪?”话连浓烟一起冒出来。
  “这就是情绪。”李向南看着手里转动的铅笔,说道。
  “那可以再通报嘛。”
  李向南沉默了一下。关于电业局的种种不正之风,县委最近已发了通报。“如果你对整党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