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城 作者:梁晓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营部机关知识青年。

    于是营长就不愁没有佐酒的菜了。

    于是营长就觉得自己的老婆也可爱起来。

    终于有一天营长吃出那木耳、蘑菇、猴头滋味不对,插上家门将老婆狠狠治
了一回。那女人从窗口逃出,一路奔到营部,风风火火,大哭大闹。

    营部只有她一个人,正在记录团里的电话通知。

    她只好放下电话劝那女人安静下来。

    那女人便坐在她对面,像面对一位法官,抽抽搭搭地大声诉苦。

    “哪个男人像他? 从我嫁给这土鳖,他就只会老一套! ……”

    “什么老一套啊? ”她不懂,却觉得有义务替营长教育那女人一番。

    “恩爱夫妻,一年三百六十多个晚上,总得换个花样吧? 可是他……就会老
一套……完了事,背过身去就打呼噜,鸡鸭踩蛋还扇扇翅膀叫两声呢! ……”

    那女人却不知羞耻地给她上了一堂房事课。

    “你! ……你滚出去! ”她觉得脸上要着火了。

    “你是教导员,营长打我,我不找你找谁? ”那女人振振有词。

    她跑出了营部,跑到老远老远的地方,跑到小河边,在一棵大树下默默站立
了许久……

    第二天营长见了她的面,还奇怪地问她脸色为什么不好了。

    她说没什么。

    营长就吸烟。吸了一支,接着又吸一支。连续吸了好几支,才吞吞吐吐地对
她说:“小姚,我家那贱女人找你哭闹来了? 那骚货,就该一棍子打断她的腿,
叫她往后看得见山,上不了山! ”

    “营长,我……得去问问打字员,团部的电话通知打印出来没有……”她欲
借故走开。

    营长却一把抓住了她的一只手,恳求地说:“小姚,昨天那事,你可得替我
遮掩啊! 传出去,我这营长没脸当了! ……”

    她默默地点了一下头,觉得面前这个山东大汉非常可怜。

    她暗中进行调查,将与营长老婆有瓜葛的那几个男人,发配到了很远很远的
山沟连队。她并未向他们作任何解释,他们心虚,也不敢表示出任何不满。她第
一次觉得,权力有时候并非可恶的东西。那也是她第一次没与营长商量,便果断
地行使了教导员的权力。

    毛衣断断续续地织。织成后,营长已打发老婆回山东探家去了。

    毛衣是灰色的,粗线的,平针织的,又紧又厚,肯定很暖和。她没织花样,
倒是想织,不会。她还是到了北大荒才跟同宿舍的姑娘们学起织毛衣来的。当上
了教导员后,就再没摸过织针。以前她认为女教导员静静地坐在某处运针走线,
如果被谁看见了,是有点大煞风景的。没什么事可做的时候,她就将《毛泽东选
集》或马恩列斯原著翻开,放在膝上,似看非看,似读非读,似动脑筋钻研又根
本不是在动脑筋钻研。其实她一翻开那些领袖们的著作就头疼。

    因为她已经通读过数遍了,获得过三次通读毛著和马恩列斯著作标兵的荣誉。
一次是营的标兵,一次是师的标兵,一次是全兵团的标兵。并没有谁要求她必须
手不释卷地学习毛著和马恩列斯著作,是她自己这样要求自己。当上了标兵,就
得努力争取永远将这个角色扮演下去。标兵一旦不再是标兵,也就连一个普通人
都不再是了。那是非凡的苦难。某团的一位上海姑娘,连续两年获得了标兵的荣
誉,第三年没被评选为全兵团的标兵,自杀了。她一想到这件事心就抖。她知道
这样的事一旦降临到自己身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不仅仅失去了个人的荣誉,
而且也破灭了她那个团、她那个师的各级首长对她抱有的希望。群众也会对她另
眼相看。

    标兵——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图腾,是群众心理的需要。没有的地方,没有
的人群中,群众会造出来一个。这图腾一旦失去了光环,群众会再造一个。而失
去了光环的那一个,就成为过了时的徽章。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是经受不住这种摆
布的。她有时不但害怕自己,也害怕群众。她常常感到人人都像自己一样,变得
那么混账!

    连续——这个词,应用在化学和物理学中,就产生核反应。作用于一个人的
心理,就很可能促使一个人去死。

                               3

    在兵团颁布选举全兵团学习毛著和马恩列斯著作标兵动员令之前,她就知道,
师首长给团首长打来了长途电话,说她是全师最有希望被选为全兵团标兵的青年
干部,关心地询问到她一年来各方面的表现和工作情况。

    团长也给营长打来了电话,说:“姚教导员要是在选举之前出了什么差错,
我撤你的职! ”

    营长将团长的话转告了她,并且当天就将七连和九连的两个“秀才”调到了
营部,整天关在屋里写她的事迹材料。

    团长还派了团宣传股长来到营部,亲任两个“秀才”的组长。

    三个人不是关在屋子里伏案埋头,就是围住她无休无止地提问题,他们很善
于引导她说出一些闪光的话。她非常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不得不道出许多豪言
壮语。那其实无异是一种摧残人耐性和神经的游戏,语言文字游戏。她道出的那
些闪光的话,不过是许多当时很流行很时髦的“豪言壮语”的翻版。举一反三,
发挥用之。

    比如“活着干,死了算! ”她换另外一种说法:“死了不能干,活着才拼命
干! ”——就成为她,三师二团七营女教导员姚玉慧说出的“豪言壮语”了。

    她不是语言大师,她只有以这种办法应付别人,也应付自己。

    事迹材料完成后,她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被搞成精神病。

    她的事迹在《兵团战士报》上登载了。

    她终于被评为全兵团的标兵了。

    当营长预先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她时,她一转身就跑开了,在白桦林中哭了一
场。

    营长从那天起却喜形于色,不分场合地搓着两只大手,笑得合不拢嘴,反反
复复说:“太好啦! 太好啦! 小姚你可为咱们全团全师都争了光哇! 连续三年,
不容易得很哩! 我这个入党介绍人,也沾了你的光,跟着你感到光荣哇! ……”

    从那时起,她内心深处开始害怕荣誉,害怕自己曾一度努力争取的种种荣誉。
每种新的荣誉,都仿佛一块压在她身上的大石头。

    她早已撑不住了,要被压垮了。她终于懂了,荣誉越多,越高,她越不是一
个人,越不是一个女人了。

    织一件毛衣,这念头,不仅仅是为了对营长表示感激而产生的,也是一种反
叛。反叛什么? 反叛谁? 并不具体,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思想坚定着这一念头。不,
这种反叛的念头绝不是思想,是一种心理,一种朦胧的下意识,一种软弱的本能。
如此而已。

    “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 ”

    “简”在劳渥德学校受到虐待后,不是勇敢地说过这样的话么?

    那么她就要织一件毛衣。

    女人的,也可以认为是人的原始悟性,使她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是在受着种种
的虐待。一种文明的,不伤及皮肉的,堂皇的虐待。

    因而也就没有谁体谅她,怜悯她,帮助她摆脱。恰恰相反,有多少人心里还
对她隐藏着嫉妒。

    织毛衣! 织毛衣!!织毛衣!!!

    当她开始织那件毛衣时,她才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又有点多少像一个女人了。
织毛衣,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静静地坐着,光滑的织针在手
中运动着,柔软的毛线有条不紊地一环环缠绕在织针上,不知不觉中变成袖子,
变成领口……更美妙的是,不必强装出一副认真钻研或颦眉思索的样子。她甚至
暗想,织毛衣远比装模作样地学毛选或马恩列斯著作,更能使一个女人变得聪明
起来。

    许多人看见她织毛衣,起初自然都表示出极大的惊诧。

    “教导员,你还会织毛衣呀? ”

    “教导员,看这颜色,你不是给自己织的吧? ”

    “教导员,你要急着织成的话,我有空时帮你织呀? ”

    “给营长织的? ……营长也怪可怜的,还从没见他穿过一件毛衣呢! ”

    ……

    不久,营部机关的人们也就习惯了看见她静静地坐在某处织毛衣。

    她有些后悔说出了是给营长织的。一个女人给一个男人织毛衣,这是很容易
引起许多庸俗的猜测或闲言碎语的。

    却根本没有什么闲言碎语刮进她耳朵里。

    所有营机关的人们,仿佛都普遍认为,营长和教导员之间的关系,无论亲密
到何种程度,也肯定不会逾越圣洁的同志式的关系。

    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仿佛营长和教导员都是没有性与爱这两根神经的人,是
同性的人。关于“简”的那些并无恶意纯粹是出于好奇的蜚短流长被营长严厉地
加以扑灭之后,人们仿佛普遍认为那是营长替她当众发表的一次郑重宣言:她绝
不会爱上什么人,也根本不需要爱。

    “小姚,听说你是给我织的啊? 抓紧织,今年冬天我就等着穿它啦! ”

    营长对她大加鼓励。

    知道自己做的是别人所期待的,她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一种潜
在的兴奋。甚至在开营党委会的时候,她也一反常态,不再那么严肃地瞧瞧这个,
望望那个。她埋头坐在一旁织毛衣,别人不问到她什么话,她往往一言不发。

    营党委委员们竟连这一点也渐渐接受了,习惯了。

    既然营长都不批评她,他们何苦对她加以指责呢?

    营长为什么不批评她,这是她不甚明白的。因为毛衣是给他织的么? 管它为
什么! 反正没人批评她,提醒她,告诫她注意什么,使她感到暗暗高兴。·

    织毛衣! 织毛衣!!织毛衣!!!

    她几乎是在报复谁似的织着。

    教导员的身份,标兵的影响,连续获得三次的荣誉……通通见鬼去吧! 她常
常一边织着,心里一边恨恨地这么想。

    毛衣织成的那一天,是星期天。营机关宿舍里只有她一个人,电话员小孙和
文书小周都到连队看同学去了。

    收了最后一针,天已经黑了。她长长地舒了口气。像完成了一件复杂而又艰
巨的工作那么快活。看看手表,九点多了,小孙和小周肯定不会赶回来了。她将
毛衣用一块方头巾包好,铺展被褥,想早点睡。洗了脚,脱了衣服钻入被窝,却
又睡不着。光顾织毛衣,忘了往炉膛里加柴,火早熄了。屋里有点冷,又出奇地
静。

    她感到异常孤独。

    小孙的同学在十连,小周的同学在十三连。她们当然都是去看望各自的男同
学的。有个男同学在某连队,能够经常彼此看望看望,多好! 她也有男同学。同
班的,同校的,都有。分散在各个连队。但她明明白白地知道,他们中的哪一个,
都不需要她大老远地跑去看望他们。如果她这样做了,他们会感到惊诧的。除了
惊诧,可能再也不会有其它表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绝不会大老远地跑到营
部来看望她。他们看望她也认识的每一个女同学,就是从未看望过她。小学时期,
她是市长的女儿。中学时期,她仍是市长的女儿。这一点,使她无论与小学还是
中学的同学,都难以结下亲密的友情。那时候她自己好像也不需要友情。她在班
级和学校里独往独来,高傲而孤僻,优越感极强。

    在北大荒,她也当过一个时期“走资派”的女儿,但属于“可以教育好的”
一类。不久父亲便被“解放”了,“结合”了,“长期挂职休养”了,她又成了
“革命干部的女儿”。于是成了,班长、排长,进而成了副指导员、指导员、教
导员。于是,在她是“走资派”的女儿那一时期,曾主动接近过她的一个男同学,
又跟她疏远了。

    她真希望哪一天有个什么人突然推门而入,声明是来看望她的,那她将会对
这个人内心里充满了感激!

    小孙和小周的男同学,其实就是他们各自的恋人。她们常常背着她凑在一起
说悄悄话,有时忧郁,流泪;有时欢乐,嬉笑。而当她一出现在她们面前时,她
们就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听说星期天食堂吃饺子? ”

    “嗯。”

    “开饭时如果我不在,别忘了替我打呀! 打两份。一份三两的,一份八两的。”

    “谁要来看我? 肯定是个男的! ”

    “还会有谁来看我? 我那位呗! 他说每个星期都是我下连队看他,他有点过
意不去! ”

    “别,千万别让他来营部看你,打电话告诉他,你去看他! ”

    “为什么啦? ”

    “用问? 教导员眼皮底下,你们这次见面能愉快么? 我想象得出,她肯定会
这么说:‘营部不是谈情说爱的场所! ’不把你那位鼻子气歪了才怪呢! ……”

    “我看教导员有点不正常,自己不需要爱情,还希望别人都是石头! ”

    “那是嫉妒! 吃不到葡萄的人,总说葡萄是酸的嘛! ”

    “哈哈哈哈……”

    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了她们议论她的这番话。那是夏天,她们在宿舍里,她
在宿舍外。她们的笑声,从窗口飞出,像一把针甩在她心头上。

    她猛地推门跨入宿舍,使她们大吃一惊,笑声戛然而止,胆怯慌乱地瞧着她,
似乎都不敢喘气了。

    她气得脸色苍白,双手发抖,狠狠地瞪着她们。

    她们同时迅速避了出去。

    接连几天,她们在她面前惴惴不安,诚惶诚恐。

                                4

    她却没有因为这件事故意找她们的什么差错。如果她想报复她们,那是有很
多机会也很容易的。

    然而她没有。

    如果说她还在某些方面像她自己,那么大概也就只有这一条了——不实行报
复。

    她还不甘连自己最后的本质都由自己污染了。

    “营部不是谈情说爱的场所。”——这是营长的话,并非她的话。

    她不过是将营长在营党委会上说的这句话,在营机关星期六例会上又宣布了
一遍。营机关的女知青多:电话员、卫生员、食堂的炊事员、招待所的服务员、
文书、宣传干事、妇女干事一…·

    营长的话的确说得尖刻了些,但她自己当时确也认为这一点不无强调的必要。

    她那颗受到伤害的心痛苦而委屈……

    屋里太静了,也太冷了。火炕冰凉,忘了烧。电压不足,一百度的电灯,还
比不上四十度的电灯亮,像一只昏黄的独眼,冷漠地瞪着她。‘

    外面也是那么静,听不到风声,世界仿佛死了。

    她忽然觉得,这个夜晚,她自己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够形单影只地度
过了。

    她一下子坐了起来,发了一会儿呆,又匆匆地穿好衣服,穿上了鞋。

    她挟起那件用头巾包着的毛衣,推开门走了出去。

    她都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了雪的,雪很大,仍在下。月光皎洁,
四野一片银白。大而柔软的雪花,时时飘落在她脸上。一接触到她的脸颊,顷刻
便溶化了。几排营部的家属房,窗子全黑了,人们也许早已进入了梦乡。

    她走着,走着,不假思索地,机械地走着,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绳索在前面
拽着她。

    走到一排房子最东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