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城 作者:梁晓声-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有一天,在百货公司,他碰见了那位令他大大同情过的女士。她挽着她
丈夫的手臂,她丈夫拎着大盒小盒的东西。他本不愿和她打招呼,但却打了招呼。

    她说,他们分到了很理想的住房,来买些床上用品。她脸红极了,显出非常
窘的样子,惴惴不安地向自己的丈夫介绍他。

    “噢! 久仰久仰。咦,你们怎么会认识? ”

    她的脸更红了。

    他说:“我爱好集邮。”

    握手道别后,他望着她和她丈夫的背影,不由得想:如果他的内弟有几万元
钱送给那位当丈夫的,结果会如何呢? ……

    大名鼎鼎的律师,在那一时刻,内心里多多少少有点羡慕起腰缠万贯的严晓
东来。

    严晓东曾怀着十二分的崇敬拜访过他。虔诚地向他细述内心的苦闷——渴望
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可如今知识太丰富,不晓得哪一类知识对自己更有益,恳
求他加以指教。

    他问严晓东知不知道苏格拉底是谁? 严晓东诚实地回答不知道。

    他便告诉严晓东苏格拉底是谁,并且给严晓东讲了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有
一位青年去找苏格拉底,请教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问:“你需
要知识到什么程度? ”青年说:“需要得很迫切。”苏格拉底便带那青年到海边,
将青年的头按人海水中,许久才提起来,又问:“现在你最需要什么? ”“空气
! ”青年惊慌地叫道,“现在我最需要空气! ”苏格拉底说:“如果你需要知识
像需要空气一样,你就能自己获得知识。”……

    严晓东默默地听他讲完,一句话没说,站起身就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他明白那一次自己伤了严晓东的自尊心,客客气气地伤了严晓东的自尊心。

    但他又想:今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大概都是用钱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如果我鼎鼎大名的夏律师有很多钱呢? 会为吴茵慷慨抛出八千元么? 会为我
的内弟——假设钱可以改变两个知识分子的爱之命运的话——抛出几万元么? 他
竞不能肯定地回答自己。

    而他确信,几万元是足以使那位当丈夫的心甘情愿地在一份离婚协议书上签
字的。在中国,在今天,是足以确保百分之八九十的夫妻“文明离婚”或日“和
平离婚”的。

    钱在使普遍的中国人文明起来了么? 普遍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却又面临着沦为
城市贫民的危机。

    鼎鼎大名的律师困惑了。开始怀疑,对于中国人,许多问题,律师和法院是
不是比钱更起作用? ……

    亢奋的旋转的似乎变得扑朔迷离变得把握不准了的大时代的磁波,也干扰到
了他的家里。他的独生儿子俨然是一位现代的“六一居士”了——大学文科毕业
之后,分配到某编辑部,才当了三个月的编辑就认为吃亏了,也不跟他和妻子商
议,便辞职,成了一位“贵族式”的无业者。

    “哼,给他人做嫁衣裳? 我没那觉悟! 现如今一个修鞋匠每月的收入起码也
要比我高三、四倍! ”儿子愤世嫉俗。

    骆驼有时会气冲牛斗,突然发狂。阿拉伯牧人一看情况不对,就把上衣扔给
骆驼,让它践踏,让它咬得粉碎,等它把气出完,它便跟主人和好如初,又温温
顺顺的了。

    他原以为儿子的愤世嫉俗,不过就像骆驼的突然发狂罢了。

    他却想错了。

    儿子整天是:孤灯一盏、书桌一张、人参蜂王浆一支、瘦人一个,一心想通
过“托福”。

    “哼,出了国老子就不回来了! ”儿子坚定不移地向他和妻子声明。仿佛投
胎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已然是吃了大亏了。二十来岁,张口“老子”,闭口“老
子”,仿佛全中国十亿之众,尽是孙子辈的! 他的妻子愤怒之下,摔了儿子学外
语用的录音机。没过几天儿子买回了一个新的,当然花的是他这位老子的钱。

    他和儿子谈心:“外国就那么好? ”

    “明知故问! ”

    “你通不过‘托福’呢? ”

    “没个通不过! ”儿子自信得很。

    他知道儿子是肯定能考上的。现如今的年轻人,为了出国,是大有“头悬梁,
锥刺股”的勤奋劲儿的,何况儿子的智商不差。

    “你到了外国就能当上博士或教授? ”

    “不混出点名堂,一辈子不踏中国的土地! ”

    “混出了名堂呢? ”

    “混出了名堂更不回来了! 不过,要是中国方面请我讲学,还是可以考虑考
虑的……”似乎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他真想对儿子大打出手。可是打又解决什么问题呢? 妻子又要摔新买的录音
机,举了起来,却没舍得摔。一百多元买的。心疼的不会是儿子。

    他希望儿子就是一头骆驼,那么他可以脱下上衣扔给儿子。

    可儿子不是骆驼。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让儿子去践踏,去咬,去宣泄。按说有
他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当律师的父亲,儿子起码应该承认做一个儿子并不算吃亏
更不是件倒霉的事。可儿子竞连这一点也不承认。

    “鼎鼎大名的夏律师的儿子! 我早就听够了听烦了听腻味了! 我在哪儿? 我
自己是何许人? 我的自我呢? 你想过光你这样一位父亲使我感到的压抑还不够我
受的吗? ”

    “滚! ……”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儿子扬扬长长地滚了,一天没着家。吃晚饭时方回来,指着桌上的一盘青菜
豆腐,挑剔母亲把豆腐炒成豆腐渣了。

                                3

    他的妻子没好气地说:“你别那么讲究了,凑合着吃吧! ”

    儿子娓娓地说:“讲究是精神的要素,与物质财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满汉
全席可以是一种讲究,一种文化;青菜豆腐也可以是一种讲究,一种文化。物质
生活不讲究的社会,很少讲究精神生活,因为精神的观念是整体的。经由物质生
活的洗练,才可能达到提高精神生活水准的目的。中国的物质生活水准太低,所
以我不通过‘托福’誓不罢休,所以我得出国! ”

    “物质不灭! ”他几乎是恶狠狠地瞪着儿子说,“即使你死在国外,埋在国
外,外国人还是要指着你的坟墓说:‘这里埋着一个中国人! ’你永远当不成一
个彻底的外国人,你绝了这个‘高贵’的念头吧! ”能在儿子自以为是的时候一
针见血地指出这一点,他感到很痛快,很解气,甚至有点儿幸灾乐祸。

    “物质不灭? ”儿子用筷子拨拉着那盘炒得不讲究的青菜豆腐,振振有词地
反唇相讥,“爸你显然还不知道,如今这个观念正受到威胁。科学家发现在印度
一个一千六百米深的金矿里,质子似乎正在消失。物理学家在远离大多数宇宙线
干扰的金矿里,聚集了一百五十吨铁,每隔数月,铁里似乎就有一个质子逸去,
留下微少的次核子碎屑。他们动用了一千六百五十具放射侦察器,却根本寻找不
到消失了的质子的踪影! ”

    他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连同儿子辩论个孰是孰非的信心都没有了。
儿子是当代大学生,而他是二十年前的大学生。

    儿子一向自称是“立体知识结构”型的人,一向将他视为“平面知识结构”
型的人。他不敢贸然和儿子进行辩论,怕“物质不灭”的科学观念的确已经是一
个陈旧的错误的观念,在辩论之中更加遭到儿子的耻笑。

    儿子放下碗筷,走人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又去攻“托福”。

    他呆呆地坐在饭桌旁,沉思默想了一会儿,问收拾桌子的妻:“物质不灭…
…真的不对了吗? ”

    妻耸耸肩:“我哪儿知道! ”

    他觉得问得多余。因为妻和他一样,也是个“平面知识结构”

    型的人。用儿子的话说,都是“一批保守的知识分子”、“被时代列车甩在
旧站台上的最末一批乘客”。儿子似乎早已把中国上下几百年和中国知识分子的
前因后果研究得透透的了,持一种高傲的轻蔑的态度。而在同代知识分子中,他
却自以为并不保守,还常常被社会和同代人认为是一个观念激进者。儿子的话起
码验证了一个事实——在如今这亢奋的旋转的扑朔迷离的把握不准了的大时代,
他正变成一个越来越在上下两代人的白眼间显得不尴不尬的角色。他心中涌起了
一阵悲哀。

    “抽空儿给中国科学院写封信,问一问他们。”

    “问什么? ”

    “问‘物质不灭’还对不对……”

    “我没那兴趣,要写你自己写! ”妻捧着盘子碗,气哼哼地走进了厨房。

    如果“物质不灭”已然不对,那么足见今天这个世界上的错误多到什么程度
了! 也足见自己这位“平面知识结构”的父亲被“立体知识结构”的儿子瞧不大
起是活该的事了……他郁闷地离开了家。

    天色已黑,晚风》Ct 习。夜市初上,热闹非常。

    他来到了姚玉慧家。她正在写信。

    “别理我,写你的。我没什么事儿,坐会儿就走。”

    “不写了。”她收起信纸和笔,为他削了一个梨,将椅子向他拉近些,吸起
烟。

    “很甜。”

    “我妹妹送来的。”

    “小姚,你知道不知道,‘物质不灭’——还是不是一个正确的科学观念? ”

    “大概还应该是正确的吧? 不过也难说。我记得从一期什么杂志上看到,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正面临被某些科学家推翻的可能性。”

    “噢? 找来我看看! ”

    于是姚玉慧便起身翻一摞摞的杂志,翻了半天却没有找到那一期。

    “唉! ……”他叹了口气,苦恼地说,“这年头,不值得在儿女身上花费太
多的智力投资,免得出国了不回来。也不能一点儿不花费,以至于成一个白痴。
我劝你将来干脆别要孩子算了! ”

    姚玉慧劝道:“又生你那儿子的气了吧? 他要考‘托福’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嘛,能出国就让他出国呗! 出国有什么不好? ”

    “可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我和他妈天天四处打探消息,希望出国手续更复
杂些,希望卡住他小子出不去! 可听到的消息都是手续更简便了,政策更宽松了
……”

    他将那只梨吃得只剩下一点点,放在茶盘上,掏出手绢擦擦手,又说:“比
如吃梨,他小子也看不惯我和他妈,指责我们吃剩得太少。还告诉我们有教养的
人不是这么个吃法! ”

    “怎么个吃法? ”

    “起码保留下三分之一不再吃,说那才是绅士派头! 如今一斤梨便宜的也八
九毛钱,他不是太烧包了么! ”他又叹了口气。

    她也陪着叹了口气。

    “你这几天为什么也有点闷闷不乐的? ”

    “我? 你何时见我真正快乐过? 城市生活早使我厌倦了。没想到城市这么快
就撕下了它的假面具! ”

    “假面具? 你以为它应该是怎样的? ”他认真地问,也吸着了一支烟。

    “少一点儿卑鄙小人。”

    “比如来敲诈吴茵的那一对? ”

    “包括王志松。他当年将宁宁抱回家,在艰难的日子里尽心尽意地抚养那孩
子,那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 可是如今他拿自己的高尚沽名钓誉! 连一个曾经
很高尚的人的灵魂如今都变得卑鄙,生活不是让人感到有点儿可怕了么? ”

    “你太理想主义了! 理想主义在今天就是一种矫情! 一种幼稚! 设想一个世
界,报上没有谋杀案的报道,从来没有火警,飞机从来不失事,没有丈夫遗弃老
婆,没有妻子与别的男人私通,没有导演玩弄女演员,没有国王为了爱情放弃王
位,没有敲诈勒索,没有营私舞弊,当官的都是好官,老百姓都是良民,没有利
令智昏、野心膨胀的人,没有虚伪欺骗、沽名钓誉的行径。人人都是正人君子,
顺理成章地实现他十岁时就立下的大志。有情人终成眷属,每一个家庭都无忧无
虑,和和美美。这样的世界算了吧! 生活的兴奋和趣味将全部消失,高尚者也将
不再追求高尚,因为人人都很高尚,品格和他一样。高尚完全消失,并不存在。
也不会再有小说、电影和戏剧。一切艺术家也就不明白一切艺术对人还有什么价
值和必要,新闻也将永远没有了值得报道的事情。没有了坏的事情发生,只剩了
好的事情天天发生,人们也就可以认为天天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没有罪恶,没
有堕落,没有嫉妒,没有偏见,没有不当行为,没有人性弱点,也就没有律师,
警察,法院和监狱,最要命的是人人都将丧失了生活的激情,最糟的是人人再也
不会感到惊奇和困惑,这样的世界还算一个世界么? ”

    她不由得笑了。

    他说得兴奋起来,烟灰积了挺长一截,也不弹,接着说:“至于你们那个王
志松,根本不值得一提! 你们北大荒那一伙中怎么就不能有个灵魂堕落的? 你们
很特殊? 哪儿特殊? 如果你搞一次社会调查,我断定除了那个王志松和那一对敲
诈勒索者,类似的至少他说完这一些话,他的入党介绍人有几分不悦起来。因为
他说”你们“和”你们那个王志松“,使她觉得他所贬低的是一个整体,而这个
整体包括着她。她时时处处企图在整体上维护”北大荒那一伙“的心态是很执拗
的,并不仅仅由于她当过”北大荒那一伙“的教导员那种执拗是连她自己也解释
不清的。

    她淡淡地说:“我本想劝慰你几句,看来太自作多情了。既然你对社会和人
分析得如此精辟,那么大可不必因为有一个狂妄自大,一心只希望能甩掉一双旧
鞋似的甩下你们两口子漂洋过海的儿子而牢骚满腹了嘛! ”

    他从她的话中听出了挖苦的意味,将烟按灭在烟灰缸里,笑道:“你说得好。
好极了! 挖苦别人也是一种宣泄的方式。我到你这儿来,其实正是想痛快淋漓地
大发议论,宣泄宣泄。在家里可没人听我这一套! 多挖苦我几句吧,啊? 你骗不
了我,你比我更需要宣泄。咱们之间理应机会均等! ”

    他们互相瞧着瞧着,忽然都噗哧笑了。

    她从桌上拿起烟盒,又递给他一支烟,自嘲地说:“别人听了我们的话,准
以为我们是一丘之貉,凑在一起攻击改革开放后的大好形势呢! ”

    “而我们却经常受到真正的保守者们的大肆攻击。”他深吸一口,缓缓吐出,
注视着如同涟漪一般飘散开来的烟雾,又说,“在今天,面对现实,真正困惑的
并非那些思想保守的人们。因为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前途并不觉得应负什么责任。
真正困惑的也不是改革者们自己,因为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允许他们困惑。
真正困惑的是我们这样的一些人,一些从内心里拥护改革开放而又不对此承担着
任何责任的人。因为改革开放之对于我们,是一个崭新的寄托,是一种精神倾向
的附着体。一旦我们失望了,我们也许将变得比那些保守的人们更偏激。我们也
许将成为改革开放的最顽强的逆反势力。上个月,我不是回南方老家去了一次吗
? 小镇刚在各十字路口装上‘行’和‘勿行’两种信号的交通灯。我问警察实行
的情况如何? 他说:一如所料,信号‘勿行’亮起时,人人都快跑。

                               4

    中国的情况正是这样。改革者们想要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