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和一大群臭烘烘的牲畜和衣裳褴褛的俘虏呆在一起的康布罗纳,肯定不会做这么想的。特别当他被从一大堆被扒光衣服只能和牲畜记载一起取暖的同伴中,被人指认出来,并由三五大粗的异族士兵拖走的时候,几乎是万念俱灰。

  作为一个出生在葱岭重山诸国之一的康国王都萨末建(撒马尔罕)的栗末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不停地流徙和经商中度过,因此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对他们没有太过直接的感受,更多时候是以家族和亲缘为纽带,辅以行会和贸易组织的形式,组成一个个相互竞争,有相互渗透,对外排他的松散联盟,

  无论是谁来统治,都是一样的缴纳赋税,进行臣贡的义务,无论是西徐亚人、还是帕提亚人,贵霜人或是萨珊人,哪怕是那些游牧的可汗和酋长们,也

  但是那些沙漠中崛起的艾穆哈人,似乎打破了这个定例,他们带来了可不只有信仰,还有屠刀,连金钱都无法打动的热信仰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只有有足够的利益,商人自信可以面对任何风险,在追逐利润的漫长旅途中的豺狼虎豹,多如牛毛的盗匪马贼,还有动荡的国度和战乱的边疆,都不足以阻止他们的足迹,乃至最贪婪的贪官污吏,只要是人类,也不是没有打交道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商人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那些以宗教和信仰为名的宗教疯子,上一刻他们可以接受你殷勤的款待,而下一刻就毫无情由的高喊以至高安拉的名义,夺走你的一切,仅仅因为你是不同信仰者。

  这些年栗末人的事业,急转直下,一方面是来自可萨突厥汗国的西伯来人的强力竞争,他们的使团和商人甚至和塞里斯人的宫廷建立起关系。一方面是草原局势的激烈动荡,原本属于栗末人商业份额的大幅萎缩,再加上艾穆哈人的东进扩张,让这些凭借中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便利谋生的栗末人,也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

  与那些远在东方国度扎根下来,并世代繁衍生息,逐渐向其他领域转换身份的栗末同胞们不同,河中,乃至中亚之地本身,物产和地力都是有限度的,所能创造的财富,大部分乃是依靠东西方繁忙的交流和贸易。

  一路从布哈拉,萨末建(撒马尔罕),木鹿(今土库曼斯坦马累),讹答刺(花模子刺)、艾兹赖格、加布罗(喀布尔)、费尔干纳,辗转过来,屡战屡败的抗税起义背后,都有那些活跃在黄金大陆桥上栗末人的身影,他们代理人的金钱和来自四面八方的雇佣兵,堆积起来的力量,总是在一次次短暂的高潮之后,被彻底粉碎。

  直到倭马亚王朝倒下的那场轰轰烈烈全国大起义,栗末人的抗争似乎出现了明媚的曙光,然后他们发现,自己被羞辱和欺骗了,新崛起阿巴斯人的王朝,短暂和平的麻痹后,暴虐者阿布尔。阿拔斯轻易撕毁了与众多支持者的协议,并且血腥镇压了这些推翻倭玛亚王朝过程中出过大力盟友们,在那场浩劫和清算中,无数历史悠久的古老家族失去世代经营的一切,甚至断绝了血嗣。

  要知道最早撬动腐朽而衰老的倭马亚王朝根基,引发各族人民连锁大起义,就是源自栗末人的抗税起义,但最后是阿巴斯人攫取了改朝换代的成果。

  虽然这些年因为在任的曼苏尔大君,信仰与剑的软硬兼施的手腕,而有所缓和,但是在遥远的边疆地区,以信仰为名的苛捐杂税,来自征服者的将军和官吏们巧立名目的横征暴敛,却是在不断扩张的版图中,越来越繁重。

  为了修建幼发拉底河畔的巴格达新都,而各性省总督从相对富庶的非阿拉比亚商人身上征税和无偿筹集物料,平定塞伯里斯坦的叛乱,以及征服梵衍那加征的战争抽税,已经频繁让布哈拉到萨末建许多人多年辛苦经营和积累的财富一夕化为乌有,

  他与那些已经放弃努力,皈依了黑衣教的同胞不同。最为既得利益的受害者之一,康布罗纳的家族一直在抗争,并且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到了他这一代,坚守传统和顺从改变的争议,也爆发了最大一次冲突,作为被波及的倒霉蛋。

  从拔那汗王都的渴塞城(今沙赫里萨布兹),千里迢迢南下,越过大山之中的列国,来到这片唐旄(吐蕃)人所统治的高原上,也是为了从唐旄人的贸易,开拓更多的财富来源,另一方面,也是试图从这个在西域拥有部分影响的高原王国中,获取支持和援助的可能性。

  最不幸的是,他进入高原的时机有些微妙,这个王国进入前面战争,商人不害怕战争,某下情况下说,战争意味着更大的商机和选择的可能性。但是当他们千辛万苦的经营和打点,费尽心机在那些本地的酋长和唐旄贵族首领中,好容易打开一个突破口,传来的却是高原军队在低地遭到惨败的消息

  是的,塞里斯人胜利了,并且深入攻进高原王国的领地,作为外乡人的他,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当地的部族抢劫和袭击,然后和一大批同样行走在高原上的商人们,被当做俘虏献给塞里斯人的将军。

  然后他很快从那些倒霉的同行或者说前竞争对手口中辗转得知,这是一只在塞里斯人国度,也拥有相当恐怖的食人名声,喜好用俘虏来制作菜肴的军队。

  他和几名被挑选出来的人,一起被捆在马背上一路向东,也不知道经过多少个军营和城寨,最后被拉到一座硕大而华美的军帐之前,听到的是几声咆哮,和象蚂蚁一样忙碌奔走的军人。

  ……

  “我不管他们是谁派来镀金或是混军功的……”

  “我这里不养闲人……老实听从安排做事就算了”

  “不安分的话就给我送上战场去……阵亡那么百八十个,我还是担当得起的”

  我拍着案子怒吼道,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崩塌的赤岭道,已经通了,从拢右道的鄯州直达青海湟中的最近一条路线已经,并拓宽成并行标准军用大车的强化道路,后续的粮院队和大批军从商都已经跟上来了。坏消息是,为了赶工打通这条道路,把楼关山和太白山两大营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爆破物用的差不多,并且在一边勘探一边赶工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出现多次的大小地质意外,前后死伤了近百名熟练工兵。

  道路的重新通畅,随之而来的,战事一安定下来,后方就开始走各种门路塞人过来蹭经验。

  当然龙武军不敢,也很难塞进来,于是就通过出战的部分十六卫,或是作为河西边军、守捉、团练的补充,还有作为留守地方的官吏派来的,以雍王这个都护和观军容使鱼朝恩的随员和佐僚派遣过来,蹭着蹭着就惹出各种是非来。

  抱着到沾河西大胜的光,到青海捞一把念头的人,还真不少,他们的到来,给大军正在实行的一些项目,造成不小的混乱和麻烦。

  “蕃附吐蕃的山(葱岭)南十一国,献上臣表和人质都已经了……”

  我捏捏额头,总管有以个好点的消息,尉迟瑶的交涉做的不错,

  “不过赔款和赎纳,一下子拿不出来的那么多……”

  “那就用实物抵好了……”

  “弹劾我擅掉河西边兵,致使吐蕃长驱直入……”

  我又看了下军驿系统送来的朝中奏闻,冷笑了一下,

  “这帮清流,就没有一点新意么……”

  “那些胡商已经带到了……”

  值日虞侯通传道。我点头让他们把人带进来。

  “尊贵的塞里斯的元帅,伟大高地的征服者……”

  被带进来的商人头目,用结结巴巴的西域腔,翻来复去就是那么几句

  “说出你们的价值,可以让我放过你资助我国敌人行为的价值……”

  我捏着下巴,冷眼看着这些人的反应

  “不然就准备在不见天日的矿井里度过下半生的时光罢……”

  这些商人可不像他们表现的那么良善,除了一些香料宝石等传统贸易的奢侈品和大群牲畜外,居然还有数百件西域制造的武器和铠甲……

  ……

  乌海城下,星散的城寨已经被推平,只生下焦黑的残垣,宽广的水泽苇荡中,也被填埋出几条宽敞的通路,重点是大片崩坏的城墙,城中鏖战厮杀的声响响彻云霄。

  唐军营地中,大批的马队正在集结起来,他们也是北路军最后的预备队——龙骧营,

  龙骧营号称龙武军第一营,主官就是还在石堡修养的土突承挥,全部由这些年入唐宿卫的藩部质子组成,一千二百名满员骑士,最低也是轻车副尉的职衔,因此又称为校尉营,每人至少拥有三到五名的自带兵甲的骑马扈从,足够编成三个辅军营。

  因此龙骧营全力出动的战斗力,实际上顶的上一个半数满员的军了,他们的出动,也代表着乌海城攻略的尾声,准备追击和搜略可能从其他方向溃逃的敌人。

  位于最前列的吐突明义,正在一遍遍的检查马甲和缰绳的松紧程度,然后将骑兵手弩的五枚箭匣压紧扣好,这也是第十一次参加战斗,但是他心中总有有些毫无来由的不妥当的感觉,突然战马有些骚动起来。

  吐突明义极力的安抚马鬃,想让心爱的坐骑平静下去,却见乌海城的城门开了,顿时松开得胜构上的马槊,将骑弩抵在臂弯上,做出境界的姿态。

  几个片刻过去,却没有见到意料中拼死突出的敌人,滚荡的草丛中像是隐伏的暗潮一样,汹涌而来时漫山遍野咆哮的声响和迎风而来熏人的恶臭,

  他的战马突然哀鸣一声惊立起来,将他重重的贯在地上,昏头昏头的想爬起来,一个硕大身影扑出草丛,血红的裂口,喷溅的口蜒一起狠狠将他撞压在地上。

  他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包着手甲的臂骨,在猛兽嘴里被咬碎的声音,撕心裂肺的剧痛之下,另手却没有丝毫的停滞,反手扎在猛兽长鬃下的眼眶中,搅出红白分明的颜色。



【西北偏北】第五百七十四章 又挫

  相比他许诺的全部身家,还有妻子儿女什么的,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叫康布罗纳的康国人,还带来河中西域的消息,虽然已经是半年多前的消息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得到,关于迟迟未在河西战场出现的高适所部的确切下落,那是一场在拔那汗国内爆发的大战,当年在我面前腼腆而寡言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位英武沉着的君王,率领着国内屈指可数的军队,节节抵抗被大食人暴风骤雨一般的攻击,终于等来的援军。

  入侵大食边军和安西的唐军前锋,在拔那汗国都渴塞城下不期而遇,烈风沙暴一般的弯刀骏马,骆驼骑士,与磐石一般的铁围战车,弓弩箭阵的激烈碰撞,无数战马和勇士的血肉填满了战场的间隙。

  虽然大食人占有绝对数量上的优势,但是他们赖以制胜的攻势一旦被遏制住,就很容易陷入低潮,然后被唐军赶来的本部纠缠,随着藩属各国联军到达,他们的连撤退都成了一种奢望。

  这是作为一个商人角度,所描述的战场,我正听的津津有味,突然司马岑参脸色僵硬,又有些泛白的亲自递入一份急传。

  “卫伯玉居然败了……”

  我的眉头拧紧城一个疙瘩。

  “他们遭遇了吐蕃的战獒对,战马皆惊,行伍大乱……吐蕃乘势杀出……”

  吐蕃部帐和军队中,有大量需要獒犬的习俗,出征时,则为大军的警戒和巡哨的补充,而其中最凶狠的猛犬,世代进献给王家作为一种贡赋,并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和定期放养,组成一支独特的猛犬部队。

  但因为受限于环境,不能离开故土太远,到了低地就水土不服,所以没有参加这次的远征,这次却遇上他们的熟悉的主场,结果以照面,就让唐军的骑兵队吃了大亏。

  以龙骧营为主的骑军,在扫荡草泽时遭到了战獒队的突击,虽然不知道吐蕃人是如何收集到这么多大型猛犬,但是数千只咆哮的战獒同时发起冲击,那种铺天盖地的惊人声势,足够让这些来自低地的战马不战大乱。

  真正被獒犬扑咬厮打造成的损失还在其次,只要士兵能够下马结阵,这些野兽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没有组织和理智的畜生终究是畜生,更大的是损失被惊乱的战马造成的。

  这些马匹被惊吓乱跑乱窜,将骑士掀倒,带入泥沼之中,然后负责策应的河西蕃军也陷入同样的困境,这时另一只越过大非山的吐蕃军队也出现在草原上,象唐军本阵发起冲击。一个照面就冲垮了吐蕃俘虏组成的敢死效节军。

  然后眼见战事不利,那些苏毗军和青海部组成的皇协军,首先开始成群结队的脱离战场,虽然轮换下来的驻队拼命抵挡,但是少了骑兵的策应,这些精疲力竭的士兵只是稍稍的阻却,被击溃了三个团队,直逼到中军大帐前,本阵不得不开始退却。

  “多亏附近本部派出的俪人营和胡陌军也刚刚抵达,才死战脱出……”

  报信的虞侯大气都不敢出道

  ……

  乌海城外一片狼藉的战场上,

  “该死的……”

  作为亲手策划了这一次绝地大反攻的达扎路恭,却毫无胜利者应有的喜悦,他端着一只缴获的咫尺镜,

  望着徐徐退去的唐军所部,短短的那一段路面,被纠缠的尸体所铺满,唐人甚至没有功夫按照惯例,收拾他们同伴的尸体。

  烧毁的车阵和大批被毁坏丢弃的器械,像一片沉默的废墟一样,一大堆夹杂吐蕃老弱妇孺的吐蕃士兵,正在其中欢天喜地的搜检战利品,哪怕他们的亲人刚刚战死在他们身边,吐蕃人。

  另一些士兵,则在含着眼泪骑着马,射杀和戳死这次大功臣,那些游荡在战场中的战獒。

  用城中活的奴隶在喂养这些动物,然后在最后的时刻,将这些饥肠辘辘的獒犬放出去,虽然其中真正有训练的战獒,不过千余只,其他都是各地收罗来的獒犬,在最后一餐喂食了刺激疯狂的药物而已,但还是给了那些唐人一个措手不及的重创,但是这些獒犬也彻底废了,就算能不脱力而死,也变成毫无理性的疯犬。

  但是击溃了眼前的敌人后,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足够力量扩大战果,因为那只按照约定远道而来的援军,远比预期的少。

  “我们还有余力……”

  “为什么,不追上去……”

  鏖战连日,多次在最紧要关键,亲自上阵厮杀,难掩神色疲惫的达扎路恭,面对一干浑身披挂伤痕累累的部将们,还在跃跃欲试的请战,却只有难明的沉默。

  “山(南)前的军队呢,为什么只有你们……”

  达扎路恭穿过一丛丛对他恭敬行礼的人群,最后来到一只绣着太阳纹的黑色大旗下,对着领头的部大将,厉声道

  “我召集的四万暗军和两万山中健儿呢……”

  用乌海城和附近的地形,付出无数的牺牲和代价,布下一个内外相套的局,甚至用自己做饵陷住唐军大部分力量,等来的援军,却是一只大打折扣的奇兵,许多人还骑着鞍子都没有的光背马,用的是锈铁的扎枪,夹杂那些曲勘之中,陈旧的皮盔下发白的发丝,几个冲锋后,就从马背上掉下来了。

  “奉赞普的命令,从山前归来的各部,带走大半的将士,以平定叶茹的动乱……剩下的人都在这里”

  领队的万户,大气也不敢出低声道

  “羊卓岗钦的格仁五部,强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