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落圆明园-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币脖曛咀旁裁髟氨驹敖ㄖ幕就瓿伞S小对裁髟八氖巴加健纷饕勒眨颐蔷】梢运匙徘』实鄣氖剩栽裁髟氨驹安糠肿鲆环乇鸬挠卫!
圆明园的正门是南向的大宫门,宫门上悬挂着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圆明园”匾额。大宫门门前两侧建有东西朝房以及曲尺形转角朝房,分别是内阁、六部、翰林院、宗人府办公的地方。二宫门叫做出入贤良门,匾额由雍正皇帝题写命名,门前有月牙形御河流过,两旁则有供军机处办公以及大臣候旨小憩的朝房。走进出入贤良门,迎面便是正大光明殿,这是雍正皇帝按照紫禁城太和殿建造的,整个建筑不雕不绘,朴实无华,一派庄严肃穆。与太和殿的功能大致相同,正大光明殿主要用来举行朝会、宴请外藩等重大活动。此外,这里还是皇帝举行殿试钦点状元以及生日宴会接受朝贺的地方。乾隆皇帝即用主殿“正大光明”的名字来给这片核心景区命名,这也是他在《图咏》里命名的第一处景观。乾隆皇帝在诗中写道:“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良臣。”言下之意,皇家的营建不以奢华为务,而以清通亲民为要。令乾隆皇帝始料不及的是,一八六○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圆明园等西郊诸园时,指挥部就设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里面,一时间,这里竟成了侵略军施暴的指挥中心。
正大光明的东面,是勤政亲贤,这个建筑群包括三个宽阔的院落,有大小房屋上百间,主殿勤政殿位于西南部的一个院落,这里是清帝日常办公,接见官员、审批奏章的地方,大殿龙座后面的屏风上高悬着“无逸”二字,是乾隆皇帝亲笔所写,旨在提醒自己以及自己的继任者们要“乾乾始终志”,时刻把军国大事放在心上。
正大光明宫廷区的正北面,是圆明园里最大的建筑群——九州清晏。这里是清帝的主要生活区,用乾隆皇帝的话来说,“为几余游息之所”。九州清晏包括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和九州清晏三个重要殿堂,其中圆明园殿是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物之一,在正大光明殿落成之前,它就是圆明园的正殿。三大殿的西边,是皇帝的寝宫,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建筑是清晖阁,因北面墙壁上挂有郎世宁、唐岱等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全图——《大观图》而闻名。三大殿的东边,则是后妃们的寝宫,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和“承恩堂”等建筑就在这个区域。
九州清晏不但是一个单独景区的名字,它还是环绕后湖九个景区的总称。在圆明园前湖、后湖两片湖水之间,包括九州清晏在内,共有九个美丽的景区矗立在环后湖的九个岛屿之上,象征着九州四海的和平繁荣。这九个景区依次是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和九州清晏。颇值得一提的是“镂月开云”,这里在雍正时期原本叫做牡丹台,宫殿全用楠木构成,楠木保持了原本的纹路和色泽,别有一番清雅自然的况味;殿顶用两色琉璃瓦砌成图案,在日光照耀下焕若金碧,尤为壮观的是主殿前的庭院里植有数百本牡丹,这也是此处得名“牡丹台”的原因。乾隆帝弘历在十二岁那年,由父亲胤禎引领,在牡丹台第一次见到了前来观赏牡丹的康熙皇帝玄烨。这次祖孙相见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乾隆皇帝终其一生念念不忘此事。他在咏牡丹台的诗中这样写道:“犹忆垂髫时,承恩此最初。”并题写了“纪恩堂”三字匾额,高悬于镂月开云殿堂之内。
圆明园的西南角,有一处难得的空旷之地,俗称“西园”或“西苑”,乾隆皇帝给它起了一个吉利的名字——山高水长。山高水长楼西面的开阔地带,是供皇家子弟和卫戍部队习练武艺的大操场。山高水长以北、九州清晏以西有一处非常特别的景观——万方安和,整个建筑群呈卍字形,由建筑在水中的三十三间殿宇组成,其寓意是祝福大清天下长治久安,这种平面呈卍形的建筑,在我国仅此一例。与万方安和北端相邻的是以陶渊明诗意构建的武陵春色,武陵春色在雍正时期名叫桃花坞,其中种植的山桃树竟达万株之多。
圆明园的西北角,与山高水长平行相对的地方,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景观——月地云居和鸿慈永祜。鸿慈永祜又名安佑宫,是皇家在圆明园中的祖庙。鸿慈永祜的东边是汇芳书院,汇芳书院的北面是一座名叫日天琳宇的佛楼,在这座宗教建筑的东边,是一片莲塘,叫做濂溪乐处,跟濂溪乐处毗邻的是水木明瑟(水木明瑟里的装置可以说是现代“空调设备”的雏形)它大概是西洋“水法”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原理是以机械技术将泉水引入室内,以水力转动风扇,从而达到为室内降温纳凉的效果。
圆明园本园的北端有几处乡野景色,以示皇帝“勤耕劝农”之意。乾隆皇帝曾经在《映水兰香诗》里剖白心迹:“园居岂为事游观?早晚农工倚槛看。”按照这几个景观的独特风格,乾隆皇帝分别给它们取名澹泊宁静、映水兰香、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和北远山村。北远山村的东侧景观叫做坐石临流,典出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是乾隆皇帝玄想和体验魏晋风流的地方。乾隆皇帝本人是一个不俗的书法家,他更自命为王羲之千载之下的知己赏音。他在诗中写道:“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时晋永和”。坐石临流东南数十步之遥是仿照西湖苏堤建造的曲院风荷,盛夏时节,放眼看去,“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和荷花,是圆明园观荷的妙处之一。
西峰秀色坐落的圆明园本园的东北角,这个建筑群是雍正时专为欣赏西山日落修建的,包括含韵斋、自得轩等庭院楼阁。有证据表明,西峰秀色是雍正皇帝最钟爱的去处之一。据史料记载,雍正皇帝每年七夕这一天都会邀请后妃们流连此处,宴饮作乐,过一过中国式的“情人节”。
圆明园内的福海景区,在圆明园的东半部分,是皇家主要的“水上活动中心”。环绕福海,在小岛和平地之间,散落着八处特别的建筑群,从西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澡身浴德、廓然大公、平湖秋月、四宜书屋、涵虚朗鉴、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和夹镜鸣琴。著名的方壶胜境位于福海的东北水湾,而蓬岛瑶台,顾名思义,自然处于福海中央的三个小岛之上。蓬岛瑶台是清五帝都喜欢游赏的地方,乾隆时,每年端午乾隆皇帝都会在这里侍奉皇太后观看龙舟比赛。
圆明园宫门的东南边,有一个名为洞天深处的所在,是皇族子弟的校园。这里的庭院小而幽静,院子里植有多本松树和兰花。乾隆皇帝做皇子的时候,就曾经在这里研习课业。在吟咏“洞天深处”的诗歌里,乾隆皇帝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以及后世子孙们:“愿为君子儒,不做逍遥游。”
乾隆皇帝做皇子时居住的长春仙馆,位于圆明园宫门的西南边。长春仙馆的主建筑是五楹宽的“绿荫轩”,西边是画室、礼堂、殿堂和厢房。庭院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月季花。乾隆皇帝对他青年时代的“旧居”感情很深(他本人曾经有过一个“长春居士”的法号)即位不久,他就把长春仙馆修葺一新,作为皇太后游园时的“膳寝之所”。十几年后,当他开始着手在圆明园东侧新建属园的时候,他干脆把新园直接命名为“长春园”。
长春园——园林史上的大手笔
长春园不是对圆明园的简单扩展和内部增建,而是在圆明园东侧另辟的一所面积约一千亩的新园。与圆明园本园不同的是,长春园是一个事前精心规划设计的作品,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园林杰作。《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完成之后,乾隆皇帝的建筑热情暂时消歇。不过,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造园热情再次勃发。这一回,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说法,他是要给自己兴建一座退休后宴居的所在,尽管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因此之故,颐养和休闲就成了长春园最大的主题。不妨这样说,长春园是乾隆皇帝亲手为自己营建的老年活动中心。
长春园从一七四五年开始兴建到一七五一年基本成型,用了六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又屡有兴作,最终成为一个中西合璧、堪称完美的园林。跟
圆明园本园相比,长春园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景园,水面面积占到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二,水域的宽度大约都在一二百米之间,适足观赏远近周遭的景物。在整体布局上,长春园也更为合理,用来分割水面的洲、桥、岛、堤错落有致,安排停匀,套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语:“处处显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和情怀。
长春园的前宫门有五楹宽,大门两侧的汉白玉座台上有两只巨大的铜麒麟。宫门两翼各有一排朝房。进到院内,经过一座牌楼,迎面看到的第一座建筑群叫做淡怀堂,淡怀堂主体建筑为九开间,东西各有配殿五间。淡怀堂的北面有南长河流过,通过横跨南长河的十孔石桥——长达四十米的长春桥,便可登上长春园面积最大的岛屿——中央岛。
中央岛是长春园的中心区域。在这个面积约一百多亩的人工岛上,从南向北,依次是含经堂、淳化轩和蕴真斋三个建筑群。含经堂是一座巨大的复合式建筑,据说是乾隆皇帝打算归政后宁神养心、诵经礼佛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乾隆皇帝给自己修建的又一处豪华寝宫。含经堂的后面是淳化轩,淳化轩以两侧庑廊镶嵌淳化阁法帖而得名,是自命书法家和书法鉴赏家的乾隆心爱之地,他在《题淳化轩》一诗里曾经描述对归政后生活的憧憬:“抚帖虽无暇,翻书则有缘。他日倦勤处,期之以廿年。”中心岛上最北面的建筑是蕴真斋。在含经堂、淳化轩和蕴真斋主建筑的两侧,另外还有两组辅助性的建筑,东边是神心妙远、味腴书屋、大戏台;西边是涵光室、三友轩、理心楼和焚香楼。其中味腴书屋以藏有《四库全书》的浓缩本《四库全书荟要》闻名于世,乾隆皇帝在题味腴书屋的诗中矜夸道:“经史精腴在,真咀味者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长春园中央岛的东西两侧,另有两座对称的小岛,西侧的岛上建有“思永斋”;东侧的岛上建有“玉玲珑馆”。这两个小岛以及岛上的建筑东西相对,卫星般围拱在中央岛的周围,为中央岛平添了几分壮美和威严。
长春园内最壮观的建筑群是园内西湖里的海岳开襟,海岳开襟位于中央岛西侧开阔的湖泽之中,四面皆有码头,可以凭舟楫往来。主殿高三层,建筑在双层石基之上,周围的水域里植有大片的莲花。论视野,海岳开襟称得上是长春园里的冠军。海岳开襟的西边,经过一个名叫榴香渚的凉亭,就接近了分隔圆明园本园和长春园的大门——明春门。当年,帝后们多是经过明春门往来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之间。
长春园的外环景区,颇值得称道,其中很多建筑是乾隆皇帝南巡游历回来之后仿建的。长春园外环的南部有如园和茜园;北部有转香帆、泽兰堂、宝相寺、法慧寺和狮子林。这些“园中园”的建造,几乎每一处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叙述。
被称为“中国凡尔赛宫”的西洋楼,大概是长春园内最为世人所熟知、也最为世人称奇的建筑群。西洋楼区位于长春园北面的狭长地带,包括六栋建筑物,三组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以及园林小品,沿着园子的北墙带状展开。从西到东依次是谐奇趣、万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大水法、观水法、远瀛观、线法山、方河、线法墙布景等建筑和园景。大型喷泉“大水法”是景区的中心,它跟远瀛观以及用来观赏喷泉的御座“观水法”构成一条贯通的南北中轴线。事实上,西洋楼区仅仅是圆明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从面积上看,西洋楼区占地只有一百余亩,仅占圆明三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从地位上看,西洋楼只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局部的点缀,在总体规划上无足轻重。从乾隆皇帝修造西洋楼的本意来看,西洋楼不过是满足“天朝皇帝”好奇心的一个玩物而已。
绮春园——圆明园建筑余响
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位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以南,面积大约八百多亩,略小于长春园。绮春园的构成比较特别,它是由若干小园合并而成,分建于不同时期,因此全园并不像长春园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总体布局,大体说来,绮春园是一个小型的水景园集锦。
绮春园成园于乾隆中叶,虽然乾隆皇帝是它的始作俑者,绮春园的主要营建工作却是在嘉庆皇帝手里完成的。嘉庆皇帝曾经效仿他的父皇,把绮春园归纳为“绮春园三十景”。不过,“绮春园三十景”远没有“圆明园四十景”那样名头响亮。从功能上来看,道光初年以后,绮春园便主要成为了大清国太后太妃们的园居之地。
绮春园的宫门,在园子的东南部,因为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了半个多世纪,所以被称为“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宫门为三开间,前面建有影壁和东西朝房各五间,门内有月牙形的御河流过,通过御桥之后,再往里走是二宫门,中央是绮春园的正殿——迎晖殿,殿北有两条长廊与中和堂相连。中和堂北面是一座小型山丘,山北则是皇家的寝宫区,寝宫区是园内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的主要建筑是集禧堂和后来改名为敷春堂的永春堂。值得一提的是,同治重修时曾设想把集禧堂、敷春堂等旧地改为“天地一家春”,供慈禧太后居住。“天地一家春”本是圆明园本园九州清晏中的一个偏殿,此时重修只是沿用其名,规模和格局都大大超越了旧制。
绮春园几何中心地带,有几处别致的小园,分别是展诗应律、春泽园、生冬室、卧云轩、四宜书屋等建筑群,这几处小园,由蜿蜒水道的分隔开来,相互掩映,相互藏露,后世评者大多对这里的布局推崇有加,认为这里的风景犹如中国诗画般隽永,富有韵味。
绮春园的西南及东北部以水面风景见长,各有较大的湖面和岛屿,构成独特的景色,绿满轩、畅和堂和澄心堂都建在西南岛屿上,凤麟洲、仙人承露台等著名景区则建筑在东北部的岛屿之上。据说,从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位看仙人承露台,都可以欣赏到一个仙人衣衫飘拂的潇洒剪影。
绮春园西部的清夏堂,占地十亩左右,整个建筑形状呈“工”形,是一处清夏闲居的典型园林,主体建筑以外,尚有亭台、游廊点缀,庭院里植有苍松修竹,室外则有小巧灵秀的湖山在望,堪称“别墅里的别墅”。另外,绮春园的南部还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建筑群——正觉寺,正觉寺是一座喇嘛庙,庙宇本身有独立对外的南门,它的后门则与绮春园内部相贯通。正觉寺是圆明园幸存下来的极少数建筑群之一,单从这一点上看,它的价值就弥足珍贵。
此外,在圆明园福园门南,绮春园西墙外,还有一座名叫“澄怀园”的特殊花园,这是专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从雍正三年一直到咸丰朝,澄怀园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庐,这是清廷对汉族官员的最高礼遇,咸丰皇帝曾有诗云:“墙西柳密花繁处,雅集应知有翰林”。澄怀园实际上是圆明园的附属花园,它的护卫和管理都由圆明园管园大臣统一负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