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少年称霸一方 作者:贾饰瑜(翠微居2011.08.22完结,恐怖,悬疑)-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军师道:“晋阳之兵败走,阵形却很严整,并且,他们既不入城,也不入营,这其中一定有诈,所以,我才要鸣金收兵。而我们如果缴获了晋阳军的铠甲和旗帜,那么,他们就不能再作战了,他们势必会退入城中。而如果他们死守城池,我们也无可奈何啊。毕竟,我们的铁骑都不善于攻坚。”

    左贤王一听有理,便道:“那以后怎么办?就这么放过他们吗?我们今天可是折了三员大将啊。”

    那军师想想说道:“明日单于可领兵与其正面决战,而我却引一军偷袭其后。这样两面夹击,便可大破之。”

    而左贤王仔细一想,便也无可奈何了。

第二章 并州风云 第五十四回 偷袭之战

    而陆风跑出了数里,见匈奴人没有追来,便心中大骇:因为计谋失败了。无奈,陆风只好撤兵回营。而在回营的路上,看到满地的铠甲和旗帜,陆风不觉得又郁闷了一回。

    处理好伤员,打扫完战场,陆风便赶紧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陆风道:“我们轻敌了,匈奴人也有高人呐。”

    贾诩道:“今日一战,我观匈奴人阵后竟有一个儒士,我猜这人可能就是匈奴人的军师。而最后发令鸣金收兵的人,也是他。可见,此人颇有智谋啊。”

    听了贾诩的话,虞翻也点头表示认同,不过,虞翻又道:“只是,那些匈奴人为什么又放弃了我们的铠甲和旗帜呢?”

    虞翻的话说完,众人也都陷入了沉思,陆风更是百思不解。

    而贾诩则沉吟了片刻说道:“此人城府很深啊。”

    一听贾诩这么说,众人都不解其意,便都疑惑的看着贾诩。

    贾诩道:“诸位请想,如果我们没有了铠甲旗帜,我们会怎么办?”

    陆风道:“会退入城中。”

    “如此一来,匈奴人岂不要面对坚城了?”贾诩道。“所以,他们才会放弃我们的铠甲旗帜,因为他们想把我们消灭在城外啊。”

    听了贾诩的一番解释,众人都不觉得暗暗心寒,陆风也是一阵心惊:这个人的心计,可真和有“毒士”之称的贾诩有一拼啊。

    而贾诩的一番话,也让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半晌过后,虞翻道:“欲败匈奴,必先除掉此人。而此人虽为左贤王的军师,却是汉人,而今日此举,必见疑于左贤王。所以,翻以为,或可施以离间之计。”

    虞翻说完,陆风道:“仲翔之言有理。不过,若施以离间之计,则所废时日颇多呀,而我们的军粮却只能坚持一天了。所以,风便想怎样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除掉他。”

    陆风说完,许褚便道:“主公,如果想要尽快的干掉他,那我老许今夜就去偷营吧,我只要一百人就能把他给解决了。”

    一听许褚这么说,贾诩也道:“仲康此举可行,今夜仲康便可去偷营,并要暗偷。尽量把那人生擒,如果不能生擒,就杀了吧,一定不要留下后患。而主公则随后接应,再诱敌深入,等天明时便可把匈奴人引入断愁谷。若军师被抓,或者被害,左贤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我等之计便可成矣。”

    贾诩说完,陆风便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就这么干!”

    而虞翻也道:“此行虽险,却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可奏效。”

    见他们俩都同意,陆风便道:“速召传令兵!”

    于是,两个传令兵便跑了进来。

    陆风道:“你二人速去断愁谷,告诉沮授军师四个字:‘静待天明’,速去速回。”

    二人走后,陆风便对许褚说道:“今夜三更,仲康便可去偷营。不过仲康最多只能带二十人前去,因为要‘暗偷’。仲康一定要小心,要注意隐蔽,在没有抓到那人之前,切记不要轻举妄动。而抓到那人以后,仲康便可举火为号,我便去接应你等,然后一起退入断愁谷。而如果实在抓不住那人,仲康也要举火为号,我们也要按计划行事。

    此事甚是难为,不知仲康是否敢为呀?”

    许褚道:“主公放心,既然不是去踏营,我领十人即可,一定能把那人生擒活捉。”

    见许褚很有信心,陆风便道:“人数多少,你自己定夺吧,各营士兵任你挑选。”

    许褚道:“我只要从我的特种营里挑选几人便可。”

    陆风道:“那好,那仲康你就先去准备吧。”

    许褚退下以后,陆风又吩咐众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而当两个传令兵回来以后,陆风便开始为晚上的袭营做准备了。

    这个夜晚,还真不是一个偷袭的好时候。因为月亮特别大,锃亮锃亮的,把地上的一切都照得清晰可见。

    于是,陆风便担心的对许褚说道:“仲康,月亮这么大,偷营行吗?”

    许褚道:“请主公放心,褚自有办法。”

    许褚说完,便让两个小兵抬过来一大包东西。

    陆风等人仔细一看,竟是几套匈奴人的铠甲和兵器。

    而转眼之间,许褚几人便换装完毕。

    告别了陆风,几个人便摸向了匈奴人的大营。

    而左贤王的军师,也在思索着白天发生的事情。以五千新兵对抗五万精锐,对方在搞什么诡计?拿着鸡蛋碰石头,没有道理呀。

    信步走出自己的军帐,仰望夜空,见明月皎洁,润泽圆满,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人。而每当他想起自己的家人,他便对大汉的朝廷又憎恨了几分。汉家自古薄待功臣,自己有功不赏也就罢了,又怎能听信谗言而乱定自己的罪呢?并且,自己的家人又犯了什么罪呢?

    初秋的晚风还不是很冷,但他却全身战栗了起来。不对呀,夜风不会这么凉的。那是什么东西让人不寒而栗呢?是——是杀气!

    回到帐中,占卜一课:群狼乱跳,大凶之兆。

    于是,他明白了。

    快步走到单于帐中,单于正在和众将饮酒大乐。

    “单于,速做准备,今夜敌人会来袭营!”他焦急的说道。

    “哈哈,军师呀,你怎么疑神疑鬼的?今天我们大胜了一场,敌人还哪有胆量来袭营呀?”还没等单于说话,一个匈奴将军便满脸酒气的说道。

    这个人的话音未落,旁边的人也道:“军师呀,你不让我们捡战利品也就罢了,怎么连饮酒也不行啊?”

    一提到战利品,左贤王便和营中众将一样,心中都不是个滋味儿。

    “单于,我刚才卜了一卦,晋阳兵今夜真的会来袭营。”他郑重的说道。

    看他神色庄重,还卜了一课,左贤王的心中便略微动了一下,因为军师的卦从来都是很准的。

    不过,一个神态清醒的将军的话,却又让左贤王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那个将军说道:“军师,今夜月色明亮,犹如白昼,谁会在这个时候袭营呢?况且,我们都是骑兵,他们如果敢来,我们就有本事把他们吃掉,我们还怕他们不敢来呢。”

    于是,左贤王便道:“军师多虑了,他们来了更好,还省得我们明天去找他们了。如果没有别的事,军师先下去休息吧。”

    说完话,左贤王便再一次举起了酒杯。

    见此情形,他也只好退出了中军大帐。

    再一次仰望星空,他仰天叹道:“难道,这一切都是命运吗?”

    而话音未落,他就被人一棍打晕了。

    随之,匈奴大营中便火光四起,战马乱窜。

    一见火起,陆风便领着众人杀进了敌营。

    陆风居中,太史慈在左,赵云在右,三人便一路向左贤王的中军大帐而来。

    听见喊杀声起,左贤王便立即起身披挂,抄起大刀,冲出了大帐。而其余众将也都纷纷冲出了大帐。

    不得不承认,匈奴兵果然是训练有素。虽经大乱,却依然有条不紊的组织抵抗。

    而一见陆风等人冲进了大营,许褚几人便向陆风靠拢了过来。

    见营中军马四散,陆风便道:“没有马的,赶快抓马,谁抓到算谁的。”

    于是,特种营的那几百号人转眼间便都成了骑兵。

    经过一番混战,场上形势渐渐对陆风不利了起来,因为陆风毕竟兵少。

    于是,接应回许褚以后,陆风便指挥士兵开始后撤了,而负责殿后的张辽和高顺也向左贤王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见晋阳兵不退反进,左贤王不禁大为疑惑,便问身旁的将领道:“军师何在?”

    那将挠了挠脑袋说:“没看见啊。”

    于是,左贤王便发令道:“速传军师!”

    片刻之后,只见传令兵气喘吁吁的来报:“军师失踪了。”

    一听小兵的报告,再一看渐渐远去的晋阳兵,左贤王一下子就明白了。

    于是,他发狠的说道:“一定要消灭这群狡诈的汉人,一定要抢回军师,给我追!”

第二章 并州风云 第五十五回 大获全胜

    见左贤王一路追来,陆风不禁暗自得意,肥肉终于要吃到嘴了。

    又见东方发白,陆风便传令各营加快脚步,一定要在天亮之前退入断愁谷。

    就这样,陆风在前面一路跑,左贤王就在后头一路追,过了三十里以后,终于到了断愁谷。而此时,天已大亮了。

    于是,陆风等人便退入了断愁谷。

    见陆风进了谷,左贤王甚是惊疑,害怕有诈,便停在了谷口不动。而身后的众将也都停了下来。

    见单于停在谷口不动,一个匈奴将军便道:“单于,为什么不追了,就这样放过这群汉人实在是太可惜了。”

    左贤王道:“我也不想放过他们,只是此处地形很是险要,恐怕有埋伏呀。”

    一听左贤王这么说,那个匈奴将军便道:“末将愿领一万人先入谷,若有埋伏,单于从后接应便是。”

    左贤王想了想,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你先去吧。”

    说完,那个匈奴将军便领着一万匈奴精骑入谷而来。

    而陆风此时已经退入了谷底,和张飞管亥汇合以后,便占据有利地形,列阵以待匈奴人。

    而那匈奴将军一入谷中,见到山谷两侧囤积的粮草以后,便心中大乐:原来,这里竟是晋阳兵的囤粮之所。

    于是,那匈奴将军便一边差人去禀报单于,一边飞马赶向陆风等人。

    接到那匈奴将军的回报以后,左贤王更是惊奇:这晋阳兵怎么跑到自己囤积粮草的地方来了。

    看出了单于的疑惑,身旁一将说道:“这晋阳兵看来是走投无路了,竟然跑回了自己的老窝。”

    而另一将又道:“单于,我们入谷吧,就算不能歼灭晋阳军,能得到一些粮草也不错呀。”

    于是,在粮草的引诱下,左贤王便领着众人入了谷。

    到了谷中,左贤王一看,山谷两侧果然堆积着无数的粮草。于是,左贤王一边命人去搬运粮草,一边便去追赶晋阳败兵。

    而当匈奴士兵们兴高采烈的去搬运那些粮草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那些粮草都是假的。当然,草是真的,而粮嘛,却是一些硫磺和杂草。

    见此情景,左贤王恍然大悟,急令众军后撤。可此时,谷口却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左贤王回头一看,见谷口已经被无数大石封死了。而与此同时,山谷四周便响起了摧天撼地的喊杀声。

    迎着初升的朝阳,无数枝火箭从天而降,而谷中也顺势燃起了熊熊大火,四万多匈奴兵马,要在烈火中永生了。

    一见形势紧迫,左贤王一边赶紧命令士兵们灭火,一边组织士兵突围。

    而一批又一批的火箭又让无数匈奴士兵倒在了火中,山谷中随即便飘散出一股浓香的烤肉味道。于是,人马的哀嚎嘶叫声,烈火的霹雳声,让一个普通的山谷成了一座凄惨的人间炼狱。

    而匈奴的士兵们,早就乱作了一团,四处乱窜,争相逃命。

    而左贤王毕竟是左贤王,领着几百亲卫,终于挤到了谷口,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张郃的长枪兵和典韦的侍卫营,也就是大盾长刀兵。

    形势紧迫,左贤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领着士兵就冲了过来。可是,那四米的长枪却让他从马上跌了下来。在众亲卫的保护下,左贤王终于没有被长枪捅上天。

    而第一批冲锋失败以后,左贤王便传令放箭。

    其实,左贤王的进攻已经称不上是冲锋了,因为在大火之中,在崎岖狭窄的山谷之中,士兵们已经失去了理智,更确切的说,左贤王的进攻其实就是一种逃命。

    而一轮箭雨过后,晋阳兵却鲜有伤亡。因为侍卫营的大盾终于发挥出了效应。

    见到匈奴兵要放箭,张郃便指挥侍卫营组建起了盾阵,五百个大盾,组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匈奴人的羽箭,为这五百个大盾披上了一层摇曳的外衣。而在两个大盾的缝隙处,那钻出的四米长枪依然在耀武扬威。

    见此情景,左贤王大叫了一声,吐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而最先入谷的那个匈奴将军更是不幸,因为他被张飞的蛇矛挑上了天。

    由于人马的相互践踏,由于张郃和张飞的有效拦截,最终,大部分匈奴士兵都葬身在了火海,而张郃和张飞却也收获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军马。

    一场大火过后,匈奴士兵仅剩下了几百人,却都个个衣衫破烂,面目漆黑,无精打采。而地上,却横七竖八的堆积着无数烧焦的尸体,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终于发出了焦臭的气味。

    于是,陆风终于忍不住,呕吐了起来。而陆风之后,身后的众人也都忍不住大吐起来。

    吐过之后,陆风拭了拭眼泪,叹息的说道:“我虽有功于社稷,然必损寿矣。”

    听了陆风的话,众将也都唏嘘嗟叹不已。

    而面对这剩下的几百人,陆风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了。是杀?是降?是放?是留?

    无奈,陆风只好回头看着众人。

    而众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低头不语了。

    半晌过后,贾诩道:“世间万种恶名,就由诩一人来担当吧。”

    于是,贾诩便召来传令兵说道:“速去传令张飞管亥张郃典韦四人: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传令兵刚要转身离去,就听陆风身后一人说道:“慢着。”

    众人回头一看,说话之人竟是被绑来的匈奴人的军师。

    被绑来以后,经过了一路的颠簸,又经过刚才的一番吵嚷,他终于醒了过来。

    只见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陆风施礼说道:“在下隆滴,字九渊,为左贤王的军师,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见他很知礼节,陆风便道:“在下陆风,字子城,现任晋阳太守。”

    “噢,原来大人就是因为发明了汉语拼音而封侯的陆大人,失敬!失敬!”隆滴说道。

    “隆先生太客气了,不知隆先生为何要阻止文和发令啊?”陆风问道。

    隆滴道:“因为即使大人不发令,匈奴人也会自裁的。”

    一听隆滴这么说,陆风便好奇的问道:“先生何出此言啊?”

    隆滴笑笑说道:“因为左贤王尚在。”

    隆滴说完,众人便又转过头区盯着谷中剩下的几百匈奴兵,希望能找到左贤王。

    见众人如此好奇,隆滴笑道:“一会儿左贤王便会领着这几百人自裁了。”

    果然,隆滴的话音未落,就见那几百军士中站起一人。而经过了一番烟熏火燎以后,那人与其他的匈奴士兵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