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倒桓(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事不好!贼人造反了!”      
  徐兖二州刺史桓修府中一片混乱。      
  “慌什么!太平世界有谁敢造反,大不了是一群小毛贼罢了!”      
  桓修强自镇定下来,高声呵斥下人们,分派人手去打探情况。      
  他府中约有二三十名亲兵,百来名奴婢,仓促之间集结起了四五十人,分别派往各门防守。      
  墙外,传来一阵阵喧嚣的马嘶人喊,四面八方似乎都有敌人的喊声,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马来袭。      
  他阴沉着脸,在榻上坐着,腿肚子不住的颤抖。      
  不一会儿,从墙外响起弓矢的嗖嗖响声,由几个人发出“啊呀!”的惨叫,不知道是敌人还是我方中箭了。      
  突然,后面发出一声“呼”的燃烧声,微明的曙色一下子变得通红大亮,院内下人们惊骇的呼声如潮水般高涨起来。      
  “怎么回事!”      
  他跳将起来,拿起宝剑往门外走去,下人们乱纷纷地报告:      
  “贼人放火箭,柴草房被点着了!”      
  这时,从马厩又传来惊叫,惊马狂暴地冲出被火箭烧着的草棚。在府中狂奔乱撞,踢倒了好几个下人。      
  “镇定!都给我镇定!”      
  桓修愤怒地叫嚷着,一阵混杂着悲哀和恐惧的情感涌上心头。      
  “看清楚敌方是什么人了吗?”      
  “有那个小个子的何无忌。啊!好像刘下邳也在贼人中间!”      
  “什么!不可能!”      
  桓修惊慌失措了。      
  “刘下邳不可能反叛我地,你们一定是认错人了!”      
  就在这时,墙外有人搬来了梯子,几个红袍的义士拿着刀翻墙跳了进来。      
  “桓修就在这里!”      
  他们狂喜的大喊着,奋不顾身冲了上来。      
  “保护老爷!”      
  几名亲兵拉着桓修向内院退却,但此时已经有一条大汉大步冲了上来,砍倒了两个亲兵,凶狠地扑向桓修。      
  “反贼!”      
  桓修嘶哑地叫了一声,一剑刺中对方,大汉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蹲了下去。又有一个年轻人“呼”的跳了过来,一刀砍中桓修的肩膀。      
  “壮士饶命!”      
  桓修悲号了一声,又中了致命的一刀,终于倒在血泊之中了。      
  “我,东莞臧穆,取得了反逆桓修的首级!”      
  这名年轻人是刘裕妻子臧氏的堂侄。      
  大约在清晨七点,刘裕走进刺史府,一边下令尽快扑灭余火,招贴告示安抚民众,一边大踏步走进安放桓修尸体的房间。      
  仓促之间不可能入棺,只是把身首分离的尸身平放在桓修的床榻上,眼睛仍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恐惧和愤恨。      
  刘裕默默用手掌为对方合上眼皮,在地上跪了下来,神色庄重地磕了几个头。      
  “在使君府中一年有余,多蒙使君关照。这份恩情,寄奴铭感在心。”      
  “不过,为大义无法保全人情。为打倒桓玄,复兴晋室,不得已和使君兵戎相见。使君泉下有知,还望能宽恕寄奴无礼!”      
  他喃喃自语,追想起一年多来和桓修的交情,不禁泪水潸然而下。      
  就在刘裕默默祷告时,门外突然骚动了起来,人们窃窃私语交谈着什么,过了一会儿,魏咏之匆匆走了进来。      
  “下邳,事态紧急了!”      
  “怎么回事?”      
  刘裕站起身来。      
  “刁弘带着几千名士兵从军营赶来救援桓修,现在已经兵临城下!”      
  “是吗。”      
  刘裕立刻快步向外走去,几名义士神色慌张地望着他,刘裕喝斥着:“别愣着!这样傻站着敌兵也不会自动退走,该干什么就干自己的事去!”      
  他让咏之捧着桓修的头颅,快马赶往城头。      
  “不得了了!敌人已经围住了东门和南门,旗帜到处都是,数也数不清!”      
  此时刘毅的殿后队已经渡江前去攻击广陵了,守卫城门的只有三四名义士,见到刘裕赶来,都六神无主地向他求助。      
  刘裕把身子从城墙向外探去,眺望四方。      
  果然,就像守门兵报告的一样,直属桓修的几千名士兵已经围住了两处城门,到处飘扬着旌旗,枪矟和刀剑的锋刃在曙色中闪闪发光。      
  在城下,有一位矮胖的年轻人全身披挂,焦躁地策马转着圈。这人是桓修府中司马刁弘,听说有贼党突袭京口,他连忙点起兵马前来支援。此刻,由于不知城内虚实,他正在犹豫等待当中。      
  刘裕又扫了一眼城下的士兵,他们有的还睡意正浓,有的则面露惧色。对于这次的突发事件,将士们都没有心理准备,显得非常迷惘。      
  “刁司马!”      
  刘裕在城上大声呼喊。      
  “哦,刘下邳。”刁弘抬起头,有点恼火地喝问:      
  “你们在干什么!兖州公现在如何了?”      
  刘裕让咏之举起桓修头颅,城下顿时响起一片惊愕的叫喊。      
  “我等是奉天子密诏行事!”      
  刘裕朗声说:      
  “如今江州刺史郭昶之已经奉天子乘舆反正,逆贼桓玄也已在京师伏诛,首级被悬于朱雀桥上!尔等难道不是大晋的臣子吗?来这里干什么?还不速速退还镇所!”      
  “混蛋!”      
  刁弘脸色惨白,嘴里直嘟囔。      
  “难道已经完了吗?”      
  他怔怔地立马城下,心里涌起了浓重的惆怅。      
  “刁司马还不退走,意欲何为?”      
  刘裕突然瞋目大喝一声,刁弘吓得策马倒退了好几步,连忙挥手下令:      
  “快走!全都撤退!”      
  士兵们发出乱糟糟的“嗡嗡”声,倒拖着旗帜纷纷散走。不一会儿,刚才还重兵云集的城下已变成了一片白地。      
  “成功了!下邳!”      
  咏之不禁笑着叫了起来。      
  “嗯,事情还没完哪。”      
  刘裕像疾风般转身下城,咏之这才注意到对方的背上已经完全被冷汗浸湿了。      
  “凭之!凭之!”      
  刚回到府中,刘裕就大声招呼檀凭之。      
  “在这里。”      
  凭之快步走来,花白胡子一抖一抖。      
  “你带上十五个人,立刻前往军营接收刁弘的部队。”      
  “是!”      
  “还有,如果对方犹豫,就先下手为强,斩杀刁弘。”      
  “明白了!”      
  凭之匆匆离去。      
  “无忌呢?”      
  刘裕又在人群中寻找。      
  “无忌在此。”      
  小个子年轻人身上还穿着血迹斑斑的传诏服,一边大声答应着,一边小跑来到刘裕面前。      
  “府库和粮仓都已经控制住了吧。”      
  “嗯,都驻下了七八个弟兄。”      
  “事情太多了。分发兵器甲仗、招募义勇、收集粮秣,都必须在一两天内完成。义士中间有营运才能的人又太少,不,应该说完全没有才队。非得尽快找个主簿来管理运作。卿想想看,附近可否有合适的人选?”      
  无忌沉思了几分钟,说:      
  “那也只有请刘道民出马了。”      
  “刘道民?”      
  “就是那个当过琅琊郡主簿的刘穆之!”      
  “啊。”刘裕欣喜地点点头,“我也听说过他。不错,现在也只有任用穆之了!”      
  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前去请刘穆之过府。      
第十回 刘穆之      
  一间漆黑的,散发着霉味的草房内,有一对中年夫妻正躺在破破烂烂的被窝里。      
  “嗳,醒醒,”妻子推了推丈夫,“外面好像发生大事了!”      
  “嗯……”      
  丈夫揉着眼眶,含含糊糊地应答着,在榻上半坐了起来。      
  他面色枯黄,眼窝深陷,也许年轻时曾是个美男子,但由于长年累月的营养不良,现在倒七分像人,三分像鬼。      
  “你快听,好像是府衙一带出事了!”      
  丈夫用手掌狠狠地抹了一把脸,神志渐渐清醒了。他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动静。      
  “有人喊马嘶的声音,好像还有弓箭声,你听见了吗?”      
  妻子焦急地问。      
  “……听见了。”      
  丈夫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什么,他干瘪的嘴唇突然绽开了笑容。      
  “你笑什么,莫非还听见了什么别的声音?”      
  “是啊。”丈夫突然一本正经了起来,“我还听见了时代的脚步声。”      
  “时代的脚步声?”      
  “嗯,还有时代的召唤。”      
  “召唤?”妻子一脸困惑,“那,它在召唤些什么?”      
  丈夫一骨碌从榻上翻身而起,笑着回答:      
  “它对我说:刘道民啊!你是一条又瘦又饿,郁郁不得志的卧龙;不过,现在风浪大作,雷鸣电闪,也到了该腾云驾雾起飞的时刻了!”      
  “唉……”妻子叹息了起来,“你是不是饿昏头了,怎么净说这些没用的胡话?”      
  丈夫——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萧曹之才”的刘穆之——没有理会妻子的话,穿上鞋子,正要出门,突然又回过了头。      
  “老婆,你说,富贵之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别瞎说了,外面乱的很,你可千万不要出去乱跑啊!”      
  “快回答我啊!”      
  妻子一脸无奈,眼圈不禁红了。      
  “说什么富贵呢,家里连锅都揭不开,三天两头跑到娘家蹭饭,真是丢脸死了。只要天天都能吃饱饭,我就心满意足了。”      
  “好的!”      
  穆之昂首大笑。      
  “以后,我们每顿饭都要摆上十人份的大餐,一天光是吃的东西就要价值万钱。你说好不好?”      
  “唉……”      
  在妻子的哀叹声中,穆之已经大踏步走出门去了。      
  天色逐渐变亮,视野也渐渐开阔了起来。穆之走到田埂上,手搭凉棚向远方望去——      
  越过上百间低矮的平房,可以看见刺史府的雕梁画栋。此刻,火势基本上已经被扑灭了,有浓烟从院子里向上升腾而起。      
  百姓们仍然不敢出门,有不少人打开窗户的一条小缝,露出一只眼睛向外窥探,个个惊魂未定。      
  这时,从大路上有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向穆之家的方向跑去,看见穆之,马上那人用力勒缰,坐骑长嘶一声,踏着泥地转了半个圈子。      
  “请问先生可是刘道民?”      
  路上也只有穆之一人,而且形貌如此独特,骑者便作出了这样的推测。      
  “嗯——”      
  穆之默默点头。      
  “请先生随我同去拜见刘下邳,有要事相商!”      
  然而,穆之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死板的面孔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令使者不禁大为困惑。      
  他又复述了一边刚才的话。      
  穆之仍然沉默。但是,在他的心里,却像火山喷发般充满了狂喜和活力。      
  ——刘道民,刘道民,你要镇静下来!      
  他拼命在心中说着。终于,他总算可以自由操纵自己的声带了:      
  “你……先等一会儿。”      
  穆之快步向家走去。      
  “干什么呢?”      
  使者不禁用手挠起了头,呆呆地等着对方。      
  不久之后,穆之又出现在路上,他扯烂了一件布裳,扎成绑腿,一副军人的打扮。      
  “走吧!”      
  他对使者说着,此时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      
  大约在中午十一点左右,穆之来到了刺史府中。此时,义士和新加入的人们在府衙中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使者手脚并用开路,才终于把穆之带到了刘裕面前。      
  ——瘦得好像麻竿一样。      
  这是在场的刘裕、魏咏之、何无忌三人心里同时产生的第一印象。      
  “卿就是刘道民吗?”      
  “正是。”      
  “有一件事,我想找卿商量一下。”      
  刘裕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穆之,缓缓说:      
  “我等始举大义,人手匮乏,十分艰难。现在急需一名军吏,卿替我出出主意,看看有谁堪选?”      
  穆之深深一揖到地,抬头正色说:      
  “贵府初建,万事草创,作军吏的非要有真才实学不可。当此仓卒之刻,似乎也没有比在下更合适的人了!”      
  “哈哈哈哈,好。”      
  刘裕仰天笑了一阵,点点头。      
  “卿能自屈,我等大事可成!”      
  随即,刘裕便在座中签发文书,任命穆之为府主簿。      
  “那么,请分给我五名会打算盘的助手,十名跑腿的下人。”      
  穆之向刘裕请求,刘裕一一予以满足。穆之便在府衙的一间侧房里设下办公室,开始调度城中的钱粮物资;并立起木牌,让新参加的人们来此报到,编组成队。      
  到了下午,刘毅、孟昶等人也从广陵赶回。      
  “大功告成了!”      
  一进来,孟昶便脸色通红地嚷着;刘毅则竭力表现出镇定自若的神色,不过,还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几分喜悦和倨傲。      
  “哦!是怎么成功的?”      
  无忌问。      
  孟昶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昨天我和道规到广陵之后,劝说桓弘今天早开城门,大家一同出猎。桓弘果然中计。早晨,盘龙的人马如闪电般攻进桓弘府衙。对方还正在喝瘦肉粥,就被盘龙取下了首级。真是一场天衣无缝的大成功!大胜利!盘龙,你说是吗?”      
  刘毅的黑脸上掠过一丝自傲的笑容,点了点头。      
  “那真是恭喜二位了,成此大功,青、兖二州已悉数反正。接下来,就等京师的消息了。”   刘裕微笑着夸奖两人。      
  “对了。”      
  刘毅不紧不慢地说,“我进门时,看见有很多人在侧房里出入,听说是新任的主簿在办公,不知道是哪位当此重任?”      
  “东莞刘道民。”      
  “是他?好像是个无名之辈吧。”      
  刘毅不屑地笑了笑,“莫非真是军中无人了?我看主簿的位子不如让孟主簿来坐,岂非更合适一点?”      
  “刘道民之才,无人能替。”      
  刘裕淡淡地说。这句回答,不禁让孟昶和刘毅都脸上变色。      
  “哈哈……原来下邳如此看重刘道民。那么,在下也真想见识一下那位先生到底有何高才了。”      
  刘毅板起脸孔,拉上孟昶一同向侧房走去。      
  “哎,不太好吧。”      
  一边走着,孟昶一边小声说。      
  “哼,刘下邳刚夺取城池就重用无名小辈,结党营私,不可不防!”      
  刘毅冷笑着说,“如果那个刘道民是个吃白饭的家伙,就让他滚蛋,由老兄来掌管主簿。”      
  两人走到侧房门前,向里面看去。      
  此时,那位竹竿般的刘穆之正斜着身子坐在榻上,面前的几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