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诓欢显黾樱飧鏊俣裙兰莆饺攴环�
  第七,一万元补齐医疗保险。针对工作较为不稳定的人们,建议其购买保险。比如购买两全保险(分红型)、住院医疗保险和意外险,每年交纳保费3500元左右。
  通过以上投资,家庭流动资产在3年后比原来的保守投资策略多收5万元,到时可视当时状况决定是否转变投资方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房贷负担“日甚一日”(1)
一、央行出动重拳控制通货膨胀
  为了抑制炙热的房地产市场,控制通货膨胀压力,从2004年开始,央行就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次数越来越频繁。仅在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力度之大、次数之多,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实为罕见。
  1。央行10次上调准备金率
  2007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第一次上调,此次上调幅度不大,由现行的9%调高至。由此说明央行继续沿用不使用猛烈手段、但维持小步调整的策略。也有相关人士认为,这是为了巩固上一个年度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贷款利率的调控成果,以进一步控制银行流动性过剩。
  2007年2月25日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此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0%,是根据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贷款扩张压力较大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便巩固宏观调控成效。从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取得一定成效。
  2007年4月16日第三次上调,本次上调是央行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采取的最新举措,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旨在控制由此造成的信贷扩张和投资反弹。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5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今年第四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也是自2006年以来第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1%,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2007年6月5日第五次上调,上调幅度为,由11%上调至。据了解,在以往动用存款准备金率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一剂“猛药”。不过,从去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如此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已渐成常态。
  2007年8月15日第六次上调,此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2%。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央行明确表示,如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属于“微调”政策。
  2007年9月25日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央行将再次深度冻结银行约千亿元资金。
  2007年10月25日第八次上调,对照近几次上调时间可以发现,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逐步在加快。此次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可冻结银行体系资金超过18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2007年11月26日第九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为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3%调高至。
  自2007年12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由现行的调高至,这是央行在2007内第十次上调存贷款准备金率。该标准将创20余年历史新高。这将意味着2008年的调控手段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本次的紧缩政策只是开始,未来加息、再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手段仍将进行。 。 想看书来

房贷负担“日甚一日”(2)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
  2。央行6次加息
  2007年3月18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2007年第一次,引起了许多购房者的关注。这次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提高到。有部分购房者认为这次加息会使得开发商成本加大,从而导致开发商会将部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房产市场上来,引起房价上涨。
  2007年5月19日继续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近年来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银行信贷增长过猛、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的背景下,央行本年度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加息。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进行相应调整。
  2007年7月21日第三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其中活期存款利率是2002年2月以来的首次上调。
  2007年8月22日第四次加息,为了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央行对存款基准利率进行了这次调整,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
  2007年9月15日加息,此次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为本年度第五次,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此次央行加息是为了预防经济过热和警惕通货膨胀,抑制货币过快增长和控制流动性过剩,是解决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货币手段之一。
  2007年12月20日第六次加息,调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提高到,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提高到。5年以上商贷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则不变。
  图表来源:新华社发
  3。加息可能导致房贷压力加剧
  加息对房贷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贷款利率上调后,房贷者必须支付比以前更多的还贷额,这大大增加了房贷者的经济压力。在多年来连续加息的压力下,房贷压力已经成为部分中低收入人群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不少低收入人群,当初就是被动进入房地产和房贷市场的。
  ①算一笔加息导致房贷者多大经济负担的账
  加息对房贷者影响巨大。按易宪容的数据,当本金1元,利率复利为5%时,30年后1元的终值利息系数为;利率为8%,30年后1元的终值利息系数为;利率为10%时,30年后1元的终值利息系数为。也就是说,当复利计算时,当利率由5%上升到10%时,其终值利息系数为4倍多。如果购房总价120万元,首期付款20万元,贷款100万元,分30年付清,贷款利率为10%,每月按揭贷款元,30年后你连本带利得总支付332万元,其中利息支付232万元。
  从2004年10月29日本轮的第一次加息开始,央行共先后9次上调利率,尽管每次最多27个基点的涨幅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累加影响已经颇为深远。以总额40万元、期限为20年的住房按揭贷款为例,按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算,2004年5年以上贷款利率为,每月需要还款元,总还款额为元。而2007年9月后贷款利率为,每月需还款为元,总还款额为元。相比之下,历次加息最终累加的总还款额增加了近12万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房贷负担“日甚一日”(3)
增加12万元左右的成本额,对于一个家庭相当于净增加一部轿车。“9次加息,损失一部汽车”,这样的政策效应对普通收入的家庭而言,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何况,伴随着房价不断飙升,房产贷款规模已是动辄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家庭实际的经济压力会更大。2007年9月后,央行又进行了3次加息,这对于大量从2008年开始执行房贷新利率的居民而言,沉重的房贷开支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备感压力。
  ②房贷违约风险加大
  近几年多来,随着央行对贷款利率的一次次调高和监管层收紧贷款举措的不断出台,不仅房贷者倍感压力,资金链断裂的炒房客也不在少数。目前房贷违约者中以3类人居多:一是个体从业者或者私营企业主,他们虽然收入很高但并不稳定,一旦经营不善很有可能无法按月还款;二是并不充分具备购房条件的年轻人,出于急于结婚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等因素而提前买房,由于没有了“家底”,有的还有大量外债,也容易失去还款能力;三是抵押了房产进行其他投资(炒股票等)失败的,以及贷款炒房失败的。
  早在2007年9月中旬,建设银行研究部在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中就提示:我国住房按揭贷款正在逐步步入违约高风险期。报告称,近年来,我国个人住房不良贷款数额已呈攀升趋势。数据显示,工、中、建三大行的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已经从2005年末的亿元上升到2006年末的亿元。
  2007年11月8日,央行公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违约风险已有抬头趋势,一旦房价大幅波动,容易引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激增。”这是央行首次对房贷违约风险发出警示,而房贷违约风险主要来自房贷增长过快以及房价持续增长两个层面。
  ③房价飙升和加息加剧还贷压力
  2007年6月份,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刘先生在北京购买了他的第一套住房。为了这套房子,他贷款70万元。从12月份房子封顶后开始还贷,每个月他都需要给银行还款5000多元,这比他平均月收入的一半还多。这笔房贷他要还20年。
  房价在涨,加息也是雪上加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买房?因为买房是要自住,是“刚性需求”——刘先生的想法可能也是买房大军中大多数人的念头。
  在过去几年中,北京房价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房价一个劲儿地往上冒,或许今年的钱可以买个客厅,明天就只够买厨房了。”刘先生总是这样对自己和朋友解释,跟他一般大的同学也纷纷在各地开始置房,大多也是“啃老”买房。
  首付30万元的支出也已经达到他和父母所能承受的底线,除房价外,他还需要面对持续攀升的房贷利率。“几十万都出了,一百万都承担了,还会因为加息而放弃买房吗?何况还十几年的贷,利息肯定还是会降的。”他这样安慰自己。他那套房子6月份购买时总价108万元,半年不到房屋价值竟然涨到了140万元,加息虽然加重了月供负担,但至少相比这样的疯狂房价还算温和。
  不过,到真正要还贷的时候,越筑越高的债台还是让刘先生“倒吸一口冷气”。他算了一笔账,20年期70万元的房贷,利率已经升到了%,以后每月要还5781元,相比6月买房时%的水平要多还200多块。
  “最好不要超过6000元,如果超过这个数我很可能会断档。等过了这一年,我和父母都想通过变卖一些资产,或者跟亲戚借点钱,能提前还掉十几万,也能减轻压力。”加息在他脑袋里是这样一串清晰向上攀升的数字:%、0%、%、%、%……他的心愿和所有背负房贷者都一样:希望省略号就是句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消费者可是“日出斗金”(1)
一、CPI突破“警戒线”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剧,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CPI指数不断上涨,超过了3%的“警戒线”,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
  2007年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涨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12月上涨),其中,城市上涨,农村上涨。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肉禽及其制品上涨,蛋上涨。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月份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月份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月上涨)。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涨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2008年上半年,煤电油运的供应状况日趋紧张,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特别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不轻。受国际国内食品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加上年初南方遭遇了罕见的雪灾以及5月的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影响,我国市场物价呈现明显上涨态势。今年1月至7月,CPI同比上涨7。7%,创下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虽然5月、6月、7月、8月连续4个月CPI涨幅有所回落,尤其是8月份,CPI同比上涨%,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但物价上涨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当中非常突出的矛盾,下阶段价格上涨压力依然不轻,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物价上涨的压力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公众与政府面前,从猪肉、方便面到成品油,每一次涨价都刺激着大众的神经,使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物价上涨影响广泛,低收入家庭最遭殃
  最近一项全国调查显示,%的人对粮油肉蛋等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肉蛋价格上涨使自己利益受损。由于物价上涨的主要部分是肉蛋奶禽等食品价格,因此不同收入的家庭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其中对低收入家庭生活造成的冲击最大。
  1。高收入家庭能感觉物价上涨,但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刘先生是某国有企业的退休干部,他妻子退休前是某大学教授,现在有时还承接研究课题。因为多年积累,家里储蓄金额已超百万元,儿子在一家外企工作。他家从两年前开始不吃普通食用油,改用橄榄油,而且每次采购量都较大,至少可以吃半年,鸡蛋也只吃绿色品牌鸡蛋,这类鸡蛋原来价格就不低,一般都在每斤7元到8元之间,现在这类商品涨幅不算大。而且,他和妻子的退休工资都涨了3次,现在“医疗费可报销90%,除了吃,好像没有什么可消费的”。食品价格目前还远不至于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物价上涨对像刘先生这样高收入家庭生活影响不大的原因是:一方面高收入家庭收入增幅较快;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日常支出当中,食品占的比重相对较低。
  2。中等收入家庭明显感觉物价上涨,但还能承受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李小姐和她丈夫都是证券公司员工,家庭月收入20000元。她对物价上涨感觉很明显。她家孩子最喜欢吃萝卜排骨,以前每次买排骨起码5斤以上,现在每次只买3斤。为了不让生活质量下降,现在尽量多吃鱼少买肉,因为鱼类价格涨幅不大。李小姐家支出的大头是每月还房贷4500元,孩子上学每月支出约1000元,现在由于利率上涨,每月房贷还款增加了120元。另外,由于李小姐夫妇都在证券公司工作,平时亲戚、同事、朋友来往都比较多,经常在外吃饭,由于最近北京餐馆、饭店的菜价格普遍上涨,李小姐感觉这方面支出明显增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消费者可是“日出斗金”(2)
家住广州的方小姐,在一家服装公司担任经理,家庭月收入18000元。以前都是她的母亲卖菜做饭,所以她对物价上涨没有感觉。上个月母亲回老家后,方小姐自己买菜时,才发现菜价涨得厉害。她列举了家庭主要开支:孩子上学等开支每月800元,房贷还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