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给中国带来的警示远非直接投资的损失所能涵盖。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火爆异常,许多人纷纷投资炒房,不少银行都推出了各种新的贷款方式。   

  例如深圳某银行2006年推出了名为“双周供”的贷款方式,以“双周”而不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还款,借贷人既能缩短还款期,又能少付利息。又如“循环贷”业务,也就是用房子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一定的贷款。贷款人买的房子越多,获得的贷款也就越多,又能买更多的房子。炒房的高额利润使越来越多的热钱进入房地产业。目前我国虽然尚未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现象,但不断上扬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迫使央行屡次提高利率,而不断提高的利率,又会导致许多炒房者因交不起利息而违约。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曾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经济危机的破坏,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一次,我们还能再次创造奇迹,在新一轮世界性经济衰退时继续逆流而上吗?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25节: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1)         

  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   

  第一节 “中流”是否在增加?   

  曾几何时,“上流社会”、“中产阶级”等词喧嚣一时,很多人都在考量自己,是不是达到了所谓中产阶级的标准。有人列出清单,以年薪多少万、住房几百平方米等固定资产、存款数等硬指标考核你是小资、是平民还是中产。伴之而来的,是《格调》、《优雅》等书的极度畅销,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成为有品位有格调的优雅人士。   

  2006年,天涯网上一场网络江湖大战,更是引起人们对于上流社会生活的关注。在帖子中所谓的“周公子”和“易烨卿”争相斗富,其中“周公子”问“易烨卿”的几个问题,让人们似乎窥视到上流社会生活的一角:   

  我们最不能容忍的是一个暴发户在我们面前装上流社会。我很不幸地告诉你我说的是实事。我们不工作,因为别人为我们工作。我说了我们不会经常参加酒会,因为老家伙太多。而且你以为酒会上会有虾仁吗?笑死人了,我怀疑你从没参加过上流社会的酒会。我们也不会空虚无聊,我们有很多有趣的事去做。   

  可能你是个有钱人,但你永远不会是上流社会的人,你只能是个暴发户。你不姓沈,不姓周,不姓李,不姓张,不姓顾也不姓陈。你不是6大世家的人。你永远不懂什么是上流社会!   

  如果你一定要说自己是上流社会,那我问问你:   

  1.你经常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是什么牌子的?你戴什么手表?你戴首饰吗?如果戴,你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戴?你的首饰是在哪里买的?   

  2.你自己开车还是有司机?你的车是什么牌子什么颜色?   

  3.你的财务顾问和律师每年为你报多少税?   

  4.你每年给慈善机构捐多少钱,捐给哪些慈善机构?   

  5.你每年养游艇要花费多少?(如果你有的话!)   

  6.你小时候在哪里上学?你从小到大有几位家庭教师?   

  7.你家养几匹赛马,参加过哪些比赛,拿过什么奖?是什么血统?   

  8.你家的狗是什么品种?什么血统?   

  9.你听什么音乐?在哪里听?   

  而如今,时过境迁,上流社会、中产阶级都已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取而代之的,是下流社会这一新兴阶层。取代以往“雅皮士”、“波波族”的,是“宅男”、“宅女”、“干物女”等词。   

  究竟什么是下流社会?这源于日本一本名为《下流社会》的畅销书。作者三浦展提出的“下流社会”并非单指贫民,而是泛指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动力普遍低落的年轻世代。他在书中指出,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而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的“下流社会”。   

  “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虹▲QIAO书吧▲  

第26节: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2)         

  其实日本的经济学大师大前研一早就提出了“M型社会”的概念(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在这种两端高、中间低的“M型社会”,只有少数富人或有才华的人才能成为赢家,其他出身平庸的人即使得到了高等教育,也很难得到较好的工作机会,高达500万人的自由职业者和至少60万的“NEET”(既不上学也不工作的特殊人群)一族,既没有固定的收入保证,也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他们很难积累财富,于是贫者愈贫,对生活没有任何希望。   

  现在的中国也出现了这种群体,他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既有大学学历,又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去工作,而是心安理得地依靠父母生活,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啃老族”。   

  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的洪小姐,毕业两年多仍然没有从事过任何工作,一直是依靠在家乡的父母每个月汇入账户的2000元钱生活。“我没什么经济基础,生活压力又大,租房、交通、吃饭,年纪轻总要买点像样的衣服吧,2000元有时根本就不够。”洪小姐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不是很满意,但她依然没有找到工作。她不愿意从事薪水较低的工作,可是高薪的职业往往又需要一定的从业经验,一些虽然底薪不高,但有可能获得高额佣金的工作也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这种工作往往很辛苦,而且收入不稳定。   

  目前中国的“啃老族”已不是一个特殊现象,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和洪小姐一样依靠父母的收入生活。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于是便一天天地在家中消磨自己的青春。   

  而且,“啃老族”给父母造成的负担远不止经济方面。   

  北京的一位老先生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先后下岗,在国企里的清闲工作使他们对工作挑三拣四,不是嫌待遇太低,就是嫌工作辛苦,“保安、保姆的工作太辛苦,不想干;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干不了。”好在两人家里都有以前单位分的房,于是二人索性将房子出租出去,然后拖家带口搬到父亲家中住。老两口一个月的退休金有三千多元,再加上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本来生活非常安逸,自打两个儿子搬来以后,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开销全靠二老负担,日子一下变得艰难起来。生活水准直线下降不说,四个年轻人还不思进取,白天打麻将,晚上看电视,买菜做饭都得父母动手,一天到晚屋里乌烟瘴气、喧闹不堪,二老被折腾得苦不堪言,一气之下,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一家人反目成仇,打起了官司。   

  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一项名为“你对人生缺乏热情吗”的在线调查,共有4130人参加。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有7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焦虑,55%的人对人生缺乏热情,57。6%的人认为这种状态是年轻人“对空前压力的反抗”,39。2%的人认为“是社会留给年轻人的空间太小了”。   

  其实,一些人并不是对向上流动毫无关心,只是当产生“钱不是那么好赚”的感觉时,人的心中就会出现一种心态:“反正钱不好赚,也存不了,干脆花掉算了。”所以反而会把钱拿去投资自己的文化、精神或物质生活,因此,年轻人大胆消费,做了太多不负责任的选择,再加上有限的工作机会及收入,到最后,这群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在还没有正式踏出社会时,就选择了放弃。他们不愿迎向挑战,而是停下过自己的小日子。似乎别人的成功与自身无关,只想过自己的生活,这些人的中流意识日渐稀薄,开始向“下流”滑落。   

  作为日本知名的社会观察家、社会消费现象研究者以及阶层研究者,三浦展在接受《读卖新闻》记者的专访时直言,对“下流”社会不能简单地以好或者不好来加以判断,但是他鼓励年轻人放弃“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想法,更不要陷入绝望,甚至放弃自己。他认为,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可以凭着个人努力来弥补。   

  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主动力。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27节: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3)         

  不断寻求挑战,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的路上将获得更多益处。   

  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当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   

  但是,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就会对你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第二节 你是否已经“步入下流”   

  2002年10月,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曾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高层、中高层、中层、中低层、低层”这五个层次中,多数公众认为自己处于中间阶层,选择中间三类的人数比例达到了83。8%。   

  但是,与众多发达国家的“中流”们不同,中国的“中流”们自我定位明显偏低。认为自己处于“中低层”的被调查者比率达到26。5%,而中高层只有10。4%。在美国,这两类人群的比例分别是17。4%和15。7%,在日本则是24。4%和12。5%。忽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群的心理差异因素影响,这个比例显示了我国“中流阶层”逐渐下滑的现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居民对现实的某种焦虑。   

  “中流阶层”事实上并没有稳固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他们所具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感觉。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大家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逐步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随着社会差距逐步拉大,这种公平感会逐渐丧失,“中流”的共识也就随之解体了。   

  失业,对于当今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中间阶层已不再陌生。每年的二三月份都是白领跳槽的高峰期,同样也是失业的高峰期。有专家警告,中国的第三次失业浪潮即将来临,而失业的主角将是白领阶层和大学毕业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经历过两次失业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下乡知青返城,他们成为我国第一次失业浪潮的主角。第二次发生在不久前,20世纪90年代末大量下岗国企职工扮演了这次失业浪潮的主角。这两次失业潮都属于政策性失业,而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失业潮则完全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本次失业潮发生在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身上,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情况越严重,这种怪现象正在颠覆人们的传统就业观念。过去的人们从来都不认为失业会发生在高学历、高知识群体身上,也从不觉得经济发达的地区会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但如今,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白领失业潮已经来临。   

  2006年,在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一次公开招聘中,13个环卫工职位竟然引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争相抢夺。   

  同年,在北京的一次高校求职招聘会上,为了求得工作机会,有些大学生竟打出了零薪酬应聘的招牌。   

  2006年,上海一名36岁的软件工程师从自家的阳台上跳了下去。   

  他曾就职于一家日本软件公司,月薪上万,而这看似丰厚的薪水在面对上海高昂的房价时,竟显得如此微薄。对于相貌平平、不善言谈的他来说,没有房子就意味着找不到女友。他前后谈过几次恋爱,都是因为没房而告吹,直到36岁还是单身一人。2005年,上海房价飞涨,而某些专家散布的房价仍将上涨的言论更是大行其道。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一切,就有了做人的尊严,于是他咬牙东挪西借,凑够了首付买下了一套108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12000元。贷款80万,月供7000元。不久,朋友介绍给他一位24岁的漂亮女孩。没有了住房的困难,后面的事情似乎顺理成章,两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虹桥书吧BOOK。  

第28节: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4)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2006年7月,他结婚一周年的时候,由于业绩下滑,他所在的公司计划裁员1/3。对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来说,36岁这个年龄已经太大了,而一心做技术的他又不善交际,没有多少人脉关系,因此很难进入管理层。即使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刻苦,但还是被列入了裁员名单。36岁的他再也找不到一个同等待遇的工作,即使降低了待遇要求,也没有公司愿意聘用一个快四十岁的程序员。面对眼前的困境,他的妻子不但没有安慰和鼓励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还常常对他冷言冷语、讽刺辱骂,甚至提出离婚。他也曾考虑卖掉房子,但此时上海房价已经下跌,他的房子只值每平方米9000元了,如果现在卖掉就等于白白亏了几十万元,而且妻子也强烈反对他卖房。一连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的他再也还不起每月7000元的贷款,妻子更是理直气壮要离婚,而且常常很晚才回家。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终于选择了轻生。   

  不仅是大学生和白领们面临失业的压力,就连以往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的归国留学生也同样感到了就业的庞大压力。据统计,2007年,中国有35%以上的归国留学生存在就业难题,40%的海归族计划重新选择职业。在海归族中,只有57。5%的人能在归国半年内找到工作,而求职无门的也大有人在。   

  第三次失业潮所带来的高学历失业群体已经大批出现,一些小范围调查发现,在我国一些中等城市,新失业群体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   

  2008年,我国经济下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