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理论看似符合逻辑,事实上却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的——面包店老板原本不打算花掉这些钱。如果面包店的老板用于安装玻璃的钱是打算购买面粉的,那么装了玻璃就没钱买面粉,面粉厂的工人就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正好与玻璃工人增加的收入相互抵消,后面的推论自然无法成立。   

  大致上说来,我们的经济就是被这两只手所左右着,虽然后来又出现了诸如供给学派、福利学派等等经济理论流派,但这些流派的理论均来源于这两只“手”。   

  “看不见的手”就像是道路,宏观经济则是在这条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时而上坡、时而下坡;“看得见的手”就像是司机,随着道路的情况,时而加油、时而刹车。   

  无论你的驾驶技术多么优秀,你也无法改变道路的走向。同样,无论“看得见的手”多么强势,都无法左右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改变宏观经济的大趋势。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金融巨头,都只能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第三节 经济会衰退吗?   

  所谓的经济衰退,是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美国官方则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作为衰退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是人们日常使用最广泛的。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呈现成长——发展——繁荣——衰退的周期性运动,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周期所经历的循环分为繁荣、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两位数的GDP增速和可以向世界炫耀的低通胀指数,我们早已被近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数据宠坏了胃口。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当通货膨胀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来到时,我们才发现,这些原本除了经济学家之外没有人关心的数字居然和我们的生活有如此之大的关系,宏观经济走势前所未有地变得重要起来。   

  “不确定”因素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不确定”也就是变化无常,在变化无常中把握趋势是比较难的事情,需要对经济大势给出适时的宏观把握,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中国经济目前最大担忧之所在。在这种“不确定”下,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们将第一次经历一个经济周期的后半场,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经济减速期”。         

◇BOOK。◇欢◇迎访◇问◇  

第5节:第一章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了吗(3)         

  保加利亚经济学家克拉斯穆尔·佩佐夫曾在2004年《全球财经观察》杂志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将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与当今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30年代所经历的”。   

  他认为,“中国的泡沫破灭将会在2008年—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因为一直到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前,中国政府将会继续追求一种刺激经济的政策。到那时,通货膨胀将很可能无法控制,可能现在已经处于失控的状况,而政府除了急踩刹车和采取收缩外毫无选择”。并且,和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中国的萧条将引发美国的泡沫破灭,进而引发其他国家的衰退”。   

  在文章中,佩佐夫还总结了几个可能触发中国经济萧条的“导火索”:   

  (1)一场世界范围的货币、银行或者衍生产品危机。   

  (2)美国的一次衰退。   

  (3)遏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4)中国失去贸易盈余。   

  (5)一场石油供应危机。    

  佩佐夫的预言在今天看来让我们不寒而栗: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2008年,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认为,美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期,并且衰退期的长度和深度可能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2008年,中国面临着10年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明确指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后五年的任务。“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这不是一年的任务,而是五年的任务”。   

  2008年,由于日本和美国出现滞胀,在劳工成本上升以及其他价格上涨的压力下,中国的出口受到抑制,2月份的贸易盈余从去年2月的237亿美元下降到8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3%,是近一年来的首次下跌。   

  2008年7月3日,纽约期货市场原油交易价盘中突破每桶145美元,而仅仅在一年以前,国际油价在每桶70多美元时,就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高位。高盛公司在2005年预言世界将会面临“超高油价”,石油价格会狂飙到每桶105美元的高位,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而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21世纪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已经到来。   

  佩佐夫的预言似乎正在成为现实,中国的经济越来越不容乐观,甚至连普通的老百姓都已经能够感觉到宏观经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2008年,中国A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90%以上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2/3以上的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超过大盘的下跌幅度。   

  上证指数从年初的5265点到6月30日的2736点,大跌到2529点,跌幅高达48%。   

  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已由2007年年底32万亿元的水平降至17。80万亿元。上半年,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分别累计下跌近48%和47%,A股总市值蒸发近14。8万亿元。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数字的可怕——2007年,中国的GDP为24。66万亿元,而今年上半年股市蒸发的总市值就相当于去年GDP的6成!甚至有股民将其比喻为中国古代酷刑——“腰斩”。   

  中国股市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打击: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石油价格上涨、南方雪灾、四川地震、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大手笔融资、“大小非”的减持,这一切导致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并最终令股指不堪重负。在此期间,虽有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和开放式基金的不断放行等利好消息,但却依然阻挡不了A股下挫的脚步。正如某些监管部门人士所指出的:市场缺乏信心。   

  佩佐夫的预言会不会成为现实呢?中国的经济是否会减速?   

  那只“看不见的手”似乎正在将我们引向低谷,而驾驶着发动机过热的“中国号”汽车的那只“看得见的手”能带领我们安然度过这次危机吗?   

  1998年,它成功驶过了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它成功抵御了“非典”对经济的冲击;2004年,它又成功控制了过度繁荣,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减速;这次,它仍然能够有惊无险地经过这次风暴吗?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虹→桥→书→吧→。  

第6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1)         

  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   

  2007年末的中国拥有几乎所有泡沫经济的特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形成全民性的泡沫难度较大,但是,一旦泡沫发生,其破灭时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将成倍放大。   

  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历史上最恐慌的时刻   

  2008年,中国经济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一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广东、江苏一带的外贸型企业甚至出现倒闭潮。   

  珠三角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号称“没有失业率”,几乎所有的企业门前都常年贴着招聘广告。东莞一家企业说,我们门口堵车,全世界正在生产的电脑80%将没有鼠标用。而紧邻的企业说,那么全球会有更多的电脑没有键盘。可见珠三角地区产能之庞大。全国1/3的打工者都在珠三角,单是深圳和东莞两市,外来流动劳工就达1000多万。   

  而如今,在珠三角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在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撤离,这一举动将使深圳1。2万家加工贸易工厂类企业倒闭。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困境,玩具、制鞋、纺织服装等行业更加突出,仅2008年1至5月,广东亏损企业就达1万多个。业内悲观人士认为在今年之内,行业中有超过1/3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紧跟珠三角之后,我国另一主要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企业倒闭潮。   

  温州地区已陷入停产或半停工状态的中小企业占3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20%,浙江的宁波地区也出现了大量中小企业停产或倒闭的现象。   

  中小企业的停产、倒闭风潮并不仅仅发生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只是这两个区域的中小企业更为密集,因此受到的关注最多。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   

  不仅是中小企业,知名大企业也受到猛烈冲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飞跃集团。   

  浙江飞跃集团是我国缝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年产各类缝制设备500多万台,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曾于2005年11月被评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首位、2006年10月入选“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飞跃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邱继宝也曾以总资产25亿元位列2007年胡润百富榜第328位。而就在一年以后的今天,飞跃集团却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受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加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飞跃的利润空间不断被蚕食。今年1—4月出口总额为184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00万美元大幅下跌了44%,仅相当于2007年全年出口的1/5。据说有一次,飞跃的一批货物刚刚到达南美,随即就被扔下了大海,因为仅这批货的仓储成本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收益,与其慢慢卖掉不如干脆就地处理。   

  不仅如此,飞跃集团还负担着沉重的债务包袱。飞跃集团共向银行和民间的借贷超过20多亿元,当地一家银行收回该公司一笔贷款后不再续贷,随后多家银行也停止贷款,继而引发了民间债权人的恐慌,纷纷向其逼债。一时间,飞跃集团因资金紧张而走到了破产边缘。   

  作为台州市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商,飞跃牵连着数百家零件供应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利益。不仅如此,由于当地企业间相互借贷担保的情况很普遍,因此飞跃还牵连着与其有互保关系的公司。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很可能随着飞跃集团的倒下而演变成区域经济危机。由于牵涉到上下游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浙江省官方力挺飞跃,董事长邱继宝也强打精神寻求突破,他说:“现在就是没面子也要去卖东西。能卖的卖掉,能抵的抵掉。欠银行的钱还银行,欠民间的钱还民间。”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2)         

  出现问题的不仅是飞跃一家。6月,浙江东洲实业集团董事长何炜东因资金链断裂,负债数亿举家逃往新西兰;浙江省“青年星火带头人”、义乌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出走躲债,留下全面停产的厂房和巨大的资产黑洞。义乌市政府证实,金乌集团及其相关企业共向8家银行融资2。98亿元,但其民间借贷数额无法确切得知。有业内人士估计,金乌集团牵涉到民间借贷本金8亿元,利息6亿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股价首日疯涨192。59%,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马云却抛出了著名的“冬天论”,坦陈“上市是为了融资,准备过冬”。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番言论似乎有着哗众取宠之嫌。半年后的7月23日,马云在给集团员工的电邮中又一次表示,要做好“过冬”的准备,而这次已经没有人再认为他是杞人忧天了。   

  与此同时,TCL总裁李东生、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华为集团公司总裁任正非等许多企业界领袖级人物都纷纷向企业内部和同行发出做好“过冬”准备的声音。   

  李东生说:“这次冬天肯定不是几个月就能够结束的。经济周期的冬天要以年来计算,这次冬天不算太乐观也不算太悲观的时间应该是至少有两三年。我们会做好积累,为过冬做好准备。”   

  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能将有50%的中国企业无法度过这次冬天。他建议企业家应该多保留现金以准备过冬。   

  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个人投资者更是苦不堪言。   

  2008年,广州市精神病院已经收治了数名因炒股导致强烈精神刺激而诱发精神病的老人。   

  其中一位因股市大跌亏损数万元的退休老人属于典型的躁狂症状。据说这位老人在炒股之前性格开朗,精神也没有任何问题,自从他炒股赔钱之后,便开始出现反常现象。股市大跌,无法获得收益,老人便转为研究彩票,希望能赚回股市上赔掉的钱,这位老人的精神一直处在亢奋的状态下,每天仅睡三到四个小时,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研究彩票,还总是说自己很了不起,能成就大事业。   

  家人发现情况不妙,连忙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刚到医院时,老人竟然激动地说自己将成为未来的李嘉诚,并说他将会把钱用来资助希望工程,资助医院和医生。   

  广州市精神病院诊断后认为老人患有中度躁狂症,直接原因是炒股亏损造成的精神刺激。   

  突然来临的股市寒冬使得许多股民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百万富翁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以前只在国际新闻中听说过的由于炒股失败而自杀的事,现在就发生在中国人的身边。   

  2005年,武汉陈先生的塑料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妻子也带着儿子离他而去,但是这次挫折并没有击倒陈先生,他一边工作一边炒股,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从股市上赚了几十万元。谁知2007年下半年股市风云突变,措手不及的陈先生和大多数股民一样损失惨重,不甘失败的他又借款6万元投资风险更大的权证,希望拼死一搏,挽回自己的损失。   

  在这种心态下投资,结果可想而知。陈先生不但亏得一干二净,也丧失了自信心。2008年7月24日晚,万念俱灰的他躺在了京九线的铁轨上,千钧一发之际,幸好被巡逻的铁路民警发现,才没有酿成惨剧。   

  命虽然保住了,可看着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看着一泻千里的股市,背负着巨额债务的陈先生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只要还活着,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