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撞上快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喙氐氖虑椤N颐侵园颜庖渤莆霸ぱ浴保且蛭⒂锏拇驶憷镎也怀龈玫拇视锪恕5钦飧鍪跤锏氖褂闷涫凳怯锌赡芑岽次蠼獾摹U飧龃实脑⒁馐牵荷钏际炻侵蠖杂诮嵩谌魏蔚胤健⑷魏问奔浞⑸谌魏我桓鋈松砩系氖录脑げ猓欢竽栽虿欢系囟源饲榇司爸屑唇⑸谄渲魅松砩系氖虑樽龀鲈げ猓魅巳炊源撕廖拗酢J褂谩霸ぱ浴闭飧龃视锌赡芊涟嗣侨鲜兜秸飧鍪率怠T谡飧鍪焙颍竽云涫挡皇窃谠げ猓窃谕蒲萁艚幼乓⑸氖虑椤�
此时此刻,你就在做着这样的即时推演。比如说,此时此刻你也许正在自觉地思索自己读到的句子,或者想着口袋里很不舒服地顶着大腿的那串钥匙,或者考虑1812年的那场战争是否应该打。不管你是怎么想的,你心中所想的肯定不是这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单词应该是什么。然而,即使就是现在,当这些词在你头脑中回旋,而你正在思索这些词所激发的想法的时候,你的大脑还是在利用你正在读到和刚刚读到的单词来对你将要读到的下一个单词做出合理的推测,而这正是你可以顺利进行阅读的原因所在。任何一个经常接触黑色电影和廉价侦探小说的人在看到“这是一个暴雨交加的漆黑……”这个句子的时候,都期待自己将会读到“夜晚”这个词。因此,如果紧接着出现的果然是“夜晚”这个词,大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消化它。只要你的大脑对下一个词的猜测是正确的,你的阅读过程就是非常愉快和顺利的,从左到右,从左到右,一个个黑色的铅字就在你的头脑中转化成了想法、景象、角色和概念。你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完全没有意识到你的大脑其实在一刻不停地以惊人的速度推演着即将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这个句子的“将来”。只有在大脑猜错了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感到惊讶。
也就是,感到大吃一惊。明白这种感受了吧?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刚才你感受到的短暂的诧异到底有什么意义吧!当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东西之时才会感到惊讶。假设有一天,你憋着一泡尿,拎着大包小包蔬菜急急忙忙打开大门,却看到三十四个熟人头上带着纸帽子站在客厅里对着你高喊:“生日快乐!”,这就是惊讶。这些惊讶反映了人类期待的特点。读到上一段结尾的那句话时你之所以会感到诧异是因为在读“只有在大脑猜错了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感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大脑正在对下一个出现的词是什么进行合理的预测。它预见到在下几微秒的时间内,你的眼睛将要看到的是传递一种感受的方块字,比如难过、恶心或者甚至是吃惊。可是,你却看到了一种水果的名称,这让你从按部就班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任何一个旁观者都能够由此而理解期待的本质。突然之间感受到的惊讶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在期待一些同眼前的景象不同的东西,即使在此之前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在期待什么东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预见(3)
惊讶通常都会伴有可见和可量化的反应,比如挑眉、目瞪口呆,还有大声惊呼等等。因此,心理学家能够利用惊讶反应来判断大脑是否在进行即时推演。比如说,如果研究者当着一群猴子的面将一颗球放到几条滑道之一上,这些猴子会很快将视线投向这条滑道的底端,等着球再次出现。可是,如果,研究人员耍些实验花招,让球从另一条滑道中滑出,这些猴子就会表现出惊讶。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在进行即时推演。人类的婴儿对于奇怪的现象有着同样的表现。比如说,在看到录像画面中红色的大方块撞击黄色的小方块,而小方块立刻滑出屏幕的景象时,婴儿们毫无反应。但是,如果小方块没有立刻滑出去,而是在屏幕上停留了一小会儿,他们就会直盯着屏幕看,就像大人们看到火车出轨一样——好像停留的这片刻违反了大脑即时推演的某种预言。此类的研究说明,猴子的大脑“知道”一点儿重力知识(物品会垂直落下,而不会转弯),而婴儿的大脑“知道”一点儿动力学知识(运动的物体会在接触静止物体的那一瞬间立刻将能量传递到它身上,而不会在几秒钟后传递)。更重要的是,它们说明,猴子的大脑和婴儿的大脑都能够将它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过去)同它们此时此刻看到的东西(现在)结合起来,并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未来)进行预测。当下一刻实际发生的事情同即时推演的结果不同的时候,猴子和婴儿都会体验到惊讶的感觉。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适合即时推演,而且会不停地这样做。当我们在海滩上散步,双脚踩在沙滩上的时候,大脑就会判断出沙地的软硬程度,并相应地调节施加到膝部的力量。在我们跳起来接飞碟的时候,大脑会预测在跳起来截断飞碟飞行路线的时候飞碟会飞到哪个位置,并命令我们的手伸到那个位置。当我们看到一只小沙蟹在爬回大海的路上匆匆爬到一块漂浮的木头后面,大脑会猜测这个小东西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再露出头来。这些预测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简直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大脑失去了这种功能,而我们变成彻底“活在当下”的生物,无从踏出下一步,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然而,虽然这种自动的、连续的、下意识的对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同自身息息相关的未来的预见非常伟大也非常普遍,这并非是让人类跳下大树,穿上礼服,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哪种预见。事实上,就算是一只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小水塘的青蛙也能够进行这样的预测,所以这并非是我用那句话想要表达的那种预见性。我们人类而且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够创造出来的那种未来与这种未来是截然不同的。
有远见的猿猴
大人们喜欢问小孩子愚蠢的问题,因为他们可以在孩子们给出愚蠢答案的时候笑话他们。我们经常拿来问小孩子的一个愚蠢的问题是:“你长大了想要干什么?”小孩子们常常被这个问题给问糊涂了,他们也许会担心大人们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他们还有可能不长大,而是越长越小。即使他们最后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常常会给出像“卖糖人”、“攀树人”之类的答案。而我们会为此窃笑不已,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成为卖糖果的或者爬树的人的几率非常小,而且会越来越小。之所以几率会越来越小是因为,一旦这些孩子长到自己也能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的年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再想成为这样的人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对于“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个问题来讲,这些都是错误答案,它们却是另外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个问题就是:“你现在想干什么?”小孩子们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以后”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们就像老奸巨猾的政客们一样,避开了别人的问题而直接回答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当然,大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好得多。如果你问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她希望退休之后生活在哪里,她也许会提到迈阿密、凤凰城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安逸的地方。目前,她可能非常享受奋力打拼的都市生活,不过,可以想象,在几十年之后,她也许会更加珍视宾戈赌博游戏或者及时的医疗救护,而不再对艺术馆和有权有势的男子感兴趣。孩子们只能考虑事情现在的样子,而大人们则能够想到事情将来的发展。在从儿童椅向轮椅迈进的历程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以后。
txt小说上传分享
预见(4)
以后!多让人惊异的想法!多么有威力的概念!多么伟大的发现!人类是如何学会在自己想象的链条中预见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呢?是哪一位史前的天才第一次意识到他可以闭上眼睛任思绪飞向未来的呢?不幸的是,即使是最伟大的想法也雁过无痕,没有留下化石供我们对它们的年代进行C…14测定,所以“以后”的自然发展史对我们来说就永远成为了不解之谜。不过,古动物学家和神经解剖学家们确信,人类进化历史上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应该就发生在近300万年间,而且是突然之间发生的。最早的大脑出现在5亿年前,然后又不紧不慢地经过了漫长的4亿3千万年的进化,才演化成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大脑,又过了7千万年左右,才发育成了最早的猿人大脑。然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大家的猜测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因为气候变冷,而有人说是因为它们学会了食用熟食,总之,即将变成人类的这些灵长类动物的大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在两百万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脑容量扩充了一倍还多,从重量只有磅的能人的大脑进化成了重达近3磅的智人的大脑。
现在,要是你吃许多的热乳质软糖并让自己的体重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一倍的话,你肯定不会指望你身体的每个部位都长胖一样多。你的肚皮和屁股也许会是这些新增肥肉的主要接受者,而你的手指和脚趾可能还是很纤细,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同样的,人类大脑容量的激增也没有一视同仁地将所有部分的体积都增大一倍,要是那样的话,现代人大脑的功能就会同原始人的大脑一模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体积变大了。事实上,大脑的某一个部分长大了许多倍,这个部位被叫做额叶,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这个部位位于前额部位,就在眼睛的正上方(见图2)。我们最早的原始人祖先的前额是向后倾斜的,可是,额叶体积的增大将它撑高撑大,变成了现在这样鼓出来的、直直的样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头才能戴得住帽子。而我们头型的这个改变主要就是为了适应脑容量的激增而出现的。这个新的脑部器官都干了些什么,值得人类的头骨如此大费周折地扩容来迁就它?这个部分到底有什么用,让大自然这样着急地让所有人都拥有这么一个大大的玩意儿?额叶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
图2说明:
正是最新加入人类大脑的这个额叶让我们拥有了想象未来的能力(来源:)
直到最近,科学家们还认为额叶其实没有多少用处,因为,那些额叶受到破坏的人的生活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Gage)是拉特兰郡铁路公司的工头,在1848年的一个美丽的秋日,他不慎踢飞了一根三英尺半长的铁条,而这根铁条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他的脸上,从左面颊进入从头骨上方穿出,在他的颅腔内挖了一条沟,挖掉了很大一块额叶(见图3)。菲尼亚斯被砸倒在地,有几分钟的时间完全动弹不得。然后,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居然站起来了,问有没有人肯陪他去看医生,并且坚持自己完全可以行走,不需要坐车。医生从他的伤口中清理出来了一些脏东西;而同事则从铁棒上清理下来了一些脑浆,而没过多久,菲尼亚斯和他那根铁棒就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然,他的个性变得非常不讨人喜欢,而这是他至今还很有名气的重要原因。不过,更令人惊异的是,除了这一点儿变化之外,菲尼亚斯的一切都与常人无异。如果这根铁棒捣烂的是大脑的另外一个部分,比如视觉皮质层、布罗卡(Broca)区域或者脑干的话,菲尼亚斯就有可能一命呜呼、变成瞎子、失去语言能力或者变成像卷心菜一样一动不动的植物人?。然而,在之后的12年里,他不但活下来了,还能看、能说、能工作,而且一点儿也不像卷心菜,可以活蹦乱跳地到处跑。因此,神经学家们得出结论——没有了额叶,人类的机能并不会遭到破坏。一位神经学家在1884年写道:“自从出现了那次著名的美国撬棒事故之后,人们就知道了原来额叶的损伤并不会导致生理病症的出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预见(5)
图3:早期的医学素描显示了穿颅而过的铁棒是怎样进入和穿出菲尼亚斯的头盖骨的。(来源:哈洛(),《铁棒穿颅之后的康复》,马萨诸塞州医学会出版物,2:327…47〔1868〕
但是,这些神经学家们错了。在19世纪,人们对大脑功能的知识主要来自与对那些像菲尼亚斯一样不幸的在事故中遭遇脑损伤的人的观察。在20世纪,外科医生们摒弃了这种“靠天实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更加精确科学的实验研究,而他们的研究发现,原来额叶并非无关紧要的部位,相反很有用处。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叫做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AntonioEgasMoniz)的葡萄牙医生找到了一种让情绪激动的精神病患者平静下来的方法。他的灵感来自于一种叫做额叶切断术的新型外科手术,这种手术利用化学和机械的手段破坏了额叶的部分组织。人们在猴子身上实验了这个手术。在手术前,如果有人把它们的食物拿开的话,这些猴子会非常愤怒,但是,在手术后,对于这样的挑衅行为,猴子们却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埃加斯?莫尼兹在自己的人类患者身上实验了这个手术,并且发现它可以起到同样的平静情绪作用。(莫尼兹还因此而获得了194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外科技术取得了进步(能够在局部麻醉的条件下用冰橇来取出脑组织),许多人们不乐见的副作用(比如智商降低和尿床)被消除了。破坏额叶的某些组织已经成为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治疗焦虑和抑郁的常规疗法。同上个世纪医学界对额叶的传统认识不同,人们发现缺少额叶的确能够引起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没有了它,有些人看起来活得更好了。
然而,在一些外科医生致力于研究额叶缺失好处的时候,另外一些人注意到了缺少额叶的害处。虽然对病人的额叶进行手术破坏之后,病人常常能够在常规的智商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类似测试中表现良好,但是在任何一种同做计划有关的测试中(即使是最简单的测试),他们都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比如说,在做迷宫游戏,或者在解决一些采取第一步之前要通盘考虑所有行动步骤的时候,在这种场合,额叶受到损伤的人的智力和正常人的智力相比较就像是个白痴。人们只是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他们计划能力的缺失。这些病人在日常条件下都表现正常,喝茶的时候不会把茶洒出来,也能够闲谈服装的款式,但是,他们却根本没有办法说出自己今天下午打算干什么。在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做总结的时候,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是这样说的:“额叶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失去计划能力……只有额叶功能丧失的病人才会出现这种症状……而且,该症状同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病理损伤都没有关系。”
现在,人们观察到了这两种现象——额叶某些部位的损伤能够让人平静下来,同时也让他失去计划的能力,这就是最后的结论。焦虑和计划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当然,它们都是由对未来的考虑所激发的。当我们预见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候会感到焦虑,而我们通过想象自己将要如何展开行动来进行计划。做计划要求我们能够洞察自己的未来,而焦虑是我们预见到未来结果之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只有额叶的损伤才会引起计划能力的缺乏以及焦虑情绪的消除,而且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这些充分说明,额叶就是大脑组织当中使得正常的成年人具备预见未来能力的关键器官。没有了它,我们就会陷在只看到现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