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闯听王姐提起过,正好令尊也在邯郸,不若闯明rì前往府中拜访,一问令尊之意?”得到王姐数次嘱咐的韩闯可是势要把这件事敲定下来,绑住李御,就相当于绑住了赵国的两位将星,处于风雨飘摇、夹缝中求生的韩国也可有一个喘息之机。

“这个…”没想对方这么迫不及待地要把妹妹嫁出去,让他屡试不爽的理由毫无用武之地,李御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这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不知内弟和李卿在聊什么?”

正有点郁闷着的时候,李御听到赵王的声音传了过来,心里舒了一口气。这个赵王实在是太可爱了,他的婚事还是让赵王和老爹来cāo心吧,反正娶一个妻子并不妨碍他喜欢别的女子。如今正逢乱世征伐,对于礼教并没有太大的规矩,赵王还下令国中男子必须多妻妾,因而李御并不担心实现不了对环儿的承诺。

“回王兄,闯和李将军正谈起李将军的婚事。”韩赵同源于晋,又有王姐嫁于赵王,韩闯皆以‘王兄’称呼赵王。

“哦,不知内弟有何提议?”赵王丹笑问了一句,他也是记得李御的婚事,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准备等四国联军离开之后再好好帮李御物sè一个绝代佳人。

“闯有一妹,年方十四,花容绝sè,正可与李将军匹配。”韩闯没想到赵王这么配合,连忙说出了他的想法,他王姐摄于赵王后的身份,可是一直没敢提。

“额。”

听了公子闯的话,赵王丹就有点后悔了,他也没想到对方这么直接,丝毫不顾及两国的身份。只是他自己开启的话题,赵王丹也不好收回去,一时间有点筹措,总不至于直接驳斥了公子闯的话,要知道对方在这样的场合提出,相当于代表了韩国王室。

跟在赵王身后的田单眼里冒出一丝jīng光,看向公子闯和李御的眼神满含意味。韩赵两国因赵王与韩公主联姻一事已联系紧密,如若身为新兴将星的李御再娶韩公主,那韩赵两国的关系便牢不可破,对于其余各国并不是一件好事。

若有若无地看向身边的信陵君,田单却发现信陵君对此毫无反应,不禁让他有点失望。这种事身为齐相的田单可不好出面搅局,还是与赵国有救护之功、身为平原君内弟的信陵君出面更为合适。可惜现在的信陵君被回国之事所扰,今rì又不知因何情绪不佳,对于赵王和公子闯的对话并没有太过在意,也可能根本就没听清。

“王上,家父正于邯郸,末将婚事还需王上与家父商议。”见到赵王的出现没有啥子转机,李御只能自己站了出来,把事情往后拖延。如若赵王和他父亲都不反对,他自然也不会在意,其实这还是他那宅男心理在莫名其妙地作祟罢了。

“不错,此事还需和李牧将军商议,寡人会考虑内弟之议。”李御这么一说,赵王丹马上找到了台阶下,心中也不觉舒了一口气,不过他心里已经决定要早rì为李御选好妻子,省得让他为此烦心。

第六十六章公主雅的悲伤

“还望王兄慎重考虑。”被赵王敷衍过去,韩闯有点失落,心里想着如何促成此事,为了韩国的将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赵王丹的婉拒让他身后的田单松了一口气,田单不知道心里为何会对李御如此忌惮,可能是对方的年龄和他那同属将军的父亲李牧。只是田单知道,这个年轻的将军绝对是齐国的威胁,心中不觉思考着对策。

被公子闯这么一搞,李御饮宴的心思也没有,向赵王告罪一声便离开大殿去巡视王宫了。

走出大殿,回头看了一下殿中的歌舞升平,李御把那安逸的想法驱除脑海,生在乱世,身不由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带着亲卫和一队宫卫巡视到一座园林之外时,一阵悲伤的歌声传了过来,李御看了一下周围,发现他已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片亭台楼阁之旁。

“此乃何人之所?”听着那有点熟悉而又悲伤的歌声,李御随口问了一句,貌似他以前来过这个地方,只是一时有点想不起来。

“禀宫尉,此地是二公主住所。”这队百人宫卫的黑衣军率在李御身边答道。

“哦。”

李御这才想起公主倩的住所便在这边,他以前送公主倩回来过几次,当时没有怎么注意,难怪有点熟悉。

公主妮和公主雅自马服山回来之后,赵王便为她们在宫中安排了住所,只是公主雅很快就离开王宫回了赵府。今rì公主雅进宫观赏演武,夜间住在了宫中,刚刚那个有点熟悉的歌声想必便是她的,没想到表面上有点刁蛮无理的公主雅也有如此悲伤的一面。

愣愣看着星辰闪烁的天空,李御注视良久,最后微微叹了一口气,带着身后的亲卫和黑衣继续往前走去。如若公主妮和公主雅其中有一人尚是未嫁之身,李御说不得要奏请赵王赐婚于他,只是已然如此,只能断了那根本不可能的念想,马服君的媳妇可不是随便能碰的,更何况他现在身于军方,更是有所顾忌。

“公主,外头天冷,还是早些回房吧。”小竹看着每rì强颜欢笑、夜夜悲歌的公主雅,心中有着无比的难受,要是那位年少英俊的将军还在,那该多好。

“嗯。”

应了一声,赵雅回头望了一下远处那一堆军士,不知那位同样年少的将军是否也在其中。感觉到心中的想法,赵雅啐了自己一下,她不是最厌恶他的吗,为什么会突然想起他呢,难道就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如此年少便居于将军之位。

想着想着,赵雅的脸sè不觉红了一下,快步走回房间,只是夜里有点难眠。

“见过都尉。”

“嗯。”

巡视到四层宫台之时,李御碰见了同在王宫巡视的黑衣都尉乐乘,只是他再次看到这位都尉,心中却没有了与往常一般的应付,只是随意敷衍了一声便走了过去。有时候,脚踏两只船的人往往比之敌人更加可恶,就如同真小人比伪君子可爱一样。

望着李御的背影,乐乘眼中一片闪烁,最后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内心清楚地知晓李御如今的权势和在赵王心中的地位,但人往高处走,此乃人之常情,路有时候没得选择。

巡视完王宫,李御直接回了府中,快到府邸的时候,名叫马原的亲卫快马跑了回来:“报将军,上将军已经回府。”

“走。”得知李牧已经回府,李御带着亲卫直接去了父亲的府上。

翻身下马,看着门头上刚刚换上的‘上将军府’牌匾,李御的心里一阵感慨。

伐秦大军回师邯郸之后,赵王便大封群臣,爵位、赏赐异常丰厚,原先已为将军的李牧更是直接晋为上将军,成为赵国除廉颇以外的第二位上将军,也宣告了李牧未来军方柱国的地位。同李御一样,李牧也辞了封君之爵,使得一些颇有微词的贵族熄了闹事的心思,让原先以为会遇到些许阻力的赵王轻松了不少,对李牧也更为倚重和信赖。

“少将军。”见到李御,守在门房的一位独眼老人快速迎了上来,亲热地叫了一声,顺便牵过了李御手上的缰绳。

“胥伯,都跟你说了,不要做这些累活,自有人来干,你老人家好好颐养天年便是。”对着这位发须皆已发白的独眼老人,李御有着无比的尊敬。这位老人服侍了他们李家三代人,他为救李御的祖父而失去了一只眼,他儿子为救李牧而埋骨疆场,他的两个孙子正在李御的手下任职,数次救过李御的命,可以说他们李家欠这位老人的已经无法用世间的东西来衡量。

“上将军不嫌我这把老骨头无用,老胥如何敢懈怠,再者无事可干,可是会让老胥的这把老骨头早早埋进土里的。”对于李御,胥定把他当做自己的孙子看待,能看到李牧父子有大前程,他比谁都高兴。

“那胥伯可不许太过cāo劳。”

“晓得晓得。”

不放心地嘱咐了一下另外的几名门卫,李御径直走进了府中,一路上见到比之他府上更为简陋的装饰,心中也是难免升起一丝辛酸。

和赵国其他的将军权贵不一样,李牧是一个真正以国为家的军人,他把赵王的赏赐和自己的俸禄全部分给了麾下的军士,而他自己住着简陋的府邸,服侍他的也只有几个军中退下来的老兵。

可是历史知识并不如何的李御也知道,李牧如此爱国甚至愿意为赵国奉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儿子,换来的却是什么。李御真不知道后世的赵王为何会自断长城,葬送国柞。

想及此,李御便对这赵国没有多大的归属感,他现在只相信,父亲未来的结局不会如史书上记载的一般,他会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一切。对于史书上并没有他的记载,李御丝毫不担心,没有历史那就去创造历史,人定胜天。

第六十七章三把利器

“父亲。”

走进书房,看到埋头于简陋地图之上思考着北疆边防的李牧,李御的眼里忍不住泛起泪光,被他死死压了回去,他知道父亲不喜看他流泪。

“御儿,回来了。”

“嗯。”

“来,为父跟你讲讲这边关之势。”

“好。”

在大军邯郸之战结束前,李牧的去向就早已定下,这大赵之中也只有这位将军能延续赵国自赵武灵王时代以来对匈奴、林胡、东胡各外族的压制。等立碑大典结束之后,李牧便要带着三万多秦军降军赶赴雁门守御rì益猖狂的匈奴各属国。

把边关的形势详细地向李御介绍着,其中不乏掺杂着自己应对匈奴的策略,对于具体的作战方案,李牧并没有讲解过多,他知道一个将军必须有自己的路,只是一味跟着别人的路走是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御儿,王上刚刚赏赐为父五千金,其中两千金已被为父分给兵士,这剩下的三千金便交由你处理。”对于儿子在军中的做法,李牧也有所耳闻,他知道那需要庞大的资金,也想为儿子助一份力。要是换做以前的李牧,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自李御上次险死还生之后,他的心里才悄然转变。

“父亲,这三千金还是你自己留着吧。到了雁门,父亲如若要实现军市之易,可少不了前边的花费。”刚刚听完父亲的戍边之策,李御自然知道李牧比他更加需要钱财,而他自己有了城卫府的进项,一时之间不会为钱财发愁。

“此事是否能获王上允准尚在两可之间,这三千金还是给你用吧。”李牧对他思虑出来的戍边之策有着绝对的自信,但赵王是否支持才是最大的关键,朝中看他不对付的人可不在少数,难免会有阻碍。赵国朝堂在战时可拧成一股绳,但于无战事之期尽是争权夺利之辈,身在朝堂之外的李牧看得分明,却无力改变,这也是他最痛苦的地方,只能远远避于北疆,眼不见为净。

“父亲身为上将军,又是最佳的戍边之将,儿子相信王上一定会允准的。父亲,儿子想让你看一点东西。”安慰了父亲一句,李御从怀中拿出一个漆筒,打开封存着的盖子,把里面的绢帛拿出来递给父亲。

疑惑地接过儿子手中的绢帛,展开一看,李牧眼中瞬间闪过一阵强烈的光芒,快速看完三块绢帛,李牧抬起头震惊地看着儿子:“御儿,此物从何得知?”

“儿子自十三从军,与匈奴大小数十仗,眼见来去如风的匈奴劲骑依然屡屡被我大赵甲士所败,便苦苦思觅骑军强大之法。前些rì子偶得一卷鲁公残卷,受其所启,脑中现出这三物。不过儿子尚未打造出实物,便想让父亲一观,看看是否可行。”李牧将要前往北疆戍边,谁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李御顾不得什么保密,就把自己所知的东西画了出来,关键时刻也能有所助力。

绢帛中画出的三件物什,对于jīng通骑兵的李牧来说自然轻易看出其中无比巨大的作用。他相信如若早些拥有此三物,赵军在长平之战中也不会遭逢如此大败,甚至可凭此称霸天下也未可知。

“此物你已想出几时?”仿佛想到了什么,李牧目光炯炯地盯着儿子的脸,对儿子的话,他毫无保留地相信了,对什么鲁公残卷也没有丝毫的兴趣,只是想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

“一年有余。”没有隐瞒父亲,李御知道,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要害他,父亲也绝对会把他护在身后。

“一年有余,一年有余…”低声念叨着这几个字,李牧犹如失去了所有的气力,颠坐在榻上。如若拥有此物,邯郸之战根本无需魏楚两国出手,单凭他们大赵铁骑就能一股击溃秦军。

目光静静地看着突然一下子变得有点陌生的儿子,李牧这时候才发现,他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儿子的想法。深受赵王何知遇之恩的他只知道一味地培养儿子成为赵国未来的将军,报效赵国,根本就没有想过其他,原来他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甚至没有资格做一个父亲。

回忆着亡妻临死之前握着他的手,央求他不要让儿子参军之时的哀求眼神,李牧生平第一次流下了泪水。

“父亲。”眼见父亲突然流下泪水,李御紧张地叫了一声,这是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如若父亲要他献出三物,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只因为他体内流着的是和父亲同样的血脉。

“御儿,为父不管你有如何的想法,只望你答应为父一事。”重新看着眼前的儿子,那脸上透露着百战余生的坚毅,李牧生平第一次违逆了心中坚持的理想。

“父亲尽管吩咐,儿子一定遵从。”

“为父身在赵国一rì,你便不可不顾赵国之安危。”

“诺。”还以为是什么事,李御听了父亲的话之后松了一口气,他身在赵国,怎么可能不顾赵国之安危,父亲也太郑重其事了点,弄得他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

“记住你答应为父的承诺。”

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放松下来的儿子,李牧把三张绢帛凑到油灯之上,遇火的绢帛猛然燃烧起来,三张绢帛很快便化为了灰烬。

“父亲。”看到交给父亲的三件利器化为一堆灰烬,李御惊讶地叫了一声。

“此三物威力巨大,伤人之余亦可伤己,不可被外人所知。为父已牢记心中,届时若是需要,自可令人打造出来。听为父一言,除非你有朝一rì统军十万甲骑,否则宁可它消失在世间。”当绢帛化为灰烬之时,李牧的心中突然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儿子送与他此三物是为了他的安全,那拳拳之心甚至掩盖了儿子心中的野望,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悔恨。既然儿子有他自己的想法,那他这个做父亲又岂可不护他一程,想及此,李牧的脸上不觉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

第六十八章很多人急的婚事

“是。”

对于父亲的担忧,李御也是清楚,即使没有任何的助力,赵国铁骑依然雄霸天下,连秦军甲士也莫敢与之争锋。有着列国最多最大最好的牧马场,赵国有着源源不断的战马供应,根本不惧战马的任何损失。而其余各国根本没有这样的底蕴,就连同样和外族直接接壤的秦燕两国也供应不起如此庞大的骑军,秦国限于地势,燕国限于国力。

“儿子还有一事要禀知父亲。”谈完有点沉重的话题,李御这才想起他今夜过来的主要目的。

“是否关乎你的婚事?”解开了长久以来的心结,李牧心情大好,笑着问了一句。

“父亲已然知道了?”没想到他还没开口,父亲就知道了,李御感到有点惊讶。

“你已年过十七,岂可不考虑婚事。怎么,御儿是否有心仪的女子?”想及忙于国事忘了儿子的婚事,都已经过了成婚之龄,李牧的心里更显愧疚。想着一定要为儿子寻一个他自己满意的妻子,不论对方贵贱,他们李家可没有门户之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