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格辅元点点头,俩人急步下楼,赶往内宫,张嘉福还跟在后边催着问:“两位大人到底是签字不签字?”
到了月华门口,因为官职小,不是常朝臣,张嘉福被把门的羽林军挡在了门外。张嘉福探头探脑往里张望了一会儿,知道不妙,忙飞奔去找武承嗣去了。
宫外改立皇嗣的喧哗声一浪高过一浪,幽居东宫的皇嗣李旦,面对这公然的挑战,自然不敢应战,只是躺在床上不住地唉声叹气。李旦的三儿子、年仅八岁的楚王李隆基愤愤地说:
“吾家江山,岂能落外人之手,爹爹何不找皇帝说说去?”
“说又有什么用?”李旦叹了一口气,抚摸着爱子的头说:“三郎啊,你年纪还小,不知这里面的利害,万事还以少说为妙啊。爹爹就因为少说不说,才平安地活到现在啊。”
与此同时,武承嗣也从内部消息得知,岑长倩和格辅元去见女皇,极力反对更改皇嗣,岑长倩还向女皇上书,要求切责宫门外的王方庆等人,勒令其自行解散。
武承嗣气得咬牙切齿,赶紧来找武三思商议对策。
武三思沉吟良久,对武承嗣说:“不除掉岑长倩、格辅元这些绊脚石,武氏兄弟难有出头之日。”
“岑长倩为相十几年,皇上尤为信任,想搞他怕不容易。”武承嗣说。
“只有我亲自出马了。”武三思恶狠狠地说。
当即,武三思收拾一番,赶往宫中去见女皇,女皇也正想召见他,见面就问:“三思啊,你对老百姓诣阙上表,请立承嗣为皇嗣有什么看法?”
武三思垂手侍立,恭恭敬敬地说:“臣没往这方面多想,但武氏江山,当立武氏为嗣,老百姓的请愿还是很有道理的。”
“朝中文武群臣,对这件事的反应如何?”
“臣宰们大多数还是倾向赞成魏王为嗣的。”武三思扯了个谎说。
“可岑长倩、格辅元等几个宰相却坚决不同意啊。”
“岑长倩、格辅元不同意立我武氏也还罢了,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出言伤我武氏,着实令人可恨。”武三思恨恨地说道。
“他俩说什么啦?”武则天问。
“三思不敢妄议大臣。”
“说!”
“回皇上,岑长倩和格辅元在南衙里密谋,说千万要保住李旦,阻止武家承嗣为皇嗣,不然,唐朝的天下就永无复原之日了。”
武则天听了,果然勃然大怒,把手中的茶碗往地上一摔:“他俩真敢这么说?”
“皇上若是不信,让来俊臣推问一下就知道了。”
武则天把手往桌上一拍喝道:“你马上传令来俊臣,把岑长倩、格辅元抓起来,问明真相,若果有反武复唐言行,可立即斩首。”
武三思内心窃喜,真是几句话就把岑长倩、格辅元搞定了。出了宫,武三思马不停蹄,去找来俊臣。
不久,武三思将岑长倩、格辅元抓了起来,同时又将欧阳通、乐思晦等数十名朝臣构陷入案,一并斩于东市。
几位宰相同时被杀,诸武及其同党欣喜若狂,以为有机可乘,每日不但在午门外呐喊示威,而且还花钱请来一个吹鼓班子,每日里敲锣打鼓,打板吹笙,鼓噪不已。武则天被闹得心烦意乱,叫人把领头的王方庆召进宫里,当面问道:“皇嗣我子,奈何废之?”
王方庆对女皇问这句话早有准备,早有人暗中为他排练好台词,遂引用《左传》里晋大夫狐突之言,正色对答道:“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听王方庆这一说,还真有些道理,武则天不禁有些心动,可接班人问题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计,不好贸然决定,于是对王方庆说:“你先回去吧,容朕考虑考虑再说。”
“皇上不答应,小民就不起来。”王方庆趴在地上,咬咬牙,铆足劲,嘣嘣嘣连磕了几个头,哭道:“望皇上能明白小民的拳拳赤子之心,立我武氏为嗣。”
武则天被缠得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之下从抽屉里摸出一个腰牌说:“别哭了,起来吧。也别带人在宫门口闹了。想见朕的时候,拿着这印纸给守门的看看就行了。”
王方庆心里非常高兴,嘴上却说:“皇上不答应我,我以后还会来的。”
“好了,好了,你走吧,朕还有许多事要忙呢。”武则天不耐烦地挥挥手说。
出了宫门,王方庆直奔旁边的客栈,早已在房间里等候多时的武承嗣急忙迎上来问:“怎么样,方庆,皇上跟你说了些什么?”
王方庆说:“皇上虽没马上答应我,但也八九不离十了。皇上还给了我一个腰牌,说我随时都可以去见她。”
武承嗣也很高兴,鼓励王方庆说:“要趁热打铁,隔一天、两天去一次。事成以后,我送你十万安家费。
王方庆非常高兴,问武承嗣:“武大人,宫门口那些人还撤不撤?”
“不能撤,告诉他们,都打起精神来,每日工钱照旧,另外再加二十文钱的补助费。”
第二天,王方庆趾高气扬,大模大样地进了宫,惹得围观的人们一片艳羡之声。到了朝堂,女皇正在和兵部的人研究出兵吐蕃的军国要事。王方庆不识好歹,走过去喋喋不休地说:“魏王乃武氏正宗,理应立为皇太子。李旦乃外姓之人,旧党余孽,不杀他就算高抬他了,让他做皇嗣,实在是家国的不幸……”
'返回'
/* 149 */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八章(11)
见女皇不理他,王方庆抬高声音说:“皇上,您不能不考虑民心民意啊。”
武则天不胜其烦,挥挥手说:“你先回去吧。”
第二天,王方庆又去了,又喋喋不休,颠三倒四翻来复去地说了一番。武则天又说:“朕日理万机,立皇嗣的事,暂时还不能考虑,你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来吧。”
过了两天,王方庆觉得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应该趁热打铁,于是又入宫了。武则天因为连杀了几个宰相,朝中空空荡荡,急需人才,正和凤阁侍郎李昭德商议开科取士的事,见王方庆又来了,不胜其烦,没等他开口,武则天就对李昭德说:
“把这个讨厌的家伙拉出去,赐他一顿棍杖。”
李昭德早就想除掉这个无赖了,一挥手,上来两个侍卫,把王方庆脚不沾地地拖了出去,一直拉到先政门,听说李昭德要杖打王方庆,不一会儿,先政门前就围满了看热闹的朝士,李昭德指着王方庆大声宣布道:“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
武承嗣就在旁边,此话分明是说给武承嗣听的,躲在屋子里的武承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坐立不安。
“把这个逆贼给我狠狠地揍一顿。”李昭德喝道。
立即窜上来几个卫士,抡起练过朱砂掌的蒲扇般大的手掌,照着王方庆的嘴脸劈劈啦啦地打起来,打得王方庆耳鼻出血,杀猪般地嚎叫,嘴里还喊着:“武大人啊魏王爷,快来救救我啊……我快要叫人打死了。要不是你花钱请俺……俺怎么也不会受这份洋罪……武大人啊,你得讲究点仁义道德,千万不能见死不救啊……”
朝士们一听,都明白了怎么回事。大家议论纷纷,朝武承嗣办公室的方向投去鄙夷的眼光。
李昭德见打得差不多了,王方庆也没什么力气叫喊了,遂喝令左右杖杀王方庆。聚集在宫门外数百名市井无赖,听到王方庆被杖杀的消息,吓得立刻散去了。
武则天听说王方庆被杖杀的消息,有些惋惜,对李昭德说:“其实这个王方庆说得也有些道理啊。立子?立侄?朕确实也拿不定主意啊。”
李昭德恭手进言道:“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皇嗣,则天皇不血食矣。”
昭德之言,晓以君臣大义,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可谓是情理交融,无懈可击,不由得武则天不连连点头,说:“听卿一席话,了结朕数日之思虑。如今宰相位置空缺,你就领一角吧。”
“谢陛下隆恩。”
谢恩毕,李昭德又恭手进言道:“臣举荐一人,可为宰相。”
“何人?”
“洛州司马狄仁杰,怀忠秉正,有安人富国之才。仪凤中,为大理寺,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俄转宁州刺史,抚和戎夏,人得欢心。如今知洛州司马,颇有善政,是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
武则天点点头,说:“朕也久有起用狄卿之意,可速发特使,召其还京。”
“遵旨。”李昭德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不二日,狄仁杰赶赴京城,朝中,武则天当即颁诏:
封狄仁杰为地官尚书,与冬官尚书裴行本并行平章事。
武则天微笑着,看着狄仁杰,爱才之心溢于言表,说:
“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名乎?”
狄仁杰恭手谢道:“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
武则天听了,深加叹异,以为狄仁杰有长者风。
这时,大学士王循之,因害怕酷吏,不想在朝中呆了,因出班请奏:“臣父母年迈多病,臣请乞假还乡照顾双亲。”
武则天得了狄仁杰,心情不错,于是答应道:“难为你一片孝心,朕就准你的假。”
御史中丞知大夫李嗣真深知王循之告假的真正原因。
于是手拿奏书,出班奏道:“今告事纷纭,虚多实少,恐有凶慝险谋离间陛下君臣。古者狱成,公卿参听,王必三宥,然后受刑。比日狱官单车奉使,推鞫既定,法家依断,不令重推,或临时专决,不复闻奏。如此,则权由臣下,非审慎之法,倘有冤滥,何由可知?况以九品之官专命推覆,操杀生之柄,穷人主之威,按覆既不在秋官,省审复不由门下,国之利器,轻以假人,恐为社稷之祸。”
武则天听了,不以为然,说:“没这么严重吧,朕觉得他们只是杀了该杀的人。”
狄仁杰也恭手说:“生杀之权应由司部掌管,承相及主薄的死令,亦应由圣上亲赐,请圣上立制以约束别有用心之人。”
听了狄仁杰的话,武则天也觉出了群臣对酷吏纵横的不满,于是点头应道:“狄卿所言,可令刑部讨论定制。”
御史中丞魏元忠亦手拿奏本出班奏道:“当今朝廷用人,请圣上下诏,遍选有才之人,为百姓谋福,为圣上出力。”
武则天听了,连连称善,当即指示吏部说:“新朝肇基,理应广求天下逸才。可向各地州府,发十道存抚使,以存抚天下,辑安中国,举贤任能,务要做到野无遗贤,万不可辜负朕思贤若渴之心也。”
'返回'
/* 150 */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八章(12)
长寿元年(692年)正月,由十道存抚使推荐来的各地举人,云集神都洛阳殿,接受女皇的亲自接见。这是继“殿选”、“南选”之后,武则天的又一次“抡材大典。”
在这次选拔人才中,武则天不但重视文章豪杰,而且还特开武举,遴选“武功英杰”。武选虽以“躯干雄伟”为量才标准,有失偏颇,然武则天的武举开创之功却不可抹煞。
长寿元年(692年)一月的一天,女皇武则天正在午后小憩,近侍报说左台中丞来俊臣紧急求见。刚过了年,有什么大事吗?女皇忙欠起身子,传来俊臣入宫晋见。
来俊臣入了内殿,三拜九叩之后,气喘吁吁,一脸惊慌的样子,郑重其事地向女皇奏报:“启奏陛下,新任凤阁鸾台平章事地官尚书狄仁杰、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以及司农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七人合谋造反。”
武则天吓了一跳,刚任命没几天的几个宰相也要造反,武则天一拍床帮喝问道:“果有此事?”
“臣只是收集了部分材料,但谋反大事,不可不察,臣请收此七人入狱推问鞫讯,有无谋反,一问便知。”
只要涉及“谋反”二字,武则天总是心惊肉跳,极为敏感,恨不打一处来,当即颁诏准奏,令来俊臣从速审理此案。
出了皇宫门,来俊臣一蹦三尺高,兴奋地直搓手,嘴里骂道:“我来俊臣当不上宰相,你们几个也别想干成,非把你几个搞死不可。”
回到左台,来俊臣立即招集几个死党,布置任务,他指着侯大侯思止说:“你,负责抓捕审讯魏元忠。魏元忠是个倔种,你一定要负责从他的嘴里掏出谋反的口供来。”
侯大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没问题,他魏元忠骨头再硬,硬不过我侯大的孟青棒。我保证一天之内结案。”
来俊臣又指着判官王德寿说:“你随我抓捕审讯其余几个人。”
当天下午,六位重臣连同因公滞京的潞州刺史李嗣真被抓捕入狱。来俊臣也深知狄仁杰和魏元忠都是些不好惹的硬汉。为了从速结局,避免夜长梦多,来俊臣公布了一条坦白从宽的条文:
问即承者,例得免死。
刑讯室里,炉火熊熊,油锅里的热油被烧得翻着花儿向上冒。各种刑具一字儿摆开,地上、墙上、刑具上血迹斑斑,打手们光着上身,气势汹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逼人的杀气。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崔宣礼、卢献、李嗣真六人被铁链锁着,牵进了刑讯室。
来俊臣走过来,一一向几个要犯介绍他的独门刑具:“这是‘肉馆餔飥’(一种食品名,类似火烧),这是“压赶杖’,这是‘刺猬球’,这个架子叫‘悬发薰耳’,把你的头发系在上面,身子腾空头两边燃烧薰草熏,直到头发烧断了,你也就自然而然地落下来了,下面有一大盆秽溺接着你。这是普通的一种,叫‘枷研楔击’,但可别小看这枷研楔击,上去以后,保叫你的脚骨立马碎了……”
介绍完刑具,见几个犯人面有惧色,来俊臣道:“还有几个绝活,我没亮出来,单等对付那些死硬到底的人使用,不过,到现在一直还没碰上对手,诸位若想试试,就请上吧,要不想试试,那也好办。我早就说过,欲引人承反,奏请降敕,一问即承,同首例得减死。若坚不松口,顽抗到底,就只有死路一条!”
来俊臣又踱到狄仁杰的面前,说:“狄公,这里头数你任高,你是怎么考虑的。”
狄仁杰心中暗忖,落到此种沐猴而冠的禽兽手中,好比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如来个一问即承,先逃过严刑拷打,留下一条活命,再图翻案不迟。再说承认谋反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于是“坦白”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谋反是实。”
来俊臣点点头,喝问其他人:“你们呢?”
其他五个人见狄公都“招供”了,于是也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齐声说道:“我等追随狄公,皆愿承反。”
来俊臣没想到案子办得如此痛快,高兴得哈哈大笑,当即指示判官王德寿:“速速给他几人录口供!”
判官王德寿一一给几个录过口供后,见来俊臣出去了,想额外再搞些创收,为自己升官发财积累些资本,于是倒了一杯水,走到狄仁杰的跟前,双手递上,小声说:“狄公,想跟你商量个事。”
狄仁杰看了他一眼:“请说!”
王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