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现代重生之山月儿_-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润生走得远了些,忽然回头朝她一笑,摆了摆手,说:“回去吧,明年暑假再见!”
月儿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他慢慢地越走越远,心情很复杂……
“想啥呢?吃鸡啊。凉了就不好吃了。”母亲夹了块鸡肉放进月儿的碗里,把月儿从愣神中唤醒。本来正隔着衣服摩挲着挂在胸口的玉蝉的手也赶紧放了下来,重又拿起了筷子。
青墨鬼笑着说:‘我姐肯定是在想润生哥呢,这才走了没两天就想开了?他这一上学,怕是得一年以后才能回来吧?”
母亲闻言叹口气,心事重重地说:“听说那大学里漂亮女学生多得很,生娃又是个拔尖的人才,这万一要是被别人勾了去,到时候咱月儿可咋办呢?”
父亲重重地一放碗,不高兴地说:“瞎说啥哩?生娃是那种人吗?你以为人人都象如烟那个女婿一样是现代陈世美呀?我看人从没走过眼,生娃将来绝对是个守信用重情意的好男人!”
母亲毕竟是个女人,多忧多虑,她还是放不心来,又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我看生娃也是个好孩子,可谁知道将来是个啥样子呢?——月儿,你有空就多给他写几封信,让他把心时时放你身上,莫让他的心偏离了。”
月儿没说话,青墨却说:“妈,你就是闲操心。我看润生哥对我姐那是一心一意、绝不会变心的。他和我们说好了,毕业后还回咱这里来建设家乡呢。倒是我姐,三心二意的,对人家没用多少心。”
父亲点点头:“你们那天晚上说的话,我和你妈在窑里都听见了。你们毕业后是去外面闯也好,还是回咱农村来受苦也罢,我们都不会干涉的。只要将来你们有口饭吃,等我和你妈老了,也能吃上你们的饭,我们就满足了。”
这下,青墨也不说话了。
吃过饭,月儿收拾完碗筷后就回到自己的窑洞。
在桌子前面出神地坐了一会,她的手伸向脖子,把玉蝉取了下来。
放在手心里又细细欣赏把玩了半天,她便找了条手绢仔细地包好,放进了桌子抽屉的最里面,然后摊开桌子上的书,复习起上学期学过的课本。
再过几天就开学了,她假期里忙这忙那,几乎没碰功课,现在有空得抓紧时间学学。
眼睛盯着书,她的思绪却跑到了如烟的身上……
前几天她去加工厂时,顺便去了趟大爹家。
大爹和大妈都去串门了,青峰也不知跑哪里玩。家里只有如烟在。
如烟一见到月儿便亲热地拉着她看上看下的。
月儿笑嘻嘻地任她看,自己也观察如烟的变化。
她发现如烟变了很多。她理了个很时髦的短发,乌黑的头发有了光泽,脸色红润,眼睛明亮而妩媚,仔细一瞧,她眼睛里似乎能滴出水来。全身上下收拾得很利索,穿着打扮也比她第一次见着时要洋气些。
即使是在家发豆芽,她仍然穿得很齐整:上身穿了件色彩很淡雅的麻纱短袖衫,下面是条样子很时髦的黑色麻纱裤,显得既优雅又飘逸。白皙修长的脖子里还戴了条细细的银项链。
月儿纳闷地看着她的变化,见如烟姐抿着嘴笑,忍不住问:“如烟姐,我咋觉得你越来越年轻漂亮呢?”
如烟一笑:“傻丫头,再年轻漂亮也赶不上你啊。我到底老了,好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月儿瞪她一眼:“姐姐胡说什么呢,还不到30的人,就说自己老了,要是让大妈听见不骂你才怪。——姐,现在豆芽生意怎么样?”
如烟抓过月儿的手笑着说:“你呀真热心,自己忙着学习还要操心我的事。如柳结婚后,刚开始还来帮我的忙,后来她怀孕了就再没来过。我趁她在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开拖拉机。现在我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给那四家送完豆芽就基本没什么事情了。我以前太忙,现在又不想闲下来。人一闲这心里就空落落的,总想着我那没亲娘疼的儿子。所以,我思摸着去县里的饭馆打工,你看咋样?”
月儿问:“你跟大爹大妈说了吗?他们什么意见?”
如烟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自己的事情还得自己做主。你先帮我拿个主意,等定下来我再跟爹妈说。”
月儿想了想说:“在饭馆里干活有时候很辛苦的,你还要发豆芽,能吃的消吗?”
如烟笑了笑说:“我和人家说好了,只上六个小时,就是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五点。早上我把豆芽送完了,回来给豆芽淋好水,然后就去上班,中午在饭馆吃。晚上我早早下班,做饭、泡豆子都不耽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月儿惊讶地问:“都说好了?是哪家饭馆?”
如烟说:“就是我去送豆芽的兴隆酒店。那家正好缺服务员,我和张经理一说我想去,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哦,张经理啊,”月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张经理为人挺好的,你在他那里干活,应该不会有拖欠工钱和被欺负的事情。行,这事我支持你。不过你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在饭馆里端盘子伺候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要学会应付他们,既不能太老实到窝囊,也不能太倔强要强,惹下大麻烦来。”
如烟一拍月儿的手:“你这丫头,怎么比我懂得都多?你放心,我长这么大,见过的事和人虽然不多,但咱心里有杆秤,该咋对人对事,清楚着呢。再说,站外面泡堂的都是年轻姑娘,我去了也就是刷锅、洗碗、洗菜什么的。不会惹下什么麻烦的。”
月儿笑着说:“姐姐,以前我可能不放心你,但是现在我对你放心多了。你如今说话做事一点都不象一开始那个受气的小媳妇了。——哎,对了,你这项链真漂亮,是银的吧,贵不贵?”
如烟手抚上项链,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张经理从外地带给我的。那次我和如柳去商店买衣服,如柳撺掇着非让我买条项链不可,正好碰上他。他说咱县城商店里的项链款式都不好看,价钱还高,不值得买。他正好要出门,到时候他帮我从外地带。如柳在一旁也劝我,我就答应了。
结果他把项链带回来,却说不值几个钱,死活不说价钱,闹得人怪难为情的。我要还给他项链,他说我已经戴上就是我的东西,要实在不想要就送人吧。你说,这可怎么好。所以我想干脆就去他饭馆打工,到时候我少要点工钱,全当给他项链钱吧。”
月儿听完,心一动,觉得这张经理说话爽快,出手大方,倒象是个很不错的男人。只是两个人并不很熟,却非要送如烟一条银链子,也不知是何居心?
但是看如烟已经想好还钱的方法,她便再没多说什么,只是和如烟闲聊起如柳怀孕以及朝英的事情来……
收获•;捐款
“哎呀,月儿,你家的玉米怎么这么好吃?和咱们以前种的玉米不一样啊?”
李玲的问话招来了其他人的疑问,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月儿:“就是,就是,又香又甜又嫩,还有点软有点黏。特别好吃。这是什么品种?”
“那当然了,这是新品种,叫糯玉米。”月儿高兴地看着姐妹们吃得那么香甜。
“嗯,嗯,而且皮也薄,不像原来的老玉米吃起来粗粗糙糙。我先前觉得这玉米长的这么小,看起来嫩的似乎没玉米粒,以为一咬没什么可吃的呢。真没想到这么好吃。还有没有了?”杨彩霞嘴里嚼着,手里还拿着半个,急急忙忙地问月儿。
月儿一摊手,苦着脸说:“没了,我煮了那么多,也只吃了一个。”
“那可不行,你勾起我们的馋虫了。下周继续给我们带。”
月儿笑眯眯地说:“对不住,各位美女,还下周呢,本周就没有了。这是家里留的,我全给你们带来了。”
“啊?吃得这么快?”
月儿摇摇头:“其实我们也没吃多少,玉米一熟就有人全收走了。”
“哎呀,这么抢手啊?不对,还没到摘玉米的时候呀?”
月儿笑着说:“这和老玉米不一样,这种玉米要提前收,吃得就是鲜嫩。”
……
其实她也没想到,这种新品种的糯玉米会卖得这么快。
看着玉米快要成熟时她有些担心,怕县里的人吃惯了老玉米,不接受这么小这么嫩的玉米,而这种新玉米种子比老玉米贵多了,再加上地膜、化肥、除草剂花的钱,如果卖不上好价钱,一定亏得一塌糊涂,父亲明年绝不会再种的,月儿的新种植计划就会完全破产。可没想到快要摘玉米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说他是省城种子公司介绍来的,专门来收购月儿家的这半亩糯玉米。说完还拿出介绍信,月儿看那信上盖的公章的确是种子公司的。
父亲带他去看玉米地时,他感慨地说:“种得太少了,要是再多种几亩就好了。”
父亲疑惑地问:“我听我女子和种子公司的人都说种这种玉米能发财,可我就是不知道咋就能发洋财呢?”
来人说:“老哥,你在深山里不知道。现在这种糯玉米因为口感好,吃的人越来越多,销路特别好,外面到处都缺货,所以价钱也高得很。我们公司本打算从各地收购来糯玉米后一部分卖到市场上,一部分立刻速冻和封塑包装,然后再卖给各家超市和商店。可是没想到现在的糯玉米成了抢手货,很多地方早就和收购商签约了,我们去种子公司打听后才知道这里只有你们一家种。唉,眼看赚大钱的机会就在眼前,遗憾的是我公司今年收购的太少了。要是你们这里种的人多就好了。
老哥,你啥时候收玉米,告诉我一声,我把车开来。一边摘一边就往车里装,不用剥皮。咱可说定了,收下的玉米全卖给我们一家啊。价钱方面我绝不会亏你的。明年你再多种几亩,我们公司全包了。”
父亲有些不相信:“不去皮不脱粒,就那么摘下来卖给你们?”
那人点点头,肯定地说:“老哥,记住了,千万别剥皮,这样可以保鲜,还能让玉米的香味保持的久一些。我们卖得就是新鲜玉米棒。”
定下采摘的时间后,那人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才离去。
他走后,父亲蹲在田头,望着茂密的玉米地里那些沉甸甸的玉米穗,又抽起了烟……
父亲把采摘的日子定在双休日,月儿和青墨正好回家帮忙。
由于卡车开不进山里,摘下玉米后,要用牛车拉到山外的平路上再装车。父亲借了两辆牛车,来回运送。
收玉米的人派了一个年轻人帮他们装车。
虽然就半亩地,但糯玉米的亩产比老玉米多,半亩地有一千穗左右的玉米,加上时间紧,等全部摘完、装车后,也快到傍晚了。
收玉米的人很痛快地当场就付了钱,连玉米的青秸秆也给了30元钱,全都收走了,说是一些养殖户就要这种青饲料。
父亲手捧着厚厚的一摞钱喜笑颜开:真没想到种糯玉米的收入比老玉米多了将近三倍。看来种糯玉米的确是生财之道。
月儿也高兴:本来她打算借陈大哥的拖拉机去县城里零卖,却没想到会有人在田间地头收购,这样就能省出好多时间呢。何况半亩地就挣了一千元钱,比种老玉米合算多了,父亲打算明年地里全种这种玉米。
提前收了糯玉米,离入冬还有段时间,父亲看着闲下来的半亩地,加上手头又有了些钱,就打算种些白菜。
于是第二天立刻翻地,播种,铺膜,一家人又紧紧张张忙乎了一天。
……
“哎,月儿,你家明年种多给咱们留点啊,我们都没吃够呢。”杨彩霞把玉米棒扔到簸箕里,意犹未尽地说。
月儿看着簸箕里一堆玉米棒,笑着说:“一群馋猫,吃了这么多还没够。——对了,赵晓怎么还没来上学?这都开学一周了。”
李玲皱眉说:“我们也不知道。”
杨彩霞说:“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来不了?”
月儿摇头:“金老师说他也不知道。她没给学校请假。”
赵晓是整个宿舍最文静最不爱说话的女孩。
她长相普通,成绩一般,平时在班里闷声不响的,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属于经常被忽略的那一类人。在学校也没有关系好,谈得来的同学。所以大家对她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
但她很勤快,估计是在家劳动惯了的。经常悄没声地打扫宿舍卫生,帮别人打开水、倒垃圾。说话虽然少,但很有分寸,与姐妹们相处得都还好。平时大家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但现在她不在,大家却都很想她,担心她有什么事。
开学后第二周的周二,也就是月儿她们吃完糯玉米的第二天早上,赵晓来上课了。
她没上早自习,第一节课快上课时才急急忙忙地进了教室。
月儿仔细看了一眼她,发现她精神不好,眼睛红肿,似乎哭过。
中午回到宿舍,月儿找了个没人的空儿问她:“赵晓,你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说出来看我们能不能帮你。”
赵晓低垂着眼帘,摇头不语。
月儿知道她自尊心很强,就没再多问,只是越发担忧。
晚上,宿舍里的其他姐妹们也纷纷关切地问她,却什么都问不出来。
人家不想说,估计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大家不好强逼她。但估计得出她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可是她不说,大家也无可奈何。
不过,很快,宿舍里就有人打听到了她为什么晚一周报到。
“我听高三的一个女同学说暑假的时候,赵晓她爸忽然得了病,短短半个月就严重得起不了床。咱们县里治不了这种病,得往省城的大医院里转,要花好大一笔钱呢。估计她就是为这事难过。那同学家和她家是一个村,这事不会有假。”李玲说。
杨彩霞说:“哎呀,我问过金老师,金老师说他虽然知道原因,可赵晓不让他告诉其他人。他就得尊重赵晓的意见。所以我什么都没问出来。原来是她爸爸得病了呀。这的确是难事。我觉得赵晓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自尊心太强,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瞒人的。是吧,月儿?”
月儿说:“她可能怕大家知道后,会同情她。有时候可怜同情的目光很让人难受。我们得理解她,想办法帮她一把。”
李玲说:“她家不富裕,估计那笔看病的钱不好集。但我们都是穷学生,本身是靠家里养活,没有钱帮她呀。”
月儿思索着说:“凭咱们几个人的力量当然帮不了多少。但我们可以发动全校的老师和同学呀。人多力量大,要是一人能捐上十元,全校那么多人不就有一万块钱了嘛。”
月儿从前在企业上班时,就曾经给遇到困难的同事捐过几次款,所以一听到这种事,第一个念头就是发动大家来捐款。
大家都觉得有道理,纷纷赞成这个主张。怕赵晓知道了会反对,于是事情在瞒着赵晓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月儿和彩霞先征求了金老师的意见,在得到金老师的同意和支持后开始下一步行动。
月儿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