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书处世经典-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你在听吗?”
  “非常专心!”
  “但是今天下午你并不专心听话。”富人告诉吉拉德,他本来下定决心买车,可是在签字前最后一分钟犹豫了。因为当他提到他儿子吉米要进密执安州大学,准备当医生,吉米很有运动能力等时,吉拉德很不在乎,一点兴趣也没有。当时吉拉德一边准备收钱,一边听办公室门外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故事解读:
  如果你要知道如何使别人躲闪你,轻视你,背后笑你,这就是一个方法:决不要听人家讲上三句话以上;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你知道别人谈的是什么,不要等他说完,就随时插嘴。无聊者,就是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很重要。只谈论自己,只想到自己的人,是个丢失成功的人,是个不可救药的愚蠢的人。应用之道:
  做一个忍耐的听者,是谈话艺术当中一项重要的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会是一个富于思想,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当中,最先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后则是最得人尊敬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任何人所喜欢;因为他善于思维,所以为众人所敬仰。那么,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听者呢?第一是要真诚。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注意是一件必须的事情。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不可做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恭敬的表示,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什么时,你就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话而无从应对了。其次,聆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时加上一个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正表示你对他的话很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抢过来,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意见,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应该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再者无论他人说什么,你不可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末你就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听者了。批评或提意见时,也要讲究时机和态度;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

  第88节:说话之道(13)

  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的事情又重复地说给你听,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作为一个听者的你,此时要有一种忍耐的美德,你不好对他说:你已经说过几遍了。这话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你唯一应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诉说时是表示好感的诚意,你应该同样用诚意来接受他的善意。但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浪费时光,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来使他停止这乏味的话题,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自尊心。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出他的第二个话题,他内行的又是你所喜欢的题目。
  这聆听不仅是闻其言,还得观其行、察其色。许多人并不善于言词,也有些人不愿把话说得太白,宁愿有所保留。因此光从语言上,你是无法窥其真意的。这时候,就必须注意对方的神情、语气,配合其说话内容,才能真正领会到他的意思。因为,言语容易掩饰,但举止神情难以隐藏。
  真正的聆听,是你对关心的人所付出的最大荣宠。今天,就请给某些人一点面子吧!以你的眼睛、以你的耳朵去聆听他们的心声,这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只听不说,当个纯粹的听话高手也不错唷!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雪涛小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一个生来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宴席上吃菱角,他连皮一起吃。有人告诉他说:“吃菱必须去壳。”可是这个北方出生的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强辩说:“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不知道吃菱要去皮,我连皮一起吃,是想用它来清热去火的。又有人问他:“北方也有菱角这种东西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其实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山地并不生长此物,那位出生北方的官员不懂装懂,不仅护不住面皮,反而大出其丑。故事解读: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才是明智之举。北方官员本不想给人留下“无知”的话柄,结果越抹越黑,贻笑天下。应用之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某件事情的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不端正,不愿承认,而只想一味掩饰。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按“言语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话好。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还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爱说话的人,像一艘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会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失和,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永远不会出卖你。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比我们有经验,或者有更多了解情况的人在座时,因为如果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
  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人既处在社会中,尽可少说却不能完全不说。既要说话,如何说得又少又好,此中艺术不可不研究。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最好能少说话,缄默是值得提倡的。若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你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词、声音和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都值得加以研究。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或娱乐消遣,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重点,要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这目标走去是不会错的。要知道,为了保持你的话令人所重视,唯一的秘诀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就能静静地思索,使他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

  第89节:说话之道(14)

  □ 幽默的味道
  杰瑞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警官,无论遇到什么案件或难题,在他手下总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有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闹来到警察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先说,呱呱哇哇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连局长都没有办法。这时杰瑞来说了句:“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话音刚落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
  某日,一男子试图制造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便爬上纽约国际贸易中心,往楼顶上一站,做跳下去的样子。很快,楼下围满了人,包括警察,医生和记者。局长和警长轮番喊着话,并试图救险,那男人总是色厉内荏地叫着:“别过来啊!谁要是过来,我就跳下去!”僵持片刻后,杰瑞带了一名医生走上前,只说了一句话,那男子便默默地走下楼去。杰瑞说的是:“我不是来抓你的,是这位医生要我来问问你,你死后,愿不愿意把尸体捐献给医院?”
  在一次执勤的时候,杰瑞竟然抓住了一个正在通缉的男扮女装的要犯,警长问他:“罪犯男扮女装,你怎么认得出来?”杰瑞说:“我看他没有女人的习惯。”警长问:“什么习惯?”杰瑞说:“很简单,她走过时装店,食品店和美容院的时候,连看都没朝里看一眼,我就知道他一定有问题。”
  回家路上,杰瑞忽然看见两个年轻的神父同骑一辆自行车在一条小路上飞驰,便将他们拦住。杰瑞说:“你们不觉得这样的速度是很危险的吗?”神父们说:“没关系,天主和我们同在。”杰瑞说:“很好,这么说我应该罚你们80美元,因为三个人是不能同骑一辆自行车的。”故事解读:
  幽默是一种酸、甜、苦、咸、辣混合的味道。它的味道似乎没有痛苦和狂欢强烈。但应该比痛苦和狂欢还耐嚼。应用之道:
  有句谚语说:“笑是力量的亲兄弟。”而幽默的笑则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笑。“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也是一种修养,一门知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艺术家是没有幽默感的。”
  幽默的力量,夸张点,能不能这样说:吴敬梓的幽默,产生了《儒林外史》,塞万提斯的幽默,产生了《堂·吉诃德》,果戈理的幽默,产生了《钦差大臣》和《死魂灵》,而契诃夫的幽默,则犹如母鸡下蛋,产生出了《套中人》、《一个官员的死》等一系列传世精品。
  请看看《史记》中优孟讽刺楚庄王的故事吧!或者《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大观园闹宴的故事,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中舒卡尔老爹买马的故事,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有趣,那么耐人寻味。
  假如说,人可以分为生动的人和枯燥的人的话,那么富有幽默感的人可谓是生动的人。与生动的人相处会使你感到愉快,而与缺乏幽默感的枯燥的人相处,则是一种负担。“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话,如果可以借用一下,不是也可以证明这点?同样的,一篇充满幽默的文章,会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而一场毫无幽默可言的报告,却叫人昏昏欲睡。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只要熟悉,你尽可以和他说说笑笑;有的人却不,平时再熟,你要是和他说个笑话什么的,他会马上一反常态,使你处于尴尬的境地,弄得你啼笑皆非。虽然幽默并不一定都促人发笑,幽默更多的是发人思考。
  幽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表情,喜怒哀乐,或见之于形,或藏之于心,潇洒而自然。缺乏幽默感的人严肃多于欢乐,不该严肃的时候严肃,不该正经的时候正经。
  幽默和度量有关,缺乏幽默感的人也往往是比较容易生气的人;幽默与性格的内向外向无关,性格内向的人不能说就是没有幽默感的人;有的人乐于自我幽默,有的人则相反,这兴许是癖性不同的缘故吧!
  幽默是润滑剂。在人与人之间,当矛盾发生时,只有那些缺乏幽默感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而幽默者却不同,幽默在某些情形下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效果。
  但幽默绝不意味着可以恶语相讥,幽默和恶语是不相容的。幽默是一种好的素质,恶语相讥却是一种坏的品行;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幽默为人们酿出欢乐,恶语为人们制造痛苦。幽默不同于庸俗。庸俗是低劣的,幽默是高雅的;庸俗使人讨厌,幽默惹人喜欢;庸俗会使生活受到污染,幽默则使生活显得生机盎然。幽默不是病态,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矫揉造作。幽默是自然美的体现。正如高尔基所说:“愉快的笑声——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记。”

  第90节:说话之道(15)

  同饮食不能过量,劳动不能过度,思想不能过激一样,幽默也是有分寸的,失去分寸的“幽默”也就不成其为幽默。
  □ 职场中的马屁哲学
  德皇威廉二世派人将一艘军舰的设计图交给一个造船界的权威,请他评估一下。他在所附的信件上告诉对方,这是他花了许多年,耗费了许多精力才研究出来的成果,希望能仔细鉴定一下。
  几个星期之后,威廉二世接到了权威人士所作的报告。这份报告附有一叠以数字推论出来的详细分析,具体文字内容是这么写的:
  “陛下,非常高兴能见到一幅绝妙的军舰设计图,能为它作评估是在下莫大的荣幸。可以看得出来这艘军舰威武壮观、性能超强,可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海上雄狮。它的超高速度前所未有。而武器配备可说是举世无敌,配有世上射程最远的大炮,最高的桅杆。至于舰内的各种设施,将使全舰的官兵如同住进豪华旅馆。这艘举世无双的超级军舰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一下水,马上就会像只铅铸的鸭子般沉入水底。”
  威廉二世看到了这个报告,不禁了然于心地笑了。故事解读:
  对待上司或老板,真话固然是要说的,马屁也是要拍拍的。应用之道:
  像这个故事里的造船界权威,就很懂得拍马屁与说真话之间的平衡。如果他下个结论:陛下不懂造船。只怕不久后没准就会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事情发生。如果他一味地奉承德皇,不敢说真话,那就是谎报军情了。这船真要造起来,责任恐怕需得他来承担。所以他只能拍着马屁告诉皇上老儿事实的真相。
  上司老板们有时是要犯犯错误的,而且这错误也需要下属来指出。但同时,上司老板们又需要维护一定的尊严以治属下,不可随便被人评说。身为下属,就要学会这种夹缝中生存的方法,正话也能说,反话也能说,勇于指出老板错误,敢于吹捧老板。
  当然了,拍老板马屁可以不是一件谄媚的事。身具豁达的心态,把拍马屁当作一件艺术创造的事情来做,那这事做起来也不会太难为情的。而且,这样的拍马方式才易为人接受,且取得良好效果。像故事里的造船界权威,先连用好几个最字,夸奖了这艘不可制造的军舰诸多好处,尽显文辞之能后,再使个比喻句,把这船的不可饶恕的缺陷说出来。这种开玩笑式的评论是不打击任何人的自尊心及情绪的。而说出重要事实的部分,必是有所创意的。
  拍马屁,可以逗得上司老板开心,赢得他们对自己的关注。这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用专业一点的话说来:拍马屁是一种完成工作任务以外的创造精神产值的行为。老板天天想着赚钱大事,很需要有个善于调笑的下属来陪他说话解解闷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所著《鹿鼎记》,主角便是个马屁大王,虽然身无长技,但一副天下无双的拍马技术拍得康熙皇老儿优哉游哉,结果平步青云,官封大将军,爵商鹿鼎公,实是混世之人皆效仿的榜样。
  另外需要说一说的是,每个人都在追求优越感、胜利感,并愿意为这种追求付出一定的代价。老板喜欢听到有人吹捧他,喜欢看到有人在他面前充当“弄臣”角色逗他开心,也会准备给表演得好的人以某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奖励。当你把他逗得开怀大笑了,他心中自然就有反应:这人给了我欢乐,我总得谢他一谢。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研究真本事,做好本职工作。拍马之术,聊供闲来研究。因为老板们成功之前,多经历过一番艰难,心里明白得很: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们是不会起用一个只会溜须拍马而没真本事的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