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融幻象-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媒体调侃,如果说中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那么美国正在建设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笔者认为,下结论戴帽子并不会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在实践中不断磨合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不断优化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弥补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缺陷。

金融幻象 第二部分 第一颗扣子:M型的恶果(1)

    “一对夫妇两个孩,一幢洋房两辆车,一片花园两条狗”,这一直是美国梦的现实描写。美国梦的目标是,到美国寻梦的每个男人、女人,无论出身或地位如何,都能以自己的天赋能力取得最高成就,并得到他人的认可。

    从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就逐渐建立起强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生产效率和真正中产阶级的收入都成倍增长;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已占到全美家庭总数的60%至70%左右,成为美国人最津津乐道的“美国梦”范例,美国是一个“枣”型社会。

    不过,从70年代中期开始,即便人们的工作更加努力,劳动时间更长,美国家庭收入的增长只是生产率增速的三分之一,里根总统则开启了一个少数人暴富而工薪阶层收入微薄的时代。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研究,以1998年美元计算,美国人平均工资从1970年的32;522美元上涨到1999年的35;864美元,过去29年的增长幅度为10%,实际工资年均增长幅度竟然只有。如果以1973年的美元计算,从1973年到2000年,美国男性人均每周实际工资下降了约7%。进入新世纪,问题越来越严重。2003年底,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的最长时间周期已经与大萧条时代一样长。美国人突然发现,中产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过去8年下降了2000美元,“美国梦”对于中产阶级越来越遥不可及。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也是中产阶级,房产股票养老金缩水,裁员降薪都有份。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研究后发现,自1970年以来,美国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经通胀调整的收入增长了60%,而其他人群的收入却下降了10%以上。掌握沃尔玛超市的沃尔顿家族,比美国最底层的三分之一人口(约1亿人)加起来还要富有。美国公司利润占GDP的比例处于100年来的高位,更是表明经济增长的好处绝大部分落入了以股东为代表的富豪的腰包,而大多数人只是以工作谋生存而已。

    2004年,美国家庭中位数(median)净资产为9万3000美元,但美国家庭平均(mean)净资产为44万8000美元。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巨大差距说明,绝大多数美国家庭的净资产“被平均”高了将近5倍。

    在51万亿的美国家庭资产净值中,美国最富有的前10%的家庭占据了近70%。而前50%至前10%区间内的美国家庭,即资产净值在9万3100美元至83万1600美元的家庭拥有大约28%的资产净值。位于平均线之下的5600万户美国家庭在51万亿美元的家庭净资产总值中合计拥有这个数字的大约。2005年美国的基尼系数是,创1967年以来近四十年的最高纪录,美国已经沦为M型社会。

    另外一个沦为M型社会的国家是日本。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2006年出版了一本《M型社会》,分析了日本贫富差距的情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贫富分化开始恶化。主要表现之一是日本社会的正式员工数量不断下降,比例持续降低,而薪酬待遇偏低的非正式员工(派遣人员)的数量直线上升。日本的正式员工数量1995年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非正式员工的增加步入快速增长期。2003年,日本大约有3500万正式员工,而非正式员工的人数达到了1500万人;日本每三位劳动者之中,就有一位是非正式员工。随后,正式员工数量继续减少,到2005年,正式员工数量减至3333万人,而非正式员工则增至1591万人;2007年,非正式员工已经高达1890万人,超过了日本劳动力三分之一。

金融幻象 第二部分 第一颗扣子:M型的恶果(2)

    和正式员工相较,非正式员工的所得较低,其中64%的契约员工及特约员工的年平均收入更在五百万日圆以下。在日本,年收入在600万日元以下的中低阶层,已经占了日本总人口的八成。根据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最新资料,日本在2005年的贫穷率就以排在OECD三十国里排第二,而第一位就是美国,。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利阿诺斯研究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公平,贫富分化问题日趋严重,这种不公正不仅表现在全球范围内,而且存在于各国国内社会中。从1800年以来,世界上的财富在不断向富人手里集中,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起伏,但总的趋势一直如此。

    联合国报告显示,1960年至1991年,占世界人口20%最富有的人拥有财富的比例从70%增加到85%,而20%最穷的拥有财富的比例则从下降到。进入新世纪之后,问题在继续恶化。2006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世界的总财富在2000年时为125万亿美元,大约2%的富人拥有着一半以上的世界财富,而最穷的一半人口连1%的财富都不到。世界上最富的20%人群和最穷的20%人群相比,1946年的收入差距是46倍,1990年是60倍,1997年是86倍。1998年全球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销近24万亿美元,其中最富的20%的人群消费占86%,最穷的20%的人群消费占1%,相差依然是86倍!

    从个体来看,1996年世界上358位最富的人拥有财产超过全球一半人口年收入的总和。1998年世界上225位最富的人拥有1万亿美元财产,等于全世界最贫穷的25亿人的全部收入;当年世界上15个最大富翁拥有的资产,超过撒哈拉以南非洲所有国家GDP的总和。2000年美国前三大富翁的个人资产,等于加入联合国的按GDP统计倒数100个国家的GDP总和。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本章第四节将会就全球一体化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全球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从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之后实现了全球市场一体化,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环境、监管等等都出现了一体化之下的竞争,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全球资本市场、全球劳动力市场、全球资源市场等等。

    在一体化之下,作为享有天然优势的发达国家资本利用先发的制度、文化、技术、管理和资本优势,利用全球一体化的契机,利用监管与制度套利和全球化配置优势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利润。

    我们知道,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为经济和金融发展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和监管规定,在全球化实现之前,由于物流、人流、信息流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制度与监管的套利成本过高,所以主权化的管制效率比较高。

    全球生产一体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实现之后,世界没有实现全球监管治理一体化,政府服务不是全球化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现代航空航运业的平民化发展,使得流通成本大幅下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主导力量在制度与监管方面套利的成本大幅下降。

    全球化使得这些公司和富人们可以轻松利用先发优势实现全球套利,占有全球化收益中最大的一块。例如在高端人才最为集中的地区(例如硅谷、纽约等)设立总部指挥全局和设计产品,在税收最低管制最少的地区(如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天堂)设立控股实体用于实现利润逃避监管与税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原材料,在生产成本最低生产限制最少的地区(如中国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管制成本等)进行生产过程,在服务行业条件最好的地区(如印度)设立后台呼叫服务中心或者办公服务中心。富人们充分利用全球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金融幻象 第二部分 第一颗扣子:M型的恶果(3)

    美国加州大学的几位学者对苹果公司的iPod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全球生产一体化格局下利益分配的实质。3G版本的iPod由苹果负责设计,售价约299美元。拆开来看,iPod总共有451个零件,最昂贵的部件是硬盘,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价格为73美元;其次是显示模块,约20美元;视频及多媒体处理芯片8美元;控制芯片5美元;最后的组装在中国完成的,增加的价值不到4美元。

    iPod涉及的公司包括亚洲的华硕、富士康、英华达等大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多数只负责组装,而且很多生产工厂并不是在公司总部所在国完成。例如,硬盘虽然是由东芝公司生产,但是生产地却不在日本,主要是在菲律宾和中国;芯片厂商博通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台湾。

    加州大学这几位学者很快发现,要想搞清楚这451个零件的来龙去脉,划分到国家或公司几乎不可能,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的范畴,因为iPod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完全是全球化的,而且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的全球化。苹果的iPod是一个世界产品,根本说不清到底是哪些国家生产的。

    不过他们的分析显示,东芝硬盘的73美元中原材料和工资的开支有53美元;东芝公司增加的价值是19美元,这19美元归了日本。按此方法,经过复杂的计算,最后得出了财富在全世界的分配情况。

    299美元的iPod美国拿到了163美元的价值,其中有75美元是运输和销售渠道的价值,80美元是苹果公司的价值,还有8美元是各种本土芯片商的价值。日本获得了26美元的价值(包括从硬盘获得的19美元),韩国不到1美元。无法计算的劳务和原材料费用为110美元,因为这些部分价值的分配实在太过复杂,无法区分。最后负责组装的中国分得的价值不到1%。

    iPod价值最大的部分是设计和概念,苹果公司获得的价值是80美元,超过其他整个生产供应链的总和。美国承担的生产组装环节很少,但是合计获得了163美元的价值,占比超过50%,获得了全球化生产利益的“大头”。有意思的是,中国虽然分得的价值不到1%,但是出口到美国的iPod却被计算到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去了,每部逆差150美元。

    iPod为我们清晰地显示全球化格局下真实的利益分配格局,财富正在由贫穷国家不断向富有国家流动。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是建立在不发达国家低消费基础上的。早在2004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年度报告就指出了类似的问题,在这份报告中,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揭示每年从贫穷国家流向富有国家的净金融资产达2000亿美元之多。

    全球生产一体化使得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分别在全世界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地点实现,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球化配置。美国金融系统主导的全球资本配置系统通过左右手倒腾把全球资本分配到了资本回报最高的地区和环节。所以,美国,更确切地说美国的资本家们,才是目前格局下全球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

    而作为后起之辈的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先进国家的资本优势,要么依赖行政力量(例如行政垄断经营和土地矿产等资源占用)和准入管制(例如金融许可),要么依赖技术突破,例如信息科技进步等,获得超额利润。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只有垄断新贵和技术新贵获得高额利益,而技术和权力资源都不占优势的普通人要么附身接近于这两类要么出卖劳动力获得低收入。

金融幻象 第二部分 第一颗扣子:M型的恶果(4)

    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将近30亿廉价年轻劳动力加入全球劳动力市场,使得发达国家的劳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资方与劳方在工资谈判上的力量均衡彻底偏向了资方;可以说美国的工人在工资谈判中丧失了谈判能力。因为资方完全可以提出让劳方接受的要求,如果劳方不接受,资方可以把生产转向发展中国家,让劳方彻底断了谈判的念想。

    IDC等国际咨询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有17%的美国企业使用离岸外包的方式,在排名前1000位的美国大企业中有95%的企业使用离岸外包,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成本优势。在过去几年中,发达国家的工资增长率都落后或显著落后于公司盈利的增长。例如,美国经济增长,但是失业率却不下降。所以全球化的下一步恐怕就是全球生活水平一体化,如果不发生战争等其他重大非经济因素,未来发达国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将会不断下降与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最终两者达到*利的均衡。

    国内和国际间的贫富分化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是富人富国钱太多,只能拼命追求投资高收益,而穷人穷国钱太少需求严重不足。为了弥补贫富分化带来的整体需求不足,整个世界想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不断发展信用渗透和扩张,寅吃卯粮,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分析;另外一个出路就是通货膨胀,稀释过去的债务,发展新的债务,世界上所有人都在一起玩庞氏骗局。

    贫富分化、信用渗透和通货膨胀的后果是资产价格不断被高估,因为富人除了直接投资实业产生利润之外,只能通过资产投资追求利润,信用渗透也需要资产市场作为支撑,通货膨胀更是把资金推向了资产市场规避贬值风险,结果就是各国的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次级按揭贷款不过是贫富分化严重化、信用渗透泛滥化和通货膨胀长期化相结合的最终产品。

    我们在系衣服扣子的时候,往往系到最后一颗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系错了,但是错误却是发生在第一颗。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经济金融系统系错的最后一颗扣子,而系错的第一颗扣子就是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

    生产的全球最低成本一体化,带来了资本回报率长期高企和通货膨胀长期低下,使得投资者的预期变化和风险容忍度不断上升,加上世界主要国家放纵低利率货币政策导致资产市场泡沫严重。

    衡量股市泡沫最终要的两个指标,一个是市盈率,另外一个是市净率。市盈率反应了投资者愿意用多少倍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一块钱的盈利,而市净率反映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最终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在过去20年里,世界主要股市市盈率和市净率比之前有了显著上升。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市盈率正常情况下在10倍…20倍,但是自1985年开始,市盈率上升到了15倍…30倍,上升了50%以上。标准普尔500指数市盈率走势图如下。

    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市盈率(1965…2009)

    数据来源:彭博资讯

    从市净率来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净率一般在1倍倍左右,但是从90年代开始,标普500指数的市净率长期维持在高位,区间在2倍…5倍,绝大部分时间维持3倍左右的高位,如下图。

    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市净率(1994…2009)

金融幻象 第二部分 第一颗扣子:M型的恶果(5)

    图形数据来源:彭博资讯

    作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资产市场,房地产泡沫更加明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陈杰在其个人博客''上公布了他研究1990年…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房价走势有关数据。数据显示,除了德国和日本之外,世界主要国家房价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显著上涨。

    如果扣除扣除通货膨胀,1997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