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十二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竞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还不够,如果他从询问中知道你是举人,那么他又要缠住不放,连什么时候中的举人都要打听得清清楚楚。裁缝你烦不烦啊?
  人们都觉得奇怪,而且讨厌这样的询问,可是又想不通啊,就问他了,这是为什么啊?
  裁缝说:“胖的人,腰要宽;瘦的人,腰要窄。”
  这算什么话呀?这叫套话、空话,裁缝这话,谁不知道啊!这不稀罕,这个道理人人明白。
  但是裁缝又慢慢地说:性子急的人或年纪小的人,衣服要短一点;性子慢的人或年纪大的人,衣服就要长一点。
  听到这里,我想:妙!好一个厉害的裁缝!他往深里说道理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要问年龄、性情了。大家想想看,性子急的人做事风风火火的,还有那天真活泼的孩子、青少年,喜欢动。他们的衣服太长了行动不方便,说不定还要摔跤呢。至于不好动、年龄大些的人,衣服就可以长一些,很得体。你说这个裁缝不厉害吗!
  裁缝又慢慢地接着说:若是举人,年少中举人的,大都性情骄傲,走起路来挺胸凸肚,所以衣服要做得前面长,后面短。如果是年老中举人的,大都意气消沉,走起路来弯腰曲背,所以衣服要做得前面短,后面长。
  听到这里,我想:妙,太妙了!这个裁缝太高明了,太哲学了!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智慧啊,就是道道啊!他不仅是量体裁衣,而且是综合考虑了这么多的要素来裁衣,这不就是他的智慧、哲学?
  我们可以想想,当年在京城里裁缝还会少吗?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好裁缝也肯定不少啊,要在京城里立住脚可不容易啊,裁缝们都在那里竞争啊!但是看来,这位裁缝在竞争中自有高招。从那篇文章中我们没有看到,他这样子去搞竞争:比如耍手腕,拉客户,压低价钱,偷工减料,做伪劣产品,炒作广告等等。这些挖空心思的竞争手段,古人也不是没有,而今天大家更是看惯听惯的商家竞争手段了。他是“竞争”中“不争”,他是和自己“争”。他练内功,提高服务质量,顾客至上,质量至上。这样他自然会有好口碑,为他做广告,生意不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我想有这样的裁缝,如果要在当年,各位也许都会愿意找他去做衣服的吧。特别我们的女性,再怎么问你年龄,你一定不嫌烦恼,因为这个裁缝一定掌握你的心理,裁出来的衣服显得比你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我们幽默一下,这叫“衣服年龄”啊!
  我们再来看一个外国的经商例子,是如何不争而胜的。美国有位“面包女王”,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这位妇女叫凯瑟琳·克拉克,开了一个家庭小面包店,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企业。她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不是千方百计地怎样去挤垮人家,而是想办法提高自我的竞争能力,从而胜之。她是怎么做的?她当初开店的原则是“诚实不欺”,专门销售“最新鲜的食品”。这就是她非常朴实的“广告”。她每天在面包上注明生产日期,公开宣布决不卖超过三天的面包,若有人发现出售有超过三天的面包,当众奖励一千美元,结果生意越来越兴隆。有一年那个地方遭受大水灾,面包缺货,该店连日加班生产,但是有的地方洪水阻隔和路途遥远,有些面包运到目的地已经过了期限。按照该店的宗旨,凡是超过三天的面包,绝对不能出售,凯瑟琳就派人把超期的面包拉回来销毁。然而途中饥饿的人们围上来非要买不可。押货员就是不肯,说“我们老板规定太严了,如果明知面包过期而卖给顾客,一律开除”。所以他坚持不卖。人们责骂押货员是个大笨蛋,有钱不赚。这件事恰好被过路的记者碰上了,当即拍下了照片,一经宣传,凯瑟琳信誉大增,面包销售与日俱增。几个月后,面包制作设备扩大6倍,后来变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企业,每年的营业额由2。3万美元猛增到400万美元,凯瑟琳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面包女王”了(参见《方法》1995年2期文)。以信用去赢得顾客的信赖,用爱心去关怀顾客食品的新鲜,就用这种“不争”的方法去“善胜”。 
  老子智慧与当下市场竞争理念
  我们一些中年、老年人都知道当初计划经济是怎么一种情况,也知道了没有竞争,经济很难发展,国家也很难富强,当今的市场经济就是遵循竞争的原则,竞争是主旋律。那么,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老子“竞争”中的“不争”的理念,是否可以和现代的市场竞争理念来做某些对话呢?我们也来解读演绎一下。
  今天关于现代市场竞争的理念学者有许多研究,比如有这样一些理念:优者生存,劣者淘汰;收益的“最大最小”原则;公平合法的原则;时效性原则;信息性原则等等。我们先来解读这样一个故事。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材料,很有启发。
  据说美国有这样一位农场主,他种的农作物每年都获得当地农会竞赛的最高荣誉奖,而他获奖后必定把自己所获奖的最佳的品种分给他的邻居们。
  大家觉得不理解,难道他不怕别人获得了他的种子,在下一次的比赛中超过他?
  这位农场主看出大家的疑问,做了一次非常感动人的解释。他讲了道理:
  “我无法避免,因风吹而使邻居的花粉飘到我的田里。倘若我不将好的种子分享给每个邻人,那么飘过来的花粉不好,也必然会使我的田地产出不好的品种,惟有在我周围的品种都是好的,才能保证我的田里产出最好的品种。而我在得奖之后,不会就此松懈偷懒,坐享其成,仍然继续努力研究改良,因此我能继续不断地获得最高荣誉,因为当别人赶上我去年的水准时,我早已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我从来不担心别人超越我。相反,若有人超越我,将带给我精益求精的动力,让我追求更大的进步空间。”(《读者》2003年23期)
  我觉得这个农场主的竞争,已经不是个竞争的技术问题、智慧问题了,他已经上升为一种感动人的很高的精神境界层面了。这和老子说的就很相象,我们可以联系起来加以阐说。
  我们就依照现代市场竞争理念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竞争理念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优者生存,劣者淘汰。那么这个农场主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农场主当然也处在竞争中,而且他当然是适者、优者、生存者,而且是优秀的适者、优者、生存者。可贵的是,他不去挤压别人,一定要把别人挤垮压垮,而是尽管我是适者、优者,你是不适者、不优者,我却要你也转变为一个适者、优者、生存者。这就是境界了。这里有老子所说的“不争之德”。(第68章)
  第二个竞争理念是,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叫“最小最大”理念。我们看,这个农场主不就是这样?他把自己的好种子送给别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很小的,或者说是最小的耗费,但是第二年别人种得好,花粉好,这些花粉飘到他的田地,不是让他自己的农作物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是可以获得更大的丰收?这里真如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无尤,就是无过失。如果设想一下,在竞争中你不关心别人,那么别人也不会关心你,还可能捣蛋、破坏,那不就是有“尤”了?
  第三个竞争理念是,要公平又合法。那个农场主在竞争中做得很好,合法是当然的,不用说了,就说那个公平,不仅做得很好,而且有境界。这怎么说?因为农场主的竞争有高层次的公平,就是我不是每年就像一个九段棋手,跟一个三段棋手来比赛,这没有意思了。我把好的种子给你,帮助你,然后提高你的水平,明年我们就在差不多的水准上竞争,这不是更高层次的公平合理吗?这种竞争不是生存竞争了,而是变成了一种生产与生活的艺术性的竞争了!这也符合了老子说的“无为无不为”了。
  第四个竞争理念是,要有时间观念,效能观念。这个农场主,太懂得这一点了,他把好种子给别人,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取得最好的效能。比如他的作物可以在第二年就获得别人田里飘来的最好的花粉,另外人家的进步逼着他加快自己研究开发的速度。这不是智慧的时间观念,效能观念吗?这就是老子说的“无执故无失”。(第64章)无执,就是不执泥、局限、斤斤计较于一己之身、一己之私、一己之欲、一己之利益,那么就会无过失。
  第五个竞争理念是,信息就是资源,就是竞争的资源。当下国外普遍流行这样的观点,谁控制着信息就掌握了命运,失去了信息就失去了主动。这个农场主,表面上做得太傻了,你把自己的信息给了别人,你不是失去了主动了吗?不!农场主对这一点是太智慧了,我把自己的好种子送给邻居们,我确实是把信息都给了你们,但是你们都去用这些种子,你们在使用过程中以及最后结果,可以反馈给我许许多多的信息,这是我一个人实验种植所得不到的,那么就会给我进一步研究、改进、提高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我给你们信息资源,但是你们也给了我信息资源,而且给了我更多更广泛的信息资源。这不是大智慧?这就是老子说的“不争而善胜”。(第73章)
  这个外国的农场主人,大概也不知道老子的理念,但是却和老子的理念相吻合,这本身说明老子哲学为什么受到世界上的欢迎,就是因为在人心、人事的“道”中有相同相通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竞争只看到“优生劣汰”、“你死我活”、“残酷竞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今天还有说“快鱼吃慢鱼,慢鱼吃更慢的鱼”等等,充满着硝烟味。但是竞争中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个走共同富裕的目标啊!而在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就还可以看到“竞争”中的和谐,和谐中的“竞争”,这也就是老子期望的“使民不争”(第3章)的理想境界。
  有时我会遐思,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国富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部巨著,他提出的著名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论断一直到今天还挂在现代人的口上。确实这种理念下的自由竞争,使得英国经济在当时飞速发展,但是斯密所向往的利己主义与经济规律自发作用相结合的社会秩序也没有看到。后来就有李嘉图、马歇尔等,一直到凯恩斯、熊彼特等等经济学家,他们不断地修正推进市场经济的理论,已经很成熟了,有许多宝贵的智慧、经验与教训,是珍贵的人类共同的财产。我想,如果他们读过老子的书,不知道心灵上会产生什么碰撞,发生怎样的对话,一定会精彩纷呈的,不过,这当然是一个无解的玄想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