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比翼 作者:青镜晓颜(晋江2013-12-13完结)-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就跟昨天晚上一样,哪怕把这句话念上100遍,心口还是砰砰跳着,脑子里乱七八糟,什么想法都冒出来了,有用的一个都没有。
曲蕊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小腿肌肉在微微抽搐,每迈开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WM的比分播报完毕,然后,广播里开始报QL的名字,该他们上场了。
QL已经绕场滑了一圈,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站在宋江川旁的挡板边,听到广播之后,宋江川还是毫无新意的那几句叮嘱,倒让曲蕊找回了几分清醒。
短节目要开始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场成年组国际比赛呢。
因为脑子里转着这个念头,她的动作慢了一点,是刘元凯拉了她一下。
曲蕊抬头看了他一眼,刘元凯冲她微微点了一下头。曲蕊知道他的脑子里差不多也想到了这句话,只是,刘元凯的后续念头,完全不同,他想的是:第一次出国比成年组,一定要好好表现啊!
然后,没了。
要是真问他,他会说:“比赛的时候想那么多干嘛?也想不了那么多啦。”
男人的思维方式,的确和女人不大一样。曲蕊突然有些庆幸刘元凯的“粗心”了,他对很多事情不够敏感,也就没有太多杂念,等于摒除了很多干扰。
于是,这个时候,只有右手手心里传来的温度是踏实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一二之间
如果说XL(原版)、TY、NJ是技术般配的组合,那么QL、XL(新版)就是性格互补的组合了。
即使宋江川从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他组队考虑的因素,但像李昂、尹真这样的聪明人早已看出,他在执教思路上的微妙改变。
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承认之前犯下的错误,并且为错误承担责任,然后努力善后、改过。有的教练第一条都做不到,他们墨守成规,脑袋已经僵化,跟不上新形势,最恶劣的是,面对惨淡的结果,一味将责任往选手身上推;有人承认了错误,却仅止于此,依然故我。
做到了这几条的……目前恐怕也就宋江川了吧,孟飞执教没有走弯路的前科不算改过,不知冰舞岳正韬那边如何了?女单余汉桥黄慧珠夫妇倒是一直紧跟新形势的,余汉桥当过国际裁判,当然紧跟ISU脚步。只是女单变数是四个项目里最大的,有些事情也不是他俩能左右的。
尹真想,宋江川的选手都是幸运的,不管最后能不能成气候。
比如QL。
刘元凯从单人转项而来的时候,宋江川是倾向于让他与夏宜姿组队的,技术配得上,但是最后宋江川没有这么做。
刘元凯性格比较木,不要说花花心思,一点浪漫细胞都没有,经常出现夏宜姿“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白浪费了她的玲珑心思和出众的表现力。虽然夏宜姿没有明说,但宋江川看得出来,她对刘元凯不是很满意,而且,刘元凯也不像是会主动向她示好跟上她脚步的样子。
巧妇伴拙夫的组合,即女伴远强于男伴的组合也是有的,可是巧妇一肚子怨气,拙夫心不在此……那还是算了罢。
曲蕊虽然能力差点,但是刘元凯肯围着她转,她也肯与刘元凯搭档,有这些就足够了。
关键是,QL走到今天,已经能做到互相扶持了。
与JGPF一样,在曲蕊状态很差,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因为刘元凯的稳定,QL得以保住底线——不崩。
开场第一个技术动作,3FTh。这是QL从上赛季就开始练习的难度。刘元凯的身高已经达到1。80m,力量更加充足,同时曲蕊的身高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这次短节目曲蕊的点冰明显犹豫,刘元凯的力量依然保证了腾空高度的充分,给了曲蕊足够的时间完全空中转体——照解说的意思,这高度,四周也许都够了。
这是QL短节目7个技术动作中,得分最高的一项,而且是给裁判们的第一印象,哪怕QL只是个TES党,也自有可取之处,不少选手想当TES党都没资格呢。
得分第二高的是5ALi,即阿克塞尔拉索托举,这是本赛季短节目规定必须完成的一组托举,属于第五组托举中较难的一种,因为上法要求男女伴同向滑行,女伴起跳类似阿克赛尔跳(A跳),不能像5TLi(点冰拉索托举)那样靠点冰发力,所以,对男伴力量、控制要求非常高。
力量不够,举不上去,控制不够,举不到位。还有一个麻烦,同向滑行,女在前男在后,在女伴被完全举到空中之前,男伴的视线都是被挡住的,特别是女伴个子偏高的情况下。QL后面上场的加拿大组合PL就出了这个问题,差点撞上挡板——滑行速度快的组合,就可能有这个麻烦。
在旁观者看来,刘元凯将曲蕊举过头顶好像吃饭走路一样容易,说举就举了,那一瞬间的视线被挡,不成问题。大概也就是宋江川才知道,为了这个举重若轻,QL,确切的说是刘元凯付出了多大代价——他的力量很强不假,但协调性一般。最开始的QL组合,最漂亮的动作居然是跳跃!两个人的3S、2A都非常稳定不怎么出毛病!
这是几乎男单转双人男伴的通病——男单是不会训练选手的上肢力量的。
杠铃、沙袋、假人也扛过一段时间。纵然穿着演出服,也能看到刘元凯小臂上鼓鼓的腱子肉,这都是力量练习的成果。
捻转三周高度更是惊人。不过这次为了稳妥,刘元凯少做了一个定级条件,起抛后手没放下过肩膀,最后只定到了三级,同时因为曲蕊非常紧张,起跳有刮冰,空中身体姿态不好,加分减分一抵消,GOE就没有多少了。
这是几个加分动作,扣分的动作有单跳、步伐、双人联合旋转。除联合旋转外,基本都是曲蕊的原因造成扣分。
特别是单跳3S,能看出是因为太紧张起跳都变形了,空成2S一点都不奇怪。这样,即使刘元凯的3S没有问题还挺漂亮,计分却要算曲蕊的那个2S。
如果不是她的紧张,QL的分数应该能破60的——四大洲一向给分较慷慨,这分数若是再高0。6,就能刷新他们JGP分站创造的PB和SB了。
“太可惜了。”薛畅如是说。
宋江川却在表扬QL:“干得好。”
只是空一个3S,远不算崩盘,自由滑还有机会,QL在自由滑有基础分优势。虽然宋江川心里也知道,大多数时候,基础分就是个画饼,完不成动作质量不行,再高的基础分都是纸上的——看着挺美,瞧瞧FD本赛季的惨相就知道了。
QL再怎么说也比FD强吧?他们上了捻四的自由滑有滑下来的时候吧?虽然,就那一场JGP分站,冬运会正赛那次也应该能算……
QL之后出场的依次是加拿大的PL和美国的LE,实力都不算特别强,甚至还不如第一个出场的WM。薛畅一看PL就很有把握地下结论说:“肯定单人改行的。”
双人滑七项技术动作,他们就只有与单人项目相同的步伐、跳跃还行,托举捻转抛跳质量稀烂,双人联合旋转还出现了变姿态后重心偏移转不动的大失误。
只可惜QL的背手气,还可以的发挥,丢在第一组,真是给大大地拖累了。具有冠军相的组合,本来就全部集中在了第二组。
日本东道主的功课做得特别出色,在第二组上场热身逐一介绍的时候,还将这5对双人组合目前为止的最好成绩都报了一遍。
BS: GP法国站冠军,GPF亚军;HZ:世青赛冠军,GP日本站季军;HW:世锦赛亚军,全美锦标赛冠军;CN:冬奥会季军;TY:世锦赛亚军,GP加拿大站季军,中国站亚军。
这阵容,的确够豪华的。
哪怕对花样滑冰比赛一窍不通的观众,听到这些华丽丽的成绩,也大概能明白这一组的选手是个什么水平了。实际上,这5对选手一同出现在下个月的世锦赛甚至几年后的冬奥会的赛场上,也是极有可能的。
观众的眼福,反过来说,也许是选手的噩运,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进行一场“血腥厮杀”,才能决定最终名次。
是挺残酷的,但这就是竞技体育,因为至今依然忠实地遵循着丛林法则,被称为:“不流血的战争”。
作者有话要说:
☆、压力
虽然HZ的状态也挺一般的,薛畅表现得远没有宋江川那么焦躁。
从当运动员起,他就是这个性格。在他看来,如果还能努力一把,那么赶快行动起来!如果行动也改变不了什么,焦虑、担忧就更没用了,那,我为什么要跟自己找不愉快?
忧心这忧心那会把自个忧心至死的,没听说过有种病叫“忧郁症”吗?
尹真以为薛畅这种心态非常正常,非常健康;相比之下,宋江川对自己的选手就“关心则乱”了,亏得TY本身抗干扰能力强,爱受不良心理暗示的曲蕊就连累了刘元凯。
略有非议的,是薛畅对HZ,确切的说是对何若晗的奖励措施:“比好了带你们去尝尝鲷鱼刺身!”
何若晗自然的欢天喜地,张凌峰表情晦涩难明。。。。。。
HZ因为体重问题被吴敬延点名批评过,尹真也是知道的。要是吃多了,回去又得加训练量把体重降下来——老这么加了又减,真的没有问题吗?
其中的猫腻之处,何若晗以及尹真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吃一口不就是“尝”了吗?
剩下的就让张凌峰为你解决掉吧!作为搭档,他怎么可以忍心眼睁睁看着你又吃得身材圆润然后跳跃低空,被迫痛苦地减肥呢?
与其让你痛苦,不如让我代你受过吧!不要客气了,不要觉得对不起我了,我是你搭档我不为你着想谁为你着想呢?
现在还没发现搭档和教练险恶用心的何若晗摩拳擦掌地做好了为刺身料理而奋斗的准备,其斗志之昂扬让尹真觉得将来冬奥会的时候,在冠军奖品里加上一份何若晗最爱吃的大餐,中国双人滑多年来未尽的夙愿就可以一朝得偿了。
从逻辑上来说,尹真自认为这个推论没有一点问题。
而且这次四大洲HZ的表现也的确让人放心。
与QL不同,HZ出的问题多出在短节目,因为他们没有基础分优势,何若晗单跳容易出纰漏,这几个赛季的短节目编舞也都是欢快的,节奏一快,容许他们失误的余量就小。不像QL的《爱之梦》和《G大调第一号大提琴组曲前奏曲》,只要人还在慢悠悠的滑,不是专业人士谁能当场看出失误了?
所以,只要HZ撑下了短节目,薛畅心头的大石头就能落下了一多半儿。
只是,由于目前为止HZ本赛季的短节目总不能Clean,薛畅每次都得这么提心吊胆一回,这样的感觉,非常憋屈。到这次四大洲,终于可以爽一回,那个酣畅漓淋的爽快,就别提了。
尤其是现场的气氛。
日本的花样滑冰比赛氛围非常非常好,即使双人滑不是他们的强项,观众也是坐满了整个体育场。加上HZ的短节目音乐是特别能吸引集体共鸣的桑巴舞曲。
从《Cuban Pete》欢乐的前奏开始,观众的掌声就没有间断过,国外的解说员曾经评价,HZ最突出的优点,并不是高难度的双四,中国双人滑之前就有能完成双四的WP,但是他们并没有HZ这样的人气。
HZ优点,在于表演上的魔力,和无与伦比的气场。
不论是青年组的《卡门》,或者是现在的《Cuban Pete》,只要他们站在这块冰场上,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而且,还能像一个黑洞一样,将坐在四周的人们,无论是观众或者裁判,统统拉入他们的世界中去。
就像《变脸怪杰》的剧情,原本剑拔弩张枪口上膛对准嫌疑人的一大拨警察,在变脸大神神奇的音乐和舞蹈感染之下,居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跟着一起跳起了桑巴舞,即将交火的空地成为了舞台,作为路障的警车成了道具,探照灯充当舞台灯光,所有人都是演员,不论一秒钟之前他们是谁——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加入这一场狂欢之中。
在花样滑冰比赛中,当节目结束之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是对选手表现最大的褒扬,但是这次短节目才进行到一半,就有观众站了起来,跟着一起手舞足蹈。
日本观众观看比赛的传统,喜欢手里拿着扇子,上面写着自己钟爱的选手的名字,可以收在包里,比赛的时候拿出来挥舞,比横幅海报方面得多。今天HZ的桑巴舞,本来跳舞的时候也是可以拿道具的,电影中变脸大神拿的是响葫芦,HZ节目中颇有几个手部动作就是模仿电影而来,尤其是直线步部分,一边走一边晃葫芦一边扭,与真正的巴西狂欢节集体桑巴舞完全一样。
HZ出色的肢体动作、眼神、表情,使得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们一起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桑巴舞的欢乐像病毒一样传遍全场。。。。。。如果全场观众一起跳这支舞,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我靠!太壮观了。”
宋江川在吴敬延身边待了好多年,见识了不少大场面,这个时候还能保持着淡定,年轻如许俊就震撼得不行了。他四下里张望一圈下来:是的,观众们都站起来了,都在跟着HZ的动作一起跳舞。
被震撼到的不止是许俊,连裁判们都震撼了,有人的眼睛在四处乱转,一圈下来,仍旧没有发现HZ的啦啦队在哪里——所有观众都是他们的啦啦队。
这对裁判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分数只能高,不能低,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观众无法推翻裁判的打分,但是惹了众怒,这场比赛的裁判们,在很长时间内将会成为“过街老鼠”,在冰迷中“声名鹊起”、人人喊打,而且还不排除被ISU内部的监察人员关照。
何况,四大洲锦标赛本来就有水漫太平洋的传统,当每个裁判都选择了自己心中较高的那个分数,HZ的得分比起他们之前的SB和PB狂涨将近10分,直逼70大关,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下子,连中国队的教练组都被震撼了。
中国一双WH的PB,也就是70多啊!奥运会的那个赛季,PCS和GOE系数更高一点,现在双人短节目的PCS要乘以0。8,各个技术动作的GOE也按难度要乘以不同的系数,不再是原来几乎清一色的乘以1。也就是说,按奥运会之后的新规则,要拿高分会更困难,HZ的TES和PCS,如果按奥运会那赛季的系数换算再相加,总分已经超过WH了。
薛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HZ更是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继续桑巴舞,答谢现场观众对他们的支持——他们心里很清楚,没有今天观众们的配合,给裁判们施加了这么大的“压力”,他们拿不到这样的高分。
同样被施以压力的,还有紧随HZ出场的BS组合。
与HZ一起开始国际比赛征程,BS被看做是HZ的同辈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QL因为太没存在感,总是被人遗忘。
青年组时代,HZ的霸主地位无人可取代,面对他们的强势垄断,BS也无可奈何,但是成年组……
本赛季BS可是杀进了GPF哟,虽然是法国站最后一刻淘汰TY搭末班车进去的,有点运气成分,可总决赛又上了台子的哟!还差点赢了FL!
HZ则因为加拿大站没比好,虽然日本站拿到第二,终究没能进入GPF。
BS是没有HZ那么彪悍的难度的,他们强在动作质量,TES并不低,之前被人诟病的非主流表演风格自打进成年组之后,开始向主流靠拢,这种情况下,BS上位要比中国的HZ轻松简单多了。一两场比赛PCS就上一个档次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只是,就算拥有高贵国籍的他们,在HZ的分数面前,也变得惶恐起来。特别是他们就在HZ之后出场,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