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孙策-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姿鹗阏飧隽疾帕恕�
至于投降交人这件事,想丁山当日也已经在烈火中殉城了!我们拿什么交给他。这个孙伯符的心计还真是恶毒,他在逼我们反抗到底啊!
就算是我们真要投降,交出了丁山,天下还会与我们陆家同心吗?
唉!这事我们再议吧!最近中原的形势可能会有变动,你就先回去休息,过些日子再议。好吗?”
陆逊顿时楞住:“这孙将军有这么坏吗,看他豪爽的样子,只是随口说出的条件。还真想不到,他会有这么多的心思在里面。看来我对这些大人们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啊!”
陆逊对孙策的一点好感,却是被陆康的这番话毫不留情的粉碎了!
还想再说什么,陆康却是挥挥手,示意他离开。年幼的陆逊黯然摇头,只得遵命回房休息。年纪太过幼小的他,终究还是说话的份量太轻。
加上这次的出使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不但没有劝退孙策的部队,还给他送去了两个人才。
至于陆康所说的中原形势变化,就是曹操袁绍与其它三方的大战了。
第二天,孙策的军营里就传来了寿春的军令。左将军袁术果然以朝廷新封的兖州刺史金尚为先锋,再次带十万大军出兵封丘前线。并征调匠营工匠回归大军。
军令上轻轻的表彰了一下江东军前些日子的战绩。
袁术果然已经知道陷阵营大胜的消息。但他并没有要求孙策何时攻下庐江。命令中要求只有一点,绝对不能失败。袁术也害怕孙策一旦战败,会导致自己的后方不稳。
当然,李铁等一部分熟练的匠人,从此就留在了江东军。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小型匠营,这之后慢慢吸收人手,成为了江东军匠营的。
而之前传来的消息,公孙瓒的在界桥大败后,退到右北平。再次聚集了六万大军,接着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公孙瓒乘胜挥师向南,攻下郡县无数,直接打到了平原县,大大的重振了他白马将军的威名。此时整个冀州都已经被公孙瓒的大军占领。
公孙瓒并派遣其青州刺史田揩渡过黃河占据了齐地。
别部司马刘备先代守平原令后又调任高唐令,平原交给了兖州州牧单经,并配置了郡守县令,冀州以东的几乎完全落入了公孙瓒的手里。只是不久之后单经在一次进攻作战中落入了袁绍的埋伏,战死当场。
刘备又因战功,回到了平原令的位置,并升任平原国相。直到初平四年投靠陶谦,他一直也没有动过地方。这差不多两年时间,刘备却是充分的表演出了他爱民的一面。
三十三岁的刘备在平原县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
这平原县成了刘备有生以来第一个表演的舞台。平原为他赢得了爱民如子的美名。为他日后赢得民心,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而李儒从军报上得来关于刘备的消息,说得就是这一段了。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县令调动,本来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李儒这个日理万机的人,自然不会加以特别的关注。
这时也是公孙瓒最强大的时刻,自此战失败后,公孙瓒的军事实力就走了下坡路,再也没能在大的战争中打败过袁绍。
同时徐州的陶谦则出兵五万,早已屯住于发干。
一时间,袁绍曹操联军,被分别压缩在冀州与兖州两块狭小的地域。形势变的对袁曹联军极端的不利起来,仿佛只要三方联军只要再有一个强力的攻击行动,两家的势力就被彻底消灭。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小事。陈留太守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原冀州牧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一代州牧,只因为一时糊涂却是落得在厕所中自杀身死地下场,这才真正是遗臭万年了。
而再说幽州牧刘虞的小儿子刘和,原本被袁术拘留,在马日磾等人的帮助下出逃后。历经艰苦到达冀州时,袁绍已经骗取了冀州,代领了州牧之位。袁绍见到刘和以为奇货可居,以后可以拿他来威胁刘虞,说不定还能白得一个幽州。
打得算盘和袁术几乎是一模一样,还真是一个父亲出来的品种。刘和从此也只能被袁绍扣押,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最终他还是成了袁绍手下的一名谋士。
直到后来刘虞被公孙瓒诬陷谋反,全家斩首。他与大将麴义一起率兵支援鲜于辅等人,终于大破公孙瓒。为冤死的父亲刘虞报了仇。
眼看着各地大战不休,而庐江这个最早开战的地方,却反而陷入了平静。江东军为了遵照左将军稳定为上的命令,只是进行每日的训练,却是没有战事发生。
庐江的人马更是不可能主动出击来找死了。
这天孙策在营中收拾行装,准备北上,去完成两件重要的事情。原本老师马日磾的嘱托,却是一直也没有时间去做,转眼一个多月了,也该有个结果。
贾华进来报告说:“主公,属下回来了,吴用在外面求见主公!另外属下带来了家里的一些信件。”
孙策一喜,接过贾华递上来的信道:“请他进来吧!贾护卫回来得正好,这一路上辛苦你了,去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跟我一起出一趟远门。”
贾华恭敬的说道:“能为主公出力是华之荣幸。这一路,只是马车慢了些,属下不累!随时能出发的!”
说完就走到门外与宋谦交流起来,必竟他离开了有半个多月,这里的情况也有些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个人还是十分的细心的。
第八十二章小桥来信与大汉第一商
第八十二章小桥来信与大汉第一商
孙策低头认真翻看着手中的信件,却是没能看到转过身的贾华,嘴角似乎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这个时代,能收到家人的来信就是一种幸福。
毫无疑问,家信中有母亲、华薇、刘莹,还有桥靓的信,看着笔迹就可以知道。只是其中还有一封明显是女人的笔迹的信,信上同样也散发着淡淡的有些熟悉的清香,却是没有落款。
孙策不由得有些疑惑:“这是谁的信?蝶舞随身带着,在寿春和家里,应该没有哪个女人会来挂念我了啊!不是寄错了吧!应该不会!这是交付贾华带回来的!”
正想招贾华来问个清楚,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邪念:“是不是贾华拿错了,把军师的家信拿来我这里来了。咦!要不要看看里面有没有激情!”
好奇的念头一旦升起,就让孙策陷入了无法自拨的,想要偷看信件的念头。
偷眼看了一眼贾华,发现他正忙着与宋谦,王越,周仓和几个老侍卫们打招呼,拉关系,根本没注意到军帐里边发生了什么事。
孙策连忙背转身,偷偷的撕开了信口。
“要是军师怪罪,就让他怪贾华吧!谁让他给错了信呢!要是里面有什么秘密,或者暧昧什么的,这次就发大了。
下次可就有把柄去好好调戏一下他们两个,平时都扮得像温文守礼的君子。谁知道背后怎么腻呢?看你们还敢来嘲笑我,嘿嘿!”
抽出了信笺,一股淡淡的清香随之飘散出来。孙策抽抽鼻子,这香气真得很熟悉,可好象又不是任红昌常用的味道。这让孙策更是好奇,不是她,这究竟是谁呢?
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一看。第一页却只有三个大而依然显得秀气的字‘登徒子’!
三个‘触目惊心’的大字,让孙策惊得几乎坐了个屁墩。
孙策大惊之下,顿时明白过来,嘴里不由得有些发苦。翻到下一页,果然就是一首自己那天临时抱佛脚‘做’出来的著名新词,水调歌头。
书写工整而秀气的隶书,让整篇字看起来是那么地赏心悦目。
只是最后的落款却是一句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正是上次在桥府时孙策以为对大桥,实际上却是对自家小姨子说出的名言。这句话也只对她一个人说过,别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孙策却是真正的心乱如麻,眼前浮现大桥、小桥两人一模一样的娇美容顔。只是一个对自己总是热烈如火,一个大概是因为自己抢了姐姐的宠爱,对自己总是冷若冰霜。
但两人一样胜雪的肌肤,摸上去真是吹弹得破的滑腻手感。一样的如清潭般能印出人影的大眼睛,娇小而挺秀的鼻梁,一想到两人连胸前的轮廓大小都几乎一样。
让孙策真想马上飞到寿春,再细细品味一番。
“唉!这样的极品双胞美女,偏偏是一个热情,一个冷清,两种互补的个性。这是老天爷赐于男人们的恩物,是男人谁不想要呢!我承认我也是喜欢小桥的!可是该怎么办才好呢?”
面对小桥隐隐的柔情,孙策终于在心底第一次承认,自己一直藏在内心最私底下的念头。
“人说小姨子是姐夫的贴心小棉祅,可是自己家的这件可是十足的带刺小棉祅。这要是穿上去只怕非扎的千疮百孔不可。
不说大桥要反对,桥蕤呢?他会同意把两个女儿都交给我一个人吗?还有怎么向公谨交待。说我监守自盗吗?把兄弟的老婆自己纳了?不可以,不可以!唉!早知道当时提亲时,直接就向桥蕤叔叔说两姐妹都要就好了!”
孙策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吓了一跳!
“尊重历史,这可真是要命的事情!算了,暂时先不去想它,到时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我们年纪都还小呢!”
孙策摇摇头,想要丢开这个让他挠头的问题。连忙拆开其他几封信,信中自然铺满的是几个女子浓浓的思念,看得孙策真正的感动不已。这是每一次收到自己家人来信时,都有这种幸福的感觉。这就是家人千丝万缕的牵挂啊!
看到大桥的信时,果然,信上有说道小桥。
大桥信中除了必然的想念,还说:‘不知怎么了!这段时间,婉儿总是有些魂不守舍的,接二连三的做错事。而且她以往最喜爱的琴棋书画,拿起来都有些心不在焉了。反而跟妾身学起了女红,还特别要求要绣一对鸳鸯。也不知道想要绣给谁。
而且常常是躲在一个角落里,偷偷的一个人想心思,有时笑,有时怒,有时还害羞的样子。就象妾想念自家的这个老公时一样。婉儿是不是也春心动了,想她的未来老公了?
只是她常常写上一遍那首水调歌头,却又不是撕了就是烧了。一副很奇怪的样子,问她也不肯说究竟是怎么了!她有心思可是从来没有瞒过我这个做姐姐的,就象我没有瞒过她一样!
是不是老公你对小桥说了什么让她生气的话!感觉她怎么好象有些恨你的样子?你要是得罪了婉儿,我一定不放过你!你要倒霉了!’
孙策看着大汗淋漓:“这大桥也太精明了吧!怎么就想到我这个老公的头上来了,我也没有说什么让小姨子生气的话,就是因为误会,对她做了些不该做的动作而已。
就是不知道月亮儿会怎么对我不客气呢。
想到她那娇嗔的样子,孙策就觉得自己的又是被她的影子触动了一次。
想念啊。还真是想念她!和她!反正两人都一样,想谁都是想,想到她也就等于是想了她。到时再看吧,反正我打定了主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再看母亲的来信,主要就是对黃蝶舞这个未见过面的儿媳有了身孕的关心了。
诸多的嘱咐,让孙策不由苦笑连连,如果母亲信中的要求能做到一半,她也就不是黃蝶舞了。首先安静休养什么的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反正现在影响不大,也就随她去了。
正当孙策忙着看寿春的来信时,帐外走来一个身影。孙策知道是吴用来了,眼角也没抬的,说道:“吴用舅舅你来,辛苦了,你先在椅上坐会!”
来人嗯了一声,不再出声的坐在了新做的椅子上,还有些好奇的扭了几下屁屁。
这感觉可是要比跪做舒服多了。然后又起身,撅着屁股,上下左右的把这奇怪的椅子看了个通透,只恨不得就抱着它回家慢慢研究了。
没错,这些天,孙策让匠营留下的那些匠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不断有‘新发明’的图纸,和各种设计方案被亲卫们送到匠营里。然后又由那些看不明白,或是有所疑问的匠人又拿着跑回中军大帐,找孙策要解释。
这椅子就是其中的一项,孙策实在是受够了那跪坐的别扭姿势。第一项设计就是让营中的木匠制出了椅子来过把坐位瘾。坐椅的普及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其他众多的设计理念,在孙策写出来以后。被交给了匠营的匠师们学习,消化,吸收。只要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些极其聪明的巧匠进步的是极其神速。
终于享受完众女的温情思念和母亲的挂念,孙策舒了口气,抬起头来。
却看见一个身材还算魁梧的中年男人坐在自己的桌案前的新椅上。正用一种奇怪而夸张的动作,扭动着他那还有些巨大的臀部。
好象在享受着椅面给他按摩的感觉。只是一双不大的眼睛里看着这椅子,放出的却是贪婪的光芒!
孙策奇怪的想到:“这个人是谁?贾华不是说吴用舅舅来了吗?不是吧!难道眼前的这个‘瘦子’就是他?”
孙策试探着问道:“你是吴用舅舅?”
那中年人哈哈笑着点头,说道:“好外甥!怎么一个月不见,不认识舅舅了!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说给我一个发财的机会就是这种圈凳吗?真是个好宝贝,这东西要是上市一定大卖,看来我老吴发财的日子就到了。
孙策有些疑惑的问道:“你真是吴用舅舅,怎么瘦得这么狠,瘦成这样了,整个人看着减了一半的肉!”
吴用哈哈一笑道:“你前次不是让我家女婿传话给我,有要事相商吗?还说给我一个发大财的路子。我就日思夜想呢?想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
这个多月来,就成这样子了,这倒也好,如今舅舅我可真是身轻体健,腰不酸,腿不痛!一口气上几楼也不累,你这个主意啊还真是实惠。你可真是舅舅的福星啊!
外甥宝贝儿,你是准备把这个东西,让舅舅来经营吗?”
叫得那个肉麻,害得孙策直掉鸡皮。怎么有点象盖中盖的词啊!看来认真的思考问题还能迅速减肥,这倒是个新发现,难怪那些政客们都是少有几个肥头大耳的。
看来这些政客们,一个个还真是心计太多了的缘故。
孙策还是定下神来,把自己的构想对吴用说了一通。
总得来说孙策准备设立的是一个商业集团的模式。总体将由吴用全权负责。由他负责所有的江东军新发明的开发,销售。
先从眼下最平静的荆、扬、豫州三州开始,当然重心肯定是放在扬州、豫州了。这两州眼下都是隶属于袁术,关系也还可以,方便控制一些,日后再考虑向各个州郡扩张。
眼下自然会有一些行商,把这些东西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去。而徐州方向一开始就被孙策给否决了。只一句话,徐州要酒,让他们用高价来买吧!
孙策深知不久的将来,徐州才是大战的焦点。他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销售网,被轻易的毁于战火。那里,只需安排一些暗探就可以了。
而且周瑜的暗探们,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早已经开始向着各个重点关注的城市开始渗透。他们基以开酒楼的身份做掩护。
名称是早就选定,就叫做扬州酒楼或扬州酒家,根据所在城市大小而选择不同的规模而已。扬州人这么多,去各个城市开些大大小小的酒店,也不会怎么引人注意。
这些本来都是在周瑜到寿春见孙策那一次的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