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玫脑诮猩钕氯ヂ穑俊�
  听了徐庶的回答,韩嵩与桓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视苦笑一下。韩嵩更是被气的扭过头,不再看一眼徐庶。
  心里想着:“怎么救了这么一个死不悔改的混小子出来。不过他要是不混,也不会十八岁就敢杀人,逃窜于江湖了。”
  桓阶一脸痛惜的问道:“元直啊!那你就准备一辈子东躲西藏,直到有一天,你老了逃不动了。再象今天这样被官差捉住,打入死牢吗?如果你有了孩子,你让他们怎么活下去!
  跟你一样被司寇连坐定罪?即使过了百代,还是要将你的子孙脸上黥面墨刑,刺字涂墨。以供官府役使。或是贱卖给那些商贾大户为奴婢,终生受人凌辱吗?”
  桓阶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男人要有责任感,孝敬父母,爱护妻子才是人生至理。
  不要让你的亲人永远是因为你带给他们的伤害而记着你。你这样一逃了之,你的父母不担心你吗?这些年,你可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尽过一丝的孝心。
  你有一身的武艺,武勇过人,你能战胜十人、百人,本官信你!可是只我长沙郡就有精兵五千余,你能战胜几人?同样的你武艺高强又如何!如今却在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面前,毫无反抗的力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就是书中的学识给我的力量。对付你,我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我却有无数的郡兵、官差来为我执行我想施行的命令。”
  徐庶在这些逃亡的日子里,无聊之极,很是读了些书。只是却没有人指点,很多问题却是没能想明白。现在听桓阶如此说来,深觉有理,想起自己逃亡在外,在家孤苦一人的母亲,和以往的亲朋却是连见面也不能。
  不由得想念起四年不见的母亲,和亲人们来,想得更是有些痴了。游子离家,难忘的永远是最亲的家人,可是他却是有家也不能回了。
  “难道真得就这样在外面混上辈子吗?难道等母亲病了,也不能尽孝床前吗?那我还算是人子吗?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就象这官老爷说的一样,我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要让母亲大人为我骄傲,而不是再这样无止境的担心下去!”
  想通的徐庶倒在床榻上一抱拳,对着两个救命恩人真诚的说道:“两位恩公,徐庶当初年少不懂事,出于一时义愤犯下大过。只是每有悔改之意,却不知如何才能补救。还请两位恩公救人救到底,指点小子一条明路。”
  韩嵩与桓阶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又能让一个有志气的浪子洗心革面。心里很是满意。
  在他们的想法里,能使一个犯下错误的年青人改过向善,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成绩。浪子回头,比教出一个好学生来更有成就感。
  两人的脸上都是绽开了笑容。
  桓阶笑过说道:“元直,听史阿所说,当年你所杀之人也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你本『性』也不算是很差,他还说你很有孝心!我也是应了别人的请求,出手救你一回。你只要真心改过,其他的都可以交给我们!
  本官会把你的户籍调到长沙来,还可以帮你消去案底。顺便派人把你的母亲也接了过来,以后你就是荆州人氏了。至于你自己,还是要趁现在年纪不算太大,多读点书才是正理!”
  韩嵩也是抚着自己下巴上如山羊胡子的短须,点头说道:“正是应该如此!本官前几日正好听说,庞德公他们在鹿门山新开了一个书院,招收各地有向学之心的年青弟子。
  想他的学问还是不错的。本官与桓祭酒就联名推荐你去他那里读书吧!
  他庞德公能坚持节『操』,不出来与我一起做官,这收弟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们的吧!”
  ;


 第六十三章鹿门山外

  徐庶对两人如此无微不至的关照,更是激动的有些无话可说。心中想到:“男人还是要有权力才好啊!就看这两人,与我比来确实是手无缚鸡之力。可是我这身份的问题,凭我自己根本就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剑术如神的王越大师也是无法可施。
  可放到他们这里,却是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只是他们为什么要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无名小子,如此爱护呢?我跟他们又无亲无戚的!该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他却是不知道,人各有所好!能帮助一些年轻人求上进,给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却也是眼前这两个读遍圣贤书的文士,特殊的爱好吧!
  而且桓阶更是曾经受人所托,对眼前这个名叫徐庶的青年更是关注。
  桓阶这一生,对犯错的年青人,也一直采取的是宽大为怀的态度!之后在他的仕途人生上,也是尽心挽救了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本是没有出头之路的人。
  就当做,徐庶这次是幸运的遇到了贵人吧!
  一个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候,他的选择就决定了自己生命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上了正确的人。能选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样的人是何其幸运。
  却是有太多的人在面临自己人生的选择时候,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说,没有被有经验的人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失足成千古恨又不是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
  荆州襄阳城东南约三十里处,有一座神秘的山,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鹿门山。
  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
  就在一年半前,孙策的父亲正是在这岘山之下,中伏战死。一代英雄只能是壮志难酬!让后人空自望山悲叹。
  英雄已经逝去,但山却依旧是巍然不动。草木荣华,与人生死无扰。
  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鹿门山的五座山峰如仙女起舞,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让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中。
  近观渚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李家山旷,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山上有座鹿门寺,一百五十年前,光武帝与近臣习郁在此梦见神鹿自称山神,遂建寺纪念,后来山以寺名,得名鹿门山。
  徐庶在桓阶府中养好伤之后,就随身带着桓阶与韩嵩的推荐信,和桓阶为他出具的新的身份证明。辞别了两位生死相交的前辈,王越与史阿。
  两个豪爽的前辈侠客,也是为他这次因祸得福重新得回正常人的身份,高兴之极。他们虽然不在乎,可这杀人在逃的身份终也是个麻烦,能解决掉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
  再也不用遮遮掩掩的走路,这让徐庶终于有了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再也不用担心,遭遇到城卫官兵的盘查辑捕。他一路心情轻松的来到了这鹿门书院求学。整整四年,他都没有过这种轻快的心情了。
  这让他一路行来,看着优美的山景大大叫唤了几声。
  终于来到鹿门书院的牌坊前,只见那座高耸的汉白玉牌坊上,刻着铁划银勾的四个大字--鹿门书院。两边的立柱上却是刻着一幅长对联。
  上联:云影空照一曲清溪当山绕,典寄乡梓看风光晚照绿水绕山实赏心乐事。
  下联:风声寂静万棵松竹向门栽,身安深林当逸气清明惠风和畅恰游目聘怀。
  两句话却是写出了书院主人的闲适情怀。
  徐庶感叹一番,抬眼看见牌坊下,正站着一个十三四岁,似乎是书童打扮的少年。徐庶心中知道,这大概就是鹿门书院的待客的门童了。不过心中有些奇怪,这个门童的年纪似乎有些偏大了,应该称之为守门少年了。
  心里惊叹:“果然是名门书院,一个守门的童子居然看起来颇有气度,我也要摆出几分认真的样子,起码不能丢了两位推荐人的面子!”
  徐庶整理了一下行装,努力把自己打扮的齐整一些,第一次见面怎么也要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才是,自己以可是要在这里过上几年的。
  上前拱手对这少年招呼道:“这位小哥,在下徐庶有礼了,在下由荆州别驾韩嵩与长沙从事桓阶大人推荐来此鹿门书院求学,这是他们的推荐信,还请小哥代为通报一声。”
  徐庶感觉到,那少年书童看着自己的眼神十分奇怪。心中却是依旧坦然。
  心中思量:“有什么好奇怪的!不错!我是耽误了四年的求学时光,但是今天我也只有二十二岁。只要我努力学习,三五年后应该会学有大成!又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不就是比你成熟了一些吗?”
  那清秀少年听到徐庶的自我介绍,开始一楞,很快就反应过来。也不说什么,只是嘴角微微带笑着接过了徐庶的推荐信。
  可能是正处于变声期,少年的声音显很是粗哑的说道:“嗯!好的,这位公子你稍等,待我去通报一声院主。”
  庞统匆匆的拿着这个新人的荐书,直接走入书院的后进,自己叔叔的居处。
  心中好笑的想到:“我看来真得很象是一个书童了。书院里人人都因为我院长侄儿兼教习的身份,对我十分的恭敬。这个徐庶倒是头一个把我当应门童子使唤的人。
  真是有趣的紧,今天我正觉得气闷,就在门前望了下山景。却是被这个傻大个,叫徐元直的当做了应门童子,呵呵!真是没眼力的家伙,干脆就扮这童子耍上一回吧!”
  站在书院门前牌坊下耐心等候的徐庶,想起自己来鹿门山之前,桓阶与自己私下说的一番交谈,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不只是他,就是桓阶这个老官场,对于孙策的行为同样也有些莫名其妙。
  徐庶心想:“这个孙策孙伯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早就写信,嘱托桓阶大人有机会关照我这个杀人亡命江湖的人。
  他难道算定了我会在长沙遭难吗?有时间一定要去见识一下他。这个人真是有些奇妙!虽然他托桓大人关照的并不只是我一个人。
  可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诸葛亮、庞统、马良···还有我!”
  孙策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一封无意中写给桓阶的信,会正巧起到了做用。他自己也只是大概的知道,这个时期政局平静的荆州,实在的大才之士云集。
  却又不知道他们具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出现,只能是拜托桓阶先生代为留意,尽可能的帮忙招揽,其中特别提到了几个名字而已。
  本来就是抱着撒大网捞大鱼的念头,就算是捞不到龙凤这种大能的,捞个白眉『毛』什么的也是很好的收获。
  而桓阶要不是早就在信中知道徐庶这个名字,也不会在史阿找到正巧与他一起办理公务的韩嵩求助时,这么积极的参与营救了。
  想桓阶本就是孙坚提拨上来的官员,对于故主的儿子自然会有一份特别的感情。更和况孙策对他的尊重是从心底发出的。
  对于他当年能不惧生死,去于刘表谈判换回老爹的尸身,且打消了刘表在谋士蒯良的鼓动下想要趁机攻取江东的念头。孙策一直是对之感怀于心,总是念念不忘的会在信中提上几句。
  孙策本就极缺谋士,对于这个有胆气且与孙家深有渊源的大才之士,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不过就目前来看,让他在荆州做官,远比把他招到身边来辅助自己作用要大的多。
  只是孙策从来没有放松过与桓阶的信件联系,这也是维系彼此感情的重要方法。不论是请教还是客套,总之不会断了关系。决不会后来白白的把这个人才送给了曹『操』。


 第六十四章徐庶拜师

  鹿门书院后进的正房里,倚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床榻,床榻靠近内墙一边放着一个造型古典的香炉,里面正燃着清雅的熏香。整个房间给人一种宁静的舒适感。
  庞德公正高卧床榻之上,倚着靠枕,舒适的捧着一本礼记认真的翻阅着。
  在他的习惯里每次重新阅读一遍前人的著述,都能让他有新的感悟。
  看到自己深为看重的侄儿,本是心情有些低沉的说是出去散步,却是没一会就脚步轻快的走回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封书信。
  庞德公放下手中的书本,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道:“士元,你这是遇上了哪个让你高兴的人物了。是新来求学的学子吗?”
  庞统嘻嘻一笑,一向对人纯朴诚恳的他,也只有在这个从小宽待自己的叔叔面前,才会显『露』出顽皮的少年本『性』。
  笑道:“叔叔你就不能少猜到一次吗?每次都被你料的死死的,一点也没有意思!”
  嘴上说着没意思,却还是滔滔不绝的把自己被‘老眼昏花’的徐庶,当成守门童子的笑话给叔叔说了一遍。
  庞德公一边看着信,一边笑着听他说完:“你呀!莫不是又想要玩些小花样,捉弄他吗?不过这韩嵩与长沙桓阶在本地都是有贤名的士人。他俩联名推荐来的人,你不可以玩得太过了!
  嗯,你以为这个叫徐庶的,为人如何?值不值得去培养呢?”
  庞德公却是对自己的侄儿的眼光从来都是信任有加。深知他在识人上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天份,评论一个人的本质,往往是一语中的。从小就有过人的悟『性』。
  只是身体却是没有随他的知识一样成长的那么快。十六岁的人,看上去要比同年的少年们要小上几岁,也难怪徐庶会误会他是守门的童子。而且喉咙有些天生的粗哑,声音不太好听。所以不喜欢主动与人说话,也算是有些内向。
  他十二岁学完经史起,他对于人物的评论就从来没有说错过。而且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养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
  他自己解释说,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修养良好君子才能有的胸怀。
  庞统听了叔叔的发问,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个徐庶,看来书读的不会很多,但是意志很是坚定。虽然年纪大了一些,求学的渴望却是比其他年幼的学子更强,他明白自己所想要的。应该是个可以培养的对象。”
  庞德公听了侄儿的评论,很是高兴说道:“如此最好,士元!这个徐庶就由你去接待,不要把他气走就行了!也可以算是对他入门前的一个磨炼,让他能更清楚自己想要学到什么才好!”
  庞统知道叔叔疼爱自己,对自己被徐庶小看,也有些生气。给了自己一个报负的机会。要帮自己出气呢!赶紧谢过叔叔,笑着走向着门外去‘接待’徐庶去了。
  徐庶在山门外等了片刻,那个进门报信的童子走了出来。向他严肃的行了个礼。
  徐庶不由感慨:“果然是名门之下无虚士,连一个守门的童子都能这么彬彬有礼。只是他清秀的外表,说话的声音有些不太好听,说起来算是破锣嗓子,大大影响了整个人的形象。真是可惜了!不过看得出,这个少年童子也是很有学识的人。”
  对于未来的学习他更加有了一份期待的感觉!
  少年童子走到面前问道:“老师有话问你,你为何来本书院求学,你又想学些什么?如果答的不好,就不用进书院,直接回家去吧!”
  徐庶一楞,看来这应算是入学考试吧。
  略加思考,说道:“徐庶想要统帅百万兵马,征战沙场!做个真正的伟丈夫!”
  童子一听却是马上摇摇头说道:“这个理由不行!想要如此,你大可以去投入军中,向将军们学习沙场征战之道!这根本是武夫之道,书院里没有!”
  徐庶只好想了想,又说:“为在母亲面前尽孝,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