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孙策-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称是早就选定,就叫做扬州酒楼或扬州酒家,根据所在城市大小而选择不同的规模而已。扬州人这么多,去各个城市开些大大小小的酒店,也不会怎么引人注意。
这些本来都是在周瑜到寿春见孙策那一次的夜谈中,就定下的发展规划。如今在周瑜的全力操作下,终于开始进入正轨。
当初收到周瑜的密信,得知第一个站点已经开始建立时。兴奋的孙策还没有与黃蝶舞成婚,抱着自己唯一的华薇狠狠的和她欢乐了一次又一次,把她送上了无数个欢乐的高峰。
孙策太明白完善间谍网的重要性了,以前想要知道一个消息,都要等袁术军的军报,而且那些基本都是些表面上的东西。袁术自有一套自己的密报系统。
只要日后等飞奴繁育好了,领先于整个时代的情报系统,就可以开始进行有效运转。先期进入各个城市的他们,还可以给未来将要开设的五粮液和家具专卖店,提供暗中的帮助。
如果没有官面和地下组织的保护,专卖店只怕很难有大的成就。就算是发展起来,迟早也会被眼红的官府豪强给夺去。至于怎么经营,剩下的自然会有吴用来操心。
经营的主要商品就是醇酒与新式家俱。
等到这两项开始赚钱了,就可以安排纸厂的建立。有了大量的纸张供应,活字印刷这么先进的东西有必要再等一千年吗?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孙策清楚的知道,一个民族的智慧开启,是与书本的大量普及分不开的。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有读书的机会,整个大汉民族才会有迅速的进步。只有整个民族都学会了思考的生活,才会让大汉民族永立世界文明之巅。
至于水泥这东西,目前产量还小,自己山寨用都不够。只能等以后再加以推广了。只要这两项做好了,建成销售渠道,商品种类再逐渐增加。还怕钱财不滚滚而来吗?
专卖店这东西,总是一开始最是复杂,等一切上了轨道了,那么只是去寻找店铺按照规程开设就是了。万事总是开头难!
吴用这个精明的商人,听了孙策的解说,分析。
再亲口品尝了一杯醇酒后,两只小眼睛里顿时发出了千万颗小星星。
这种独家垄断的生意,意味着什么,这个一世精明的老商人当然一点就透。只一项就能让他坐上大汉第一商的位置,更不要说有两项同时铺开了。
而且后期还有这么多的新产品,纸张,书本,水泥什么的,都必然是需求巨大的东西。吴用仿佛看到一座座金山向着自己扑来。
“干!当然要干,这可是我吴用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一定会成为大汉第一商!哈哈!”
看那要扑上来强行什么的架势,孙策连忙让贾华把吴用送出帐外,回去行动起来不说。
第八十三章出行路遇黄巾
第八十三章出行路遇黄巾
孙策带着五百铁骑,再次踏上一个月前因为庐江的一事,而耽误了的征程。
营中没有什么大事,有掌控全局的李儒坐镇,韩当,徐逸、陈武,高顺、吕范、等几个武艺高强的将领防守,加上周善和史阿的斥候营严密监视,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庐江方面的实力早已曝光。大军包围之下,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出。只能是等待败亡而已,根本翻不起大浪。
骑兵都伯冯则,带着自己的屯队骑卒,做为先锋先行出发,上次的陷阵营首战,他积功已经正式升为屯长。这个善骑的年轻人,又有了出征的机会,快乐非常。
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和马儿一样,要在外面自由的奔驰才能活得愉快,否则整天呆在营中还真是会闷死。
一出了营门,冯则轻轻的一夹马腹,那马儿就好像知道了他的心思一般,扑楞楞的放开蹄子就向前狂奔而去。激烈的马蹄声里夹杂的冯则那豪气的笑声。
有了马掌的保护,让冯则这个一直爱马如命的小子,也舍得让马儿放蹄狂奔了!
中军的队伍可以说是豪华阵容。
孙策为首,黃盖、程普两个片刻不分离的老将紧随左右。王越与左慈落后一步,周仓与贾华则跟在他们后面。
骑都尉张辽统领中军全体骑兵,忽前忽后的照应着。全部五百多人的队伍,却是带了近八百匹马。与以往一样,一路上应用物资准备充足。
整支队伍里最热闹的还是黃蝶舞这个闲不住的小丫头。她手下的两只忠心的跟班大白狼,此时早已经不知道跑去那里撒欢了。但孙策知道,它们一定就在这山野之间。
她近三个月的身孕,却似乎一点反应也没有。这让孙策不由的有些奇怪,是不是左老道和华陀两人一起被她美色所迷,看走眼了,想想又似乎不太可能。
只能是奇怪的感叹一声:“这个老婆的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异常了!完全与众不同嘛!”
出门前黃蝶舞还在不断的埋怨着孙策。
因为孙策不带黃叙出门散心,认为他没有做到一个姐夫的责任。一点也不关心小舅子,孙策只能悲惨的叹息一声,这个老婆有了小舅子,就忘记老公的好。幸好一出营门,她就象一只放飞的小鸟,完全不再唠叨,这才让孙策松下一口气。
在华陀等人的精心调治下,病情已经大有好转的黃叙。这些时间已经学会了骑马。但是这长途奔走,可不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所能撑下来的。
孙策一开口,黃叙就很爽朗的答应不会跟去,而是在营中好好锻练身体。
缠绕着他年轻的生命十几年的病情迅速好转。让这个原本有些阴郁的孩子,性格也变得重新开朗起来。只能说年轻人的恢复能力就是强大!
还懂事的劝解姐姐,姐夫说得对,等身体完全养好了,天下哪里去不得!
孙河与宋谦则做为正、副队率带着一队五十名亲卫骑兵,做为后队。
已经是初冬的天气,空气中已经变得很是寒冷。想起现在还在出征路上的各州的士兵们。孙策不觉得感到有些怜惜,他们那里有自己手下的这些兵马装备精良、保暖。
早在刚出征庐江前,李儒就在军需中调入了今年的冬衣。
那时一应物资随你调用,根本没有人和江东军抢这些累赘的东西。谁能料到自己也会不久就要出征呢!只怕匆忙之下,这次出征封丘的士兵们,连冬衣都没有完全发放吧。
都是骑兵,穿州过县的,就十分的利索。不入城,不攻击村镇,只是路过。一般的军事武装也不敢对这群不知那里来的精锐骑兵加以刁难。
这兵荒马乱的,有实力的等兵调出来,孙策他们早就跑远了。没实力的早就关上了城门,躲在城门吼两声‘你们那部分的’。就算是尽到了职责了。拼命这种事!傻子才会去做,人就这一条命,有必要吗?
就算是当初吕布带几百残兵从洛阳一路烧杀,也没人能拿他怎么样。更何况,孙策这更加精锐的装备精良的队伍。他们又不骚扰地方。
何况这一路上大半路程都还是在袁术的统治下。
哪个当官的要是学不会紧闭两眼,做出视而不见的样子,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呢?
舒县出发,沿着官道一路向着西北,按既定路线行进。
经过安丰、弋阳、固始。这里已经是豫州汝南郡辖下。
孙策不由的苦笑想到:“当年老爹在讨董卓之战后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结果还没上任,就被袁绍派会稽人周喁字仁明,抢了刺史之位。
这也直接导致了老爹愤而回军,进而导致讨董联盟的崩溃。引发了袁绍、袁术兄弟之间的大战。可以说,袁绍这个目光短浅的‘盖世英才’,从这次起,就被大多数有识之人所看穿。
后来老爹战死,袁术又上表朝廷,让堂兄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参与讨平山越。也就是说现在这豫州刺史表面上还是挂在孙家的名下。只不过实际上却还是由袁术自己掌握着。”
到了自己家的属地,却是没有一点的权力,这还真是让孙策郁闷万分。
不过如今就是去象袁术讨要,不说他会不会给你。就算给了你,凭眼下的实力也控制不了这么大的地盘。
第二天一早渡过淮河,正式进入汝南郡的。一过淮河,就感到了河两岸的明显区别。如果说河以南算是人烟稀少的话,这淮河北根本就是不毛之地了。走了一中午也没见到几家人烟。
让孙策众将不由得以为是不是走错了路。怎么官道两边人家都如此稀少。虽然说现在这个时期,地广人稀。可也应该不会看不到几家人存在啊!
这里可是最富足的两淮之地啊!怎么回事?难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吗?
下午未时,正当孙策等人纵马前行时。一骑快马从前方冲来,马上正是先锋冯则。看来他这一下跑了不少的路,气也有些喘了!
看见孙策,冯则报说:“报告将军!前方十里外有大群黃巾贼,正在围攻一座坞堡。
他们挡住我了军去路,看情形那些黃巾至少有上万人。属下已经让兄弟们远远的观望待命。请将军下令,该如何处置。”
孙策沉吟一番道:“难怪这一路行来人烟稀少,原来都去闹黃巾了!
冯则,这是何地?你可有抓个黃巾贼来怎么回事?最近没听说豫州闹黃巾啊!能建起坞堡,定是地方豪强地主。
不过我们又不认得他!没必要为他们牺牲兵力。看看能不能借路过去。”
孙策对于这些豪门,说实在的并没有多大的好感。虽然他们也并没有什么错,只是聚集起来想要在这乱世中自保而已。但一旦实力过强,则常常不听官府号令,自行其事。成为了游离于官方与反贼的第三方力量。
虽然说他们没有打出割据一方的旗号,却是形成了事实上的割据状态,他们对官府的通常借口就是‘你们既然保护不了我们,我们也无需向你们缴什么税’。
这也是特殊形势下形成的怪胎,但终究会让官方的人感觉不舒服。
对于主公的几个问题,冯则只是知道,这里大概是葛陂县境内。其他的一概摇头,看来他除了让手下待命,其他的什么事也没做。
孙策看向冯则,暗自摇摇头:“这个冯则,勇则勇矣!骑术高超,只是对这个先锋,却是一点也不称职啊。回报军情,自己却还是一问三不知,让主将怎么做决断!早知道应该让周善带些人过来,这些基本情况,早就摸清了。”
想到这里,孙策黑下脸,说道:“冯则!你是怎么当先锋的,这次回去后跟着周善他们练习半年。一问三不知!我要你这个先锋做什么!”
冯则苦着脸,低声嘀咕道:“这先锋之职不就是架桥探路吗?我不是都打点的好好的嘛!还要去学半年,有什么好学的!”
张辽在一边听到,看见孙策已经走远,没注意到他说什么。
连忙一拉冯则:“你这小子,要是主公听到你这样的牢骚,只怕你至少要学习一年了。
这先锋之责不单是要开路,扎营。还必须负责打探出敌人详细的军情等等之类的,这情报是越详细越好。如此将军才能对前方的战况提前有所了解。看来,主公罚得没错,你还真是要好好的接受再教育了!”
留下一头雾水的冯则,大队骑兵继续呼啸向前冲去。
远远的就看到离官道不远的小山边,坐落着一座中型的坞堡。大约有两三千平方的样子,四面都用大石砌成的围墙所包围。
一座高大的望楼矗立在南墙的一角,与四角的碉楼间都架着栈道相通。但是看来堡中的防卫力量不是很强,更可能的是黄巾贼人实在太多。
坞堡的壁墙上下已经堆满了双方残缺不全的尸体,坞堡的壁墙也被浓厚的血液染成了红色,可以想象的出之前攻防双方间的战斗是何等惨烈。
坞堡中的守方不能退,他们的身后是自己的亲人,是自己一生所有的希望。
但是黃巾贼兵更不可能会退,因为他们一旦退后就是必死无疑的下场,不是被慢慢的活活饿死,就是被那难以下咽的观音土给撑死。
而眼前的坞堡库房里有喷香和软的米粮,那更是他们生存的希望。
双方为了自己生存的希望,却在拼死搏斗,拼命的想要杀光对方。但实力悬殊的双方,结局早已注定。这就是弱肉强食的天然法则!
在江东军赶到坞堡附近时,发现大群的黄巾贼兵已经蜂拥着突入了坞堡。
整个堡中,浓烈的黑烟已经开始四处升腾!到处是妇孺的惊叫声,哭喊声,进入坞堡的黃巾疯狂的笑声,混和人们临死前的惨叫声,整个坞堡里如同魔王降临,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深渊。
抵抗的力量已经极其微弱,每个还在拼命还击的男人都已经摇摇欲坠。
他们只能绝望的看着,那些已经陷入疯狂而毫无人性的黃巾贼们,杀着刀叉锄头四处追杀自己可爱的孩子。当着众人的面,就在院子中强…暴他们柔弱的妻子、女儿甚至是母亲。
原来那些简陋的农具除了可以生产出粮食养活人,还可以当成兵器杀人啊!
他们这些男人只能在悲愤中,耗尽自己这一生中,最后一丝力气。在砍倒一个贼人时,看着更多贼人的的刀叉刺入自己的身体。绝大多数男人都在临死前,死死睁大着自己的眼睛。
是对亲人的不舍,还是对这世道不平的控诉!
不论如何,谁能瞑目呢!
第八十四章 何曼何仪的乱世之路
第八十四章何曼何仪的乱世之路
孙策看着已经完全陷落的坞堡,看着那些衣不蔽体。却是披散着乱发,以黃巾挘畹脑舯切那橛行鋈弧�
只是因为饥饿,就可以把这些原本忠厚纯朴的农民们,变成吃人的野兽。
众人都明白,现在就是把这些黃巾杀光,也已经没有用了。堡里面的人,在这些疯狂的黄巾贼人的攻击下,根本不可能再有存活下来的可能。看着这样的场景,江东军军人的心情都是十分的憋闷。
冲上去杀光他们吗?原本他们也只是一些被世道所逼迫的可怜人罢了。
“人为什么变成会这样呢?”
而那些还在坞堡外围的黄巾们,看到这支突然出现的精锐骑兵,发生了一些轻微的骚动。却是只聚拢到一块,没有人敢主动向前冲来。
攻打坞堡是因为里面有每个人急需的粮食。但是要冲击这群装备精良的骑兵,只怕能得到的只有迎面而来的利箭和马刀了。
事实上没有谁会想让自己轻易的死去,那怕是多活一息,也好。
孙策再也不想看下去,大吼一声:“走!”
黄巾后阵,贼首何仪、何曼两兄弟。两人同样是黄巾挘睿乓律馈8叽笞呈档纳硖澹谡馊涸糁诮鲇械牧狡ナ萋砩稀A饺说娜炊家徽叛舾掌愕目×场�
如果不是这副打扮。谁也不会认为他们两人会是眼前这万余黃巾的大小头领。如果换上一身儒服,人们一定会认为他们是一对饱学圣贤书的文人士子。
可是,也因为生活所逼,两人却只能是落草为寇。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学和武力出众,被众人推举成了大小渠帅。
统领这二万兄弟。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做的还是很称职,没让兄弟们饿过肚子。很简朴的道理,跟着首领有饭吃,大家伙就都服气他们。
两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不动声色的,把自己从江东军出现时,就没有移动过的屁股换了一个新的位置。简陋的马鞍硌的他们的屁股生痛。
看着已经尘埃落定的战场,两人心中有些庆幸的想:“还好,这些精锐的雄兵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要是他们再早到一刻未必不会出手相助坞堡。那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