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火中原-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10。乱中取利
更新时间:2008…8…7 11:30:27 本章字数:3534
奕訢看到了这些初步的条款,反应和我预料的差不多。通商口岸、最惠国待遇等等只是看到了开放,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个此时排名世界前两位的国家对自己国家双向自由贸易最惠国的意义,连英法自己此时对此也没有清醒地认识。但是这一条还算比较容易接受,虽然估计他心里不知怎样咒骂。
教堂、传教、局部有条件限制的鸦片贸易等项没有异议。公使进京本来清廷已经准备答应,后来见我军将英法赶到了海岸边,奕訢本以为可以免去这一项,但是没有免掉也就算了,反正是互相派公使进驻对方的京师,也算为大清挽回了颜面,只是这派出使节的人选一定会让朝廷大伤脑筋的。
不割地、不赔款这倒是让他很高兴,至于租金,他摇了摇头:大清有能力和洋人每年讨价还价吗?还不如干脆一下子25年好了。“徐爵爷,咱们既然把地租给洋鬼子,你还管他在上面建造什么?却是为何?”
我笑道:“他付的租金太少,但是他在咱们地面上起的高楼可是搬不走,租期到了,咱们要回来土地,那地上的东西也就要归咱们了,不然让他们带走好了,放在咱们这里可是要收费的。”
奕訢笑笑,心想大清有这个能力吗?到时候地能不能要回来都是两说呢,且依他好了。
“这个铁路是何物啊。”此时清廷上下官员怕是没有一个知道铁路是何物。当了俘虏在印度见过铁路的叶名琛已经死了。
“就是钢铁造的路,这样的路,风雨无阻,甚为便利,英法等各国列强国内均多有这样的驿道,让他们花钱为我国修路,将来一旦广东方面再有洋人战祸,我们在中原的陆军就可以非常便捷地顺着这铁路驰援,比这次我们进京勤王要快的多。”我连哄带骗道。估计将来他们知道了铁路的真相一定会对我痛恨不已。但是,修筑铁路可不是一天的事情,我现在要争取5年的发展时间,5年,也许根本不到5年,这个清王朝可能就要提前结束它的历史了。
“好吧,我就把这个条款呈报朝廷好了。”奕訢道,有些无可奈何。
“最好赶紧签约,这样就可以结束这场战端了。不然兵祸再起,洋人的条件和胃口恐怕就更大了。”
“这个,徐爵爷言之有理,在洋人没有退走之前,还望徐大帅不辞辛劳,让手下弟兄严守津门。只要能守住就有办法,大人的爵位封赏,包在本王的身上。”
我暗自好笑。
奕訢的奏章飞报热河行宫。
安定门已经被我军控制,第一师举行了一个入城仪式,军容、装备特别是那些缴获的洋炮让城内的清军目瞪口呆,一点抗拒的信心也提不起来。我指示辛兴要把八旗前锋营、骁骑营的营地占领,把对方部队缴械。后来接到报告,这两个著名的部队的营地没有几个人,大多数在册的人员都是领饷不办差的,办差的也就是日常有差事的,当然除了饷银之外还另外有油水的。原来如此,要不要把这些家伙的关饷立刻停了?反正现在漕运和户部的府库都已经控制在我们手中,就是王公大臣的俸禄也是要经过第一师后勤处控制了。到时候会有人来找的。
城外丰台和长辛店一带集中缴械和在西郊不断零星收容的清军就另当别论了。不能就地遣散,这些家伙失去生活来源会是我们控制区的一大祸患,这个和以前的那些团练甚至绿营俘虏不同,那些人很容易回乡务农变为普通百姓的。
把清军的老弱发给路费遣散了。大部分分批强制向南开拔。沿途的待遇害算不错。但是到了我们的老根据地他们的境遇就由不得他们了,那些矿山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至于这数万养尊处优的八旗军是否受得了这种苦力生活,那就看他们自己的命了。
北京以南直到黄河岸边已经成了我们的实际控制区。新参加我军的百姓已经又有2万多人,这些大多数是在我军在京郊击败英法联军后主动投奔我军的,各地还建立了民兵组织,第二师和第三师派出了一些干部负责训练分布于沿途各地的新兵和民兵。北京郊区则设立了专门的训练营负责集中训练在北京、天津一带参加我军的新兵。北京郊区也成立了我军控制的民兵自卫队组织。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冯三保父女率领上百名手下村民参加了我军。
北京郊区清廷的制造军器的机构也都被我军接收,物资人员被转送到老根据地。连城墙上的那些铸铁炮也被拆卸下来,有些转送到工业基地当作原料,有些则布置到了我们的新控制区保障运输通道。出发北伐的3万多部队现在增加到了近7万人,如果算上民兵,总数已经超过了15万人。由于缴获了联军的大批武器弹药和清军的部分火器,老部队的火力大大增强了。骑兵师虽然没有补充多少步枪,但是由于缴获了联军和清军的大批战马,加上京津一带原本会骑马的百姓参军,骑兵师也扩充到了5000多人。董天赐和刘根请示总部后,把骑兵师扩编为三个团,加紧教育训练。大批物资、钱财源源送往老根据地,将为我们的工业基地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特别是教育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漕运的粮食为我们今冬起到重大作用。至于那些八旗子弟另不领的到禄米,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至于那些英法联军的俘虏,本来是准备在合约签订后释放回去的,此时清廷迟迟不批准合约,我们趁此机会对联军俘虏进行了全面调查登记,选择没有家庭拖累,文化程度较高,当过技术工人,特别是在冶金、化工等工业部门工作过的等等对我们有用的人才,至少英语、法语的教师要趁机选一些。至于海军方面也挑选了一些。将来我们的海军学校需要教官。总共选出了150人左右单独拘押,伙食当然比其他俘虏要好。一天夜间,营地纷乱了一番,然后就对其他俘虏宣称这些单独拘押的俘虏暴动逃走了。从此在俘虏的名单中消失了。这下严学文的政治部里多了一批需要训练的外国学员。也许这些人还要注意不能让他们与他们的法国老乡达拉尼见面。现在,达拉尼和陈浩带着他们买来的海峡号蒸汽游艇正停泊在香港,想必陈浩已经得到了王曼丽给他生了一个女儿的喜讯。头痛的是,这条210吨的装备有若干大炮的游艇如何安全回到根据地?沿海并不安全,虽然船上挂的是英国旗,最麻烦得还是我们现在不控制港口,虽然现在占领了天津,但是似乎不可以让他们来这里的。看来只有在淮河或者汉江上打主意了。沿淮河归来最好,物资可以运送到距离工业基地最近的地方,免去了很多陆上运输的麻烦,看来下一步需要出兵安徽,控制淮河航道了,名义很好办,就是出兵剿捻而已,其实对捻军可以采取招抚办法,或者至少互不侵犯让我们的船只平安过境,对于皖省清军还有苗沛霖部,可以寻衅坚决打击。不仅可以让我们部队的捻军旧部参与东征,就是这个毛昶熙也可以带上,那些在皖的豫省团练可以一把抓过来再说。
英法军不退,我们也不能退。这一点北京的清廷王公大臣也同意,虽然他们感到极其惶恐不安。北京的老百姓对军纪严明又有打败洋鬼子大功劳的中华军倒是非常拥护。
一些留京的王公大臣出城到圆明园拜见恭亲王,当然多数也被奕訢介绍过来见我。他们都想探探口气。英法联军和我军在京津对峙的局面让他们实在太难受了。他们当然很快成了敦促清廷尽快签约的一股压力。另外,我对这些家伙也加意笼络,漕运的粮食,户部关发的俸禄等等可以采取区别对待,另外我们根据地制造的一些小玩意竟然也成为了西洋来的稀罕宝贝物品,一盒火柴,一包香烟,一块香皂,一个手按发电的无电池手电筒这些后世哄孩子似乎都有点拿不出手的东西此刻在清廷这些大臣眼力都成了宝贝。当然这些是有条件的,这些人必须为清廷答应我的洛阳王称号以及我们占领区的大部分实行自治表明支持的态度,另外,陈浩被争取委任为我们和英法共同要求清廷成立的外交部或者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首席大臣。另外为驻军天津的秦雄要求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位。这些要价确实不低。加上和英法的合约草案,清廷实在难以下决心。
英法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们在大连的海军部队调到了秦皇岛,残存不多的海军陆战队在那里登陆,倒也没有敢立即向内陆纵深挺进,失去海军舰炮支援,他们不敢像原来那样肆无忌惮了,虽然这里面对的胜保的部队确实望风而逃了。我军得到情报,骑兵师一部和战车部队10辆两栖车立刻在刘根带领下奔向冀东平原,名义是防夷,实则也对承德构成了威胁,秦雄随后派出一个团步兵拖带若干门大炮向承德跟进,万一清廷不肯按照我们划定的路线行进,那就只好消灭他们了。第二师也开始向山东挺进,打的旗号当然更加堂而皇之:驱逐洋夷,收复烟台。这里距离烟台远着呢,但是沿途哪个阻挡我们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汉奸,我们当然可以就地剿灭。当然开城让我们进去也意味着当地被我军实际占领。北面德州、西南济宁等地先后落入我军控制,10月底第二师部队逼近济南,济南以东、以南、以北鲁境尽数落入我军手中。我军队伍迅速壮大。山东境内就增加了3万多名新兵。
正文 11。风云
更新时间:2008…8…7 11:30:27 本章字数:1496
我军占领区域内的清军,无论绿营还是团练一律就地遣散,武器用来装备我们的新军和民兵,这些新部队临时编组成隶属老部队的地方部队,一边训练一边在老部队派出的骨干带领下就地担任地方的守备任务。第二师倾全力攻略山东各地。11月初占领济南,开始向胶东半岛挺进。部队的供给现在全部是就地利用清廷的地方官府筹集。每个地方官府都派驻有我军的军代表,实际上成为各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员。
清廷终于受不了了,对洋人和我们的条件都答应了下来。其中略略还价:与英法的和约签订后待洋人退走之后,我军也要在一个月内退出北京。直隶总督可以让秦雄担任,驻守天津海口防备洋人侵犯,但是兵力限制在千人以内,并且不得随便向北京方向调动。这些条件实在是找些面子而已。清廷在华北是在没有太大力量。没关系到时候把第三师主力调到山东或者保定以南地区就可以,要进北京还不是随时的事情?另外清廷提出的我军助剿捻军和太平天国的要求则是正中我们下怀。如此我们可以名正言顺随时出兵安徽,或者必要时候进军东南了。想要我们学宋江招安后?等着好了,现在看来清廷也有些长进,原来只看《三国演义》,现在也开始看《水浒传》了,可惜我们不是宋江,就是进军南方也是先进入湖北湖南抄了湘军的后路再说,不过现在不急,等曾国藩和洪秀全两败俱伤的时候再说。而且,马上咸丰帝就要完蛋了,我们还在等着即将发生的慈禧太后政变呢,到时候我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就可以一举彻底控制六岁小皇帝当家的清廷政权了,到时候用清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命令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倒也有趣。
与英法的停战和约在塘沽签订。清方的签字代表是恭亲王。我和秦雄、崔明贵带着警卫团和部分战车部队到塘沽参加了签字仪式。
额尔金和葛罗公使签字后专门设酒会招待我和我的随行人员,他们显然是想把我们扶植为他们在华的利益代言人。呵呵,到时候他们肠子悔青了也没用。这些家伙现在只看到了我和他们的“共同语言”,以及在这次为他们“争取”到的意想不到的利益,绝对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可怕之处,至于京郊战役,英法此时仍然认为那绝对是一个意外,其间肯定有普鲁士人和俄国人的黑手,大约提供给我军大批的武器弹药帮助我们训练了部队,而且肯定俄国人还给我们提供了联军的情报——既然他们可以把清军的情报提供给联军,当然也可以把联军的情报提供给我们。普鲁士人也许在我们的部队中还派驻有军事顾问,这一点,葛罗公使和已经被我们释放的孟格农中将深信不疑。巴夏礼此前已经把与我谈判的细节向他们做了详细的通报。英国人对俄国的野心深表戒心。原本跟随英法舰队的俄国公使斯捷潘诺夫也出席了塘沽和约的签字仪式。宴会中努力胁迫奕訢尽快也签订与俄国间的条约。恭亲王倒也干脆直接告诉他清国即将成立的外交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是由我这位新册封的洛阳王保举的,这件事情找徐王爷谈好了。
斯捷潘诺夫再宴会中就急不可耐地找我来了。俄国公使的动向当然会被关注,何况又是这样的敏感举动,巴夏礼当即端着酒杯微笑着凑了过来:“尊敬的徐王爷,我的老朋友,请允许我为你介绍俄罗斯公使斯捷潘诺夫侯爵。”
我笑道:“很荣幸,公使先生有何见教?”
斯捷帕诺夫通过翻译:“洛阳王阁下,鉴于这次停战我们俄国为你们清国出了很大的力气,我相信在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和约之后,你们一定不会忘记我们俄国的好处,我们间的新条约我想也应该尽快签字了吧。”
“哦,是的,贵国是出了不少力气的,这一点我是不会忘记的。”我故意看了一眼巴夏礼,他脸色相当难看,“这个,你想要什么样的条约呢。”
正文 12。俄国公使
更新时间:2008…8…7 11:30:27 本章字数:2446
斯捷潘诺夫从口袋里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俄、汉双文的条约文稿:“洛阳王阁下,我想你们清国不会对这个草案提出异议的。”
我草草看了看,就是以前我所知道的中俄《北京条约》的那些条款。我随手把草案交给身边的秦雄:“看看。”
秦雄看了一眼,这家伙本来修养挺好,这时候似乎要冲上去打人一般。
我微微一笑,先止住秦雄,对斯捷潘诺夫道:“我不知道贵公使依据什么来向我要这样多的东西,你可否可我一些理由?比如,你们为这场战争具体做出了那些贡献?”
巴夏礼眼睛盯着俄使,耳朵竖了起来。
“这个,我们的调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继续微笑:“那贵使是站在哪一方调停的呢。”
“我们当然是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上调停的。”
“既然如此,那就要两边给你们出工钱了,怎么只找我们一方要价?”
“这个,我们并没有向你们要什么。既然你们给了英法贸易的权利,当然也不能歧视我们俄国。”
“人家可是动用了舰队,花费了军费,牺牲了士兵的生命,那你们俄国要得到这些是不是要向英法支付一些入股的本金啊”我笑道。巴夏礼眼睛一亮:“徐王爷真的够朋友。”
“这个,”俄使听了翻译的话有些气急败坏,“是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事情,现在我和阁下谈的是我们双边的条约。”
“是吗,那好吧,你们愿意来我国做生意,当然我不反对,只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就行。可是为什么要割让给你们如此辽阔的土地呢。”
“这个,不是酬劳,那些地方本来就是我们俄国的领土,现在只是用条约明确一下而已。”
“是吗?我记得当初的《尼布楚条约》已经把北部的边界问题解决了,只是进一步勘界的问题了。”
“可是你们的黑龙江将军和我们的西伯利亚总督有签订了《瑷珲条约》规定以阿穆尔河为界,而且此前你们的朝廷也答应把乌苏里江东面的土地交给俄国,那里本来就是我们发现和首先定居的。”
“对不起,你说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毫无根据,首先地方的官员是无权对外签订条约的,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