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翻云覆玉 作者:沐禅紫(晋江2012.8.16完结)-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湘云并不记得甄家所有管事的儿子,但想来,甄家几个管事和管事的媳妇都还算好相与,璎珞又是个精明的,应该不会受什么委屈,而且对自己以后在甄家立足,也会有所帮助。
“照这么说,我得催着那丫头绣嫁妆了。”湘云笑眯眯地道。
紫苏也笑,“到时候我们可要去喝璎珞姐姐的喜酒呢。”
湘云回到屋子的时候,紫鸢碧桃坐在窗下描花样子,璎珞倚门站着发愣。
湘云走过她的时候,轻轻拽了拽她的袖子,低声道:“姐姐放心就是了。”
璎珞一怔,半晌脸腾地烧起来,蹬蹬蹬跑出屋子去了。
“璎珞姐姐最近这是怎么了?”碧桃听到动静,不解的问。
“府里最近不是要给年纪大的丫鬟配人了么。”紫鸢狡黠的笑,随即又有些担心,“等我们走了,人家会不会因为璎珞姐不是这府里的人,给她气受……”
湘云看着两人绣的花样子,没有说话,要不是璎珞年纪大了,耽搁不起了,自己也不会急着让她嫁人。
如果自己没有嫁给甄宝玉,璎珞一个人在这儿还真是无依无靠了,真到了那一天,自己一定要把她安排好。
“舅母说我们入秋要回长安去,你们都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湘云吩咐两个丫头,“去拿纸笔来,我给小叔小婶写封信。”
史鼎和柳氏收到湘云的信,已是七月的事了,彼时,史鼎依旧为修史的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却也不得不抽空关心朝中的风云变幻,谁让自家和甄家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呢。
柳氏则在为自己家清哥儿寻启蒙师父,她管不了外面如何风起云涌,只要照顾好自家儿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够了。
湘云信上说了璎珞的事,又说十月份就能到京城了,把甄奉年的决定简单说了,又问他们有什么想要的……
“看来云姐儿在那边过的还不错,估计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呢。”史鼎看着信,十分欣慰,从小养在身边的,感情越来越深,云姐儿自己又是个招人喜欢的,她被接走这段日子,说不挂念是假的。
“那是,甄家老太爷老太太并舅老爷都喜欢咱们云姐儿,又是日后的大奶奶,国舅夫人,谁敢小瞧了她去。”柳氏笑道,接过丈夫手中的信,看完道:“这敢情好,舅老爷这次来是要在京城住下了。”
史鼎却皱眉道:“正是,只是朝中并无合适空缺,不知舅老爷是怎么打算的。”
柳氏突然想起前几日入宫给皇后请安时,皇后和郑阁老夫人的对话,往丈夫身边挪了挪,压低声音道:“郑阁老身体不好,好像有意辞官回家养病呢,上次我听阁老夫人正试探皇后娘娘的意思。”
史鼎不免惊讶,“舅老爷难道是想入阁?”甄家这时候难道不应该收敛锋芒么,怎么还敢争取那个位高权重的位置?登高必跌重这个道理,难道甄奉年不懂么?
柳氏想想,也明白了丈夫为何如此惊讶,撇嘴道:“舅老爷想什么,我们也猜不透,只要别连累到我们就行了。只是云姐儿的亲事,唉……”
“这我倒是不担心,宝玉那孩子是个不错的,就是没了家人助力,一路考科举也是能成气的。又有苏铮那样的少年英才当朋友,到时候两人相互扶持,恐怕过个二三十年比舅老爷还强呢。”苏铮去年童子试得了案首,史鼎作为苏铮的大半个师父,欢喜非常,让他入了国子监读书,还时不时拿出些银钱接济他家。
“你说的容易,甄家要是不行了,他考科举哪能顺顺利利的,就算考中了进士,也不过是个七八品的官罢了。”柳氏担忧道。
“七八品的官又如何,当时我不也是个八品的官,你爹不是也把你许给我了。”史鼎说着,面上就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柳氏嗔他一眼,进屋看儿子背《三字经》去了。
紫苏说的果然没错,璎珞被许给了府里王管事的长子。那王管事是府里专管车马的,在外院也算有些体面,媳妇是专管园子里花木的婆子,为人豪爽,大大咧咧,以前也和璎珞开过玩笑,璎珞嫁过去倒是不会受婆婆的气。
喜事定在七月末,湘云拿出了五两银子和两支镶宝石的银簪给璎珞添妆。紫鸢碧桃也都送了些小玩意儿。
小两口婚后关系不错,又都是要跟着甄奉年一家上京的,故也不用受分别之苦。
八月初,甄奉年把工作和下一任粮道交代清楚,郡主把府里各处都安插上自己的耳报神,甄隐和湘云都被叫到甄老太太处,听了一上午老人的叮嘱。
终于,一个秋高气爽宜出行的日子里,甄奉年带着老婆女儿和未来儿媳上了船,浩浩荡荡一路北上。
越往北天气越冷,船上的人也都穿上了冬装,湘云甚至觉得,有些不适应北方干冷干冷的空气了。
船靠岸时,甄宝玉因为太子不放人,不能来接,只有上次留在京城看宅子的一个管事来接了。
这次带的行李很多,郡主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吩咐人整理,湘云和隐姐儿也在一旁看着,时不时还能帮上些小忙。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才算安置的差不多了,却听外面一阵脚步声,有小丫鬟报:“宝玉回来了,宝玉回来了。”
察觉到危机
屋里众人的目光不由都投向门口,猩红色撒花的帘子掀起来,甄宝玉大步走进屋来。
他身量长高了不少,显得人也清瘦了,身上穿着浅棕色嵌青纹提花蟒缎棉袍,腰间丝绦上挂着彩绣辉煌的金麒麟并两个荷包,脚上穿着粉底小朝靴,行止间自有贵气流露,却不过于奢华。
甄宝玉见到母亲,又是欢喜,又有些伤感,要是以往,他不免一头扑进郡主怀里,可还是忍了,十一岁的人了,再像小孩子一样,还不被笑话了去。一面想着,一面就向郡主拜了下去。
郡主上前一把扶住,拉到身边坐下,手摸着儿子的脸,道:“我的儿,这些日子受苦了,瞧这小脸瘦的……”
“娘也瘦了,是不是想儿子想的。”甄宝玉掏出帕子给郡主拭泪,扯出个笑,自己心里却是酸涩,这段日子,他的确受了不少从未受过的委屈,但细想来,人活一世,哪有不受苦的,就算高贵如皇帝如太子如皇后,不也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他甄宝玉又如何幸免。更何况太子与他为友,他不能在他失意时弃之不管,虽然自己做不了什么,陪在他身边给他安慰也是好的。
郡主握着儿子的手,破涕为笑,“你这孩子,愈发油嘴滑舌了。还不去见你两个妹妹。”
甄宝玉起身,笑着给两个行了平辈礼,湘云和甄隐也各自回礼,甄隐笑道:“宝哥哥长得可真高,要不了几年就赶上父亲了。”
郡主一旁笑道:“以后每天回家来吃,我让人多做你喜欢吃的,兴许长得更快些。”
甄宝玉面上就露出了几分为难,“太子偶尔晚上要找我说话儿,我不在恐怕不好。”
“你是太子陪读,又不是他解闷的人,晚上说话找你做什么!”郡主不悦道:“你把你的本分尽到就是了,别的少管。明年就要参加童子试了,你还不好好准备着。”
甄宝玉抿了抿嘴,“我不会耽误明年考试的,只是太子他……”
话音未落,面如寒霜的甄奉年走进来,“太子的生活起居自有太监宫女照顾,用不着你操心!我明儿就去请皇上的旨意,让你回家备考。等明年考完了,你想再做太子陪读也成。”到那时候,太子十有□已经换人了。
“父亲……”甄宝玉心念一转,便明白了甄奉年的意思,一时不知如何回话。
湘云也觉得甄宝玉和太子的关系实在过于亲近了些,两个小少年,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性格怪癖,一个性情随和,不离不弃,荣辱与共,生死相随……咳咳,貌似想多了。
有点心虚的抬眼看甄宝玉,却看到门口探头进来的凌霄。她是郡主身边的得力丫鬟之一。
两人目光对上,凌霄指了指偏厅,示意开饭了。
湘云点点头,让她进来回话,心说来的真是时候啊。
“老爷太太,饭摆好了。”一句话打破屋中冻结的气氛。
湘云笑道:“舅母忙了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表哥也好久没尝家里厨子的菜了罢,我们先吃饭,有什么事儿吃饱了再慢慢商量不迟。”
甄宝玉巴不得,他知道再这样下去,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自己妥协,遂对湘云笑道:“我看是云妹妹饿了罢。”
湘云嘻嘻一笑。
甄奉年和郡主也没再说什么,起身去了偏厅。
饭菜很丰盛,有很多甄宝玉喜欢吃,却已一年多没吃到的菜,他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狼吞虎咽的吃了不少。甄奉年和郡主看着,都忘了刚才的不快,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着“慢点,慢点。”
“今晚就在家里住下,明早和我进宫给几位贵人请安。”吃完饭,甄奉年道,语气不容反驳。
甄宝玉只得应是,与家人久别重逢,他也和父母姊妹说说体己话儿。
湘云还住在以前住的院子里,火炕已经烧起来,屋里倒也暖和,她吩咐碧桃紫鸢烧了热水,洗了个澡,就上炕睡下了。
那边湘云都已去会周公了,这边甄奉年、郡主和甄宝玉却是了无睡意,坐在炕上说话。
“宝玉,你不是小孩子了,这些日子在宫里也算见识了不少,孰重孰轻应该也能分得清,现下废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甄奉年语重心长,“我知道你是重义气的孩子,可我们家必须跟着皇上的意思走。”
郡主也道:“你姐姐在宫里总得有个依靠,太子这个样子,你叫她……”
甄宝玉心里发酸,“我知道姐姐无依无靠,可太子不也一样是无依无靠么,我并不是反对废太子,只是他一个人……实在可怜。”
甄奉年面色微愠,“在你心里,太子比你亲姐姐还重要了?!”
郡主抬了抬手,示意甄奉年消气,心平气和道:“太子好歹也是皇室贵胄,上皇太后还有你姐姐为了皇家的面子,也不会给他委屈受的。更何况还有你姐姐在呢,她是那等冷漠无情之人么,只要她大权在握,想对太子好还不容易?”
甄宝玉想了想,觉得爹娘说的有理,郑重道:“爹,我明白了,可是太子着实可怜,我以后想时常去看看他,行吗?”
甄奉年和郡主总算松了口气,“行行行,只要不耽误你功课,你想什么时候去都行。”
甄奉年又道:“听说前几日皇上见了几个宗室的子弟,你可知道具体是怎样的情形?”
甄宝玉回忆片刻道:“其他几个要么年纪不合适,要么身体不好,要么资质平庸,只有忠顺王的幼子年方五岁,天赋聪颖,上皇皇上都很喜欢,只是皇上却不大满意。”
甄奉年和郡主立即会意,不说忠顺王一直不太安生,就是皇上不鸡蛋忠顺王,那孩子的年纪也太小了些,万一……恐怕那孩子容易被人控制。
郡主就叹气道:“唉……你姐姐入宫这几年怎么也没好消息,每次来信回来却又说皇上待她不错,宝玉,你告诉我们,后宫里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形?”
“皇上对姐姐很好,也常常留在姐姐宫中。”甄宝玉也不解。
郡主心里却是一惊,得宠却无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甄陵身体不好,不能受孕,要么……皇上不想让甄陵有孕。和甄奉年对视一眼,甄奉年眼中有几分惶恐。
屋中一时陷入沉默,甄宝玉一知半解,但见父母的神色,又不敢开口问。
半晌,甄奉年才对郡主道:“我们且别在这儿乱猜测了,你明儿进宫去向贾府大姑娘打听打听。”
元春现在在甄陵身边侍奉,颇有几分体面。
“她知道什么,就算知道了,她又如何敢说。我看我们还是找个大夫给陵儿瞧瞧。”此事事关重大,元春如何敢冒着被灭口的风险向自家透露。
“宫里有的是太医,我们以什么理由带大夫进去呀?”甄宝玉还是不太懂,但听到母亲要给二姐请太医,便问道。
郡主一笑,“宫里耳目众多,不方便行事,我们还是寻个由头让,陵儿出宫来。”
甄奉年知道妻子已经有了主意,便道:“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小心。”他看看靠墙的西洋座钟,道:“时辰不早了,宝玉回去休息罢,明早跟我一道儿进宫。”
甄宝玉起身应是,告辞回屋歇息。
送走儿子,甄奉年夫妇却是辗转反侧了一整夜,他们家已经低调了不少,可还是难逃外家的命运,只是可怜了甄陵,她一个人在宫里,无依无靠,被皇上算计了还不知道呢。
次日寅时初刻,甄奉年就起身了,“我先去给上皇和太后请个安,等皇上下朝了,再去求见。”先去探探上皇太后的口风,看他们是否依旧站在甄家这边,如果两位仍旧信任自家,他自可按原计划进行,只是日后再收敛些酒是了。如果两位老人家和皇上的态度一致,他恐怕就要先退一步了,消除了皇上心里的忌惮再说。
郡主点头,让人把甄宝玉叫起来,父子俩略吃了几口早饭,就往大明宫去了。
郡主把家里诸事交代妥当,让隐姐儿和云姐儿暂时管着,两个女孩子在自己身边也学了些管家的本事,眼下便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郡主见两个女孩儿把自己的叮嘱都一一记下了,方才按品大装,去给太后皇后请安。
进宫一日游
甄陵一早得了信儿,知道父亲母亲和弟弟今日要来给上皇太后请安,便也一大早去了上皇宫中,陪着两位老人家说话,等着自己的娘家人来。
自进宫以来,她的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时刻刻都要摆出皇后应有的姿态,上要侍奉上皇太后,虽然两个老人家喜欢自己,可那不代表自己在他们面前就能放松了,反而要更加小心翼翼,就算是偶尔的撒娇卖乖,也要演的恰到好处。
伺候完两位老人,还要应付宫里的一干妃嫔,还以为贵妃走后自己能稍微放松一点,没想到太子又成了那样,当太子对自己不敬时,自己也不能发作,只得打掉牙往肚里咽。
另外还有让她最头疼,也是她最重要的任务——侍奉皇上,当你明知自己的男人一边温言软语哄着自己,一边在背后防备自己时,你是啥感想?甄陵察觉不对时,来不及愤怒,只有深深的绝望,她进宫之前,心里还有一丝丝的希望,希望她能和皇上琴瑟和鸣,携手并立,可现实很残酷,她和皇上,终究不可能像寻常夫妻一样。
现在,她只想保住自己家的富贵荣耀,至少不能让甄家在自己这一代衰败下去。故此,这次见了爹娘,一定要商量出一条长远对策。
甄奉年和甄宝玉到的时候,上皇和太后正和甄陵商量忠顺王妃四十大寿的事儿,甄陵知道上皇和皇上这父子俩对忠顺王都是有几分忌惮的,虽然说他现在没了军权,但在武将中还是颇有威信的,真把那老儿惹怒了,以他的实力,未必不能与朝廷一较高下。是以这两年,皇上并未明着和忠顺王作对,却在着力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精锐,忠顺王想必是知道此事的,一直没敢有什么大动静,只是时不时在皇上面前摆摆皇叔的谱儿罢了。皇上也不生气(至少表面如此),依旧时不时赏赐财宝美姬给皇叔,希望他老人家能沉醉在温柔乡里,再也不要打别的主意。
可没想到,太子精神失常,不能继承大统,皇上又没有别的子嗣,需要过继宗室子弟,忠顺王抓住机会,送自己小儿子进宫,这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唯一不合适的,只有他亲爹是忠顺王,这一点,让上皇和皇上都不放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