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翻云覆玉 作者:沐禅紫(晋江2012.8.16完结)-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刚开始向祖父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祖父也不太同意,说他留下帮不了忙,反倒可能给甄陵添乱,没想到甄奉年却是写信来举双手赞成,说要趁机锻炼锻炼儿子,不能总让他在蜜罐子泡着。细想想,这还是父亲头一次站在他这边呢。
  湘云也觉得自己刚说错话了,小同志这么有责任感,值得鼓励,于是一个劲儿的点头,“表哥你说的对,听说白马书院可是人才辈出呢。”
  “可不是,出了好几个状元呢。”只要他愿意,他爹绝对会给他最好的学习环境。
  说话间,甄老太太身边的丫鬟紫苏来请两人过去吃饭。
  甄家的规矩比荣国府还要严,饭桌上鸦雀无声,连筷子不小心碰到碗底儿,都要被甄老太太和侍立一旁的郡主瞪上一眼。
  话说湘云本还以为郡主身份高贵,不必在公婆面前立规矩呢,没想到那样高傲的女人,见了公婆依旧是卑躬屈膝,就是甄老太太让她坐了,她也是随时准备着起身伺候的。
  唉……古代的儿媳妇真不好当啊!
  吃完饭,几人陪着甄老太太说话,屋子里倒也热闹。
  “陵丫头,这几日就别做针线了,累着可怎么是好,你又不像别人家的新娘,还要自己绣嫁衣,有什么要做的,让针线上的人做就是了。”甄老太太嘱咐甄陵。
  甄陵笑道:“不过是些小东西罢了,针线上的毕竟没有自己做的可心呢。”
  “要是二表姐不嫌弃,我帮着做几样儿罢。”湘云这几日悠闲自在的都有罪恶感了。
  甄老太太笑道:“云姐儿说的对,分出几件让你妹妹们帮你。”
  郡主也在一旁点头,云姐儿是个有眼色的,这几日家里除了几个小孩子,剩下的人都忙的脚打后脑勺。
  虽然皇后的嫁妆不用娘家准备,但起码娘家人也得参与不是,总不能让太后皇上大臣忙个底朝天,皇后娘家人跟没事儿人似的吧。
  而且这次大婚时间紧迫,准备的匆匆忙忙,甄奉年又不在京城,什么事儿都要甄老太爷和郡主做决断,两人只好三天两头的往宫中跑。
  甄老太太也不轻松,四处拜访京城的旧交,时不时还得进宫陪太后说说话,婆媳关系很重要,只要太后喜欢甄陵,那么皇上就是再不喜欢,也得给甄陵一点面子不是。
  甄隐也适时道:“我们虽做的没二姐精致,但也比针线上的强些个。”说着又若有若无的白了眼湘云,就你会讨好卖乖,才来几天,家里上上下下就都说你好了。
  甄陵也就不再推辞,晚上送了两样针线给湘云,湘云这下在屋里可算有事做了,当即一针一线,认认真真的做起活计来。

  婚前那些事

  甄陵不做针线了,却也没闲着,要入宫了,有很多该学的东西要学,虽然规矩之类的早就有宫里的嬷嬷来教过她了,可还有些大婚典礼上的规矩,是要学的一丝不差的。当皇后的,在大婚时出了岔子,岂不是给家里丢了大人了?
  除了这些,还有家里长辈的各种婚前教育,甄老太太是苦口婆心式的,“每天晨昏定省可别迟了,宁可早到些,多和上皇太后说说话,也别摆皇后架子去晚了,两位贵人都喜欢活泼的,你就顺着两位多说几句,对宫里妃嫔要和善,有事没事就和她们多来往来往,皇上不喜欢太爱说话的,到他面前就端庄一点,衣服别穿得太艳了,雅致些就好,”不拉不拉……
  老人家足足说了一个时辰,喝了三杯茶水,要是别人,定会不耐烦听,可甄陵知道,甄老太太经历的事情多,见识自然不一般,这些唠叨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都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她把甄老太太的话一字一句记在心里。
  郡主则不像别的母亲那样慈爱的说些能温暖人心的话,而是正襟危坐,又从头到尾把眼下宫里几个有脸面的妃嫔分析了一遍,“别看贵妃身体不好,但有宠有子,在宫里,有这两样就足矣了,淑妃,容妃都是宫里的老人,不要因为她们现在无宠就忽视了,她们家里可都是朝中显赫,你别和她们走太近,但也别刻意疏远了,英嫔和李贵人虽还算得宠,但出身不算显赫,她们必是要来讨好你的,若是皇上一开始不喜欢你,你用用她们倒也无妨,若是合不来,不理她们也就是了,还有几个贵人,都是无关紧要的……”
  总结下来,贵妃是头号劲敌,其他人要么有宠爱无家世,要么有家世无宠爱,要么两样都没有,完全不存在竞争力。甄陵不得不说郡主这些分析客观而实用,算是她的宫斗指南。
  大婚的前一晚,甄老太爷在书房与孙女最后一次长谈,“陵儿你从小就是我们的骄傲,家里人没有不疼你的,”老爷子笑眯眯,语气平和,“我们虽然也疼宝玉,但那是因为他是哥儿,身份在那儿摆着,天生就是家里的宝贝,可你不一样,你是真的优秀,让人想不疼你都难。”
  “祖父过奖了,”甄陵微微笑。
  “我和你祖母本来都希望你能找个情投意合的嫁了,可咱们家这两年的情况你也知道……”甄老太爷叹了口气,“幸好,皇上不是个多情的,你看他对贵妃就知道,倘若有一天你能让他倾心于你,那可就是长长久久的事儿了。”
  “可是……贵妃她……”甄陵见过贵妃一面,标准的病美人,可皇上看她的眼神,却让甄陵心里凉了一大半。
  甄老太爷漫不经心的笑,“听荣国府的大姑娘说,贵妃这两年身子不好,谁知道还能强撑多久。”
  甄陵心中一惊,抬眼看向祖父。
  甄老太爷哈哈大笑,“我们可什么都没做,那都是她的命。”
  甄陵这才松了口气。
  “记住,你进宫,是在帮家里,家里也会帮你的!”甄老太爷摆手,“时辰不早了,回去罢,早点休息,明天可累着呢。”
  甄陵便告辞离去,甄老太爷看着孙女的背影,幽幽叹气,甄家能兴盛至此,政治联姻是少不了的,可当皇后的,甄陵还是第一个,但愿不要是最后一个。
  却说甄宝玉这几日心情都不好,从小一道长大的姐姐要嫁人了,去的还是那等不见天日的地方,其中波云诡谲他自是不懂,但一想到要关在那高高的宫墙里面,他就觉得难过。
  书是看不进去了,想了想,还是披上斗篷,让大丫鬟桂枝陪着,去了甄陵处。
  甄陵的屋子灯还亮着,玉竹在外间最后一遍检查明日要用的梳妆用品,见甄宝玉来了,就笑道:“大爷来的正好,去和我们姑娘说说体己话儿罢,以后想说可就难了呢。”
  甄宝玉闻言心里一酸,眼圈就红了,玉竹和桂枝一看都哭笑不得,桂枝低声劝道:“快别哭了,让二姑娘见了心里难受。”
  东里间的甄陵早听到宝玉来了,见他不进来,就扬声道:“宝玉,在外面做什么呢,还不进来。”
  甄宝玉只得进去,甄陵一眼就看到甄宝玉眼圈红了,“呦,这是怎么了?”
  甄宝玉扯出个笑道:“外面刮风呢,沙子迷了眼睛。”
  甄陵也不点破,心里却又是伤感又是欣慰。
  甄宝玉注意到甄陵手中拿着一本小册子,就问道:“姐姐这是看什么呢?”
  甄陵把册子放在桌上,活动活动脖子,“不过是宫里太妃和妃嫔的家世出身,所居宫室之类的,还有些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的喜好。”
  “这都看了多少遍了,”甄宝玉记得他们刚来京城的时候,就有宫里的人把这些东西送来了。
  “最后再看一看,以免进宫出了错儿。”甄陵说着,不由轻叹口气。
  甄宝玉望着甄陵那张清瘦的脸儿,不由道:“姐姐这一年里,瘦了好些呢,我看着都心疼。”
  甄陵捏捏弟弟的脸,“宝玉真是长大了,知道心疼姐姐了。”
  甄宝玉眨了两下眼睛,还是把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姐姐,我知道你是不愿意进宫的,其实当初你可以说不的,家里人也不会逼你。”
  甄陵面色变了变,“你怎么突然说出这种话来,谁告诉你我不愿进宫的?”
  甄宝玉迎着甄陵灼灼的目光道:“我猜的,姐姐自从去年听到消息后,就不太开心,姐姐不用瞒我,我不会说出去,”他握了握甄陵的手,以示安抚。
  甄陵眼圈一红,声音就哽咽起来,“姐姐都省的,姐姐并不是不愿进宫,为了这个家,姐姐做什么都愿意。”她尽力扯出个笑,“再说了,进宫也没什么不好,又不是以后见不了面了,你隔三差五就来宫里看我。”
  甄宝玉点点头,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甄陵刚进宫,肯定是有很多事要应付,他哪里敢经常去打扰她。
  “在家要听话,多帮姐姐孝敬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有事没事多和三妹妹说说话,她心思重,又不爱与人说,哦,我倒是忘了,你要留在京城呢,那就更要懂事了,平日在书院里可别惹什么麻烦,休息了就去看看你云妹妹,她一个人在叔叔家也可怜呢。”
  甄宝玉点头,“我一定把她当我亲妹妹一样看。”
  甄陵笑弯了眉眼,“好好好,你对姐妹们一向体贴,我不担心。”
  两人又互相嘱咐一番,玉竹进来道:“亥初了呢,姑娘今儿得早些休息,明日寅初就要起身呢。”
  甄宝玉恋恋不舍的起身,“不打扰姐姐休息了。”
  甄陵点点头,摸摸甄宝玉的脑袋,“去吧去吧。”
  第二日一早,甄家的众女眷都起了大早来甄陵屋中看她梳妆打扮,湘云一旁看着嬷嬷往甄陵脸上一遍又一遍的擦粉,心中暗叹,本来好好一张脸,硬是涂成了死人脸,古代人的审美果真特别!
  郡主看着女儿装扮妥当,一时间泪意上涌,甄老太太见了,就低声安慰了几句,郡主这才止住了,但却一直都不敢再开口,生怕一开口又忍不住眼泪。
  甄陵倒是显得很镇定,面上是端庄的微笑,仿佛已经进入了皇后的角色。
  湘云姐妹也就只能把甄陵送到二门上了,下面就是由礼部官员和内务府的官员来迎接。
  在早春的晨曦里,甄陵终于坐上了属于皇后的轿子,一路浩浩荡荡往大明宫方向而去。

  甄宝玉劝学

  甄陵进宫后,甄家人可算松了半口气,对,是半口气,另外半口气还提着,生怕出了什么事儿。
  转眼大半个月过去,郡主进宫请安,见甄陵面色不错,和皇上的关系虽算不得亲近,但新婚燕尔,倒也没冷落了她。
  再说了,甄陵才貌犹胜贵妃,皇上又不是什么情圣,面对美女怎能无动于衷,是以这一个月来,倒有大半个月歇在皇后宫中。
  “你和太子相处的可还好?”屏退了宫女,偌大的宫室里就郡主和甄陵二人,是以郡主也就没用敬语。
  “太子是个很懂规矩的孩子,只是……”甄陵叹了口气,“只是太子身子看起来不太好,太医说是天生禀赋不足,功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郡主微微蹙了眉头,“那皇上对太子如何?”
  “在我面前对太子不错,但能看出来,陛下也是有些担心的、”皇上就太子这么一个独苗,自然是百般疼宠,可太子毕竟是要担当重任的,身体不好,学问不精,以后可怎么指点江山?
  这一点不但皇上担心,太上皇和太后也是担心,是以太后对甄陵的期望很高,若她能生下一子,那可是正宫嫡出,废长立嫡也不算越了礼数。
  郡主见女儿能应付的过来,也就放心了,又去看望了卧病在床的贵妃,顺便从元春那儿知道了贵妃的近况:“贵妃好静,平时也没什么客人来,就是前几日忠顺王妃让人送了两只千年老参来,皇上来了,却说贵妃不宜用人参大补,就让奴婢把那人参放到库房去了。”
  皇上这是在提醒贵妃不要和忠顺王走的太近么,郡主笑着点点头,“我们陵儿刚入宫,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望你多提点着些。”
  “郡主这是说哪里的话,服侍好皇上皇后是奴婢应该做的。”元春笑的端庄。
  “我们家和你们是旧交了,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郡主道。
  元春点头,“家里现在倒还都过得去,我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我们家的宝玉了,他性子刁钻,又不喜读书,过严过宽都不好……”
  郡主已经明白了元春的意思,笑道:“我们家的宝玉以前也是那样,多出去见见世面自然就会好些,正好,我们宝玉过几日要去白马书院读书,不如让你们哥儿也跟着去,两人一道儿也有个照应。”
  元春心下大喜,连连道谢。
  恰好三月初一是王夫人的生日,元春就借着给母亲送生辰礼的机会,传信给王夫人。王夫人听说儿子要去书院读书倒还罢了,贾政却是大喜,他平日最喜读书人,白马书院里很多先生都是他仰慕已久的,儿子能到那儿读书,实在是三生有幸。
  宝玉听到要去书院读书,心里百般不愿意,又不敢和贾政作对,只得整日闷闷的,没几日就闷出病来。
  王夫人生日这天,也请了甄老太太和郡主,甄老太太和郡主商量,家里的孩子多,不必都带上,就把湘云和甄宝玉带上了。
  王夫人一向低调,生日也只请了几家亲眷,王子腾夫人和薛姨妈是必来的,柳氏也在座,见郡主他们来了,众人忙给甄老太太和郡主道喜,甄宝玉就和湘云坐到了下面几个姐妹中间。
  林黛玉;薛宝钗都在座,只是薛宝钗如今因为薛蟠的事情不能参加选秀了,是以心里正不痛快,见湘云来了,也顾不得上来说话,又见甄宝玉也在,更是尴尬,她们家现在在甄家面前可是连头都抬不起来的,只默默坐着喝茶,一句话都不说了。
  林黛玉本就是不爱说话的,这几日又因贾宝玉要去书院读书心里怪舍不得,就也不说话。
  湘云打破沉默,笑问道:“怎么不见二哥哥?”
  探春道:“他这几日身子不好,屋里歇着呢。”说着,凑到湘云耳边低声说了两句,湘云听完笑道:“既这样,表哥和我一道去看看二哥哥罢。”
  甄宝玉点头,既然听说人家病了,哪有不去看的道理。
  两人去和长辈说了,贾母听了道:“正是,我们在这儿说话,你们坐着也没趣,不如都去宝玉房里玩玩去。”
  甄老太太道:“宝哥儿既病着,一大帮人去别闹着了他。”
  “无妨,宝玉不过是这几日被他老子管的严了,唬出病来罢了。”
  湘云一边心里暗翻白眼,一边由王熙凤带着去了贾宝玉的屋子。
  贾宝玉正歪在床上和袭人说话,见王熙凤带着一大帮子人来了,忙要起身,湘云道:“二哥哥躺着罢,别起猛了头晕。”
  袭人便给宝玉拿了个大迎枕靠着,麝月秋纹忙摆上茶果。
  贾宝玉现在的屋子可没怡红院那么宽敞,几个人这么一坐,就显得满满当当。
  王熙凤就笑道:“你们在这儿说话,我先出去了。”说着,掀起帘子出去侍奉贾母去了。
  几人一边吃茶果,一边聊天,甄宝玉道:“世兄快些养好病,我娘说让我们一块儿去书院读书呢。”
  不提还好,一提去书院,贾宝玉心中更加烦闷,“我和你程度不一样,去了也是跟不上,老祖宗不太想让我去呢。”他这几日在贾母面前装可怜,贾母已经开始动摇了。
  湘云皱眉道:“二哥哥今年八岁了,四书五经还没学完,的确有些慢了,我又听说你们家学里的子弟程度不一,你去了恐怕也学的不扎实呢。”
  贾宝玉好奇道:“咦?云妹妹怎知我们家学的情况?”
  “哦……我小叔与你们家学的代儒先生相熟,听他说的。”湘云道。
  探春道:“能到书院读书多好呀,我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