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红楼之迎春遇仙 作者:海带结(晋江vip2013-12-17完结)-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很呢。
迎春并未点头,那贾赦听说了,却觉得极好,一力主张去办,召集了贾琏等人,便请人画图样,择日开工,迎春却也无法。反倒是惜春,连连抱怨说妙玉并无消息,家里却先做了这番处置,倘若妙玉还能回来,却又该如何自处?
若依迎春自己,必不再管妙玉之事,但惜春这样,显然是不得消息不罢休的,她却不能不管,便又耗费了一个传讯符篆,却是发给妙玉,直言惜春如何惦记她云云,请她无论如何,先将近况传回来,这符篆是当着惜春之面发出的,一连几天,并无音讯返回,惜春却又不安起来。
正巧那忠顺王府却是消息灵通,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广泽真人在家中,那王妃世子妃,便又专门到荣府来拜见迎春,见了面自然会先问他们家的小哥儿,迎春便说她已见过,正在某处洞天福地闭关,不日功成,亦会返回云云。
继而想到妙玉,迎春便问她们婆媳可曾听闻太后寻亲之事。“想是广泽真人从来不过问这些俗务的,”那忠顺王世子妃便笑道,“前些日子各家王府都传遍了,说是圣母皇太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外甥女,宝贝的什么似的,因她还是皇上的表姐,皇上却也欣喜,封了这位杨氏姑娘一个淑人,现今依旧还住在宫里面呢。”
迎春并不以为意,只听那忠顺王妃也叹道,“前几日我们王爷回来,也听他说,朝上诸大臣也议过,那太后的妹夫家难算是国戚,他们家的女孩儿,无功于国,并不好如此高封,然而皇上却是纯孝,反劝众臣说,太后娘家只剩这一女,并不好再为难,众臣却因太后一向贤德,这才算了。这几日太后已然连连招家中有年长未婚的男子的命妇们进宫去,后日就轮到我家了,恐怕是要给那位姑娘说亲,我倒是听回来的人说,这位姑娘品貌虽好,年纪却大几岁,也不爱笑,恐怕是个硬气的。”
待送走了忠顺王婆媳,迎春却才把这番话都说与惜春听,惜春听了,半晌无语,那眼中就流下泪来,咬牙道,“我只当她是个高洁清雅之人,到如今,却变得如那些俗人一般了,真真可惜极了!”
迎春便想,正好趁此机会,说一说惜春,便问她,“你倒是说说,何为俗人?何为雅人?”
惜春并不回答,迎春便又道,“我早说过我的是正道,因而也可对你明说,似妙玉这种,修持一辈子,既无法济世救人,她自家却也难有什么正果,人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却并非是一句俗语,其中正含着阴阳大道,阴阳调和,人类繁衍,均是天道,我倒是觉得,她选择此路,反倒是做人的本分。”
惜春闻言,愣愣的想了许久,突然说道,“你是蒙我呢,既然男女成婚是大道,那你为何不成婚?”
“我未必不成婚啊,”迎春便笑道,“我必然要寻个修行之人为道侣,而且,修为还必需要高过我的……”
她说到此,突然就想到了自家那玄明师兄,她所知的修为高过自己的男子,其实仅有他一人,一时间便要脸红心跳,幸而总算是修行之人,赶忙运用清净之法,这才未在脸面上显露出来。
惜春此时,却正是盯着她看,迎春自己心中有鬼,便索性在屋中走了两步,却听惜春说,“我还当你如今做了仙人,应该句句实话,没想到反倒学会说谎了,我是听大嫂子说过,所有那些僧道,法力都不及你,其实你就是我们这里修为最高之人,又如何能找到符合你要求的道侣?”
迎春听她这么一说,颇觉无奈,倒不再想玄明了,只对她笑道,“我对大嫂子如此说,也只是让她安心,就算我是本方世界修为最高的,诸天万界,修为高过我的人无数,将来我外出游历,难道就遇不上一个么?”
那惜春这才哑口无言,半晌方道,“我也不管你,从此我也忘了有妙玉这么个人,只管过我的日子罢了。”
“我并不是想要说她的坏话,但我这传讯符篆,从未有传不到的,由此看来,却是她并不想理睬我们了,”迎春便正色道,“将来你若能再见她,恐怕也得装作第一次见,依礼而行了。”
惜春重重点了点头,迎春又安慰她几句,重又给了她一张符篆,便回先回云霄峰,看看无事,就又往太虚幻境去了。
进到里面,她却吃了一惊,那玄明道人原本是在闭关的,却不知为何出了关,正在那花园之中闲逛,见了迎春,便问道,“师妹最近来得少了,可是家里有什么事?”
迎春便把近日之事告诉他,他只听完,也不评价,只是笑道,“忠顺王夫妇是于我有恩的,将来必须要报答,好了却这段因果。”
迎春点头称是,又问他如何出关了,他依旧笑道,“心血来潮而已。”
迎春既然修行,也知这不是一句空话,便忙问,“师兄可知是何事?”
“却落在师妹身上,”那玄明便看着她,慢慢说道,“师妹家里的那块石头,难道并没有被下了禁制么?”
迎春闻言,便觉得是自家错误,却真就脸红了,更垂下头不敢看他,低声说道,“我是想说服了我这兄弟点头同意了再施为,却没想到他并不同意,还说是我要害他,他的父母,更是视我为仇人,以至于至今并未下手。”
“师妹一向老实,”玄明突然就走过来,轻轻拍了拍迎春的肩头,待她反应过来时,他却早就走到她身后去了,却又笑道,“所谓天理昭昭,自作孽不可活就是如此了,方才我所感应到的,竟是那块石头,如今已然夺舍了你那兄弟,我看他也差不多有出窍的修为了,不过没有法宝,他并不是你的对手。”
迎春却吓了一跳,也顾不得想她那师兄方才所为,只是匆忙问道,“那却怎么办?”
“那人最近做些什么,你可知道?”玄明又问。
迎春便将所知的尽数说了,玄明便道,“既然并未作恶,且由他去吧,我来设一个小小的法阵监视于他,若他作恶,我再处置他。”
迎春便明白了,“现在处置他,我那兄弟也活不了了?”
“正是,”玄明皱眉道,“你若觉得他性子中还有以前的那些习惯,恐怕是那石头亦未完全吞噬他的神魂,可他那神魂必然不全,故而若处置了石头,他不仅必死,更无神魂再去轮回了。”
迎春闻言,便黯然道,“是我的不是了,那时若强做法,封印了那石头,也不至于此。”
“凡人肉眼凡胎,看不出其中端倪,恐怕依旧会恨你入骨,”玄明却关切的看着她,“此事并不怪你,千万不要因此而消沉。”
迎春这才勉强打起精神,那玄明便又笑道,“正好为兄出关了,今日便请师妹尝一味汤羹,不知师妹意下如何?”
“汤羹?”迎春倒是颇为诧异。
“那警幻仙姑倒是留有几个不错的方子,”玄明答道,“原是用此方世界之中的天材地宝炼制而出的,却还味道鲜美,值得慢慢品尝,师妹稍待片刻,为兄现在就去炼一罐与师妹品尝。”
迎春便也来了兴趣,那玄明便引她到他那边的一间偏殿,他那边诸般天材地宝都已齐备,当下便取出丹鼎,以神识催动,炼制起来,迎春便在旁看着,大约也就过了一整日,那汤便出来了。
迎春只见那丹鼎之中,汤色浓稠,清香扑鼻,她亦许久未吃烟火之食,玄明又亲手替她盛到碗中,两人慢慢品尝,迎春便笑道,“感谢师兄款待,我从未喝过如此好喝的汤羹。”
“按照警幻仙姑所留的记录,这汤羹还对修为有益,她却又未说是何种益处,”玄明却认认真真的说,“师妹喝完之后,该要打坐炼化。”
迎春自然点头称是,然而等她喝完汤开始打坐,就突然觉得疲惫异常,不知不觉就居然睡着了,一觉醒来,却已经躺在她自己房间的那张云床之上,玄明道人却依旧在旁守着。
“师妹醒了?”他却盯着她看了好几眼,方笑道,“这汤果然是好东西,居然令人在睡眠之中,修为便又精进了,为兄先去闭关,师妹且运功试一试。”
他也不多说,转身便走了,迎春想了半天,才忆起睡着之事,想来必是玄明道人把自己送回房间的,便更是满面飞红,羞得不知如何自处了。
42第四十一回 凡人岂可娶真仙
迎春此时仍坐于云床上;犹自糊涂;耳畔却突然响起了玄明道人的声音,他倒是平静得很;传音道;“师妹,为兄等你醒来之时,画了一张无尽剑意符;放在桌上;你可随身带着,若遇强敌,便如旁的符篆一样以神识驱动,足以御敌。”
她便忙去看那桌上的符篆;一眼看去;便觉得那隐隐剑意,似要破空而出一般,她急忙凝聚神识,再去看那符篆,方能辨认其上种种道种文字,正会聚成了一把剑的形状。
迎春先把那符篆收好,却又想起玄明所言的石头夺舍之事,心中烦闷,若说他是夺舍了宝玉,也难怪家中的宝玉心性大变,甚至与袭人做出那事情,但有贾母亲口定下的婚事,可怜黛玉总归还是要嫁他的,迎春此时,却就怕宝玉之于黛玉,早已没有了当年那份子情意,那岂不就是把黛玉往火坑里推么?
迎春看过那册子上的判词,也知黛玉原本的命数不好,又因她早服了荣华真君的仙丹,如今是个好端端的人,便就更希望她能嫁得如意。此时她反反复复,却无法想出一个能切实帮上黛玉的法子,更觉烦躁,于是也不再修行,收拾一番便回云霄峰去了。
未过几日,宫中来宣旨的太监居然找来了,虽然气喘吁吁,这一位太监还是登到了迎春平日里讲道的那小山之上,当着听讲的众人之面,开读圣旨,乃是皇上邀请广泽真人进宫讲一遍《蓬莱原道歌》。
当日那李太后接走了妙玉,却许久未给广泽真人一个明确的说法,迎春自然是不满,因而对于眼前的宣旨太监,她也并不打算客气,只是淡然道,“请回禀圣上,贫道只在此处讲道,天下学道之人,皆可来听讲。”
那太监愣了愣,刚要再说什么,迎春却突然想到自己的储物手镯之中,还有几张小挪移符篆,于是取出激发一气呵成,在一众凡人均未有所反应之时,已然将那小挪移符所引发的气场,罩住那太监以及跟随他的小太监等人,众人只能看到眼前光芒耀眼,待闪光过去,那太监等人却都不见了。
其余听讲的众人都惊讶不已,迎春这才对他们道,“贫道的话已说完,便就将这一行人礼送出本山了,方才正讲到凝神静气一节……”她便继续讲道,全然就当并未有过这一道圣旨,当日讲完,她却想着今日是初次使用那小挪移符篆,于是过了午后,便又隐身出去,看一看效果。到了山下的小村之中,不少人都是在说那宣旨太监之事,只说广泽真人真是名不虚传,跟随那太监的一个小太监曾说,只觉眼前一黑,待缓过神来,已在山脚了。迎春听得此言,倒也颇为自满。
然而,当晚回到主峰的洞府之中时,她却又懊悔起来,只因想起了那皇上是能赐婚的,若有法子让他另赐给黛玉一门亲事,到可以摆脱那已夺舍的石头。
正是因为如此,又过了数日,那皇上居然出宫,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紫蓬山下,他自己穿着常服,带了上百太监侍卫等,坐着步辇,也到小山上来听广泽真人讲道,迎春见了他,也便客气一点儿,起身相迎,那皇上因看着所有听讲之人都是席地而坐,便命那随行的太监,将一块黄缎子铺在距离迎春讲道那树下最近处的草地上,面对着迎春坐下,摆出一副听讲的架势。
这一日,迎春却正讲到那《蓬莱原道歌》一半之处,她也不曾从头再讲,只接着前一日的,慢慢讲起,待讲完两个时辰,略等一会儿,见没有人提问,她便起身,对着那皇上略一颔首,驾起云雾如意便回洞府去了。
此后数日,那皇上日日不辍,迎春却又听说,皇上还驾临了山下小村之中的道院,赏了两千两内库银与地方官员,要在这小村之外修建正式的道院,专供一应百姓学道,其中还要供奉广泽真人真容,四时祭祀,因而这一日讲道之后,她便专门对皇上说,如此靡费,有违大道本意,并不可为。
“些许银两而已,”那皇上便笑道,“朕只不过要表达对真人的崇敬之情,与修道无关。”
“贫道所为,只是贫道的本分,”迎春依旧淡然道,“况且贫道只在山上,凡学道者,都可上山来看贫道的面貌,并无供奉祭祀的必要。”
“朕虽富有四海,却不懂道法,”那皇上又道,“真人如若不收,朕却真要不知所措了。”
迎春想了想,便道,“皇上,那道院不必再修,两千两银子,可否由地方布施给来此的学道者,凡离山返乡者,便赐银一两,亦是圣上的恩德。”
那皇上便点头称好,又道,“朕却真不如道长心胸开阔,并不能想到如此善举。”
“皇上谬赞,”迎春就客气一句,便起身相送。
又过了数日,这一座小山之上,竟然又多了若干朝中大臣,又加上他们所带随从等,那上山的道路,已被挤得水泄不通。迎春一问,方知是一连数日朝中政务皆无人问津,这些大臣们都急了,便联袂来此,名为听讲,其实却是要请皇上回宫去。
她再看那皇上,却只见他面露尴尬之色,那双手藏在龙袍的袖中,整个儿袖子都微微颤抖着。迎春便也不再多问,只对那些大臣道,“诸位前来听讲,敬请约束好随从等人,贫道这山上,从未有人敢喧哗。”
言毕便开始讲道,她讲得熟了,并不需要全神贯注,因而便几次去看那皇上,他却不似前几日那般镇静专注,时而垂头,时而又走神,迎春也就心中暗叹,她看那些笔记,在修行世界之中,众多出窍期引气期的修行者中,自有人愿意专门在宫里面教君主修道,现如今只她一个,她又不愿意去宫中,可惜这一位皇上,大约终身也难以修成什么了。
迎春却也知道,这皇上如若不回宫去,一众大臣,未免会把怨气加诸于自己,没准儿还要冠以“妖道”名头,她才开始传道,势单力薄,并不宜与此辈结仇,因而这一日讲完,她便对皇上说,请他以国事为重,还是先回宫去吧。
那皇上并不回答,默然片刻,却站起身,令在此听讲的百姓等,先下山去,那些百姓也知眼前的便是皇上,又看那些大臣威仪,侍卫凶猛,多少也有敬畏之心,都不言语,三三两两下山去了。
皇上却等到百姓走空,才转过身来看着迎春,因他站着,迎春却也不好坐,便也站起身,那皇上却笑道,“请真人随朕一起回宫,若真人不回宫,朕便也不回。”
这要求显然无赖,然而那一群大臣听了此语,竟然跪下了好几个,迎春便笑道,“皇上必是知道,贫道只在此处讲道。”
那皇上却只盯着迎春,“故而朕请真人同朕一起回宫去,并非是要真人讲道,”他说到此,突然顿了顿,才缓缓说道,“朕宫中尚无皇后,因而欲请真人下嫁,为朕主持中馈。”
迎春真是以为自己听错了,然而所有的十几个大臣,此时已然完全跪下,纷纷嚷着“请真人下嫁”等语,她才缓过神来,却又觉得好笑之极。好在她修行已久,并不会因为此事而乱了心神,便就对那皇上正色道,“皇上好意,贫道并不敢受,还请皇上尽早回宫。”
“朕一言九鼎,”那皇上便道,“还请真人答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