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林家女婿 作者:凤凰泪羽(晋江vip2014-03-02完结)-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瑜失踪后,贾政的头发在一夜间白了一半,如同老了十岁一般。
贾政有三个儿子,贾珠、贾瑜、贾环,可是如今,贾珠恶疾缠身,次子贾瑜生死不明,幼子贾环形容猥琐,让贾政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时,贾政又想到林如海的三个儿子皆考中了进士,而他的三个儿子,心中很不是滋味……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就到了承瑞十年春。
这一年的元旦,贾玥格外的忙碌,因为今年是他第一次当家做主,就算用长乐大长公主派来的经验丰富的管事,贾玥依然忙得头昏脑涨。
这一日,贾玥刚得了闲,想要休息几日,就收到了恭顺亲王的请帖,邀请贾玥赴宴。
这恭顺亲王是承瑞帝的庶长子,生母只是承瑞帝潜邸时的侍妾,因生了恭顺亲王这个“长子”,才母凭子贵,成为承瑞帝的侧妃,并在承瑞帝登基后,晋封为妃。
恭顺亲王是承瑞帝的庶长子,而时为皇子妃的皇后无子,所以出生才三日便被抱到了皇后身前抚养,时为皇子的承瑞帝将恭顺亲王是将恭顺亲王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
恭顺亲王天资聪颖,乖巧懂事,因是为皇后抚养长大的,所以和皇后的感情很深,然后,恭顺亲王长到十岁时,多年未孕的皇后怀孕了,并一举得男,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便是如今的太子。
太子出生后,皇后并未因此而疏远恭顺亲王,仍然对恭顺亲王关爱有加,恭顺亲王比皇太子年长十岁,可以说是看着皇太子长大的,恭顺亲王和太子的感情很好。
承瑞帝继位后,恭顺亲王因是“皇长子”,并且文武兼备,才干出众,被册封为郡王,恭顺亲王在封王之后,表示:“愿为贤王”,让太上皇颇为欣慰。
从表面上看,恭顺亲王无愧于他的封号,对太子非常恭敬,不结党,不营私,主动将自己放在了“贤王”的位置上。
那么,这副“兄友弟恭”的画卷下,隐藏得是怎样的画面,恭顺亲王真的无心于大位吗?
林如海教导儿子和弟子时,提到过恭顺亲王,林如海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太上皇身体康健,圣人年富力强。”
贾玥听了,想起了高中时背过的政治知识点——主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
本朝沿袭明制,却废除了前明的藩王制度。
为防止本朝如前明一样,宗室爵位泛滥,藩王作乱,兴祖皇帝废除了“世袭罔蘀”这种世袭制度,并制定了降等袭爵制度。
本朝的袭爵方式有两种,恩封和考封。
按照前明的封爵制度,一个宗室亲王逝世后,世子原等承袭亲王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
按照本朝的封爵制度,一个宗室亲王逝世后,世子降等承袭郡王,或更低的爵位,这便是“恩封”,亲王其余诸子,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得爵位,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典制上应有的爵位,成绩平平者,则在授予爵位时,在降数等。
前明封爵原则是“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本朝立国后,兴祖皇帝有感于前明末年藩王之事,彻底废除了分封制,也就是“分封就藩”制度。
“诸王不锡土,就其封号但予嘉名,而不加郡国”,本朝诸王,虽然拥有王爵,却不能就藩,非奉诏不得离京。
相较于前明,本朝对诸王的防范有所松动,宗室诸王虽不能就藩,却可以担任官职,比如,承瑞帝的庶长子,恭顺亲王。
恭顺亲王颇具才干,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晋封为亲王了,承瑞九年十二月份,工部右侍郎——林如海的同年,对贾玥颇为照顾——调离工部,恭顺亲王成为了新一任的工部右侍郎。
贾玥现为工部营缮司员外郎,算是恭顺亲王的下属,所以,恭顺亲王给贾玥下帖子,邀请贾玥赴宴,并不算什么大事。
三日后,贾玥骑马来到了恭顺王府,被王府长史官迎了进去。
恭顺亲王得知贾玥来了之后,亲自迎了出来,然后贾玥“受宠若惊”,口中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恭顺亲王笑道:“怎么当不起,你是小王的曾姑祖母的儿子,算起来,小王还要管你叫‘表叔祖’呢。”
贾玥和恭顺亲王寒暄了几句,这时,南安郡王长子到了。
南安王府执掌西海沿子的兵权,又是异姓王,为了防止南安王府不听皇命,皇室命南安郡王镇守在西海沿子,南安郡王长子则居住在神京,实为“人质”,南安郡王长子继承王爵后,前往西海沿子镇守,新一任的南安郡王长子则代蘀其父留守神京,世代延续,至今已有三代。
这一代的南安郡王长子,名为“霍炎”,和恭顺亲王年纪相当。
南安王府算是极有权势的一家王府,霍炎又是郡王长子,恭顺亲王很是重视,忙将霍炎迎了过来。
恭顺亲王和霍炎见过之后,将贾玥介绍给霍炎,“这位是赵国公。”
霍炎看向贾玥,上下打量了一回,见贾玥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想到贾玥拒绝了自家妹妹,霍炎心中有些不快,淡淡地笑道:“果然是一表人才。”
因为“林如海的入室弟子兼女婿”这个身份,贾玥踏上仕途之后,虽然小有波折,但也顺风顺水地走到了如今,从五品员外郎。
只是,贾玥不想别人提起自己是,最先想到的是“林如海的女婿”,贾玥不想当小白脸,不想世人为黛玉“可惜”,所以,贾玥虽然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从五品的员外郎,却并没有满足,而是致力于构建属于自己的关系网。
贾玥是在林家长大的,在林如海的潜移默化之下,贾玥的行事风格和林家非常相似,对于荣国府和宁国府做下的恶事,贾玥极为厌恶,对于和宁荣二府是一丘之貉的南安王府,贾玥是“敬而远之”。
贾玥在官场上历练了这么长时间,自然能听出霍炎语气中的敌意,贾玥心中很是疑惑。
不过,贾玥脸色不变,口中答道:“在长子殿下面前,贾玥自叹弗如。”
说罢,贾玥向恭顺亲王告罪,说道:“王爷,下官见到了有人,请王爷赎罪。”
相较于霍炎,恭顺亲王更为重视贾玥,不过,贾玥是工部员外郎,是他的下属,恭顺亲王心中想着“来日方长”,口中笑道:“好。”
贾玥并不忌惮霍炎这个异姓王继承人,却想知道霍炎因何对他不满,当下将这件事记在心中,打算回去后派人调查一下原因。
☆、第88章未来
贾玥从恭顺王府回到家中后;便开始着手调查南安郡王长子霍炎;为什么对他抱有敌意;结果一无所获。
赵国公府的下人,大多是长乐大长公主安排的,所以;长乐大长公主很快便知道了这件事;然后,长乐大长公主便将“南安郡王想要招贾玥为婿”这件事,告诉了贾玥。
贾玥听了,皱着眉头问道:“不过是结亲不成而已,有没有旁人知晓;南安郡王长子;为何要对孩儿抱有敌意……孩儿若没有母亲的庇护;南安王府会把孩儿如何?”
长乐大长公主冷声说道:“无外乎两种结局,一是毁掉你,二是强迫你娶他们家的县主。”
贾玥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孩儿该如何防备……您说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长乐大长公主说道:“那霍炎,你不用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被太上皇养废了的人而已,南安王府,已经承袭了三代了……”
这些年来,太上皇和承瑞帝这对父子,已经在暗中进行了无数次的争斗了,如今,太上皇依然把持着朝政,承瑞帝手中却有一股不小的势力,毕竟,太上皇已经老了,承瑞帝却正值壮年。
太上皇上了年纪之后,精力大不如从前了,为了继续把持朝政,太上皇提拔了林如海,让林如海未满四十五岁便成为了内阁大学士,并让林如海和萧乾成为亲家,还让林如海主持京察,清洗了承瑞帝阵营中的中低级官员……
如今,林如海是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虽然内阁首辅依然是萧乾,但萧乾和太上皇年岁相当,精力也大不如从前了,萧乾“谨遵上意”,令林如海成为内阁实际上的主事人。
承瑞帝虽为名正言顺的皇帝,却不是大明的最高领导,并且连“二号领导”、“三号领导”都不是——大明的最高领导是太上皇,二号领导是萧乾,三号领导是林如海。
在太上皇的操纵下,萧乾、林如海两人成为了太上皇对付承瑞帝的尖刀!
对于朝堂上的局势,长乐大长公主心中跟明镜似得,长乐大长公主是宗室中辈分最高者,太上皇和承瑞帝都是她的晚辈,这场“父子相残”的斗争,无论谁胜谁负,都影响不到长乐大长公主。
可是,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儿,贾玥是林如海的入室弟子兼女婿,林家的嫡长媳是萧乾的孙女……对于贾玥和黛玉,长乐大长公主寄予厚望,无论是为了感情,还是为了大业,长乐大长公主都不能坐视林家被“抄家灭族”而不理。
所以,长乐大长公主在发现太子和贾玥很谈得来之后,便动了心思。
长乐大长公主都已经快九十岁了,“老狐狸”这个词已经无法形容她的奸猾了,“狐狸精”这个词还差不多,长乐大长公主在得知“太子在黛玉面前脸红”之后,便开始观察太子,然后,长乐大长公主一眼就看出了太子的本质……这货的人品好得不像是皇室中人!
另外,太子的虽然年轻,却文武兼备,才能出众,能难得的是,太子对从西方传来的各种“科学”,非常感兴趣!
长乐大长公主曾经到达过欧洲,对于欧洲诸国正在进行的“航海运动”,长乐大长公主很是了解,对于欧洲诸国的殖民者在沿途犯下的恶行,长乐大长公主曾经亲眼见过。
另外,对于欧洲殖民者对“富饶的东方”的渴望,长乐大长公主更是非常的清楚,长乐大长公主虽认为大明的国力远胜欧洲诸国,却不得不承认,大明在海军、火器等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了。
本朝虽没有“闭国锁国”,和欧洲诸国有贸易往来,却大多是外国来华进行贸易。
兴祖皇帝开创本朝之后,建立了三支强大的舰队,并和东南亚等国进行海上贸易。
太上皇之父崩逝后,传位于太子,时为亲王的太上皇,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太子,登上了皇位,本朝进行了数十年的海上贸易,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不巧的是,这个利益集团支持的是当时的太子。
太上皇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因此不重视海洋贸易,于是,太上皇为了清洗敌对势力,巩固统治,放弃了海洋贸易中的蕴含的利润……
太上皇即位后,下达了“禁海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从此以后,大明的船队逐渐从海洋上消失了……
二十年后,太上皇为了扫平漠北,裁撤了三大舰队,将节省下来的海军军费用于“北伐蒙古”,终于平定了漠北,令大明的宿敌蒙古人俯首称臣。
为了不增加税赋,太上皇重新打开了国门,恢复了和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却并没有恢复三大舰队,此外,太上皇还减少了皇室的开支,以及各项无用的支出,并裁撤了一些看起来无用的机构……众所周知,研究火器和“烧钱”基本上可以划等号,所以,太上皇裁撤了研究火器的机构,也裁掉了用来研究火器的费用……
后世史学家评价景宪皇帝时,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若论文治武功,中国历史上的j□j君主,能和景宪帝比肩者,只有汉武帝、唐太宗等寥寥数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宪帝堪称‘一代圣君’,或是‘千古一帝’……但是,景宪帝是使大明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罪魁祸首,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宪帝是‘中国的罪人’……”
这句话,出自《承瑞朝大事记》,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林诗林先生,大明的赵国夫人,逍遥学派的掌门人,红楼大学盟校的缔造者,世界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民主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先驱……
生活在承瑞初年的长乐大长公主,并不知道她的关门弟子在未来获得的辉煌成就,不过,长乐大长公主却知道,大明若是在这样下去的话,百年之内并无忧患,百年之后……长乐大长公主不敢想!
长乐大长公主以大明为荣,长乐大长公主在从欧洲归来后,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令大明中兴,令大明女子能够走出家门,令大明重新拥有强大的舰队,以及先进的火器……
长乐大长公主虽然是宗室中辈分最高的人,却只是一介女流之辈,长乐大长公主曾和太上皇说起在欧洲的见闻,太上皇却没有重视。
然后,在太上皇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下,太上皇的二十多个儿子都不重视海军和火器,其中尤以承瑞帝为最,承瑞帝从做郡王时开始,就是“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长乐大长公主无奈,只得将目光看向下一代,然后,长乐大长公主就发现了太子,太子不仅人品端方,才华横溢,更对火器、造船等“奇技淫巧”深感兴趣。
于是,长乐大长公主心中有了决断……
这时,门外来报,说赵国公府的管家来了,贾玥心中疑惑,待管家进来后,问道:“你怎么来了?”
管家答道:“宫中来了一位公公,说太子召您进宫。”
不知为何,贾玥和太子的关系非常好,贾玥在调任工部之后,太子并没有因为“见面次数剧减”而忘记贾玥,经常召贾玥去宫中。
长乐大长公主听闻之后,朝着贾玥问道:“你和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玥心道:“我和太子是清白的”,口中说道:“太子……很是看中孩儿。”贾玥又在心中默默加了三个字——“的美色”。
贾玥问道:“母亲,孩儿可需远离太子?”
长乐大长公主思索了片刻,说道:“无妨,太子宽厚仁德,储位稳如泰山,不要紧的。”
贾玥应了一声,长乐大长公主问道:“你和太子很谈得来……你们都谈些什么?”
贾玥答道:“太子对从西方传来的几何非常感兴趣,让传教士教他,孩儿对几何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所以和太子很谈得来。”
长乐大长公主笑道:“几何终是小道,我听说太子对欧洲诸国感兴趣?我曾到过那些地方,虽然上了年纪,却依然写了一本游记,你给太子带去。”
贾玥一愣,然后笑了,说道:“孩儿遵命!”
作为一个穿越者,贾玥虽然没有长乐大长公主的经历,却看得比长乐大长公主更远一些。
在贾玥的眼中,他现在所生活的“大明”,和史书中记载的那个“大清”相比,要开放百倍,但也只是相对于“满清”而已。
和同时期的西方诸国相比,大明的国力相当于这些国家的总和,可是,“资产阶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席卷欧美。
反观中国,因为兴祖皇帝起兵抗清,将满洲八旗赶出了山海关,这场战争是在北方进行的,并没有波及到江南地区,所以,前明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依然存在。
前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极为繁荣,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新型的手工工场经营模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