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林家女婿 作者:凤凰泪羽(晋江vip2014-03-02完结)-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丫头忙笑道:“老太太,你忘了吗,老爷给瑜二爷请了一位先生,瑜二爷上学去了。”
  贾母又问道:”瑜儿是自己去的?”
  那丫头答道:“是呀,瑜二爷和老爷说他非常喜欢读书。”
  贾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孩子,不光和他祖父长得一模一样,连性子都一样。”
  这时,门外通禀,说赖嬷嬷来了,贾母忙说:“快让她进来。”
  赖嬷嬷是在荣国府中极有体面的老嬷嬷,荣国府的大管家赖大,便是赖嬷嬷的儿子。
  对于这位赖嬷嬷,丫头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在贾母吩咐看座后,麻利地扶着赖嬷嬷坐了下来。
  赖嬷嬷年纪已高,早已不在荣国府中当差,而是在自己家中享清福,今日前来,是因为贾母心情不好,来陪贾母说话。
  对于贾母的心思,赖嬷嬷心中跟明镜似得,如今在贾母心中,最看重的便是贾瑜,连贾敏这个最疼爱的女儿,都要次一等。
  于是,赖嬷嬷专门挑好听的话夸赞贾瑜:“我听我们家老大说,瑜哥儿极是聪慧,《三字经》、《百家姓》这样的书,听上几遍,便能够背出来,并且一字不差,当真是国公爷的好孙儿!”
  听了赖嬷嬷的话,贾母喜上眉梢,笑着说道:“这孩子身子娇弱,我本来不想让他这么小便读书的,别再累着了,可这孩子好像是跟书有缘似得,一日不摸书,便跟我撒娇,我真真是拿他没办法。”
  既说到了贾瑜读书的事儿,自然就会提到已经进宫了的元春,贾母脸上的笑容变淡了,她说道:“大丫头一定在心中怪我。”
  赖嬷嬷道:“大姑娘一定能明白老太太的苦心。”
  贾母道:“她不明白,她们都不明白,我老婆子是那种‘卖女求荣’的人吗,我是为了贾家呀!”
  贾母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继续说道:“老大是个扶不起来的,老二是个不知庶务的,琏儿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珠儿虽然努力,但天资不足,我将来能指得上的,只有瑜儿!”
  “瑜儿天资聪颖,又喜欢读书,我自然要给瑜儿铺路,大丫头各方面都极为出色,就算在皇宫中,也是拔尖的,必能成为人上人,有了一个在宫中当‘贵人’的嫡亲姐姐,瑜儿将来的路自然能走得更平顺一些。”
  让元春入宫做‘贵人’成为贾瑜的靠山,以贾瑜的才能,必定能得到新皇的赏识,振兴贾家。
  这就是贾母打得如意算盘。
  其实,还有一点原因,贾母没有说出口——
  贾母想让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当贾瑜的媳妇,林如海是个有本事的,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官居二品了,将来很有可能入阁拜相,成为当朝宰辅。
  贾家对林家有大恩,没有贾代善的提拔就没有今日的林如海,加上林如海的妻子是贾瑜的姑妈,贾母觉得,林如海应该不会拒绝的。
  所以,贾瑜的姐姐自然不能嫁给林黛玉的哥哥。
  赖嬷嬷口中称是,说贾母想得周到,心中却暗暗叹息:“老太太真是老了,觉得姑老爷和姑太太都会听她的,她难道忘了吗,林大爷可是姑太太的亲生儿子……”
  扬州,林府。
  贾敏将手中的茶盏摔倒了地上,猛得站起身来,浑身冒着冷气,怒声说道:“你再说一遍!大侄女去做什么了?”
  在贾敏面前的地上,跪着一个抖如筛糠的人,他是荣国府派来扬州送信的管事,他叩头如捣蒜,口中答道:“大姑娘被选进宫里,做了女史。”
  而后,那人用颤抖的双手递上了一封书信。
  贾敏命身边的嬷嬷取来交给她,贾敏撕开了信封,一目十行,看完了手中的信……这管事说得并没有错!
  贾敏寒声说道:“你下去吧!”
  那管事的如蒙大赦,急忙站起身来,退出了屋子。


☆、24深情

  在本朝,皇帝虽然是天下之主,但并不是王公大臣的主子,诸王公大臣也不是皇帝的奴才。
  根据本朝的选秀制度,官宦人家的嫡女可以入宫为妃,但是,这不意味着,官宦人家必须将女儿送进宫去。
  甚至于,有些书香翰墨之族,宁愿让女儿嫁入寒门,也不愿让女儿入宫为妃,因为,就算是当了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娘娘,也不过是一个身份比较尊贵的“妾”而已。
  真正的世家,以“送女做妾”为耻,就算是做皇帝的妾,也是耻辱!
  可是如今,真正的世家已经不多了。
  因为,这样的世家大多已经消亡了,在异族的铁蹄下,灰飞烟灭了……
  贾敏轻蹙眉心,逐字逐句地将手中的书信又看了一遍。
  这封信是贾母命人写给贾敏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王夫人把元春送进宫去做女史,走得是王家的门路,元春的父亲贾政对于元春进宫一事,也万分赞同,贾母有心反对,却无能无力,感到万分惭愧,对不起林谦,无颜见贾敏,云云。
  贾敏认得信上的笔迹,知道这封信是由贾母信任的人写得,所以对于这封信的真实性,贾敏并没有怀疑。
  贾敏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王夫人的心思,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女史的职责,是协助后妃处理内宫事务,所以女史又被称为“女官”。
  听上去,这个一个非常清贵的职位,可实际上,愿意做女史的女子,少之又少。
  因为,女史只能由未婚的女子担任,并且要做到三十岁,才可出宫。
  三十岁的女子,早已过了青春年华,除了做继室填房,便只有孤独终老这条路可以选了……
  所以,世家贵女对“女史”避如蛇蝎,谁也不想在深宫中待上十余年,而后去做继室填房,在原配嫡妻的牌位前行妾礼,照顾原配生得儿子。
  虽然荣国公贾代善已逝,贾赦和贾政皆不成器,但贾代善的余威还在,荣国府的姻亲故旧中,也有很多位高权重之人。
  以荣国府拥有的权势,如果不想让元春进宫的话,只需让贾赦或贾政写一张小纸条,便能让元春“免选”。
  既然如此,那王夫人为什么执意要让女儿进宫呢?
  贾敏心中跟明镜似得,王夫人是冲着新皇去的,想让元春做“贵人”!
  元春只是贾敏的侄儿,却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对王夫人将元春送进宫一事,如果不涉及到林谦的话,贾敏虽然会为元春叹息,却不会感到愤怒。
  可是,元春是林谦的未婚妻,虽然没有定下来,但两家人早已有了默契。
  如今,王夫人不声不响地把元春送进了宫,丝毫不顾忌林谦和林家。
  王夫人的行为,无异于在贾敏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在林家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想到长子受得委屈,贾敏恨不得活撕了王夫人!
  不过,贾敏无暇去思索王夫人为何如此大胆,她心中想得是……她该如何告诉林如海。
  贾敏和林如海做了十几年的夫妻,对于林如海,贾敏非常的了解。
  林家是书香翰墨之族,林如海最重规矩,既然为林谦定下了元春,那么,就算元春得了不治之症,不久于人世,林如海也会履行诺言,让林谦迎娶元春。
  可是如今,是荣国府出尔反尔……
  贾敏觉得她没脸见林如海了,要知道,坑了林谦和林家的,可是她的娘家。
  当晚,林如海从前衙回到了后宅,看上去心情不错,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贾敏心中“咯噔”一声,但还是咬着牙,将元春进宫的事情,告诉了林如海。
  听了贾敏的话,林如海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林如海也有女儿,黛玉衔玉而诞后,爱女如命的林如海便仔细地研究了本朝的选秀制度和女官制度,如今,听了贾敏的话,林如海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荣国府的用意。
  想到荣国府毁约的行为,林如海心中升起了一股怒意,脸色也更加不好了。
  林如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转身看向贾敏,见贾敏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便强笑道:“这事和你没关系。”
  林如海和贾敏做了十余年的夫妻,一看贾敏难看的脸色,便知贾敏心中所想,于是开口宽慰贾敏……林如海虽然愤怒,但绝不会迁怒和他相濡以沫十余年的发妻。
  林如海没有怪罪贾敏,按说贾敏应该放心了,可是……
  听了林如海的话,贾敏羞愧得无地自容,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了下来,她哽咽道:“老爷,是我不好,是我大意了,都是我的错!”
  林如海叹息一声,快步走到贾敏的身旁,取出帕子给贾敏擦拭眼泪,口中说道:“别哭了,对眼睛不好。”
  贾敏才止住了眼泪,便被林如海一把揽到了怀中。
  林如海用手拍着贾敏的后背,轻轻地说道:“二内兄出尔反尔,我心中自然有怨气,但我不能怪你,因为这事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门婚事是我和母亲为谦儿定下来的,如今出了事,我怎能怪罪你呢,就算要怪的话,我也只能怪我自己。”
  贾敏靠在林如海的怀中,难过地说道:“可是……谦儿已经十五岁了,他的婚事却还得推迟……”
  林如海笑了:“我记得我娶你的时候,已经十八了,谦儿才十五,不着急,我们谦儿这么优秀,怎么会缺媳妇呢。”
  贾敏幽幽地说:“你说得我都明白,可我心里就是不舒服,二哥二嫂既然看不上谦儿,那为什么还要同意这门婚事,你我都不是不讲理的人,难道还能上赶着贴上去……都怪我,我本想着这事已经定了,便和谦儿透了一点口风,想让他心里有底,可是如今……我真怕谦儿过不去这个坎!”
  林如海何尝不担心林谦,但他却还要安慰贾敏:“谦儿这孩子我了解,绝不会看不开的,他虽然才十五岁,但已经颇为沉稳了。”
  对于林如海,贾敏非常信任,如今,听了林如海的话,贾敏松了一口气,脸上却仍有羞愧之色。
  林如海胸中的怒意,越积越多,但他并没有发泄到他的妻子身上,他见贾敏仍然觉得羞愧,便开口说道:“你是你,他们是他们,这我还是分得清楚的,你嫁给我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你做得事,我心里都清楚,你对母亲的好,对我的好,对谦儿他们的好,我都记在心上。”
  “我虽不通庶务,但我还有眼睛,自从你嫁到我们家之后,庄子铺子上的出息,一年比一年多,我也都看在眼中。
  林如海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说道:“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宽心,古人诚不欺我也。敏儿,能娶到你是我三世修来的福分。谦儿诚儿他们都是孝顺的孩子,你我都可以宽心了,你就等着享福抱孙子吧!”
  说罢,林如海脸上有些泛红。
  听了林如海说的话,贾敏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如泉涌一般滚了下来,她靠在林如海的怀中,放声痛哭。
  林如海慌了,他手忙脚乱地给贾敏擦拭眼泪,口中责怪道:“你哭什么,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小姑娘似得,说哭就哭……”


☆、25对比

  林如海夫妇虽然忧心长子,但两人皆是事务缠身,脱不了身,只得匆匆地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带到神京,交到林谦的手中。
  没过多长时间,林如海夫妇便接到了林谦托人带来的书信,信中说他一切都好,他如今正在国子监努力读书,想过几年在成婚,希望父母原谅他的不孝,云云。
  林如海和贾敏看过信后,都将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去,林如海对贾敏道:“谦儿还小,过几年再成婚也使得,不过,等忙完这阵后,你先看看哪家有配得上谦儿的好姑娘,不必着急,先观察一番,看看是不是合心意。”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林如海可不希望林谦的婚事再出波折。
  贾敏点头称是,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给林谦找一个比元春还有优秀的姑娘当媳妇。
  林家是书香翰墨之族,林家子弟皆为读书的好材料。
  一年前,林谦在神京参加秋闱,名落孙山,林谦之弟林诚则回到了祖籍金陵,参加童式,考取了秀才,做了“廪生”。
  次子和长子一样争气,林如海自然高兴,扬州文风繁盛,书院林立,林如海便没有让林诚回神京读书,而是将林诚送进了崇雅书院。
  崇雅书院,是扬州最古老的的书院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前明嘉靖年间。
  崇祯年间,魏忠贤大□院,崇雅书院被毁。
  本朝定鼎天下后,兴祖皇帝重开科举,重建书院,崇雅书院在梅花岭原址重建。
  在本朝,崇雅书院由“盐官兴学、盐商助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了最为辉煌的鼎盛时期。
  林如海现任巡盐御史,是盐课衙门的最高长官,自然没有人阻拦林诚进入崇雅书院进学。
  林诺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幼子,最是古灵精怪,如今正是七八岁的年纪,喜欢玩闹,听二哥说崇雅书院内的景致极好,梅花开得极好,便想要去书院内见识见识。
  林如海和贾敏皆有事要忙,便命林诚领着林谆、林诺和贾玥前往崇雅书院随便走走,切不可打扰学师授课。
  贾玥在穿越前,便去过扬州旅游,也参观过这座书院,只不过,在贾玥穿越前所在的时空,重建这座书院的是清朝的皇帝,书院的名字也被改为了“梅花书院”。
  贾玥跟着三个师兄,漫步在崇雅书院中,看着和记忆中无甚差别的屋舍、梅花,却感受到了一股在现代时没有感受到的古风。
  放眼望去,皆是穿着儒服长衫的书生,和充满古韵的书院合在一起,一股清雅隽永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在现代史感受不到的气息,因为,在现代时,放眼望去,皆是穿着衬衫、牛仔裤、超短裙、高跟鞋等时装的现代男女……
  不过,有一处地方和贾玥记忆中的大不相同了。
  贾玥对扬州诸景观记忆最深的,便是梅花岭畔的史公祠,时至今日,贾玥依然清楚的记得,他在史公祠中看到的一切。
  “气壮山河”。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
  ……
  在贾玥的记忆中,史可法督师扬州,抵抗清军,扬州城破后,多铎劝降,史可法道:“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壮烈就义,连尸骨都没有留下。
  而后,多铎因清军遭受到很大伤亡,下令屠城,屠杀持续了十日,被屠杀的扬州百姓有十七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在这个被改变过得世界中,清军没有打到扬州,便被兴祖皇帝赶出了山海关。
  所以,自然没有了“扬州十日”,梅花岭畔也自然没有了史公祠。
  据本朝史书记载,史可法随兴祖皇帝起兵抗清,为本朝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少师,死谥“忠靖”,史公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着,为治世之能臣。
  不过,梅花岭畔没有了史公祠,却多了一座跪像,像为铁铸人像,所铸之人反剪双手,面北而跪,神情沮丧,似有求饶之势。
  在跪像的背后,伫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铁笔银钩的大字。
  贾玥走到跪像前,皱着眉头,一字一字的念出了石碑上刻着的字迹;“不忠不仁、不孝不慈、不节不义、大奸大恶之叛国贼吴三桂!”
  吴三桂?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满清的大明叛将吴三桂?手中沾满汉人鲜血的满清平西王吴三桂?
  扬州梅花岭畔,为什么会有吴三桂的跪像呢?
  林诚见贾玥面露疑惑,便走到贾玥的身边,轻轻地说道:“投降满清鞑子的前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