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如海他妹+番外 作者:沙泪紫(jjvip2013.02.18正文完结,王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番到来,王夫人倒是客客气气,满面欢喜和善,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问东问西。不像是一个多年鲜少联系的二婶,活像是一个关心自家女儿的慈母。
  林浣心里吐槽了一句,若这世上有奥斯卡,王夫人绝对能拿个小金人。
  王夫人只道,那日因着刚得知贾元春之事,府里忙乱,倒让有些下人疏慢了黛玉,又说,这些日子,老太太想得紧,每日都要念上黛玉好几回,正巧,过几日便是邢夫人的生辰,嘱黛玉过府一聚,小住几日,也好了了老太太的思念之情。
  这般一来,倒是将所有过错推给了一应下人。林浣不由冷笑,只她们自己要将自个儿说成下人,如此贬低,她又何必再多嘴?
  黛玉心里也是明了,若有真心待她,真心待林家,怎会紧闭中门,而以角门相迎。林如海虽未回京,但林乃是林家长子,也是撑得起林家门楣的人。贾家此番行为,不说不将林家放在眼里,只怕也没将林家视为姻亲,否则哪有这般对待姻亲之理?
  且,那日进府后处处碰壁,当着他们三兄妹的面便能谈论贾元春之事,商议捎去忠平王府给贾元春的东西。生怕他们不知道贾家出了个“王妃”不成?只却又是什么王妃?不过是个妾,可贾府众人皆都似以王妃母家自居,黛玉虽小,又不曾经历过京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这点便是再如何也不能不明白?这般一来,却是让那真正的忠平王妃怎么想?让忠平王怎么想?还有,便是那“宝玉”。那般大喇喇地给她取表字。女子表字怎可出自外男之口?若非当日她拒绝,若有铃兰抬出王府王妃姑母的身份恶言以对,这事儿传出,她的清誉还要不要了?
  这会儿说贾母思念她的紧。可那时,贾母却是笑盈盈地瞧着,半句话也不为她说,便是稍稍斥责宝玉一句,她也不至于如此尴尬境地。嘴上句句说道“所疼者为有你母”。只是,这般行事,倘若是真疼她母亲,又怎么会将她置于这般境地?
  黛玉突然想到每每言及贾家时,贾敏面上复杂的神情与眼角隐约的泪光,心中一堵,不由得痛了起来。贾家与她到底隔了一层,可与母亲,却是血脉相连心连着心的啊!
  如今,听得王夫人这般言语,黛玉只觉心冷无比,又替母亲甚是悲哀。可邢夫人虽为继室,却也是她的长辈,既在京中,少不得去恭贺。且贾母终究也还是外祖母,若要相留住上几日,她如何拒绝?如此,只得笑着福身应了。
  王夫人这才松了口气,又问及林林翔两兄弟。
  林浣道:“翔哥儿自那日见了崔家的小子,两人倒是一见如故。两个孩子整日里一块戏耍。今日忠平王世子相邀去赏雪,二人都去了!哥儿倒是跟着王爷去了谢大学士的府上。明年二月便要下考,如今正该寻座师了。”
  谢大学士也是探花出身,说起来,与林家顾家交好,说起来,还是当年林浣外祖父还在时的关门弟子。科举之后也是入的翰林,后来被外放,回来后倒是在六部轮了个转。此后圣上特赐了文渊阁大学士的名号,入主内阁。人称谢阁老。只是,谢阁老却更喜欢人家叫他大学士。
  因他所得的大学士与旁人不同。旁的翰林大学士不过是个官衔。而他的大学士却是圣上亲口所封,才学渊博的象征。
  谢大学士曾任过三届科举主考。这等身份,只怕是各大举人学子抢着想拜师,可京城里,凭你多少权势,若称不得谢大学士的意,也是枉然。
  听林浣的语气,只怕林拜其为座师乃是定下了的。今日便是那拜师礼了,不然又如何需忠顺王亲自去?王夫人心中艳羡不已,又想到宝玉,虽则现在不过十岁,可不知往后有没有这等机缘。她的宝玉,自然是世上最好的。如此一想,便又觉得林哪里能比得过宝玉?之前的羡慕渐渐地变成了嫉妒,转而生出几分恨意来。
  林浣看在眼里,笑而不语,心中感叹,羡慕嫉妒恨啊!世人诚不欺我也!
  送走了王夫人。林浣拉了黛玉在炕上坐下,也不再转弯儿兜圈子,直言道:“我虽不愿你去。只那到底是你的外祖家,我阻得了一次,还能阻得了百次千次?倘若做的过了,我到底是王妃,有这层身份在,旁人便是身后有些闲言碎语,也不敢欺到我身上来。可只怕带累了你。且如此一来,嫂子面上便不好看。”
  到时,若传出贾敏不得林家心意,不被林家承认的话,或是说贾敏忘本,去了夫家便忘了娘家,怂恿子女不敬娘家之言。不论哪样,都是林浣不乐意见的。若是太平安稳之时,却也不怕。可如今勤亲王正等着抓他们的把柄。无事都能生出事来,自当小心谨慎。且,林如海在扬州与甄家势同水火,甄妃还不想着法子编排林家?
  黛玉理会,自知林浣之心,感激地点了点头,道:“姑姑放心。不过是去住上几日。左右都还有铃兰和翠衣在身边呢。有些事,玉儿省得。”
  谁说黛玉是多愁善感,悲春伤秋的女孩子?她的玉儿冰雪聪明,只需稍一提点,自然通透。若是黛玉无心,贾家便是再如何手段,也是枉然。林浣一笑,“最多两三日,我便遣人接你回来!”


☆、69 第六十九章

  黛玉走后;青琼上前欲言又止。林浣轻笑,道:“你可是奇怪我这般喜欢黛玉而又不待见贾家;怎不出面拒绝王氏?”
  青琼听得此话;并不意外;却也不回答,犹豫了一番,道:“老爷和太太可是要回京?”
  林浣眉眼一挑,笑言:“迟早的事。玉儿几个这番来了京城;便不会再回扬州了!”说完,想着仍在扬州的林如海与贾敏,神色又有些黯然;不知二人此番可好?
  若是一切顺利;扬州之事了结;也不过是这两三年的事。到时,忠平王继位,必定会招林如海回京。若事情不顺……林浣身子不自觉颤了颤。
  青琼眼尖,倒了热茶递给林浣,道:“王妃还要放宽心。王爷不是已经遣了人去扬州照应了吗?想来,必不会有什么岔子。待得尘埃落定,老爷可是大功臣呢!”
  林浣轻笑,从龙之功她倒是不在意,挂心为由哥嫂安危。好在,徒明谚布局精密,也曾答应过她,即便事败,也当保林如海夫妻平安。林浣摇了摇头,能做的安排都已做了。再如何担忧也是惘然,轻抿了一口清茶,林浣又道:“在扬州,哥哥二品大员,简在帝心,淮扬地界无人敢不放在眼里。玉儿是独女,又居最幼,哥哥嫂子只怕是百般宠爱,断不能委屈了半分。只是,这一来京城,却与扬州不同。京中王侯将相,皇亲宗室,比比皆是。人事关系错综复杂。她虽心思剔透,却少于权贵间的交往,也缺了手段心计。”
  青琼会意,“王妃是想借贾家这颗棋子?只是,那贾家不免太过……荒唐了些!”
  因到底是贾敏的娘家人,青琼寻思了许久,依旧只说出荒唐二字,可贾家所为,哪里是荒唐二字可言?
  林浣笑道:“正是如此才好。贾家行事向来每个顾忌,又自视甚高。如今圣上还念着几分祖上功绩,又加之储君未立,朝政不稳,也便暂时搁下。但有一日,新帝登基,四王八公,只怕没几个能保得住!”
  青琼一惊,骇道:“那太太岂不是……”
  “嫂子便是一时对贾家有些心寒,可到底生养了自己,断然不可能割却。贾家待嫂子有几分实意我不知道,可嫂子待贾家却有一颗真心。我怕的是,贾家耍些手段,到底血浓于水,嫂子不免便会心软。
  嫂子离开京城已有十多年,对于贾家之事,大多道听途说,不曾亲见,不曾亲历,感受便不会深。十多年前的贾家虽让嫂子心里有些舒坦,可到底是舍不得的。毕竟还有贾老太太在呢!”
  青琼立时明了,“姑娘见了便等于是太太见了。姑娘死了心,太太也便死了心。”
  林浣起身,望着窗外黛玉院中的方向,道:“我是想让她去见见。玉儿在扬州,只怕没人敢得罪她。可在京里却一样。”
  青琼又接道:“王妃是打的一箭双雕的主意。既让姑娘和太太看清了贾家,从此死了心,也可借贾家的手让林姑娘明白一些事情,也能生出几分手段?”
  “如今大冬天的也便罢了。等明年开春,过了春闱,这京里的各项花会宴请便会多起来,玉儿自然是要出席的。京里各家的女孩子,可没几个是省油的灯。玉儿若没有几分本事,我可不敢把她带出去。索性,贾家虽荒唐,却也正是这点好。
  贾家人打的什么主意,我心里清楚。那些手段也自是不入流的,玉儿若连这些都应付不过来,那么也便休想在京中立足了。”
  青琼点头,恭维道:“王妃想得周道。”
  “哥哥嫂子不在京里。可林家却不能失了对京里的算计。我虽是王妃,可对于林家来说,却已是出嫁女。许多事上,并不方便。且,王妃身份虽然尊贵,可有些时候,便是因着这身份,反而掣肘。哥儿翔哥儿又是男子,顾不到各位大人的家眷中来,玉儿若能独当一面,也是林家一大助力!”
  青琼又道:“不知老爷太太如何作想?”
  林浣此举虽是为了林家,为了成就黛玉,可也有一部分算是利用了黛玉。只因她与贾敏虽交好,却不能断定,贾敏会为了林家而彻底舍弃贾家,即便因此而拖累林家的可能只有半分,她也断不会容许出现。她要将一切都扼杀在摇篮里。
  黛玉三人去往贾家拜见,那日对贾家所起的一点厌恶还远远不够。所以,她让黛玉置身贾家,以贾家人的心思和手段,若是贾敏知道,母亲这般对待自己视如己命的女儿,那么,所谓血浓于水的亲情可还能残存几分?
  林浣叹了口气,对于黛玉不经起了几分愧疚之心。只是,若她自己有本事,那也不过是去走一趟亲戚,无甚紧要。若她没本事,林浣自然也有后路,定不会让她真受了半分伤害。
  因而,对于青琼的问题,林浣半点不在意。
  “嫂子不过是因着玉儿还年小,才一直护在手心里。如今玉儿渐渐大了,便也不能只一味宠着了。哥哥既然将玉儿将给我教养,自然是信我的。至于嫂子,慈母多拜儿。我们便是再如何,也护不住玉儿一辈子。我们如今越护着她,日后便越害了她。
  况且,哥哥自幼待玉儿如哥儿翔哥儿一般教养,又请进士老爷为西席,对其重视可见一斑。林家女子又怎可空有一副好皮囊?便是满腹诗情又如何?自然是要独当一面,不输男儿的!”
  话虽如此说,可林浣到底放心不下黛玉。夜里又思量了一回。次日便递牌子进了宫。先去见了太后。因皇上旨意已下,陈家即日便可归京。太后心中欢喜,倒是比以往精神了许多,早膳也多吃了半碗饭。对待林浣,更是慈眉善目了起来,对于忠顺王府院里的那位陈姑娘,却是半句也没有提及。太后不说,林浣自然也不会主动说起。略陪着聊了几句闲话。眼见太后颇有倦色,林浣告退出来,却并没有出宫,而是往贤妃宫里去。
  十一皇子也早已成年,出宫建府完婚了。因而,贤妃宫里略有些冷清。林浣去的时候,贤妃正百无聊赖地倚着栏杆喂池子里的鱼。
  贤妃无不欢喜,拉了林浣,道:“怎不带我长乐来?”
  “王爷请了白先生为西席,这些日子,正跟着白先生学习呢?”
  贤妃取笑道:“听说,你们府上这位白先生可是大有来头,还是位进士出身?”
  林浣一笑,“是我大哥的同年,因性子太直,并不适合官场。外放了三年便辞官回京了。之后倒做起了名流贤士。却是出了好几本书,士林之中倒是有些声名。”
  贤妃取笑道:“你这是要培养个女状元出来不成?”
  林浣淡笑,也不作答。二人又对坐说了一回话。贤妃自知林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开口询问。林浣也不在转弯,直言想要四个教养嬷嬷。
  这事,林浣此前也提过一回,不过是为了长乐。王府不是没有从宫里出来的人。比如宋妈妈。可是,宋妈妈到底老了,这些年来,一直在忠顺王府享清福养老。差事自然是都不理了。至于旁人,林浣挑挑拣拣,不是觉得这样不如意,便是觉得那样不如意。其实,也不过是舍不得徒笑然受罪。
  只是,如今黛玉的事儿却拖不得,有两个自宫里出来的嬷嬷在身边,一来更抬高身份,二来也可教授黛玉规矩,必要时,正好用来对付贾家。
  既要给黛玉寻,那么徒笑然自然便也不能拖了。“慈母多拜儿”,自己既知道这理,便不能害了徒笑然。即便再不舍,该有了教养也需得一一到位。
  徒笑然是郡主,还是皇上亲许了封号的郡主。可越是这般的身份决定了规矩上越是半分不能错。且,若是到了夫家,郡主之尊虽能长脸,可也是鸡肋。
  林浣叹了口气。突然间便明白了贾敏对黛玉的护佑。她对徒笑然何曾不是如此?心里不免又为这个时代的女孩子哀叹了一番。
  贤妃倒是答应的利索。办事效率也高。又兼是之前林浣便提过,本就留意着的,这会儿急着要,也不慌乱。不过两日,便送了四名约莫三四十岁的宫女子过来。
  说是嬷嬷,指的是身份。这个年龄,并不大,年迈的嬷嬷虽然老成,可是终究有心无力。而宫女自幼进宫,这四个均是在宫中摸爬打滚了数十年的,该知道的事,该有的手段一分不会少。且贤妃如今协理六宫,能得贤妃看中,可想其资历能耐。
  为保险起见,林浣自然又遣人去查了这四人的底,皆家世清白,并无漏处,这才好生交代了一番,两人一组,分送给了徒笑然和黛玉。
  此后二人上午学文,下午学习规矩,课程却是紧凑得很。黛玉倒还罢了。徒笑然却是不免向林浣抱怨了两回,只抱怨终归是抱怨,见得林浣面色严厉,却也不敢再说,忍了下来。也并没有朝两位嬷嬷使小性子,摆郡主的架子,一应恭敬对待。不过几日,双方熟悉了,倒也相处融洽了起来。林浣这才放了心。
  十一月里,邢夫人生辰。一大早,林浣便安排了丫头小厮,遣了王府马车将黛玉三人送去贾府。又细细叮嘱了铃兰翠衣与两位嬷嬷几句。临行时,与黛玉道:“你母亲与老太太十几年骨肉不得见。你此番去,也当是代你母亲去尽孝。只是,孝义虽然,祖制礼法却更不可违。”
  黛玉愣了一会,笑着应了。林浣见她听得明白,松了口气。贾家不过是拿长辈的身份,摆主人的款。客随主便,又有长辈身份相压。可再如何,还有礼法在,黛玉自可拿此辩驳,也不会担了违逆不敬长辈的名声去。
  不过三日,林浣果然便又遣人去接黛玉回来。贾母本想借思念之情再留黛玉两日,只那婆子半分不肯松口,言道:“王妃自林姑娘来后,喜欢得紧,每日里谈笑一处,一时都离不了,就连郡主也退了一射之地。此番姑娘去了三日,王妃没有一刻不想念。还说,不论如何让奴婢接了姑娘回去,不然,奴婢也不必回王府了。”贾母无法,只得放了黛玉去。只黛玉一行回得王府,却是多了一人。


☆、70 第七十章

  面目清秀;是一刚留头不久的丫头。本唤鹦哥,乃贾母院里二等丫鬟。只因贾母疼惜黛玉;便给了黛玉。长者赐;不敢辞耳。黛玉略推了两回;贾母坚定,也便只能受了。为其改了名,唤“紫鹃”。
  林浣翻了翻白眼,贾敏未死;黛玉多出了两位兄长,薛家于黛玉之前上京入住贾府。王子腾也早了几年离了京师,红楼的剧情可以说早就偏离了原本的轨迹;面目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