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红楼之谁家新妇 作者:闲敲灯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9-16正文完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嬷嬷连忙恭谨地弯下腰,道:“太太您说得哪儿话?是老奴有幸,能长伴太太左右。”
贾敏主仆俩如何议定暂且不提,话说林如海得闻贾敏重病的消息,再顾不得其他,只匆匆交代了几句,便扬鞭走马一路疾行,好容易才在次日踏着晨辉回到扬州府。风尘仆仆地回到府上,也顾不得换身衣裳,便径直去了贾敏的正院。
许是刚吹了灯,屋里的光线并不十分明亮,守在里门的锦绣瞧见他,连忙上前行礼,被林如海不耐地挥手打断了,一撩帘栊便进了屋子。李嬷嬷正守在床头,听到响动,轻声地转过屏风,一见是林如海,忙迎上来:“老爷安。”
朝她略点了下头,林如海大步走到榻前,步子虽迈得极快,脚下却放得很轻,看到贾敏锁眉平躺在那,额间沁着汗珠,明艳的脸庞因病痛显得分外憔悴苍白,几日不见,竟又消瘦了几分,心中不由一痛,俯身小心地将被衾往上拢了拢,细细地将被角掖好,方转身往外行去,李嬷嬷连忙会意地跟上,刚迈出门槛儿,便听林如海问:“太太如何?”
“昨儿用了药,太太便醒了会,只道身子倦怠,亦无甚胃口,只临睡前用了小半碗白粥便弃了,夜里起了几回,待到了寅卯间方睡下。”话到这,李嬷嬷略犹豫了一下,又道,“太太病了,小姐已经哭晕过去了好些次,执意要守在太太房里侍疾,只是小姐这几日喘症又添了些,老奴便哄她往暖阁歇息去了。”
“你考虑得极是,玉儿……让她好生睡着罢,等晚些我过去看看她。”林如海脚步微滞,想了想,又道,“若是太太醒了,便过来通知我。”说罢,转身拐到了一边的偏房里,一面又让下人请孙老过屋里来。
贾敏一倒,孙老便留在府里方便医治,此刻过来得极快,见到林如海,也没多做寒暄,径直道:“太太的身子,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又偏是个心思重的,老爷亦是最清楚不过的,上回老夫便说过,三分治,三分养,还有几分看医缘,可今回又添了惊虑,惊恐伤肾,忧虑伤脾,这先天后天之本皆伤到了里子,实在是……眼下虽挣回来了,可往后如何,还得过了长夏再看。”
孙老的话虽说得阴晦,可其中的意思又怎会听不分明?林如海心中大恸,面上也不禁露出几分悲色来,强忍着送孙老离开,扶墙勉力回到屋里,只觉得两腿沉重得迈不开步子,挪到窗边,便再无气力往前,索性瘫坐在榻上,直挺挺地僵在那,怔忡地看着窗外那两株不知何时绽放的西府海棠,红艳艳地压着枝头,一团一团的。似乎记忆里,许多年以前,也是一个晴好的日子,海棠花开得极盛,他就在那花团锦簇中,挑开了贾敏的喜帕。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握着新婚娇妻的手,含笑许诺她一个如锦未来,可眼下,他却不知该做些什么,也想不出能做些什么。
甚至,即使明白她的心病,知她为何病体沉疴至此,他却亦无力,子嗣,是他们夫妻俩无论如何也迈不过的坎,若是命里无子倒也罢了,他原就认命了,可眼下,叫他如何能舍如何能弃?
面上缓缓地,浮出一抹苦涩的笑来,林如海忽然觉得颓然,从未有过的疲惫袭上心头。一边是二十年风雨相伴的妻子,一边是忽略十年失而复得的唯一子嗣,孰重孰轻两难选。这厢贾敏卧病在榻,那头母子俩又蠢蠢欲动地要离开,让他恨不得把自个儿撕成两瓣,可若只有两人倒也罢了,当中却还夹着一个苏云岫,一个与往日林府恩怨纠葛甚深的苏云岫,这局,究竟该如何解,又会走向哪个结果,他真的猜不透,也算不出。
如今,他希冀的,惟有那女人安生些,消停些,莫要再在这当口里惹出什么风波事端来,他委实是心累力挫了。只是,一想起那副未尽的棋局,便觉头疼,那女人若是觉察到什么,又怎会不借机生出些是非来?
也不知算是林如海对云岫的了解至深,还是因缘巧合,当林如海跨马回奔后,还未等他到了扬州府,见到病危的贾敏,那厢苏云岫已然敏锐得嗅到诸事生变的味道。
半倚在檐下楹柱上,跟前是箍着铜丝圈儿的褚褐水缸,盛满了清水,还游着几尾玉顶珍珠鳞,苏云岫手里拿着两块松糕,不时地撕些沫子往水里丢,惹得鱼儿竞相争抢,她却散漫地将视线漂移到了四处。
这座临时栖身的小院极为简单,不过栽了两盆子月季,侬艳的花瓣肆意地舒展,露出金色的花蕊,绚烂极了,黛瓦白墙间,一丛又一丛的青草簇簇而生,微湿的阴暗处,零星布罗着苔藓地衣,一小团一小团的,极有生气的样子。斜倚着墙头,却有郁郁枝桠攀沿,遮住了上头那一排层层密密的乌瓦,只看到一派葱翠。毋需往至,便可想得出,隔壁的院子是如何枝繁叶茂的苍碧繁盛。
目光在翘到自家来的树荫叠嶂上掠过,顺着蜿蜒的墙面落到层叠的飞檐上,檐角坠着一只看不出形状的铜铃,似是极沉,沉得春风拂不动,也摇不响。苏云岫嘴角微抬,漫不经心地笑了。
昨夜,她便觉得不对劲,院子里静悄悄的,不过一墙之隔,却听不到丝毫的动静,不过是寻常民舍小院,左邻右舍的皆是人家,怎会一夜之间尽数静默了?早起时她便留了意,果未见院中燃过炊烟,甚至连脚步声都极少耳闻。再一联想到林如海的匆匆而去,哪还能不明白其间的奥妙?
“娘,您在看什么?”苏轩自房里出来,瞧见她一人自娱自乐十分惬意的模样,不由好奇地走到跟前,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与往日一般无异的景致,并无哪处不妥,不由纳闷道,莫非母亲转了性子,不爱花草爱乔木了?
“没什么。”苏云岫笑着将视线收回,落到苏轩身上,略顿了会,忽然道,“又到了做青团的时节,为娘记得你儿时最喜那味儿,每每雨后初晴,就爱往山上跑,看到那叶儿草儿的就采,也不管究竟得不得用。”
苏轩诧异地看了她一会,母亲怎会突然提这些,眼前这一花一木,他如何也看不出可以因景感怀的地方,嘴上却还是附和着往下讲:“孩儿那会,哪分得清什么绵青还是花青的,只是照着大伙的说辞,按图索骥地全采了来,却不想还得细分个伯仲。”想起当年的糗事,苏轩也不觉莞尔,挠了挠头,道,“不过,娘说过以后,孩儿可没再犯过。”
“那回往后,你便去了学堂,可没这功夫四下里野着了。”苏云岫笑盈盈地戳了他一句,背倚着楹柱,视线往隔墙的临院斜了一斜,复又收回,扬笑道,“咱们家后头的眉山,药材还不错,可说到这青,却抵不过石泉那头。为娘虽只吃了一回,可这味儿,却一直记着忘不了。”
苏轩满心疑惑,抬眸看时,却只看到苏云岫略深几许的笑意,忽然,像是福至心灵一般,想到了什么,讶然地看向她的眸子,无声询问道:咱们现在要回石泉去?
苏云岫扬眉轻笑,微微点了下头,便拂了拂衣袖,施施然回了房里。苏轩见状,连忙紧跟着进来,随她到了敞开的窗下,轻声纳闷道:“可是,您前几日不还说要在松江多逗留些时日,将铺里码头的事儿打点清爽了再做打算?”
“此一时彼一时也。”苏云岫笑着拢了拢鬓间的碎发,半支着胳膊,看着窗外的春日正好,唇角微翘出一道柔和的弧度,衬着她温婉的秀颜更添几分水一般的轻柔,“平白吃了顿排骨,总得备点回礼才是,要不然,岂不是叫别人看轻了咱们,还道是咱们失礼了呢。”她又不是多大肚能容的,偏生却是个有记性的,旁人的好,记下了,来日有机会可以报报恩,旁人的恶,也记在心里,将来也好报报仇,眼下这般良机,她若不掺合一脚,添点麻烦加点柴火,岂不太对不住自个儿了?
既已有了决议,往下的事便简单多了。母子俩略作收拾,次日便登上马车,坦坦荡荡地一路西行往余杭石泉而来。坐在马车上,苏轩撩开帘子,不时地前后张望,略有些忐忑地问:“咱们就这么走真的没事?”他原道应该同先前来松江一般,布下点掩人耳目的迷阵,然后在悄悄地失踪,可没想到,母亲竟然直接唤来一辆马车,从正门大院就这么悠悠然地出来了。
苏云岫歪在车厢里,看他坐立难安的模样,不由好笑地瞥了他一眼:“咱们一不偷二不抢的,能有什么事?旁人的话虽不好听,可偶尔听一听也不妨事。”提到前日的无妄之灾,苏云岫讽刺地挑了下眉,“咱们母子也就顺他一回,行事坦荡些,我倒要看看他能拿我奈何。”
听到这,苏轩哪还不知母亲的打算,也不再掀帘子了,那些尾巴要跟着便跟着罢,趁火打劫这回事,他虽从未做过,可偶尔旁观一回,也是极不错的。
苏家母子刚一动身,看守此地的护卫便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老爷临行前慎重交代,让看管住了两人,万不可叫他们离了视线,刚把药坊码头尽数差人看管起来,又腾空了相邻的院舍,还未等缓一口气,却瞧见两人大咧咧地动身启程,如此张扬行事,与老爷所虑全然不同,也叫众人云里雾里地茫然好一会,才抽回人手,一路远远地紧随着走,一路快马回扬州。
当林如海接到松江来信后,苦笑地揉着眉心叹息。这女人,还真是半点余地也不留,清明回石泉,究竟是何用意,实难断言。自今岁的生辰宴后,他便暗中派人往石泉查探过,自那苏佑安母子故去后,两人便鲜少回石泉,每每回去,也大多是年前往坟前祭奠故人,可凡事都难保个万一,那女人究竟做何想,委实难猜,如今又最是剑拔弩张时,若她忽然动了旁的念头也难说。可眼下他却又离不得府里,贾敏病重尚未脱险,黛玉又跟着病倒了,叫他如何能不顾念?
林如海只觉自己似乎走在峭壁间,往左,抑或往右,两条南辕北辙的去路,生生地阻断了他所有的希望,也叫他从未如此刻这般清晰过,世上安得双全法,有苏云岫存在一日,贾敏与苏轩便万难相安,原来一直是他一叶障目想得太美好。
“给人以希望,再生生断了他的期待,这便是你从一开始打定的主意?”孤身默默地坐在书房里,窗下依然摆着一张暖塌,林如海直直地望着榻上的空无,似乎所有的缘由便因这张榻上的一夜,那张榻,纠缠了三个人,如今却又牵扯到三个姓,昔日酿下的果子,今时品尝竟如此苦涩,涩得他忍不住开始后悔,若是当初不曾决绝,不曾那般待她,是不是结局就不会这般惨烈。
然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林如海低低地自语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真不愧是眉山夫人哪。”
那一夜,林如海只身在祠堂,禁闭的大门阻挡了屋外一切的纷争,谁也不知他究竟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又决定了什么。林平守在门外,站了一宿,却不记得腿麻腰酸,只记得暗赭大门呜咽着打开时,林如海凝肃静默的神情,和略显寂寥的背影。
作者有话要说:特意套上的章节名,原谅灯花的一点点怨念,当初小四的这本书,实在是记忆深刻,刚买回来没多久,就在课堂被老师没收了,唉……
34、石泉里置田办学忙
此番回石泉;不过是因势利导随性而为之,并无要紧事处理,途中马车走得并不十分急;几乎是每过县镇驿站都会略作休憩,赶上庙会还要停下来凑个热闹,一连走了六七日方到锦城苏家老宅。听到院中响动,邻近的几户人家开门出来瞧了瞧;见是他们;不免心下奇怪;往年极少瞧见他们回来,这次第却只隔了没几月,那户相熟些的当家娘子便忍不住问道:“苏家妹子,这回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可要咱们替你搭把手。”
苏云岫笑道:“倒也不打紧,只是有些事想跟族里通个话儿商议一二,原是差人送了信过来,可我估摸着还是自个儿人来一趟得好。若真有办不得的,我自然不会跟诸位嫂子客气,我们母子俩往日不常在这头住,有些个事若没有邻里帮衬着,怕还真的不容易呢。”
话说得客气,众人听着也欢喜,投桃报李地将苏轩夸了一通,看她满车行李还没收拾好,便纷纷告辞,临走时殷勤地拉着她,让她得空往各家里走动一二,若有个事儿也知会一声,乡里乡亲的互相照应些方是。苏云岫笑着应下了,直说眼下屋里乱,待收拾齐整了便请大伙儿过来一道吃茶说话。
那户的当家娘子走在最后面,站在门外往里张望了几眼,道:“你这屋里屋外的收拾可得费些功夫,等开了灶火怕都得天暗了。咱家里今儿刚做了些青团,你若不嫌弃,我去拿些给你们娘俩垫垫肚。”
苏云岫连忙道了谢,那妇人便取了一屉温热的青团过来,看她手里的事儿多,倒也没多做留,便拿着空屉子回去了。娘俩略用了些,又认真把院子清扫了一番,看着天色渐暗,便歇下了。
母子俩在老宅住下,却苦煞了尾随而至的林府护卫,四下里全是苏家宗亲,离得最近的客栈,也得到几里地开外的驿站,大家都是相熟的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若冒然出现几个陌生脸孔,一日两日也就罢了,只道是过路的外乡人,时间一长,哪还琢磨不出味儿来?几个人商议了许久,只得苦哈哈地绕着村子走一遭,将各处方便出入的地方看管到,至于村里如何行事,却是有心无力了。
安置了两日,略作休整,苏云岫便往辈分最高的苏老叔公家递了拜帖,次日用过饭食,便踏着暖日晖光出了门。老叔公与苏佑安的祖父同辈,今岁已八十有余,是族中最年长最德高望重的老寿星,这些年苏云岫虽与族里走动并不十分多,但老叔公家却是年年备了礼的,前番让老关叔送出的书信,便是给老叔公的。
开门的是老叔公家的三孙媳妇儿,为人十分爽利泼辣,见是她,便拉着她往屋里走,嘴里抱怨着:“老爷子今儿起来便叨念过,说你人来就好,还整那劳什子帖子做什么,凭地弄生分了。你先去正房陪老爷子说说话,我给你整两样小菜去,今儿便在咱家用饭,你儿子呢,怎么不见他一道过来?”
“澹宁皮实,怕扰了叔公的清静,便留他在家里了。”苏云岫客气地笑着道,“我惯是个轻狂的,遇到些个事也不知该怎么是好,便巴巴地过来找叔公讨个主意儿,给大伙儿添了麻烦,哪还能再叫你费心呢?”
说笑间,便到了正房外。苏云岫收住脚步,苏三媳妇儿摇头道:“你就是规矩多。”说罢,便先进屋里通传了一声,很快又出来,“还不随我进屋来,老爷子正在里头等着你呢。”
进屋见了礼,苏云岫拣了下手的次席坐下,苏三媳妇儿利落地端了两杯茶进来,连忙笑着双手接过,道了声谢。苏老爷子嘴里含着旱烟枪儿,半眯着眼,待屋里没了响动,方慢吞吞地开口:“你前儿信里提的事儿,我同族里提了回,你能有这份心,大家哪会硬推挡着,拗了你的好意?”
苏云岫笑道:“总是那么个理儿,我一寡居的妇人,哪能越过族里做事的?这些年我又在外头,跟族亲们也不甚亲厚,也怕自个儿好心办了错事,让叔公您帮着把把舵,掌掌眼,这心里才觉得踏实些。若叔公觉得不打紧,等回头我便递个帖子,将章程再与族里议一议,您看如何?”
“倒是使得。”苏老爷子深深吸了口烟,又慢慢地吐出烟圈儿,旱烟杆儿轻轻敲了几下桌面,又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