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女儿,这可是全家人的希望,我和爱人以及双方的父母,对她可以说是关怀备至,生怕有一点疏漏。
我们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她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必须把学习搞好。我是语文老师,我自己也对她进行额外辅导;此外,近两年我还给她报了几个培训班───数学提高辅导班、英语学习提高班、高考考前辅导班。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就是我的成功,我怎么辛苦都心甘情愿。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孩子也经常喊活得好累,经常喊头痛,有时赖著不肯去上学。
我当时想,比起我那时候的条件,她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她有什么可累的?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她干,还喊累?都是报纸上老替孩子们呼吁这个、呼吁那个闹的,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会不懂?
唉!没想到还真是出现了问题。
母亲歇了歇,继续说:
看到刚才孩子唱歌时那副满足的神情,我才意识到无论是父亲、母亲还是我,心理都有不健全、偏颇的地方,都有难以忘怀的伤痛。我童年吃过苦,受了不被尊重的苦,不想孩子重复我的路,所以才费尽心思给她设计了出路,本意为了她好,没想到对孩子又造成了一种不尊重。想想“尊重”二字,真的觉得分量很重,我们居然犯了错还不自知。
上一篇
父母过分保护才加重了孩子的自我封闭
苏菁
父母过分保护才加重了孩子的自我封闭
这位母亲的故事也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故事,孩子出了问题,往往是父母自身出了问题。通过与这对父母的接触,我深深感受到他们为孩子所操的心、费的神,他们不知为孩子做出了多少牺牲,也不知为孩子暗地里流了多少泪水。
其实,衣服破一点,食物吃得简单一点,是不会减少一个孩子的快乐的。要使一个孩子不再欢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剥夺他的自由。
正是父母这份“爱”,这份不理解孩子的爱,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父母不明白,正是自己的过分保护,过多设计,才加重了孩子的自我封闭。
为人父母者总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模式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
我们会对孩子说:努力,努力,再努力,为前程而奋斗。
可是我们这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却束缚了孩子天真浪漫的个性,涂改了他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于是在没有自然没有梦想没有激情的世界里,我们的孩子也没有了天真没有了好奇没有了活力。
孩子没有尝到学习的快乐,那么在父母高压下的学习只能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当分数决定一切的时候,我们已人为地把原本各有所长的孩子按唯一的标准贴上了优良中差的标签,区分了等级,让孩子被迫生活在没有灵性没有娱乐没有创造的世界里。
是的,虽然我们经历过太多的坎坷和创伤,但依然忘不了那许许多多曾有过的梦想,于是,便企图让孩子去弥补我们人生中不曾有过的那份美丽,可没想到却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权利,这就是我们“可怜”的“父母心”吗?
也许,我们会实现我们的自私的目的,可是,孩子还会有自己的梦想吗?孩子将来演绎的会不会是我们的另一个翻版?
本想营造一个美丽的生命,可我们得到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痛苦。
是啊!不可否认,我们的困惑是因为我们深爱孩子,但爱不应该是严厉的禁锢,教育不是拙劣的“克隆”,希望绝不是一座独木桥!
停止对孩子的大包大揽,还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是我们父母首先要做的。
给孩子自由的园地,让孩子自在地生活;给孩子想像的空间,让孩子个性化地成长;给孩子生命的权利,让孩子拥有真实的自己,这是我们每位父母都应做到的!
我不知道,生命中还有什么比自由地成长更幸福的了,或者说比剥夺这种权利更大的悲剧了。
上一篇
我有社交恐怖症
苏菁
我有社交恐怖症
接到一位北京高校女生袁雅的电话,她说一定要找一位女咨询员。
“因为我有社交恐怖症,特别害怕男咨询员。”她补充道。
我答应了,并告诉她:“见了我,你不会有恐惧心理的。”
第二天她如约而至。她的长相挺顺眼的,身材偏瘦,眼神忧郁而迷茫。
她坐下了,一开口就警觉而又略带不安地问我:“你是专家吗?”
“我不是,但我是从很严重的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
听了我的话她一下子愣住了,充满疑惑地看著我。
为了缓解她紧张的情绪,我给她讲了我从前的症状。她对我这一段经历十分感兴趣,全神贯注地听著,还问了许多问题。慢慢地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她放松了戒备,告诉我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前些日子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网友,也是一名学生,感觉还可以,网友提出想见见她。她现在感到心里挺矛盾的,想见又怕见了让那网友失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问她为什么怕他失望。
“我缺点太多了,且不会和人相处,”她 腆地说,“谁见了我都会失望的。”
“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你没发现你身上的优点吗?我刚才说话的时候,你很专注,说明你很善于倾听,很懂得尊重别人,且从你刚才问的问题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有同理心、善解人意的人。”
听我说完,她很不放心:“真的吗?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我。”
我很诚恳地对她点点头。
看我的确没有骗她的意思,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没有人说过我行的,爸爸妈妈经常争吵,他们时时闹离婚,说是我拖累了他们,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多余的人……”
说著说著,她开始小声啜泣。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脑海里闪现出一对夫妇在打骂、无辜的孩子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情景。
在她的面前我不好过多地评判她的父母,可为人父母的我们,在看到孩子因为我们的过失而导致这么深的伤害时,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一下吗?
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上。
她掩面抽泣起来,瘦弱的肩头随著哭泣而搐动著,久久不能平息……
她此时的哭,是健康的哭,是必要的哭,因为她需要在这一刻将积压在心头的种种委屈和不快通通哭出来。
所以,袁雅此时的哭,让我感到欣慰。这表明她终于找回了自我感觉,开始向往事告别。她需要迈出这艰难的一步,从原有的自我行为方式中挣脱出来,大胆地向前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激励袁雅走出困境,接下来我又与她讨论怎样辩证地看待网友一事:见网友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不用担心那么多,你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以后,会慢慢找到自信的。我努力启发她: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以为你不行。过去不等于未来,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强者,相信自己能行。
“我是得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袁雅最后如是说。
做完咨询,她买了一套肖峰老师的《慧源心理自信训练》,说等看完了,再来参加我们的潜能班学习。我尊重她的决定。
上一篇
好样的,你真行
苏菁
好样的,你真行
春节过后,她就来报名了,我当时不在,她是找另一位男老师报的名,据说很自然、大方,没有什么恐惧表现。
等到上潜能课时,我见到了她,她精神很好。
第一节课是激励课,有一位志愿者在上面说自己的经历,不知是太激动了,还是太紧张了,说著说著突然说不下去了,整个人愣在那儿。主持人没遇过这种场面,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学员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正在这时,坐在前排的袁雅跑了上去,伸开双臂拥抱了那位志愿者。那位志愿者似乎忽然获得了一股力量,重新调整了思绪,继续她该说的话。主持人当众表达了对袁雅的感激之情。
我被这一场景深深感动了。
下课时,我由衷地对袁雅说:“好样的,你真行!你当时怎么就想到要去拥抱她呢?”
“我觉得如果是我站在那儿,说不出话,我会害怕,如果有人来拥抱我的话,我会感到很温暖的,所以就……”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很可爱!
等我们的课程即将结束时,袁雅告诉我她想报名参加交际舞的学习辅导班,可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不知道行不行。
我真为她感到高兴,我说:“你相信你行,你就行!”
半年后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判若两人了,变得落落大方。
上一篇
我越想放弃就越陷进去
苏菁
我越想放弃就越陷进去
接到一个来询电话,让我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
陈靳是个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可就是他太多超前的想法让父母让老师让姐夫不可思议,他的失眠症已严重到要休学的程度。姐夫是心理学博士,给他作了心理分析;可陈新住了两个星期的院,不但不见好,反而加重了,所以又被送回家。他在家里又开始胡思乱想,然后就是上网查找有关心理咨询的网站。
那天,陈靳抱著一线希望紧紧张张地把电话打了进来,正好是我接的电话。
“老师,我看了很多的心理书籍,不断地对号入座,如什么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样样都可往自己身上套。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精神病患者,竟怀疑自己也得了这病,越想越害怕,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合眼了。”他颤抖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我跟他一起分析:“其实一个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是不会承认自己得这种病的,其实你不过是喜欢心理炒股而已,凡事都喜欢往坏处想,又往好处期盼,内心发生冲突,又缺乏行动去化解,就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
“您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吗?我想成为一个伟人。心理医生都叫我放弃这种想法,可我越想放弃就越陷进去。”陈靳心神不宁地说。
“我觉得你的很多想法并没有错,你想成为一个伟人,你现在就要定出目标,列出计划,然后行动,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一切。其实任何一个伟人在他成为伟人之前,也是很平常的。”
“您怎么不劝我别胡思乱想呢?”他的语气明显轻松镇定多了。
“因为我了解人性,其实很多人都想成为伟人,只不过有些人敢说出来,有些人不愿意承认罢了。你说出来,说明你有勇气;你如果越压抑,你的内心冲突就会越大,你就越难适应社会了。”我语气肯定地说。
陈靳很配合。他让我推荐几本书给他,我告诉他,使我自己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是拿破仑·希尔的《人人都能成功》,以及美国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的《激发心灵潜力》。
他咨询两次后就来电话告诉我,他不再给自己贴一个病人的消极标签了,而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人做家教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坐标,不再像原来那么焦虑了,晚上也睡得香了。
不到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打开电子邮箱,见新邮件一栏有他给我发来的一贴。
苏老师:
你好!我是陈靳,对不起,我知道你很忙,给你写信会给你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认识你这样一个心理专家,我真是太荣幸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谢谢你!
自从第一次给你打电话时起,我就感到自己生存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要去学,要去体验。以前,我总是很孤单,不会给自己快乐和开心,现在我轻松了许多。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你是一个知识特别丰富的人,你知道太多的名人故事,而且总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你说的和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很相似,但你说得更现实,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而书上太多的是美国的文化和历史。
我衷心地祝愿你的事业越来越成功!你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
快要过年了,祝你在家里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个新年!
你的朋友:陈靳
我想,这是我在北京得到的最好的祝福!我也祝福陈靳永远快乐,一生平安!
上一篇
未婚夫要和我解除婚约
苏菁
未婚夫要和我解除婚约
接到一位金领李雅女士的婚恋咨询电话,和我一起工作的志愿者感到有些棘手,就把我推荐给了她,我把电话接了过来,约好第二天见面。
刚见李雅,就明显感受到她内心的焦虑不安:她的双手在不停地搓动。
“我与男友同居三年准备结婚,却因为一次争执双方大打出手,现在关系已恶化到要解除婚约的地步。这次男友似乎很坚决,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李女士神情沮丧地说,“我昨天到医院去做心理测试,得到的结果是:人格有缺陷。我心里越发不安了,没办法只好找你们了。”
“你父母关系怎样?”我问。
因为我知道,孩子的问题,根源大多在父母那里。
“这……”她犹豫了一下,似乎考虑怎么说,“我父母对我挺好的,我母亲一直以我为骄傲。”李女士很快又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我的男友对我很好,平时都接送我,连买房子都是以我的名义,”李女士稍微放松了一下,继续说,“但现在男友及其父母对我一贯颐指气使的行为无法忍受,决定中断关系。我很害怕,既怕分手,又不愿意主动言和,担心被拒绝后没有面子。你说我是不是真的没办法啦?”
我理解她内心的苦衷,但也发现她思想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自我中心倾向,二是依赖他人倾向。由于过早过快地拥有了一切,她还没有时间去培育一份成熟的性情。
我从李女士的谈话中能感受到男友对她有很深的感情,但由于李女士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从不关心男友,不尊重男友,不顾及男友的感受,才造成了今天的这些矛盾。
“你的父母关系好吗?”我再一次把话题引向她的家庭。
“……”李女士迟疑了一会,我耐心地等著。
“我母亲特别疼我,说我是她的骄傲,不过……”李女士犹豫了一会,终于下了决心:“我母亲情绪很不稳定,她觉得父亲窝囊、没用,嫁给父亲是一个错误,所以他们经常吵架,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人上人,别像父亲那样没出息……”
我做咨询不喜欢用传统的精神分析法,也不想给来询者定性为什么症,因为根据我本人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历程,我很清楚一旦给自己的症状定性,就会对号入座,那个症状就很有可能加重。而最为有效的方法则是:活在当下,改变从现在开始,给来询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现在的症状如何,只要有很强的改变信念及行动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总能改善的。
“您怎么看待婚姻?”我认为她对婚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她对婚姻的处理方式。
“怎么说呢?其实我根本就不相信婚姻,不就是凑合著过日子吗?反正我父母就这么争吵打闹过来的。有时候,我感到我一点感情都没有,我男朋友说我太冷漠了,对我也很失望,我可能真的没希望了。”李女士停顿片刻,然后颓丧地说,“算了,一个人过就一个人过吧,也许我还是适合一个人过。”
“您很在乎您的男友吗?”
“怎么说呢?不算很在乎,”她迟疑了一会,又补充道,“不过我已经习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