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尘逸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员,就下令把吕安抓起来。吕安被抓起来之后,身边那些所谓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吕安辩解,只有嵇康站了出来。最后又加上小人的挑拨离间,吕安与嵇康一起被处死了。
似乎嵇康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朋友而活。不过爱情仍然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传说有一次山涛和吕安一起前去拜访嵇康。还没有走到竹林时,就听到一段如泣如诉的琴声,闻之令人心碎。山涛以为这是嵇康在弹琴,可是吕安却说那是嵇康之妻长乐亭主在弹琴,刚刚说完,就响起了一阵箫声,箫声里似乎有劝解之意,慢慢地把那幽怨的琴声压了下去,琴声开始变得欢快,最后竟然合奏起来。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段插曲,但是却可以见到,嵇康洒脱不羁的人生之中,依然还有几分儿女情长。
男人·天下(1)
如果说爱情是男人生活中的调味品,友情是男人生活中的必备品,那么事业则会贯穿男人整个一生。谁不希望能够叱咤风云,谁不希望可以雄霸天下,好男儿志在四方嘛。也许从战场上我们能更加直接地看到英雄本色。
战场在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男儿的天下。以战国时的赵国为例。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发奋图强,下令“胡服骑射”,对赵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因此赵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但是这样的情况却没有持续多久,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北方的匈奴逐步强大起来,他们不时骚扰赵国的北部边境,虽然赵国为抗匈奴修筑了长城,可是似乎没有太大的用处。匈奴时不时的侵犯让赵国不堪其扰,一次次派兵攻打匈奴。于是一位英雄就在这时诞生,他就是李牧。英雄的事业之所以会成功,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甚至经历过很多坎坷之后,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子。不过,男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再大的努力也不会抱怨,因为事业就是他们的天下。
李牧的一生都是在沙场驰骋。他也为赵国的太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李牧上任之后,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而且加强了对士兵们的军事训练。不仅如此,他还增派精兵严加守卫长城的关口。不过,李牧却下了一个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可笑的命令——匈奴人侵入边境强夺财物,士兵们就要赶快把财物收拾起来,退入城堡内防守,不许外出与匈奴作战,擅自出战捕杀匈奴者斩首。
结果,在赵国的边境之上,一连几年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每当烽火台把匈奴入侵边境的信号传来时,所有的人都忙着收拾财物退入城堡,就缩在里面不出来,从来不与匈奴交战。在这几年里,李牧的部下没有人员伤亡,当然也没有别的损失。时间长了,李牧手下的士兵们就悄悄地议论,认为李牧是一个胆小的人,不敢与匈奴作对,还有很多热血男儿更加愤愤不平。匈奴的人也不再把李牧放在心上,认为李牧只是一个酒囊饭袋罢了。部下们抗议的声音越来越高,可是李牧却坚持不动。这样消息就传到赵王那里,赵王派使者前来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攻打匈奴。可李牧仍然如故,匈奴人一旦过来,他就马上下令让士兵们坚守不出。
赵王发起火来,立即派了另外一员将领代替李牧,免去了李牧雁门守的职务。结果新将领上任之后,废除了李牧的命令。每当匈奴入侵时,新将领都会下令与匈奴作战,结果每次都出师不利,不仅人员伤亡惨重,财物损失也很大。边境的百姓们苦不堪言,只好纷纷逃亡他处。赵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重新上任。
李牧第二次来到雁门关,依然下令还和以前一样,坚守不动。这样又过了数年。匈奴们数次入侵一无所获,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将士们则因为天天得到犒赏,觉得应该为国家出力,这样才能报答李牧。李牧看条件日趋成熟,就准备了1300辆战车,挑选出上万匹战马,同时选出十万名优秀的射手。然后把他们严格编队,一次次地进行训练。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就让百姓们放牧牲畜,以引诱匈奴。
这一次的战役十分精彩。很快,就有小股匈奴士兵,看到那些放牧的牛羊,兴冲冲地打过来,李牧派出一支小部队出战,这队人马跟匈奴兵打了一会,就佯装打败拼命逃窜,丢下下几千名百姓和成群的牛羊让匈奴俘虏。匈奴首领听到得胜的消息之后,认为李牧十分怯懦,于是调集了匈奴前部的军队,大举入侵赵国的边境。李牧早就得到了这个情报,这一切都在李牧的意料之中。他在匈奴来路埋伏好奇兵,匈奴浩浩荡荡的队伍刚刚开到,李牧一声令下,埋伏下的左右两翼将士们早已冲杀过去。匈奴将领向来不把李牧放在眼里,这下突然受到赵军猛烈的进攻,阵脚大乱,纷纷后退。李牧看到匈奴军队大乱,又下令主力军队冲杀过去。这还不算,在匈奴人逃跑的路上,李牧也埋伏下军队等待着拦路劫杀。这一仗赵国赢得非常漂亮,匈奴元气大伤。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势灭了匈奴的属国褴、东胡、林胡等,完全消除了赵国北方的忧患。这次战役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
。 想看书来
男人·天下(2)
正是有了李牧在北方的努力,所以才让赵国的君臣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对付秦国的兼并战争。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赵国的著名政治人物,如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有李牧的一份功劳。男儿生如此,夫复何求?所以后世之中,无数的热血男儿追逐着李牧的脚步,所以就有了白起、蒙恬、卫青、狄青这样的沙场英雄 。
沙场之中也有柔情,在沙场征战的不一定是男子。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是却仍然有一位位巾帼红颜卷入战争中去。夫妻并肩作战,也许是很多男儿心目中最美丽的梦想吧,不过,这不是后人们杜撰出来的,沙场之中,也能看到爱情开花结果。明朝末年的著名女将秦良玉,就陪伴自己的丈夫马千乘一起在沙场征战达数年之久,他们夫妻的名字,曾经令清朝的官兵们闻之变色。也许是早就感到明朝的江山将要走向没落,所以秦良玉的父亲秦葵就教自己的女儿研习兵书,舞剑论兵。 天作良缘,秦良玉嫁给石柱土司马千乘为妻。二人伉俪情深,夫唱妇随。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地区(今贵州遵义)的土司杨应龙造反,很快杨应龙的大军就攻陷了重庆、泸州等战略要地,进围成都。蜀中大震。马千乘奉命率三千石柱士兵从征,跟随明将李化龙###叛军。马千乘上了战场,夫人秦良玉也没有在家等待丈夫归来,而是亲自率领精兵五百人,自备军粮马匹,与副将周国柱一起在邓坎(今贵州凤岗)扼守险地。夫妻同上战场,这让李化龙大为惊叹,他命手下人打造一面银牌,上书“女中丈夫”四个大字,赠给时年仅26岁的秦良玉。但是秦良玉的精彩故事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初二,明军连连告捷,军中上下举行了盛大的活动,以庆祝新春佳节。足智多谋的秦良玉却放不下心来,她预料叛军会乘此机会偷袭,就找到丈夫马千乘,夫妻二人商定之后,命令马千乘率领的部下个个都不许饮酒,要连夜巡逻。果然夜半时分,叛军突然发动袭击,军营之中马上混乱起来。所幸马千乘、秦良玉夫妇早有准备,所以才转败为胜。秦良玉夫妇得胜之后紧追不舍,连破叛平的数寨,一直杀到了杨应龙的老巢,最后配合明军取得了胜利。秦良玉、马千乘夫妇被明朝廷誉为“为南川路战功第一”,并且他们夫妇二人被大加奖励。也许马千乘会暗暗地感叹,这功劳之中的绝大部分,都应该是给自己的夫人才对啊。
相对单纯的对爱情一往情深的女人世界而言,男人的世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他们的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爱情,还有令无数人为之感叹的友情,还有让他们永远自以为傲的事业。也许在男人的世界中,被摆在第一位的永远不是爱情,但是爱情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爱情把他们与女人缠绕在一起,让他们的世界变得柔美。有人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确如此,也许很多男人在表面上并不看重儿女情长,甚至会嘲笑那只不过是小女儿的心态罢了,但是在他们心底的最深处,一定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是留给自己心爱的女人的。也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之中有了爱情,才会把他们与女人的世界紧紧地缠绕在一起,男与女之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情海幻波之中,依然有了男人的身影,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类历史的进程之中,多了几抹浪漫的颜色。
永远的爱情童话(1)
美丽的爱情似乎总是遥不可及,美丽如神话的爱情,似乎几千年来就出了那么几个,而且或许仅仅只是人们美丽的想象。有人说,爱情只是痴情女人的梦想罢了,毕竟人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面包与爱情的理论不是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爱情是不食人间烟火,爱情游离于人世间一切的牵绊,就像嫦娥变成了月中仙子,织女本来就是仙女下凡一样。还有人说,爱情就是道不尽的风花雪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过着不用为柴米油盐担忧的世外生活,他们只需要认真地研究经史就可以了,所以他们三年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也算不得人间的爱情。有人说,平淡的生活会把热情似火的爱情一天天磨灭,甚至爱情也许原本只应该存在于象牙塔之中。可是平淡的生活之中确实存在着爱情,而且不乏动人的爱情。 孔雀东南飞
故事发生在东汉献帝年间,庐江郡(今属安徽省)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迎娶了美丽贤惠而且十分勤劳的刘兰芝。焦仲卿是一位体贴的丈夫,刘兰芝多才多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婚后夫妻二人互敬互爱,感情深挚。可是焦母却看刘兰芝不顺眼,不仅处处刁难她,而且对刘兰芝万分怨恨。也许是觉得媳妇与儿子太过恩爱,触动了焦母那根敏感的神经,或者是想要树立婆婆的威信吧。刘兰芝满腹委屈,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三年,三年之后的刘兰芝再也忍受不下焦母的霸道,“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提出这样的要求,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也许是刘兰芝不再愿意对婆婆曲意迎合,也许是焦母觉得媳妇就应该是自己的奴隶,所以刘兰芝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身处媳妇和母亲之间的焦仲卿陷入两难的境地,他舍不得离开刘兰芝,可是他的母亲却坚持要焦仲卿休了刘兰芝,认为刘兰芝“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并且对焦仲卿说,只要他肯休了刘兰芝,马上就会再为他娶来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焦仲卿的苦苦哀求没有让母亲改变心意,而他除了刘兰芝誓不再娶的态度,更加激怒了焦母。在母亲的威逼之下,他只得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一场爱情的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
恩爱的两个人被迫劳燕分飞,只能洒泪分别。焦仲卿安慰刘兰芝,他会想方设法让母亲回心转意,自己除了她之外,不会再娶任何人,刘兰芝面对深情的丈夫,发出了“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誓言。
刘兰芝本来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美女,再加上贤惠能干,所以在她回家的十几天后,县令大人就派人前来为他的三儿子求亲,而且说县令的三公子有才有貌,足以和刘兰芝相配。刘兰芝的母亲也催促自己的女儿答应。刘兰芝却坚决对自己的母亲说,她与焦仲卿分离之时,曾经立下了永不分离的誓言,所以她要坚守这样的诺言。
回绝了县令的求亲之后,太守就派郡丞来为自己的五儿子求婚,结果由刘兰芝的哥哥做主,把这件亲事答应了下来。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太守把婚期就定在了几天之后。刘兰芝心中虽然万般的愁苦,但是无力违抗哥哥的命令。焦仲卿听说这个消息如惊雷在耳,一时之间失魂落魄赶到了刘家,他认为刘兰芝已经背弃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当初“磐石”和“韧丝”的誓言只是一句空话罢了,他说:“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如今他就要失去心爱的人,已经心灰意冷。爱情是他活着的理由,既然事情已经变成了这样,那他要殉情而死。刘兰芝泪眼婆娑地向焦仲卿表白,自己是万般万奈之下才这么做,既然一生相守无望,那她会在黄泉路上陪伴着焦仲卿的。这一次二人面对的是临死之前的最后一面,其悲令人不忍听。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永远的爱情童话(2)
此时的焦母竟然还没有醒悟过来,当焦仲卿向自己的母亲拜别之时,她竟然还是执迷不悟地要儿子不要想不开,过几天她就会为儿子娶来一位贤惠的女子。可是焦仲卿的心再也拉不回来了,就在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同时,焦仲卿也上吊而亡。深情的两个人同时离开了人世,这才让焦、刘两家醒悟过来。大概是为他们两个人的深情所感动,所以两家人把焦仲卿和刘兰芝葬在了一起,并在旁边种上了无数的桐柏。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片片叶子互相连接。后来的某一天,在桐柏树之中就出现了一对鸳鸯,它们经常对着叫,其声令所有的人都驻足倾听,也许这对鸳鸯就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化身吧。
这就是平凡人之间动人的爱情。相爱的两个人,本来可以白头偕老、共度一生,可是最终却演变成了千古的爱情绝唱。可是这样的爱情却是以悲剧而告终,千百年来也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这样的爱情让人感叹,因为人人都希望美丽的爱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尾,人人都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有时候爱情的美丽,不仅仅只是拥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很多对爱情痴守的男人或者是女人,他们做的一切更加令人动容。
在斜风细语的西湖边,不知是不是还有人依然还记起一个诗一样的名字——苏小小。钱塘的青山绿水,养育出很多才貌俱佳的女子,苏小小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她美艳动人,文才卓绝,在后世文人的笔下,经常会出现苏小小的名字。这也是一位为爱情痴守的女子。
苏小小的母亲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不幸被迫沦落风尘,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位令她万分倾心的公子。两个人海誓山盟,情意无限。可惜这位公子离开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苏小小的母亲带着无尽的悲愤生下了苏小小,后来又带着对苏小小无尽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苏小小长大之后,更是出落得美丽动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很多人听说她的名字之后,纷纷登门拜访,很多达官贵人都希望可以赎小小为妾,可是苏小小却不为所动。此时的她也正是做梦的时间,她希望自己可能找到一位情投意合的公子,可以相伴共度一生。
缘分就这样悄悄来临,在一个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时节,苏小小乘着一辆青油车外出踏青。出身名门的少年公子阮郁也正好在西湖游玩。小小对阮郁一见钟情,她不想让自己错过这段缘分,情急之下,脱口念出了一首古乐府:
妾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阮郁看到貌美的小小,早就已经万分倾心,明白小小的歌中的意思后,简直是欣喜若狂,马上就来求见苏小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