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宁-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姝宁只看了他一眼便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心事”二字,自从他们俩人互相交了心后,这人便连在她跟前瞒一瞒自己心思的意思也无,不论何种情绪,悉数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了她眼前。
  不过这样的燕淮,倒也并不多见。
  她迎上前去,蹙了蹙眉问道:“出了何事?”
  若没要紧事,今儿个他应当不会在这会便来见她才是。
  “你可还记得当年在那片胡杨林里,跟我一块的人?”燕淮抿了抿嘴,径直往桌边走去,给自己沏了一盏茶喝了,随即正色询问起她。
  谢姝宁便也走到桌边,在他身侧坐下,屈指在桌沿轻轻叩响,沉吟着:“你唤他七哥。”
  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但他们一行人收留了燕淮二人与驼队同行,直至到达下一座城镇时才分别,其中历经的时日说长不长,说短却也委实不短。她记性又不差,平素一件小事过了数年,也都记得清楚。当年在离开敦煌的那条古道上发生过的事,她自然更加不会轻易遗忘。
  何况那人跟燕淮假装成了遭遇风暴落难的兄弟。她便是不想记得,也不容易。
  她看向燕淮,道:“你倒是一直不曾提及过关于他的事。”
  相识这么多年来。她仔细回忆了一番,他们在京都用不同的身份重逢后至今,他从来也没有提起过他那个七哥来。
  燕淮苦笑了下:“九死一生回到京都后,我们二人便分了手,至今不曾再见过面。”
  “这般说来,他必定不在京都。”谢姝宁肯定地道。
  “师兄弟里头,他行七。我行十一,所以当初便胡乱诌了他是我七哥的话来。”燕淮颔首。而后徐徐将那封信从怀中掏了出来递给她,道:“我们已经很久不见,但时隔多年,今晨这封信却送到了我手中。”
  谢姝宁微微一挑眉。伸手接了信却并不立即拆开来看,只用三指按在信上,将信搁在桌上,定定望向燕淮说:“不要紧?”
  燕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她在问什么,不由得失笑,点头道:“这件事合该让你知情,给你看信自是不要紧。”言毕,他默默补充了一句。“何况那日你我便说定了,今后不论何事,我断不会再瞒着你。”
  谢姝宁闻言轻笑出声。素白纤指取了信摊开来看。
  她看得快,心思动得也快,眉头遂渐渐皱紧。
  须臾,她抬起头来,用狐疑之色看向燕淮,道:“这位七师兄。看来并不简单呀……”
  燕淮饶有兴趣地看着她,问道:“怎么说?”
  “你瞧这张纸。”谢姝宁将写满了墨字的信纸捋平。从中对折,而后将其高高举起。阳光直射下,缝隙间蓦地闪过一丝金光。
  燕淮“咦”了一声,凑近去看。
  “这纸是特制的,一刀便可换一座宅子。”谢姝宁松了手,感慨起来,“而且不是有银子便能使得上的。”
  宋家不缺银子,却缺权势,许多时候空有银子却办不成自己想办的事,好比这纸,便不是寻常百姓能用的。
  燕淮听了这话,眉头微皱,“可是极为稀罕?”
  他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
  谢姝宁却摇了摇头,回道:“若要说稀罕,也勉强可说,北地几乎见不着它,只在江南一带流传。这纸的材质有异,北地天气干燥,若在这久留便会干裂破碎。”
  说着话,二人皆朝那张纸看去。
  明媚的日光下,那纸已愈发的泛起黄来,变得薄而脆。
  “七师兄是个颇为谨慎的人,只怕他拣了这纸来写信,是故意为之。”燕淮叹口气。
  谢姝宁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搁到了一旁的阴凉处,接着话道:“既如此,便是他想要让你提前心中有个数,不至于在知悉他的真实身份后,吓上一跳。”说完,谢姝宁却低低“呀”了声,扭头看他,“江南多世族,难不成是哪家的未来家主?”
  可惜她虽生于江南,却拢共也没有在那住上过几年,略熟悉些的也只有个延陵白家。
  她也跟着叹了口气,“可要派人仔细查一查?”
  燕淮沉思着,忽然一笑,看着她摇头说:“不必,左右不日便会见面,见了便都一清二楚了。”
  他霍地长身而起,抬脚要往外去,口中道:“而且眼下有一件顶要紧的事需要我先去办了。”
  七师兄的事再重要,他也得先把她给娶进门来再说。
  多事之秋,局势瞬息万变,他才不敢耽搁下去。
  走出两步,他慢慢定住,转过身来望着她窘迫地道:“可一道去?”
  谢姝宁见状,捂着肚子笑了半响。
  最终,还是俩人一前一后地出了门。
  谁知好端端的走至半途,汪仁蓦地从斜刺里冒了出来,指了谢姝宁就道:“回去回去,你没事绣绣嫁衣,养养身子看看书便是了,旁的都不用你操心,少出房门,没得晒黑了。”
  
  第402章 宅子

  日头大,又正值盛夏,雪似的皮也得晒黑了不成。
  汪仁言毕,别过头去轻咳了两声,随后指了燕淮道:“虽说这事本就瞧着没什么规矩可言,也都不是讲究规矩的人,可你这没事就往她跟前跑,像什么话?”
  按理,这男女双方成亲之前,可是连面也不大好多见的。
  汪仁朝着谢姝宁摆摆手,口中说着:“快回去。”
  谢姝宁抬头看看外头的天,蔚蓝清澈似琉璃一般,白云薄细如丝绵,悬挂在高处的那枚大太阳红彤彤好似燃烧中的烈火,这天的确是热得厉害。但是……
  她收回视线,转头看向汪仁,语气真挚地道:“印公,咱们这会可站在廊下呢,如何能晒得着?”
  “再走片刻离了这处可不就能晒着了?”汪仁被她的话一噎,慢条斯理地辩驳了一句后忽道,“哪家的姑娘好事将近时,是由自个儿商量的?”
  这话倒委实不假……
  不论是姑娘还是儿郎,这婚姻大事左右都是由父母长辈商议着定下的,其中细则也用不着他们这几个小的跟着一块商量。
  汪仁又说:“你娘花了十二分的心思在上头,你若将这事全权交由她去处理,她反倒是高兴。你若陪着一道准备打点,她自然也不会恼,但难免少了几分为娘的给女儿操持婚事的感觉。”
  他想事,总是一如既往地从宋氏身上出发。这回也没有例外。
  方才说什么恐她晒黑了不好看赶她回去的话,不过只是个随口拣了来说的由头而已。
  这桩婚事非比寻常,怎么着也不能同京都普通人家嫁女娶媳一般简单容易。但只在宋氏这一点上,汪仁想要让她同全天下的普通母亲一样全心全意地操办女儿的婚事。
  至于谢姝宁,当然只需在房中为自己的嫁衣好好动动脑筋便是了。
  他已直言,谢姝宁跟燕淮听完,也都立时明白了过来他真正的用意。
  二人相视一眼,燕淮轻轻一颔首。
  谢姝宁便笑着说道:“也好,那阿蛮便先行告退。”
  事情真定下了。她手里也有一堆需要收拾的。自然,嫁衣也是顶要紧的。
  汪仁便也笑了笑。连带着看向燕淮的眼神也温和了许多。
  宋氏身边没有长辈亲人,谢姝宁的婚事她也不便跟谢翊几个小辈商讨,故而汪仁这次在里头也算是充当了谢姝宁的娘家亲戚,加上众人皆知。宋氏很拿汪仁的话当回事,汪仁当初又救过她的命,所以家中小辈们都十分敬重汪仁。
  燕淮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印公先请。”
  汪仁果真很满意,抬脚先行。
  长廊幽深,很快他二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拐角处。
  谢姝宁目送俩人离去,这才转身一步步往回走。
  她的婚事,一直也没能有个定论,加上先前因为同谢家决裂的事。一群人历经波折,她小时宋氏为她准备的那些东西大部分都已作罢。好在他们谁也不缺谢家公中的那份嫁妆,嫁衣的料子。她当初却是一并从谢家带出来了。
  那料子本就是她娘在她小时便使人天南地北找来的,她焉会留给谢家。
  只一匹堪堪够给她做身衣裳的,丢了未免可惜。
  早前一直是玉紫收拾着的,玉紫奉命去了宋氏身边伺候后,这些箱笼物件也就都交给了后提拔上来的青翡身上。
  谢姝宁回了房,说起料子的事。卓妈妈便取了钥匙,领着青翡一道下去取了来。
  料子轻软似云。摸上去滑而不腻。
  青翡虽管着箱笼,却也是头一回见到这匹料子,摸了下后忍不住惊呼:“这是什么料子?”
  不止手感绝佳,颜色也好,红得夺目却不刺眼,鲜艳却不艳俗,也不知是拿什么染出来的。
  这料子虽不是眼下时兴的,却奢贵至极。
  卓妈妈笑着嗔道:“你个没见识的丫头!”
  青翡也憨憨地笑了笑,摇头晃脑道:“这不是真没见识过嘛。”
  卓妈妈闻言笑得更厉害,悄悄背过身去,其实她也没见过呀。
  明晃晃的日光透过窗上糊着的轻薄窗纱照进来,正正落在了搁在炕上的那匹料子上。上头便有暗暗的纹路,似活了一般在上头轻轻摇曳。
  产自异国的衣料,稀世罕见。
  谢姝宁瞧着,不由得眉眼弯弯。
  这匹料子还是他们当年从敦煌回来时,千辛万苦一并带回来的。是她的舅母莎曼亲自挑拣,费了好大力气才得到手的好东西,想着只她一个外甥女,不论如何也得用最好的,硬是弄到了这么一匹布。
  用它裁制的衣裳,若穿在身上,炎夏日子里浑身沁凉,万分服帖舒适,一滴汗也不出;隆冬时节里穿了,则是浑身暖意融融。
  裁了做嫁衣,只能穿一回,倒真是奢侈。
  谢姝宁仔细打量着,想着倒不如留下另做了小衣穿,还能多做两身而且也当穿,可她转念又一想,正红的料子做了小衣穿,似乎又太过了些……她一向也只喜欢那些瞧着素净的。
  何况这料子是舅舅舅母的心意,一开始便是要用来给她做嫁衣的,另作他用也不合适。
  于是她便同卓妈妈道:“寻人将料子裁了吧,襟口那块的纹样我自己来绣,至于旁的且等我画了花样子,便让青翡几个手艺好些的帮着一并绣了。”
  卓妈妈应是,因这料子十分稀罕,不敢掉以轻心,遂领着人打起了精神小心谨慎地做了活计。
  青翡便陪着谢姝宁画花样子。
  提着笔画了两幅。谢姝宁却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也不知母亲那边都谈了些什么?
  她正想着,却透过半开的窗子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如意正匆匆地赶来。
  今日燕淮上门。特地带了管事的如意,她是知道的,但如意这会来找她却是为了什么?
  片刻后,小七领了如意来见她。
  她问:“可是前头谈的不妥?”
  如意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都谈得挺好的,是说起了宅子的事。主子特地打发了小的来问一问您,觉得安置在何处好?”
  “娴姐儿不还住在泗水?”谢姝宁微怔。“那边的宅子虽不大,但也尽够住的了。”
  如意又摇头:“主子说,泗水到底离这有半日的路程在,离宋太太也远。不方便,该在城内置办一处。”
  谢姝宁闻言心中一暖,燕淮能时时记挂着她娘,她很高兴。
  明白了燕淮的心意,她当然不会拒绝。
  但南城是必然住不得的,且不说那是皇城边上,万家燕家都在那,便是都不在,也没有闲置的宅子能叫他们买到手。西城乱些。也不便住。东城虽人来人往,但却是藏身的最好地方,而且来往的阔绰商贾不胜枚举。即便他们花再大手笔买下大片宅子,也不会引人注意,只可惜闹腾了些。北城倒是最好,住的多是官宦人家,只有边上的一些门户,住的是像他们这样没有官身的普通民众。
  他们若能住在北城。离宋氏便是再近不过了。
  只要离谢家所在的石井胡同远一些,便乐得轻松自在。
  而且只他们并燕娴三人住。身边也只有吉祥夫妇跟如意几个心腹一道,地方便不用太大,这样的宅子也容易找到。
  但是——
  谢姝宁忽然想起了先前在燕淮那看到的那封信,那位七师兄,不日便要入京来同燕淮一叙。
  她前世同燕淮鲜有交集,却也知道燕淮身边几乎没有友人。
  然而看今世燕淮的模样,她却不无惊讶地发觉,燕淮同这位七师兄似乎情同手足,关系极好。
  这般一来,前世他二人若不是后来决裂了,那便是这位七师兄一直隐在幕后,身份特殊。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像好事。
  心念一转,她已看着如意细语道:“那便定在东城吧。”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东城更便于行事,也更不容易引人瞩目。
  住在东城,燕淮的假身份也就能就此落定,只说是外地来的富贾便是了。东城来往的商贾多如牛毛,谁也不会在意。
  她说完,又叮咛如意:“要大宅子,若难寻,那便寻那些个相连的宅子。”
  如意不解,疑道:“岂不是要空置许多?”
  “我另有打算。”谢姝宁摇了摇头,“你先这么办着,剩下的我得了机会再同默石细说。”
  如意狐疑不解地应了,得了话告退。
  走出门去,他站在天光底下,慢悠悠地忍不住琢磨起来,怎地谢小姐唤他家主子的字唤得这般顺口?这两人,倒不像是立马要成亲的人,反倒是像足了老夫老妻。
  他想着不禁笑了起来,这也好,他家主子能娶个知根知底的,今后也不必特地认新主子,而且也能有个能降得住吉祥那暴脾气媳妇的……
  他笑眯眯地走远,屋内的谢姝宁却蹙着眉头在想,不知燕淮手下的铁血盟共计多少人,若要集结在一块,又需多大的宅子。
  至于养兵的银子,委实还不够叫她放在心上多想的。
  她娘宋氏,则更是个不拿银子当钱的主。
  谈起该男方出的聘礼,汪仁正盯着燕淮瞧呢,她便轻轻柔柔地开了嗓道:“拣了阿蛮喜欢的物件买了送她便是,至于聘礼,搬来运去光费心力了,麻烦。”
  因不便请了媒人帮着说合这些事,宋氏便索性都同燕淮提了。
  “若图这些,这世上娶得起阿蛮的人,还没影呢。”
  何况,等阿蛮嫁过去,眼前这小子连人带东西都是她闺女的,聘礼值什么?
 
  第403章 正轨

  宋家什么都缺,独独就是不缺银子。
  然而诸人虽则皆知宋家富裕,但宋氏平素瞧着也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会当着他们的面便说出了这般财大气粗的话来,不由引得汪仁侧目。他悄悄看了宋氏两眼,心里忍不住暗自嘀咕起来,再如何这聘礼总是少不得的。
  燕淮也是这么个意思,闻言急忙摇头,道:“该有的章程总不好省了。”
  这桩婚事原就不能大肆操办,不比寻常人家结亲,这会若是连聘礼也给略过不提,对谢姝宁而言,未免太过亏待。
  他不忍这般,言毕紧接着又解释起来:“家妹有言在先,这些事她要亲自操持。”
  宋氏跟汪仁听得这话,具是一愣。
  宋氏惊讶地道:“燕家还有位姑娘?”
  且不论燕淮的身世,众人知道的,燕家一直以来拢共就只有两位公子,分别由万氏姐妹所出的燕淮跟燕霖兄弟二人而已。他们从来也不曾听说过,燕家竟还有位姑娘。
  汪仁亦面露诧异,定定看向了燕淮。
  燕淮神色泰然,同他们说起了娴姐儿的事来,语气里不乏温暖。
  在场的两位长者,都是经历过风霜的,一听他开口便知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势必不错。宋氏也就跟着多花了些心思在上头,猜测道:“先前阿蛮总领着鹿大夫出门,莫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