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良婿 作者:鸢时(纵横女生网vip2014-08-31正文完结)-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幼菡惊讶,有些结巴,“不是说和刘家郎君吗?”
初荷耸肩道:“这事没个定数,谁知道呢。”
第二十章 好女百家求
因为昼寝太久,韶华一起床就觉得头疼,接着便是到了三更天都未能有睡意。好不容易才能睡下去,梦都没做完,天就已经大亮。如此恶性循环之下,等到次日韶华走起,日头已上三竿。
初荷、幼菡端了洗漱的茶水毛巾走进来,看她还懒洋洋地趴在床上,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五娘子,你再这么躺下去,夫人和三娘子都要回来了。”初荷帮着给韶华穿衣梳头,幼菡则收拾着床榻。
韶华闻言,愣了一下,“她们上哪去了?”等幼菡将床铺整理好,初荷也已经帮韶华梳了一个小流云髻,正要给她别上一碧玺碎珠钗,让韶华给拦住了。“别,等会儿我还有事,你别的把东西往我头上堆。”
“五娘子,一对珠钗也不会碍着您走路啊,要是不喜欢这对,那我给您换一对红玛瑙蝴蝶簪罢。”初荷放下碧玺碎珠钗,又去找另一对红玛瑙蝴蝶。金丝缠着指甲片大的玛瑙圈成一只蝴蝶,两根长须末端镶了两颗小玉石,一动,那长须还会轻轻晃几下。
韶华瞪大眼睛看着那两根长须一抖一抖的,立刻改变主意,指着方才的珠钗道:“还是用着对吧。”
初荷掩嘴笑了下,“平日五娘子道不好打扮得太花俏,生怕跟其他娘子争了艳,今儿又不用上学,也不好好捯饬捯饬。七娘子跟您一般岁数,可比您在意多了。”说着趁着韶华把手缩回去之前,又给她戴上一对虾须镯,“她在意是她的事,我又不用见客,带那么多东西干嘛”见她一脸无奈,才放过她:“夫人今早本来想带三娘子和您一同去藩国公府做客的,三娘子见您睡不醒,就替您回了去。等会儿三娘子回来要是见着您还是这副模样,定然会责怪我们的。”
锦华每日出门都打扮得光鲜亮丽,隔三差五就会有多个珠钗发簪。凌氏倒没说什么,可绾华明眼就能看出,定然又是她哀求李勋卓给她买的。每次得了新花样,总是要借机出来显摆一番。绾华知道自己脸长,不好带太多首饰在头上,显得累赘。偏偏韶华是个懒骨头,她脸蛋圆润,秀发乌黑浓密,无论带什么首饰都好看。可她嫌写字带着镯子不方便就扯下来,走路又喜欢带风,好几回险些把步摇给勾到旁的东西。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带,绾华看一次纠正一次,韶华也就左耳进,右耳出,当着她面就乖巧听话,一转身便把收拾扯下来。
就在初荷跟韶华话说的空挡,幼菡早已利落地将早膳摆上桌,回头对她们笑道:“我看三娘子应该是害羞,怕被五娘子看到她脸红的样子。”
因为韶华起得晚,早点也不敢备多,生怕她中午吃不下。韶华走过来,立刻被香喷喷热腾腾的一碗枸杞鸡粥给勾引了胃口。肚子尴尬地打起了战鼓,这时才发觉,隔了一整夜,把胃都熬空。
别看只是一碗煮了肉末和枸杞的白粥,先用枸杞洗净泡水把大米浸透,再把用盐、酒、姜末腌渍过肉臊和鸡茸煸出香味,撇去浮油,倒入白粥中,慢慢煨到大米烂熟。这时煮开的米花能把 肉味都给吸了去,又不至于使粥中的肉末熬至无味。
韶华三两下就把粥吃完,立刻转移其他战场。早餐吃了枸杞鸡粥外,还有一碟黄金白玉饺和一小碗鸡汁豆苗。白底青花荷叶小盘上只装了两个饺子,一个金黄香脆的煎饺,和一个晶莹剔透的蒸饺。煎饺是用鸡蛋掺了面粉揉出的面皮,包了豆芽鸡肉和少许茭白,然后生煎出来。而蒸饺则是用澄粉,内陷则是用笋丁香菇和猪肉。
看上去一个黄金的外皮里面却是白玉般内馅,加之豆芽去腻,正好抵了外层的油腻。一个看着如同羊脂白玉,而里面透着金黄色的笋丁,肉臊给冬笋提供了油脂,而多余的油腻又让香菇给吸收去。跟煎饺相比起来,别有一种美味的口感。
相形之下,一碗清汤飘着几丝细细的豆苗显得朴素多了。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这都是早晚的事,这回不就是打着藩大夫人的名义去相看嘛。”韶华吃饭速度极快,没一会儿就把桌上两碗一碟给扫空了。韶华摸了摸肚子,觉得只填了三分之二,哀怨地望了初荷一眼。“初荷,我还没吃饱,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吃的。”初荷摇了摇头,“辰光不早了,再过多一会儿,夫人她们一回来就要上午膳,您早上吃多了,中午指定吃不下。等会我给您削个梨吃,刚从山里摘来的,可甜了。”
韶华无奈,只好点点头,“你们刚刚在说什么害羞,什么相看,谁去相看?”
初荷瞥了她一眼,一副显而易见的表情,“自然是三娘子啊。过了这年,三娘子就十六了。如今要是定下亲事,明年端午一过,人家就可以抬花轿来娶。要是等到开春,怕得熬多一个春节,一般人家说亲相看,都不喜熬两个春。”初荷今年已经十四了,明年就及笄。“要真定下来,过了年,书语或者含章就得一个先行过去。”
“为什么?”韶华一愣,这是什么规矩,她怎么没印象。
初荷只当韶华是在乡下长大,不懂京里规矩,宽了性子与她解释:“别的地方有没有这规矩,我不知道。不过京里,但凡是富贵人家都这么做。娘子十五十六就开始说亲,定下亲事三个月内就送个娘子贴身的丫鬟过去,美其名是帮娘子打扫屋子院子,其实就是替看住郎君,不让他生出旁的心思。而且这送过去的丫鬟十之八九是要收房的,早些过去,也好收拢一下夫家的人。”
“这还不止呢,有的富贵人家是送了好几个,说是拿定,没过门,可也差不离。要是在娘子过门前,郎君屋里惹出些旁的事,对娘子也不好。所以索性送自己的丫鬟过去,横竖是自己的人。”幼菡说的时候,脸颊微微红了一下,她和初荷其中一人将来也会先行去替韶华守着未来郎君。
“这般麻烦,自己早早嫁过去不就好了!”韶华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对劲,“不对啊,我记得姐姐……我是说大哥哥成亲时,定西将军并没使人送丫鬟来。”不但没有,而且是李家写信前来借问,定西将军辛茂山刚表达了意向,信还没发出去,李家就让人陪着李斯晋亲自前来。
辛茂山一看李斯晋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对李阁老也敬重钦佩。当下就同意了这亲事,甚至连那一年的待亲都免了,直接让李家抬花轿把女儿娶回去。虽说李斯晋的婚事确实是事出有因,定得比较急,可初荷刚刚所说的规矩韶华一个都没听过,哪怕到皇帝赐婚的时候,她也没经历过。
“那不一样,咱们大少爷可不比其他富贵郎君,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定西将军自然放心。”幼菡有些不以为意。
初荷看了韶华紧皱的眉头,想了想,道:“五娘子是在担心什么?”
被这么一问,幼菡也急忙敛了情绪,跟着道:“五娘子放心,将来有我和初荷会帮娘子看着姑爷的。”
就因为这样才更不放心。韶华淡淡地看了她们一眼,道:“我怎么听说许多人家都没有待亲,直接把娘子嫁过去的。”就算再熟悉的人,对于自己和将来的丈夫来说,都是外人。
初荷点点头,算是默认。“这也是有的,过了十六岁再说亲,也就没有待亲这一说。有些待亲时间没到,不巧家中老人过身,百日内也要紧着完婚。按老传统来说,一来是考验郎君的真心诚意,二来娘家把娘子养了这多年。这么嫁出去总是不舍,便要求留多一年,慢慢就变成待亲了。”初荷慢条斯理地说,还不忘手中的活,“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到时京里的大家娘子个个都这么做,也就随了大众。只不过,待亲的娘子也不好过,没定亲之前还能出去游玩。拿定以后,娘子除了自家人,谁都不能见,更别说出门了,每天就在屋子里赶做嫁衣,这样才显得大家闺秀。”
听完初荷的话,韶华心里才好受一些。若是自己要嫁人,还得先把丫鬟送过去给丈夫暖床,那她宁愿不要丫鬟。再说了,她现在正头疼怎么出门去。无端端地,她得等多两年才说亲,到时也不知严家少年娶亲没有。
“这么说,三姐姐今日是拿定咯?”放下了自己的心事,韶华也忍不住八卦起来。那夜追问起绾华,她红着脸就是不说,只道她全听母亲安排。
一个摇头,一个点头,看得韶华一头雾水。
“这是什么意思,你们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听了韶华的话,两人对望了一眼。结果点头的人变成摇头,摇头的人却点了点头。看韶华没好气地板起脸,幼菡开口解释:“五娘子,这拿定哪是这么容易说定就定的事。拿定跟下聘差不多,也是要敲锣打鼓,正正经经地来的。只是,如今有好几家夫人都在借问三娘子,我们也不知夫人心里定了谁,只听说今日是约了去藩国公府见面,想来是定了人选了。”
初荷和幼菡都是从凌氏屋里出来的,所以打听起消息,恐怕比绾华这当事人还要清楚。
“这么说只能等她们回来了。”韶华显得有些失望。“我还以为阿娘心里早有人选了呢。”
初荷掩嘴轻笑,“好女百家求,夫人自然也要为三娘子多掌眼。一等五娘子行了筓礼,夫人又得忙碌起来了。”韶华双手抱头,哀怨地将脸埋在桌子上,却被初荷和幼菡以为她在害羞。
“五妹妹,这是怎么了?”一声娇滴滴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第二十一章 来者是客
韶华闻声抬头,正看见燕绥笑意吟吟地走进来,一身五彩缂丝衣裙将她打扮得 无比。头发松松绾了个朝天髻,发鬓间斜斜插了一支镶红宝石累金丝华胜,脖子上戴了一个硕大的东珠项圈。听崔妈妈说过,燕绥和其琛的父亲虽然排行第二,本也不算顶尖的人物。但读过书,考取过功名,虽然是个附生,在家族里也够扬眉吐气了。
而燕绥他们的母亲是在丈夫科考的时候病逝的,族里耆老可怜一双年幼的儿女会影响考试,便送到宗里寄养。燕绥聪明乖巧,颇得族长欢心,而以琛又爱读书,让宗亲耆老们看到了刘家未来的希望。相比之下,他老爹而立之年才得了个附生,以琛未及弱冠已是禀生,这无疑让他们都兴奋起来。
按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兴许刘家也能像李家一样,出个状元探花之类的。
当然,他们并没想到,李家比他们早了几代人在研究科考的事。在李阁老之前,已经出了两代秀才,一代举子,才有后来的优良基因。刘家这时才想要策马急追,与李家齐驱并驾,恐怕最快也要等以琛的孙辈来完成。但所谓世姻,也不仅仅只有联姻而已,比如生意上的互相照拂,比如官场上的相互提携。
刘家迫不及待地把以琛兄妹送来,也就是希望借此能迈出第一步。
“大白天就没精神,昨儿夜里又没睡好吗?”燕绥声音甜美婉转,看着也娇气怜人。纵然刘氏对这双侄子侄女并不至亲,也让燕绥哄得心花怒放,吃住用度一应当她是亲闺女一般看待。
“燕绥姐姐,你瞧五姐姐的样子可真好玩,趴在桌子上,跟条大虫似的。”
韶华正要起身跟燕绥寒暄几句,却听到燕绥身后另一个刺耳的声音,燕绥也掩嘴跟着嗤嗤笑起来。
她眉头微蹙,睨见身后初荷幼菡都有蠢蠢欲动的样子,连忙低声咳一下,喝止她们的冲动。闭着眼睛,也听得出这声音的主人是谁,韶华心里也清楚这人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向来强大。
于是,翻了个身,改成以手托晒,整个人半倚靠着桌子,懒懒地看她们一眼:“早啊。”
燕绥笑容不变,口气却有些嗔怨:“五妹妹就是这么欢迎客人的啊?”
韶华伸了个懒腰,笑眯眯地说:“七娘和燕绥姐姐都说我像条虫,那我自然得用虫的方式打招呼。七娘见过像我这么大、又会说话,还会走到你面前,离你这么近的虫吗?”韶华起身朝锦华走过去,一步一步地逼近,瞪直了眼睛,咧着嘴角轻笑,故意声大声小地她耳边说话。
锦华听着她详尽的描述,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退了几步,躲到燕绥身后去。
“好了,五妹妹别闹了,瞧你把七妹妹吓得。”燕绥偏身避开锦华的亲近。
韶华耸了耸肩,“我还以为七娘是见过呢。”她对没礼貌的人从来都不客气,一进门还没请安,就先调侃起她来了。“燕绥姐姐今儿怎么有空跑我这里来。”韶华径自走到屋子,坐到软榻上。
燕绥见她也不相请,知她是气恼方才锦华的玩笑,也不扯破,自行走进去,寻了把椅子,在她身边坐下。“说是相邻,我还是头一回来五妹妹这院子里。这屋前的空地真敞亮,看着舒爽。”
原本挨着屋子不远,种了两丛红叶石楠,因凌氏不喜石楠花,便趁着刘氏给燕绥拾掇院子的同时也给整了一番。一边换上几株含笑,另一边原本要建个亭子,可是怕冲撞到,索性搭个凉棚,种了几株爬藤月季。树根落地不久,叶子都还没疏开,看着冷清零落,凌氏只得又搬来几盆五色海棠,装点门面。
凌氏生怕小女儿归家住不惯,一切都依着她在普安凌家的院子去捣鼓。但不知韶华对外面种了什么花草,根本不在意,反正她只要床铺够大够软就行,屋外就是光秃秃的也不怕。
“哦。”韶华懒洋洋地不愿搭腔,让燕绥脸上有些不自在。
毕竟来者是客,况且还是外姓姻亲,初荷连忙替主子回了话。“燕娘子来得正好,今早,熹园给我们娘子送来一篮柿子,说是新鲜摘来的。我家娘子说柿子润肺,想留着给姐姐妹妹分享。正想出门给燕娘子和七娘子送去,你们就来了,我这就让小丫鬟切了送来。”韶华闻言,不禁睁大眼睛,初荷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可真不赖。一脸尴尬的燕绥,听了话,表情也舒缓许多,朝她点了点头。
初荷笑脸相迎,让燕绥有了下台阶,趁着福身行礼,偷偷扯了韶华的裙角。
这时,小丫鬟端了茶上来,女孩们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算是把刚刚的事翻过一页。
“五姐姐,刚刚我们去了三姐姐院子,人不在,却把书语含章都给留下了。只说是陪母亲出门做客了,咦?五姐姐,三姐姐怎么没把你带上。”锦华挑了话题,一开口就让韶华想砸杯子。
这丫头是一天不拿她挑刺就身子痒吧,一句话好好的,硬是被她说得让人浑身不舒服。
韶华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幽幽地说:“我又不是三姐姐的丫鬟,为什么她非得把我带上。难道以前三姐姐出门都把七娘带上的?”
听到韶华的口气,锦华才惊觉自己又说错话,反被韶华一激,小脸涨红。
燕绥看都不看锦华一眼,“三姐姐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怎么把我们都瞒得那么实,难道把我都当外人了。”韶华闻言顿了一下,悄悄望了燕绥一眼,听她口气微酸:“其实像三姐姐这般玲珑娘子,哪家郎君会不喜欢。只是我来之前尚未听说三姐姐许嫁,怎么这么急就定了?”
韶华沉默了一下,斟酌着不被燕绥绕进去,“燕绥姐姐消息可真灵通。”她也是刚刚才知道的,燕绥竟然兴师问罪来了。
燕绥一愣,笑道:“我们不是刚从三姐姐院子里回来嘛。三姐姐也真是的,要是真觅得如意郎君,那得说出来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