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成有钱人并不难 著名理财师手把手教你学理财-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老林闭门谢客,一头钻进他的小屋,潜心研究起了电脑硬盘。他先从网上查阅关于硬盘结构、维修等方面的资料,把那块硬盘拆了装,装了拆,连续几个晚上苦思冥想,反复琢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之后,凭借过去电子维修技术的积累和几天来对电脑硬盘近似痴迷的钻研,他终于查出了硬盘线路板上的故障,换了个小零件以后,那块硬盘竟然被修好了,并且丢失的数据全部得以恢复。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的时候,这位朋友说啥也不相信,可当他亲手从硬盘里找出了那些曾倾注单位员工汗水的数据时,竟然像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劲儿地说:老林真是太神了!省下了买新硬盘的开支,保住了珍贵的数据资料,朋友单位的领导特地登门感谢并给了老林3000块钱。老林再三推托,说自己只不过是搭上几天工夫而已,又没有什么成本,说啥也不应拿这么多钱。朋友说,你挣的这是“智慧钱”,省下买新硬盘的钱不说,单这硬盘数据1万块钱也买不来,所以给你3000块钱一点也不多。拿着这3000块钱,老林颇有感慨:没想到用技术赚钱竟这么容易!
开店大干
从此以后,老林就迷上了硬盘修复,开始为开店大干做准备。因为老林有基础,对硬盘电路板的维修很快就掌握了,但通过软件进行硬盘分区、将坏磁道隐藏、改写硬盘参数标识、数据恢复等操作则技术性很强,多数软件是英文版,于是他找出女儿上中学时的英语书,并购买了大量电脑硬件方面的书籍,从记忆一个单词、理解一个专业术语入手,先后对照英文程序拆装了三十多块硬盘,并且最终的修复率较高;为了确保开业万无一失,他还到省城专业的硬盘维修中心进行了系统学习。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儿,他在当地电脑城租了一间营业厅,打出了“专业硬盘修复中心”的牌子。
开业伊始,由于多数人对硬盘修复不太了解,同时对老林的技术也持怀疑态度,所以上门的仅限于熟人和熟人介绍的小客户群体。多年的电视台工作经验告诉他,要拓展市场必须加大广告投入。为了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他有针对性地选择广告方式,在电视台打滚动字幕,在当地各网站建立广告网页,并且印制了《硬盘保养和维护手册》免费向电脑城业户以及网吧、学校等电脑用户发放……随着广告力度的加大,大家对硬盘修复和数据恢复有了更深的了解,老林的硬盘修复中心业务逐渐多了起来。加上太太为他当着会计兼营业员,老林越干越得心应手,也越干越有劲头。
经营之道
老林常说:“大家对硬盘修复的认知度本来就不高,如果技术再不过关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创业失败。”为此,老林把保证一流修复技术作为自己经营的第一目标,他不断从网上了解最新的硬盘修复信息,并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电脑硬件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注册和购买了各种硬盘修复软件,还博采众长总结出了一套简便可行的硬盘修复程序,一流的技术支持确保了他的硬盘修复率处于当地领先水平,以致周边地市的电脑维修商把自己修不了的硬盘专门送到老林这里修复,结果多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检验自己的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老林还背着几块被同行们公认为无可救药、但他却曾多次修复的希捷硬盘来到北京,结果他在中关村转悠了一个星期,五块硬盘均被判定无法修复。这回老林心里有了底儿,回来后亮出了一道经营的“杀手锏”,他郑重承诺本店无法修复的硬盘,如果本地其他店能修好,他免费送同容量新硬盘一块。这虽然是老林的一个“促销点子”,但这一招儿的效果却超出想像,不但扩大了业务量,而且逐渐奠定了老林在同行中“技术大哥大”的地位。
人无信则不立。老林非常看重“诚信”二字。大家都知道技术维修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某些业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任意夸大故障而漫天要价似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但老林自有他的经营理念:店欺客一时,客欺店一世,挣钱不能昧良心。凡是来维修硬盘和恢复数据的,他均提供免费测试,然后向客户说明故障原因和收费报价,供客户选择。对许多举手之劳的小故障他便提供免费服务;对于修复后两个月内又出现无法修复故障的,他会主动退回客户的修理费。亲朋好友对他这种“有钱不赚”的做法不理解,老林说:信用是无价之宝,你赚不到他一个人的钱,但可能会赚到他介绍来的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钱。有这样好的信誉,这样朴实的经营之道,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老林的硬盘修复中心会越来越红火。
9.“社长”不在编,收入过八千
宗学哲
———开家“只一期报社”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感到困惑:报社哪有自己家开的?再说了,啥报纸也不能只出一期呀!可老崔就开了一家这样的“报社”,目前老崔的头衔是“只一期报社”的社长兼总编兼排版印刷兼发行……这么和你说吧,报社就他一个人。什么?这样的报纸没有市场?告诉你吧,报社的生意火着呢!目前老崔已经“出版发行”了一百多期样式各异的报纸,找上门的新老订户络绎不绝,老崔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8000多元。
逆境之中发现商机
老崔曾在山东丝绸厂从事厂报编辑工作,由于企业不景气,2000年年初下了岗。此后,经朋友介绍,老崔到了一家广告公司打工。
公司基本全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年轻、精力充沛、接受新鲜事物快,所以每月公司的业绩排行榜上,老崔总是倒数第一,“人又老,钱又少,仔又嫩”,老崔感到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在这样的企业天天要小心翼翼地看老板脸色行事,随时都有被炒鱿鱼的危险。老崔觉得自己的精神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再在这个公司待下去,非弄出毛病来不可。
在经过一番认真考虑之后,老崔辞去了这份令人提心吊胆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尝试。可是,真正自己做起事情以后,他才深深地体会到:打工不易,创业更难!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开过饭馆,包过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卖过服装,但均因市场竞争激烈和经营问题而宣告失败。
那几天老崔正在家闭门思过,分析创业不利的原因,这时一位朋友找上门,想让他发挥干过厂报编辑的特长,帮他设计一份和报纸一样的结婚《喜报》,以留作纪念,并送给部分亲朋好友。编辑报纸咱不是外行,老崔先把新娘新郎的婚纱照以及两人从小到大的几张经典照片用扫描仪输进电脑,然后根据现场采访,将两人的恋爱故事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此后是编辑正文、划版、用激光彩打输出样报,最后经过校对,一份制作精美的《喜报》便正式“出版发行”了。
结婚那天,新郎、新娘除向来宾发喜烟、喜糖以外,还每人赠送了一张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的《喜报》。大家都认为这种喜庆方式新颖、高雅,并且有纪念意义,便像拿宝贝一样把《喜报》收好,高兴而去。
事后,有几位当时参加婚礼的小青年通过这位朋友找到老崔,想让老崔也给他们编印一份《喜报》。
因为是朋友介绍,老崔均一一答应。此后那位朋友告诉他,我把他们介绍给你,可不让你白忙活,你可以适当收取印刷工本费和手工费。老崔一琢磨:也对呀!一份报纸的“编辑出版费”收300元应当不算多,印刷费另算,这样每两天出一份,一个月下来就是4000多元的收入,编这种报纸不用本钱,也没有风险,我何不专门开一家“只一期报社”?
为客户解忧添喜
这几个小青年的结婚《喜报》成了老崔的第一笔生意。不过,一开始老崔倒没这么“黑”,一个是考虑朋友的面子,再一个也是需要大家给他做“免费广告”,所以,在保证办报质量的前提下,他只收印刷工本费。朋友的朋友自然都很高兴,到处替他做宣传,有位在电视台当记者的朋友还把他自办《喜报》的事拍成新闻短片,在他们台一个叫《文化沙龙》的栏目播出。
广告的效应你不服不行,通过这些宣传,“只一期报社”名声大振,找老崔“出版”纪念类报纸的客户一时踏破门槛。
除了结婚《喜报》以外,老崔还陆续接到了一些孩子百天纪念、老人祝寿以及结婚纪念日等相关内容的订报需求,他均按照客户的意图,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直到让他们满意为止。
某企业技术员张先生年轻时因个人婚姻问题和父亲产生了矛盾,父子俩整整六年没有再来往。随着自己儿子的长大,张先生渐渐体会到了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便后悔当初不该和父亲翻脸。他想登门向父亲道歉,但考虑老头脾气太倔,怕吃闭门羹。当时正巧赶上老人要过70大寿,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他找到老崔,想给老人做一张祝寿的报纸。客户的信任和重托,让老崔既感到荣幸,又体会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他整整一夜没有合眼,苦思冥想如何出好这张特殊的报纸。最后,按照他的设计,张先生拿来了自己小时候和父亲的合影、现在三口人的全家福以及小儿涂鸦的一幅“祝爷爷生日快乐”的儿童画,老崔发挥他的文学功底,组织了“幸福的童年”、“在父爱里成长”、“对父亲的祝福”等几个主题的版面,一番编辑、排版之后,这份凝聚着浓浓亲情的祝寿报便成功地做好了。
当张先生领着妻儿登门向老人祝寿,并怀着忏悔的心情递上这份特殊礼物时,父亲感动得老泪纵横。父子从此前嫌尽释,言归于好。
从别人的爱好中赚钱
老崔的“只一期”报纸不但能帮客户添喜解忧,还能从别人的爱好中赚钱。
有一次,他们地区的一个集报收藏者慕名找到老崔,在看了他“编辑出版”的一些样报之后,非要出200块钱买他20份内容不同的报纸,并且说集报爱好者们最热衷搜集创刊号,而他的这些报纸既是创刊号,又是终刊号,是“举世无双”的绝版。
从这件事上,老崔受到了启发。他首先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搜出了许多集报网站,然后便在各网站的论坛上广泛推销自己的“绝版”报纸。通过网络这一特殊媒介,老崔现在已经与全国各地的80多个集报爱好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向他们提供新出的报纸。有人说成本1元的报纸,老崔卖给收藏者是10元,属于“暴利”。但老崔觉得这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物以稀为贵嘛。不信你到各大收藏网上看看,过去一些仅值几分钱的报纸号外和创刊号还卖到1万多元呢!
如今老崔的“只一期报社”越来越红火。当然,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别看他这个“报社社长”不在编,可他的月收入却能赶上好几个在编的公务员。
10。小本经营,如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宗学哲
如今创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再就业压力增大、商品经济活跃的情况下,人们对创业致富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某省会城市不久前对高校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办公司、当老板。但是,调查同时也显示,资金问题是他们创业的最大顾虑,因为无论开什么店铺,做什么生意都需要本钱,而创业伊始,多数人积蓄较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筹集资金成为广大创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向别人借钱,如果不是很好的关系,十有八九会碰壁;关系好的倒是能借出钱来,但人家又不好意思要利息,让你总觉得欠个大人情。其实,目前银行的贷款种类越来越多,贷款要求也不断放松,根据自己的情况科学选择贷款品种,便能取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从而避免筹集资金过程中的各种尴尬,使个人创业变得更加轻松。
创业贷款:用活政府和银行的优惠政策
刘先生自2000年下岗后一直给别人打工,收入低不说,还要整天看老板脸色行事。后来他产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和综合衡量之后,他决定开家单身公寓。他准备先在劳务市场附近租赁三套旧房,进行改造和简单装修,然后分别租给单身打工人员或外地求学者。按照预算,装修以及购置简单家具的开支为3万元;房主要求一次预交一年房租,三套房子需预付1万元,这样总体的创业启动资金是4万元。刘先生的企业一直效益不好,基本没有家庭积蓄,所以这4万元钱像大山一样挡在面前。他曾一度想打退堂鼓,但单身公寓的良好市场前景又确实让他动心。
犹豫之际,他向一位在银行专门从事信贷工作的朋友求教,这位朋友向他推荐了银行刚刚推出的一项叫做创业贷款的新业务。在朋友的指点下,他以自住的房改房作抵押,到银行办理了创业贷款。贷款拿到手后,刘先生才发现这种贷款不但手续简单,而且还享受20%的下浮利率。依靠这笔创业贷款,刘先生的单身公寓很快开了张,并且生意非常红火,扣除贷款利息等开支,每月的房租净收益在2000元左右。他颇有感慨地说:过去只知道大企业才能贷款,没想到如今我们这些下岗职工也能享受到贷款待遇———有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我们再也不会为创业资金犯愁了。
创业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经银行认可有效担保后而发放的一种专项贷款。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根据个人的资源状况和偿还能力,最高可获得单笔50万元的贷款支持;对创业达到一定规模或成为再就业明星的,还可提出更高额度的贷款申请。创业贷款的期限一般为一年,最长不超过三年;为了支持下岗职工创业,有的银行对创业贷款的利率进行适当下浮;许多地区政府和银行部门联合推出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还可以享受60%的政府贴息。
抵押贷款:押上别人的产权自己发财
赵先生原先是一家工厂的司机,去年单位实行买断工龄,他在拿了一笔补偿金之后,成了一名失业人员。这时,赵先生所在的地区开始动工建设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需要大量的工程车辆,而现在工程承包者多数不自己购买车辆,而是通过租赁车主的车辆,然后按工作量向车主付酬的方式解决。赵先生经过一番调查后,觉得买辆运输车承揽土建工程是一条非常好的生财之道,但买车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一辆最便宜的自卸车也下不来8万,而他手中仅有2万多元买断工龄的补偿金,所以他只好求助银行。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首先在指定的汽车经销公司看好了一辆15吨自卸车,并以拟购车辆作抵押,和银行签订了6万元的抵押贷款合同。最后,在交了2万多元首付款后,他便把这辆新车开回了家,并很快在工地承接了土方工程。如今,赵先生又雇了一个司机,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月的收入达到8000多元。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照这样下去,一年的时间就能挣回买车的本钱,到时还上贷款,再赚的钱就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了。
抵押贷款是指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而发放的贷款。办理抵押贷款时应由银行保管抵押物的有关产权证明,特别是对于房屋按揭和汽车贷款,房子你用着,汽车你可以开着,但严格地说,产权已经抵押给银行了,你拥有的只是使用权。抵押贷款的金额一般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的70%,贷款最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