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产权市场解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97年 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三年两大目标的明确要求,即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提出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等重要方针政策,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1999年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明确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问题。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结合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国有企业改革在两个方面有重大突破:第一,国有资本将陆续从竞争性行业推出,国家只保留少量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垄断性行业;第二,奉行了20多年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国资管理体制将被打破,“国家所有、分级产权”的管理体制将取而代之。
?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如按照企业产权关系的变化划分,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1978年到1993年的“放权让利”阶段与1994年至今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放权让利阶段的企业改革基本思路是向企业扩权让利、进行政策调整。其实质是在产权关系不变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将部门经营决策权下放到企业,并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作相应的调整。这一阶段,企业的改革特点是一种带有很强烈的政府行政命令式的“指令性改革”,即政府下达统一的行政指令、政策规定、具体的改革措施,由企业照此办理,企业是“被动式的改革”,企业往往是等、靠、要。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在企业改革的历程中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由于它并没有真正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变革、企业制度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等问题,所以难以解决企业改革中存在诸多困难与矛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学者总结:“放权让利只是政府和企业之间某些关系的调整,并没有触及企业体制的实质,以至于一度形成一放就活、一活就乱的怪圈,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及企业产权制度。”
当进行了多年的放权让利为主要思路的企业改革以后,发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尤其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企业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开始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正是这种改革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和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这一阶段,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企业制度创新进行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这一阶段企业改革的特点是要发挥企业在自身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只从方针、原则上对企业改革的措施做出一些规定,具体的改革与发展措施由各企业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自主地选择。企业是“主动式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一是重塑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过去国家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转变为在法人财产权形成的条件下,国家仅仅作为出资人存在,企业完全按照公司法进行自主的独立经营。也就是说真正变革国有制经济的财产关系,实现最终所有权与现实所有权的分离,使财产关系市场化;二是重新处理企业与企业职工的关系。由过去企业对职工实行的全包制度,转变为采用劳动契约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三是解决企业负担,包括冗员负担、退休金负担、债务负担、非经济负担、办社会负担等;四是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制。
2国资流转:艰难的探索实践(6)
二十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探索之路,最终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建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一共识的形成来之不易,它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改革机会成本才换来的,它使国有企业改革结束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而转向理性设计阶段。如何保住胜利果实,系统地规划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寻求国有企业改革具体方法的新突破,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2。 坚持改革不动摇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以及推动国有资产按照“有进有退”和“进退有序”的原则进行调整,这一系列的举措绝对不是少数人一时冲动的想法,决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结果,而是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表现。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改革,应坚持不动摇。
国有企业20多年的改革历程,尽管相当艰难,却提供了大量的正反面的经验。应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已经相当明确,改革的思路和途径也已经相当清晰,现在所需要的只是决心和行动,因为这是一场权力与利益重新调整的攻坚战。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上,任何退路都已经没有了。这是一场事关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事业命运的大事。
为什么要进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国有经济的建立是源于它的社会目标,如确保“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提供那些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的公共产品等。但这并不是说不讲经济目标,不要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国有企业要发挥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而且政府也难以用其它间接干预手段来实现的某些社会目标;二是为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而发展战略性的民族产业特别是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国有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奠定和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和加强国防建设,保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弊病,暴露出不少问题,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结构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价值规律,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势在必行。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架构加速重组的趋势,都要求我们继续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组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和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难以搞好的重要原因。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线过长,各行各业无所不包,力量过于分散,整体素质不高国家不能集中财力办好少数大型骨干企业和其他必须举办的企事业;企业缺少必需的资本金、营运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高额负债,财务状况差,经营困难。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在这样的格局下,有限的国有资本难以支撑庞大的国有企业,而且要把几十万家国有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搞活搞好,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必须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此外,国际竞争的压力也要求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随着“冷战”的结束,整个世界市场更加连成一个整体,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大肆扩张,抢占世界市场,中国市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争夺的目标。中国的入世承诺,市场的逐步放开,招致他们大举“侵入”。如不能清醒认识到国际竞争的残酷性,积极应对,听任经济分散化、市场割据化、结构重复化、企业小型化的趋势继续下去,不要说与他们争夺海外市场,就连国内市场也保不住,在经济上将成为他们的附庸。新的国际竞争形势客观上也就成为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大原因。
2国资流转:艰难的探索实践(7)
正是经济发展的内部变革要求和外部竞争的压力,一起成为国有经济大调整的动因和背景。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不仅是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调控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促进中国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必要条件。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动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都要不断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从而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定的经济结构是一定方式资源配置的结果。经济结构不合理,必然反映出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制约因素。进行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要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和行业中,就好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国有经济的管理方式也从国家管理国有企业转变到经营国有资本上来。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能充分发挥其主要功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三种行业、两类企业。三种行业分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两类企业分别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我们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不投资,则没有人愿意投资的行业;另一类是别人想投资但国家不让投资的行业。除此两类,其他行业非国有资本都可以进入,国有资本都可以退出。
应该强调的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曾经的提法是“国退民进”,是不准确也是不合适的。即便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国家,国有经济的调整也不是一卖了之,对于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仍然要保持国有经济的一定比例和规模。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目标的中国,把国有资产一卖了之的做法更加不可取。国有资本的退出只能是“适当退出”而不是“全部退出”,因为政府要通过国有资本在产权市场的自由流动来实现一些特殊目标,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等。另外,即使在以上所说的两类行业中,国有资本也不一定要处于垄断地位,引进非国有资本也是必要的。用国务院国资委的话说,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应该是“有进有退、进退有序”。这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准确定位。
因此,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将朝着两方面的目标进行,一是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收缩战线,合理布局”。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和内容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实质上是对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进行定位。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面向未来,立足市场,通过国有资本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流动和有进有退、重点突出、开创优势的重组,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结构,进而优化国民经济机构。
调整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界定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改变国有经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局面。国有企业主要在那些私人企业不愿进入的基础性、公用性、服务性或自然垄断部门发展。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做出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需要保留和发展国有经济的行业和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垄断地位或控制地位的部门,国有经济应该完全退出的部门。通过调整、流动,使国有资本向涉及国家安全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公益性产业集中,向关键领域重点骨干企业集中。
2国资流转:艰难的探索实践(8)
调整的原则,一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二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进退的领域。所谓“进”是指对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要尽量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与外部环境,尽量增强这些领域内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退”是指国有企业退出竞争领域,主要是建立市场化的国有企业退出机制,凡不属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与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应当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运行机制。四是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和鼓励大中型国有企业在调整重组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调整的内容包括:一是改变国有经济布局过散,战线过长的状况;二是抓大放小,改变国有企业规模过小的状况,加快发展大公司、大集团,通过兼并、控股、强强联合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三是突出重点,加快瓶颈产业发展,充实国有经济力量;四是优化结构,包括国有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通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五是制度创新,以发展股份制为契机,通过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的结合,促进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调整的方式,是采用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调整为辅的方式,来实现结构优化。增量调整的特点是在不改变现存不合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新增投资的方向达到结构优化的目的;存量调整则强调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在流动中打破原有的经济结构,在流动中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在流动中形成新的合理的经济结构。存量调整是增量调整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增量调整的投入结构,只有把存量资产盘活了,增量资源的投入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首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一条渐进式改革开放的道路。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实行利润留成制度、两步利改税、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放权让利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