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残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珀莱克合写的《鼠年》和《红龙跃起》两本书更是将其大肆渲染,矛头指向“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这一敏感问题,“中国窃取美国核机密”、“利用华人科学家和学生在美国广泛搜取情报”、“企图收买美国政府”等胡言乱语满天飞,使“中国威胁论”登峰造极。
最近掀起的“中国威胁论”是冷战后的第四波,同时也是最具“实质性”的一次。此次出笼的两个报告据说是经过长达一年的听证会、实地考察、跟踪中国媒体后得出的结论,声称“经得起推敲”;同时,内容上也跳出简单的“指控”和意识形态纠缠,触及中国军力发展的深度分析,并首次公开指出中国军力不仅对台湾,还对中国周边国家甚至美国构成威胁;不仅对中美经贸关系这一两国关系的“润滑剂”大加挞伐,而且还公开否定对华“接触政策”的有效性。
“中国崩溃论”
近年来,还有一批变种“中国威胁论”也不时涌动,包括所谓“中国不行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发展掺水论”等等,不一而足。它们观察中国的角度虽然不一样,但得出的结论则是一致的,即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构成威胁,中国的衰落或者崩溃更对美国构成威胁。
前两年的《外交》杂志上刊登伦敦战略研究所学者西格尔的文章《中国真有那么重要吗?》认为“中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没有必要过分重视中国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以“中国不行论”开启了另类“中国威胁论”的先河。200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罗斯基先后发表《中国GDP统计出了什么问题?》、《中国的GDP统计:该被警告?》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被西方媒体炒作,使“中国发展水分论”大行其道。稍后,美国经济记者戈登?尚出版耸人听闻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中国崩溃论”逐渐流行,对中国过分“关注”起来。 然而,正是这些经不起推敲的“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往往过两三年即能沉渣泛起,应者也绝非寥寥,其中原因耐人寻味。鼓噪者和炒作者基本来自美国国防部、国会、右翼思想库和媒体等传统反华亲台势力,如国防部的中国军事研究中心,国会的两大涉华委员会及“台湾小组”、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美国新世纪”计划、史汀生军控研究中心等保守思想库,《旗帜周刊》、《华盛顿时报》等右翼媒体等等。站在前台的,是军方鹰派人物、国会反华亲台议员以及因“志同道合”而拼凑在一起的所谓“蓝队”成员。较为著名的,包括《旗帜周刊》主编比尔?克里斯托尔、《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格茨、新世纪计划负责人施密特等。这批人真正了解中国的并不多,但却屡屡发表言论,误导民众。他们有时并不掩饰自己的荒唐,克里斯托尔就曾说过,对美国政策持原则性观点并不一定需要有关中国的专门知识,“我根本不是中国问题专家。我对中国的观点……出自我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看法。美国软弱实在是危险的”。
中美意识形态不同、文明之间差异、地缘争夺态势、发展进程矛盾等因素,是“中国威胁论”不时泛滥的大背景和恒定因素。此外,各个时期又有诱发“中国威胁论”的特殊原因。最近这次即有多重原因。首先,随着美俄关系的实质性调整,中国越来越被美国右翼势力视为除恐怖主义和“邪恶轴心”之外最主要的“潜在对手”。因此,中国的一举一动必然比以前更多地受到美国的关注,而且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关注。其次,中国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起“自然的心理反弹”。特别是在美国企业制度遭到广泛质疑,日本模式失灵的今天,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更加吸引人。美国右翼保守势力因而集中火力攻击中美经贸交流的不对等、诬称“中国利用从美国获取的经济实惠发展军事现代化”。第三,布什政府正面临调整对华政策的关键期,右翼势力原本希望其奉行强硬对华政策,有别于克林顿政府,但实践表明,布什有可能继续沿着“对华接触”政策路子走下去。因此,反华人士按捺不住,赶紧抛出种种言论,指望给布什的对华政策定调。
鹰派人物的焦虑与叹息
“中国威胁论”泛滥之日,几乎都是中美关系改善之时。1997年和1998年中美关系因首脑互访而升温,反华逆流也因势而动;此次布什正决定积极调整对华政策,反华浪潮又再次掀起。“9?11”事件后,中美关系显露出稳定发展的迹象,这是那些所谓鹰派人士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先是制造“中国崩溃论”,现在又重新弹起“中国威胁论”的老调。
最近出版的在美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保守派刊物《旗帜周刊》上刊登了右翼代表人物、“新美利坚世纪项目”负责人史密特的文章。此公多年来一直鼓吹“中国威胁论”,他在文章中说,雄心勃勃的中国注定要对美国形成挑战,美国应该利用中国目前正全力处理国内事务的时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美国国内新闻社(IPS)的报道指出,“新美利坚世纪项目”组织的创始人中有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而史密特提出的解决中东问题的建议也与布什政府后来出台的政策基本一致。在许多方面,史密特是在“代表他们说话”。报道还引用一位中国问题专家的话说:“毋庸置疑,这些人是在用一副漆黑的镜头观察中国。”
《华盛顿时报》更是不甘寂寞,跳出来传播“小道消息”,说香港富商李嘉诚及其和记黄埔公司希望在伊朗主要军港阿巴斯北方建造一个大型港口设施,说这意味着中国试图在全球取得能控制海运咽喉的商业和战略据点。和记黄埔的发言人对此已做出严正驳斥。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对外交政策的批评一度成为“禁区”,谁也不愿为此戴上顶破坏反恐的帽子。随着反恐战高潮已过,中期选举临近,民主党开始质疑布什的外交政策。而共和党的鹰派人士也认为,现在该是他们加强公开批评,施加影响的时候了。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希望布什像在竞选时所说的那样,称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在布什的班子里,仍然有人希望把中国也划进“邪恶轴心”之中。史密特的文章可以被视为新一轮阻止中美关系发展的轰炸开始了。
宣扬“中国威胁论”的那些玩意,靠的是虚张声势、无中生有,因而大都不得善终,像《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现在已成了路人喊打的“不严肃读物”,《考克斯报告》在美国也臭不可闻,“李文和案”已公认是一桩冤假错案。无论是“中国崩溃论”,还是“中国威胁论”,两种论调的出笼都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出现了两种担心,一种是怕日渐崛起的中国政局不稳,引起全球动荡;二是怕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构成威胁,形成挑战。在这两种担心的后面是对无法把握和影响中国未来走向的焦虑。美国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不久前的一段话颇能反映出这些人的心态。他说:“虽然中国实力的增长可能构成美国在21世纪最大的单项战略挑战,但我们影响这一走向的常规手段却十分有限。”
?最后的底线:台湾不是不沉的航空母舰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具爆发性与最不易处理的问题。尽管台湾问题不能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势与总体格局,但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制约与牵制着中美关系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时候足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从不同的角度看台湾
在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台湾问题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敏感性。对中国政府而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中国主权的组成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是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神圣使命,任何当权者不敢在台湾问题上有任何原则上的让步与妥协。同时,台湾地处中国东海,是“大陆中国”走向“海洋中国”的战略要冲,对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正是中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一个弱点,在同每一个国家建交时必须要求对方在台湾问题上有明确的承诺,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对“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确保台湾是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国际认同。
对美国而言,台湾被认为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围堵中国链环上的重要环节,也是所谓的美国“盟友”,并抓住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弱点,以台湾问题为筹码对中国施压或讨价还价。当美国在诸多国际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或配合时,美国政府就会倾向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有较明确的承诺(如三个联合公报或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台湾就会受到挤压;当美国需要遏制中国或向中国施压时,则会倾向台湾,或者提高出售武器的质量或增加数量,或者加强双方官方往来,或者声言在必要时协防台湾。就布什政府上台来的形势观察,在处理中美关系上,美国尽管更多的是倾向维持或支持台湾,较少向中国政府承诺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个中国政策或三个联合公报,但就最近形势与布什上台之初相比,布什政府还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不得不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努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加强在反恐、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的合作。在这种局势下,台湾不论何时,只能是美国用来处理中美关系特别是遏制中国的一颗棋子。
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
2002年2月28日,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会主席卜睿哲在布什总统访问中国前阐述了布什政府对台湾五点政策说明。第一,强调和平的基本原则,以及无条件坚持台湾问题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第二,美国将继续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美国将在非官方的基础上,与台湾发展丰富的实质关系。第三,任何有关台湾问题的协议,必须是台湾人民可接受的。第四,台湾问题如何解决是两岸双方的事,美国的“一中”政策绝不致主导台湾或北京如何解决双方的歧见。美国鼓励对话,但不作争议的协调人,也不会强迫台湾去谈判。第五,美国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并不认为与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符。
但这五点政策与前政府相比,也出现了明显的调整。一是抛弃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三不”政策(美国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认为台湾不应加入任何必须以国家名义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至少不再提“三不”说法。美国政府开始明确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尤其在支持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最典型,这可能影响到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二是在声称不发展与台湾官方关系的口号下,积极发展与台湾的实质官方关系,允许台湾领导人过境美国,并给予较高的待遇;允许台湾“国防部长”访美等,已是真正的官方高层往来。目前又在策划陈水扁访美,且不排除陈访美的可能性。三是持续增加对台军售与发展双方的军事结盟关系。美国对台军售问题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美国向台出售武器的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并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口,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最后解决”。然而,1982年以来,美国从来没有遵守这一公报,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台军售在数量与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美国正在加快发展美台准军事同盟关系,帮助台湾提高各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帮助台湾建立低层导弹防御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布什总统在年初访华时,虽声称美国对华政策没有改变,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并没有公开提到三个联合公报,让外界感到“三个联合公报”有“虚化”的趋势。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美国官员已多次提到修正三个联合公报的问题。2001年10月底,美国前驻中国大使在一次演说中指出,上海公报已无法精确描述两岸现状,台湾的民主发展也使两岸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与三个公报签署的背景大不相同,就有意为修正提供舆论工具。就目前形势而言,美国并不会轻意修正三个联合公报,三个联合公报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与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牌的反面——《与台湾关系法》
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外,美国政府还单方面制订了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承诺对台湾的保护,这是一种干涉中国内政的强权行为,严重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政府以《与台湾关系法》为名,积极发展同台湾的实质性关系,不时声言保护台湾,以遏制中国。目前,该法有凌驾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上的趋势,值得关注。布什总统在访问中国之前,美国通过正式渠道与台湾当局沟通,表示对台立场不会改变,称台湾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坚实盟邦,美国将对中国重申坚守《与台湾关系法》,持续捍卫台海和平政策。果然,布什在访问日本发表演说时不仅将台湾与太平洋周边国家并列称为“好朋友”,而且迫不急待的主动表示,“美国不会忘记对台湾人民的承诺”,这是美国政府在国际公开场合首次明确对台湾表达的“友好态度”。接着在访问中国时,布什在公开记者会上又首次公开在中国领土上声称美国将继续支持《与台湾关系法》。特别是布什在清华大学回答问题的直言,“一旦台湾遭到攻击,美国依照《与台湾关系法》就要协助台湾自卫”,这不仅对中国是极不友善的行为,而且意味着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变化。
《与台湾关系法》可以说已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与毒药。特别是布什总统上任来多次公开声称保卫台湾的说法,将给台湾当局更多的错误信息,认为台湾有美国的保护,从而大胆地推动“渐进式台独”,进一步恶化海峡两岸关系。“渐进式台独”一旦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两岸军事冲突不可避免,这是中美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但却是不能保证不会发生的事件。
台湾当局将美国视为最大的依靠与最好的朋友,希望从美国购到尽可能好与足够多的军事装备。美国抓住台湾的这一心理,企图向台高价出售武器。在这种军事武器装备与政治利益的交换中,美国得到的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台湾得到的可能不是最好的武器装备,只是让台湾人民付出更多的代价,换取并不可靠的安全保证。
美国政府在军火集团的压力下,要求台湾加大采购高性能与高价位的潜艇、反潜机、基德舰与早期预警雷达系统等。美国在位或退休官员纷纷到台游说,甚至日前美国军方人员即海军潜艇办公室执行官公开到台湾“立法院”游说台湾购潜艇,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不曾有的动作。陈水扁与美国军火商共进晚餐,也是非常不寻常的举动。最近,美国前国防部长及现任美国在台商会主席柯恩访台,会见台多位高官,旨在推动台湾对美军事采购。
其实近两年来,台美军事关系互动之密切是中美“八一七公报”后从未有过的现象。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形容美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