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泽]十年一梦_一个期货操盘手的自-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上10 多年来在期货市场中的所见所闻表明,因为重仓交易而暴仓的投机者,数量上要远远少于因为逆势操作而破产的投机者。
道理很简单。
重仓交易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次失误,投机者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就会被扫地出门。所以,作出重仓交易的决策,需要投机者有相当的胆量和勇气。一般人在市场交易时确实卤莽有余,但真的要他在某次交易中压上身家性命,做出一个重仓交易的决定来,他往往会因为怯懦而退缩,并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勇气。还有一点,如果一个人真的做了一次重仓操作,因为担心和害怕失败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他在入市以后肯定比较警惕,见机不妙时逃得也比较快。所以,因为重仓交易而直接导致的惨剧,在投机市场中并不常见。
逆势交易的危害性,和重仓交易情况不大一样。如果说重仓交易可能让投机者猝死,那么,逆势交易,大多数时候是让投机者慢慢地死。就像一只青蛙,它不会跳进沸腾的开水锅里,因为它知道这样做太危险了,会使它丧命,所以会本能地逃避。而它可能跳进小火煮着的温水锅里,觉得没有什么危险,结果温水的舒适反而使它丧命。相对于重仓交易,投机者逆势操作的行为更具有普遍性,几乎在每一个期货营业部都随处可见。因而,它对投机者造成的实际危害更大,更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在大多数情况下,股票、期货市场的趋势运动是通过温和、缓慢的方式演变的。市场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趋势不是很明显的状态。因为市场价格变化偶然性、随机性的特点,逆势操作有时候也能赚到钱,所以,它的巨大危险性往往不易察觉。但是,一旦某一天市场重大趋势运动来临,逆势操作的投机者作为一个个体,力量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脆弱,此时,逆势交易的恶果就暴露无疑。在期货交易两三百年的历史中,有多少自以为是、实力雄厚的大人物、小人物在滚滚向前的市场车轮面前,因为逆势操作,被消灭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螳臂挡车,岂有不死之理!
一、 最近10 年国内外金融市场中因逆势交易而失败的案判
仅仅在最近十多年间,因为逆势操作,国内外金融市场就暴出了一个又一个交易丑闻。许多重量级的人物纷纷落马,资产损失动辄几十亿,令人扼腕叹惜。
1995 年,当时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在327 国债期货中逆市抛空,豪赌失败,一夜之间损失几十亿元,万国证券公司的总裁管金生身败名裂。(图一)上海国债期货327 日线1995。1 一1995。2
1997 年,湖南株州冶炼厂在伦敦LME 市场违规做投机交易,超量卖出金属期货锌,无法履行交割合同,损失14。6 亿元。(图二)3 伦敦锌― 月线
2004 年,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以后,在38 美元附近持有大量空头期权,当国际原油价格涨到每桶55 美元时,因为保证金不足,被迫砍仓,损失4。55 亿美元。(图三)美原油04 ― 周线
1994 年至1995 年,英国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尼克·里森,在日经指数从38000多点开始到9000多点的下跌中途,对抗市场趋势,大肆做多。因为日本神户大地震,日经指数再次暴跌,巴林银行损失14 亿美元以上,百年老牌银行一夜之间毁于一个年轻人之手。(图四)日经指数―月线
1996 年,英国LME 市场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住友事件”。日本著名的住友商社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国际铜市令人闻风丧胆的“铜先生”,蓄意操纵市场的行为失败,LME 铜大幅下挫。短短一个多月时间,LME 铜从每吨2500美元以上,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每吨1800多美元,狂跌之势令人膛目结舌,住友商社的多头头寸亏损4O 亿美元。(图五)3 综合铜― 月线
上述因为逆势交易而失败的案例,在违背市场大趋势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投机者试图操纵市场行情,以一己之力扭转市场趋势,因为市场监管和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出现,最后寡不敌众,惨遭失败。滨中泰男和管金生的情形就是如此。
因为期货交易的特殊性——巨大的杠杆效应和交易合约有时间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背离市场趋势的操纵行为,虽然非常危险,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成功的可能。例如,早期国内期货交易的历史中,曾经有多次“逼仓”成功的案例。从1991 年到1996 年,滨中泰男曾经操纵伦敦铜市5 年以上,LME 市场的大量库存实际上已经被滨中泰男牢牢掌握。如果没有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也许滨中泰男未必会输得如此一败涂地。
一般说来,操纵者并不惧怕市场对手,他们更害怕的是法律和市场监管。期货法规不完善和监管缺失,使得期货市场的操纵者往往有机可乘。
所以,从投机的角度分析,市场操纵失败不完全是操纵者自身性格、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而是有某种外在偶然性的一面。另一种逆势交易,指的是市场中大量普通投机者的错误操作方式。虽然其中有些参与者资金量很大,像湖南株州冶炼厂和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但并没有操纵市场价格的实力和企图。他们的失败是由于对市场的方向判断错误,并且没有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引起的。
从投机交易的角度分析,这一类逆势交易,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者自身心理、人性上的缺陷。说白了,虽然这些公司的实力雄厚,但行为方式却和市场中大量的业余投机者一样,更像个赌徒,而不是高明的投机客。
为什么这些社会地位非比寻常、智商远比一般市场参与者高、手握巨资的精英们纷纷折戟沉沙,在金融投机的历史上,犹如过眼烟云,成为人们的笑柄呢?是他们愚昧无知,对市场运动的规律和投机的风险、原则一无所知吗?
不完全是。
无论是英国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尼克·里森,还是住友商社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都是市场中经验丰富、业绩颇佳的老牌交易员,在出事以前都为公司创造过巨大利润。万国证券公司的总裁管金生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总裁陈久霖,也非等闲之辈。
每一个震惊世界的金融事件,巨额亏损的背后,情况都不完全一样,都伴随着千奇百怪的偶然因素。例如,导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的是日本偶然发生的一次大地震,由此引起日经指数短期大幅下跌;导致万国证券巨大灾难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财政部1995 年2 月22 日突然公布的一项贴息政策,等等。
但是,偶然的意外后面也有必然的一面。金融丑闻往往是由于某一个人在市场判断、决策、操作时犯下错误后才出现的。逆市交易和重仓操作,涉及到人性和人的心理。在贪婪、侥幸、自负、虚荣等方面,这些失败者似乎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 自负和贪婪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似乎总是高估自己的判断力,过度自负。
曾经对司机做过一项调查,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一般水平。显然,这种情况并不符合现实,不可能大多数人的驾驶技术都会高于一般水平。他们无意识中习惯于相信自己在技能、智慧、等方面优于一般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无意识中习惯于相信自己在技能、智慧、远见、品德和领导才能等方面优于一般人。
投机者的许多行为和人的过度自负密切相关。例如,在上涨或下跌趋势中,投机者往往因为市场价格看起来已经很高或者很低了,自作聪明地逆向买入或卖出。在明显的市场趋势面前,令人惊奇的是,如果一个投机者顺势交易,他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格调,没有主见,不能证明自己有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万一顺势入市以后市场刚好出现调整,被套住,他更会感觉自己愚蠢,在别人眼中也丢尽面子。而一旦逆市操作成功,投资者的自我感觉会极好,会对自己的预测能力、胆量等给予极高的评价。
在期货交易中,逆势操作背后的另一个心理因素就是贪婪。
市场本身并没有发出客观的转势信号,也没有什么人要求他逆势操作,正是投机者的一种贪欲,使他利令智昏。
在2004 年到2005 年间,当国际铜价涨到每吨3000 美元以上,在几十年的历史高点附近徘徊时,许多人之所以放空,还不是因为有在后市的暴跌走势中大赚一笔的念头?
当自负和贪婪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出现在那些手中掌握巨额资金的大人物身上,悲剧就开始上演了。
2 .侥幸
心理学的预期理论认为,当投资失利,有所损失时,我们是风险的爱好者,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我们往往宁愿选择赌下去,希望市场随后的走势对我们有利。结果,我们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后变成不可收拾。而当有赢利时,我们却是风险的厌恶者,宁愿尽快把利润拿到手,而不愿继续持有手中的头寸去搏取更多的利润。
侥幸心理是投机市场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它却是对成功投机危害极大的敌人。大多数人在处理亏损交易时的态度,完全和预期理论描绘的情况一模一样,结果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赚小钱亏大钱。刚好和正确的交易原则相反。
入市之初,一旦出现小损失,投机者的普遍心理是不以为然,损失不大,间题不大。
而当损失逐步变大时,投机者的侥幸心理便油然而生,变成了风险的爱好者,继续赌博,希望市场趋势反转,出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结果,情况往往越来越糟,亏损数量远远超出投机者的容忍范围,本来一次损失不大的交易最终酿成大祸。
其实,任何巨大损失的造成,除了突发性消息引起的个别意外情况,一般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投机者在实际操作中,对市场的趋势、方向判断失误在所难免,谁也不可能对每一次行情的预测都准确。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操作和市场趋势相反,投机者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在第一时间立刻平仓。这是期货交易的一条基本原则― 止损原则。高明的投机者在顺势交易时,能放胆去赢,在判断错误时,又能果断地壮士断臂。
当然,这是一种专业投机者的交易心理,已经超越了预期理论所指的普通的市场心理。据说,在一次外汇投机中,因为市场的大幅跳空,索罗斯的基金一夜之间损失六七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将会面临多么重大的精神压力?但是,为了基金的本金安全和长远发展,他们依然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迅速平仓离场。
确实,高明的交易员和一般投机者的重大区别,并不完全是市场经验、知识的多少,交易者在实际操作时的心理因素非常关键。
3 .虚荣
造成这几次重大损失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心理特点,也可能是人性普遍的弱点,即当错误变得非常严重,出现巨大损失时,决策者普遍因为受到虚荣心、自我保护的本能影响,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愿让别人知道真实的亏损数目。所以,他们常常采用欺诈手段隐瞒真实情况。
早在1991 年,滨中泰男在LME 铜市场上就有伪造交易记录的行为;尼克·里森在保证金严重不足、处境危险时,也是通过隐瞒真实的交易情况,一次一次向总公司请求资金援助。
在这些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中,无论是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还是市场监管部门,如果对投机者的人性弱点有更深刻的认识,采取的监管措施更加严格一些,许多悲剧本来可以避免,或者至少不会这么严重。
1993年,斯坦利·克罗先生在《 投资策略》一书中,曾经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从1991 年至1993 年整个三年,在香港恒生指数从大约3000点到11000 点的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市场行情有着很明显、很显著的涨势,而且没有可行的、客观的原因去做空头交易。一大群投机者屈服于没有约束的想当然的想法和一种在市场上做空头的愿望,连续地尝试进行令人惊叹的牛市的空头部位交易。理由是:
( 1 )市场行情看似是高估的;
( 2 )市场行情的矫正到时间了;
( 3 )他们听到一个看跌的消息,认为价格将会下跌;
( 4 )纽约一家大投资公司大量买入是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而这家公司的行为不久要变为空头,从而会使市场行情再次看跌。
历史真是惊人地相似!
2004~2005 年国内外铜的战略性抛空者的悲剧和上面克罗说的恒生指数的放空交易简直一模一样。
不少投资者总怕错过这轮百年一遇的大行情,一味地死做空。
随着市场价格越涨越高,投机者对于熊市的预期也不断地强化,有的甚至达到近乎偏执狂的程度。一年多下来,因为认定熊市要来了,不少中小投资者几乎是前赴后继地逢高沽空。在巨幅升水和长时间的剧烈振荡面前,国内投机者光在LME 市场上的损失就高达几十亿。有一位炒手,辛辛苦苦地在期货市场打拼多年,在这一波行情中,以前赚到的上亿元利润全部付之东流。惨烈程度实属罕见!
期铜价格疯狂的上涨,又一次让逆势操作者品尝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二、 我的三次逆势操作经历
在我早期的期货交易中,也曾经因为逆势操作,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最早的一次发生在苏州红小豆市场。因为相信内幕消息,在9509 红小豆从3800 元到3000 元的暴跌行情中,我心存侥幸,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多头主力的市场操纵之上,不愿把多单及时砍仓。结果,那一笔交易,我不但把前一个多月的巨额利润全部赔光,而且,我的本金也几乎损失殆尽。这个案例在前面的章节已经作了介绍。
第二次逆势交易是在1997 年初,我在海南橡胶期货R708的交易中吃了大亏。
第三次,也是我的期货交易生涯中,最后一次因为逆势操作而损失惨重的交易,发生在1998 年10月底,交易的品种是郑州绿豆9811 合约。幸运的是,从那以后的6 年多时间里,我再也没有因为逆势交易而出现灾难性的亏损。
下面的内容,是我对1997年初的海南橡胶和1998 年l0月的郑州绿豆交易的一点反思。
从1995 年到1997 年初,国内各大期货交易所的许多品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接连出事。国内期货市场因此元气大伤,逐渐告别鼎盛时期的辉煌,开始走向沉寂。
1997年初,当时国内期货市场也就只有海南橡胶、郑州绿豆等几个品种在主力资金的关注下,交易还比较活跃,价格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大。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海南橡胶上面。
橡胶期货对我来说,并不陌生。1995 年6 月,在我刚进入商品期货交易时,就曾经做过海南橡胶。记得我第一次操作橡胶是因为听了我大学同学的建议,她认为市场价格在暴跌以后会有反弹,让我做一把短线多头。我看到她胸有成竹,就在每吨14210元的价格买了100手。等了几天,橡胶市场并没有出现像样的反弹,我觉得这次交易没有什么前途,就平仓了。后来,看到市场价格大幅下挫,我非常庆幸自己及时退场的明智决策。
这次交易让我认识到,在期货投机中,可做可不做的交易,还是不要去碰为妙。投机者如果把精力集中在很有把握、非做不可的交易上面,交易的业绩可能会大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