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王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夫人将脸拉黑,瞪了我半天,才硬邦邦憋出五个大字:贞观十四年!
贞观十四年!我倒吸一口气!原来是这么辉煌的时代呀!贞观盛世,竟让我给亲眼目睹了,不得不佩服造化弄人。
“怎么了?唉声叹气的!待会儿见了娘娘可不许愁眉苦脸!”萧夫人一脸严肃。
我要去见宫里的皇妃,李世民的女人,双手不由的发抖,这不是在演电影,这是真的!
“又怎么了?”萧夫人转头看着我,“不准把慌张之色都写在脸上!如果娘娘问起房家的事儿!一切由娘回答,你只装做不知,听到了吗?”
我有些明白了!这包办婚姻害人不浅呀!拉了拉萧夫人的衣袖,“你要把泽宣嫁给谁呀?她那么不乐意!”
萧夫人突然用凌厉的目光盯着我,盯到我不敢抬头,“你是成心想把我气死!”
“没有呀!”我表示无辜。
“一个字也不许乱说,听到了吗?”萧夫人爬在我耳朵边上,低声道:“娘娘一定是听到了今天的传闻,所以才急着宣我们晋见!你和吴王大婚在即,就当为了我们萧家!千万别再说傻话了!”
我一个字也没听到明白,就两个字听的最真:吴王,泽宣要嫁的人!吴王是谁呀?我在脑袋里一遍遍过着现有的历史常识,除了知道被西施迷倒的吴王夫差,还是一筹莫展。
降!
外面不知谁喊了一声儿,萧夫人把垂纱及脚面的幕篱罩在我头上,和她一同下了马车,领着我缓缓前行,并嘱咐我不要抬头。
天已经完全黑了,眼前只有一排排宫灯,长裙和幕篱的垂纱时不时绊我的脚,再加上那又极不舒适的鞋子。
越过一座桥,水风淡淡,前方隐隐灯火辉煌,萧夫人领着我走近一座殿宇,十几只铜制烛台闪着绮丽的光芒,她拿下我的幕篱,拐进内殿,跪于茵毯上。
“娘娘!”
她缓缓施礼,我也照着她的样子做。
“怎么回事儿?长安城里今天是流言四起,本宫可是在陛下面前为你们做了保的!”
一个好听的声音传在耳边,柔柔绵绵,就算低着头,也会据声音猜测出说话之人一定很漂亮。
“娘娘,都是些子虚乌有的事儿!恐怕都是嫉恨我们萧家之人传出来的!”萧夫人说谎的时候脸一点儿也不红,好像她女儿没跟姓房的私奔似的。
“千真万确?”淑妃那婉似黄莺的语调传来,“你们也知道!陛下所看中的是独孤家!姻缘卜了上上吉!是本宫选中的泽宣,姻缘只是上吉!到时候出了纰漏,别怪本宫没有提醒你们在先!”
“娘娘明查!泽宣一直居于大兴善寺理佛,昨日才返回,居然又有这样的流言传出来,我们也是坐立不安!”萧夫人又叩头下去,“娘娘是知道的!萧家一向家规堪严,泽宣就是再糊涂,断不会做这样伤风败俗之事!
殿内安静片刻,只听淑妃娘娘说:“都起来吧!其实这流言本宫也不相信!舅舅家调、教出来的女儿,本宫还不清楚吗?”
原来萧家是淑妃的舅舅家!我和萧夫人站起来立在一边,偷偷向她看了一眼。一个纱裹的美人斜歪在榻上,发若飘云,眸似春水,蛾眉丹青,肌肤囊取


   

第三章 亲上加亲

  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把‘自己’的身份弄清,赫赫有名的贞观盛世,泽宣嫁的人是唐太宗的儿子,兰陵萧氏一族在大唐有着鼎鼎大名;素有“两朝天子,九萧宰相”之称,是大唐的顶级门阀之一。
泽宣的祖父是兰陵县公、礼部尚书萧璟。他的弟弟更有名,宋国公萧瑀。她的父亲萧钧官居中书舍人,堂兄娶的是公主,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世家,居然也会选择逃婚。
每日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日子真舒服!不用去打工赚钱,不用住又小又热的出租屋,有时候真想留在这里,只要不让我嫁人!三日后就是大婚,萧家人都在忙着筹办泽宣的嫁妆,出嫁的礼节,根本没功夫理我,绣阁外自有一大堆家丁守卫。
逃,比登天还难!
真正的泽宣一天不出现,我就是叫破了嗓子,他们也不会相信我是萧可。三天一眨眼的时间。我该怎么办呀?逃又逃不出去,失落的世界怎样才能找回?一筹莫展,只好拿出捡来的螭龙玉,翻来覆去的欣赏着!
真不该捡你!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没看出和一千多年后有什么不同,风里微微有些香味,也许是我杯中的葡萄酒香,来自高昌国的琼浆,也只有以酒来解愁了!
“一口就好!等到合卺礼再喝不迟!”萧夫人像鬼魂一样飘在我身边,拿走酒杯,贴着我坐下。
几天观察下来,觉得这萧夫人在府里挺管事儿的,女强人一类,大大小小的事务全是她一个人说了算!会让我把她和王熙凤归于一类人。
“冷不冷?”她抚摸我的长发,动作轻轻缓缓,充满对女儿的爱怜。
“不冷啊!阳春三月,怎么会冷!”
“你能静下心,娘也就放心了!”
萧夫人撵走一众侍女,爱怜般抚弄我的脊背,贴在耳朵边问:“跟娘说一句实话,你和那姓房那小子真没什么吗?”
“没有啊!”我用指尖划着桌面,这不是白问吗?我跟那姓房的小子会有什么?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萧夫人低声警告,“你现在跟娘说实话还来得及!”
“说什么实话,我又没跟他搂搂抱抱!”
“这就好!”萧夫人把我搂在怀里,语重心长的劝,“可不要生逃跑的主意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再有什么差错,就是祸及家族的欺君大罪!”
祸及家族,我有点儿担心,刚才还想着要逃呢!试探着问:“要是我真逃了……!”
“全家人都因为你而陷入囹圄之境!”萧夫人猛地推开我。
我慢慢把身子转过去,立即愁白了头,这叫什么事儿呀?泽宣可把我害苦了!她都不愿意嫁,皇帝的儿子一定不是什么好人!萧家人待我不错,尤其是萧夫人……泽宣已经下落不明,我要是一走,萧家会不会受到牵连?
“想什么呢?”萧夫人打断了我的思路。
“没……没啊!”我连忙掩饰,还有三天,三天之后就是大婚,我该怎么办呀?
萧夫人握着我的手,笑意浅浅,“娘今天把陪嫁的人都定好了!落雁自不必说!奶母、傅母、师母都是必须跟随你的!另外还挑了十二个侍女,女儿觉得怎么样?”
我无奈的笑了一下,出个嫁要这么多人陪着,难道是去打架!
“礼仪女儿可都记清了!到时候别紧张又说错了话!”
就那几句话,我也能说错,“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敬恭听宗父母之言,夙夜无愆!对吗?”我瞅着萧夫人。
“万无一失最好!娘也是怕出了什么纰漏!”萧夫人浅笑。
在萧夫人说话的空档,寄养在萧府里的远房孤女萧云儿端着一盘子嘉庆李上来,盘中的李子个个鲜绿,又带了些许的红晕,听说这种李子出自洛阳嘉庆坊,味美甘鲜,深得两京百姓喜爱,才移到长安广泛种植。
萧夫人自是对新鲜李子没兴趣吃,吩咐萧云儿说:“一会儿服侍你表姐去歇息,明天先去大兴善寺进香祈福,先到兴道坊拜见姑母!”
萧云儿唯唯诺诺应了一声,我却动起了心思,眼看大婚在即,萧家人还敢带着逃过婚的女儿到处招摇,难道就不怕我再次逃走?烧香拜佛说得过去,可兴道坊住了什么人?姑母,来头不小啊!萧夫人提到这位姑母也是恭恭敬敬的。
“云儿,立着做什么?坐下吃李子呀!”落雁不在这里,只好朝这个小丫头下手。
“表姐,你让我吃李子?”这小丫头不过十三、四岁,楚楚可怜的模样,一脸惊讶看着我,半天才摸一个李子握在手里。
“吃呀!别客气!你见过兴道坊的……!”萧夫人称她为姑母,我该叫什么?姑奶奶?
萧云儿立即摇头,“云儿是什么人?哪有资格去兴道坊拜见她老人家!”
这小丫头,关键时候卖关子!这几天我别的没干,净琢磨着萧家来着,泽宣的丫头落雁就是我的唐朝好向导,萧夫人称之为姑母,就应该于泽宣的祖父萧璟一辈儿,萧璟兄弟是宋国公萧瑀,还有个姐姐是前朝隋炀帝的萧皇后,也就是淑妃娘娘的母亲……。
“表姐,你怎么了?”萧云儿低头瞅着我,“表姐就要出嫁了,又是亲上加亲!自然要去拜拜她老人家!好让她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怎么不是!淑妃的儿子是吴王,泽宣是她舅舅家的女儿,整个一姑舅亲!
事情没我想的那么简单,萧家人出门自然不会草草了事,萧夫人跟我坐在同一辆马车里,车外又有那么多仆妇相随,也就能生个逃之夭夭的心。
大兴善寺在前朝就很有名,隋朝的长安叫做大兴城,寺庙坐落在靖善坊,各取一字,就称之为大兴善寺,是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汇集了各国高僧在此宣讲佛法。
寺院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院、东西禅堂,寺内古树参天,院落深广,更有翠竹松柏的点缀,环境极为幽美。
文殊院重檐斗拱,雕梁绘画,青碧交辉,周围是青石栏杆,居中塑有一尊文殊菩萨像,左手执青莲花,右手执宝剑,身坐白莲台。
我自认不是诵经念佛的料儿,频频回首萧夫人,只见她手持念珠,嘴里念念有词,再向左边一瞥,萧家人皆是这种表情,包括白发苍苍的祖父和一片虔诚的萧大人。
在大兴善寺用过斋菜,已经快到日落黄昏时分了,一行人乘坐马车便朝兴道坊而来,近临皇城的第一排里坊,足可彰显主人的地位。二十多年前,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这位前朝皇后颠沛流离十几载才返回大唐,得到李世民的礼遇,赐宅于兴道坊居住。
这座府邸没有华美的装饰,素净淡雅,围墙外是郁郁青青的翠竹,正堂、中庭、后苑依次坐落,蜿蜒画廊,树花置石,竹木丛萃。
步入中庭,一眼看到一位端庄典雅的老年妇人坐于绣榻中央,青裙素衣的女子侍立在她身边,双瞳剪水,蛾眉淡扫,这一定就是南阳公主了,淑妃的姐姐。
“姐姐一向安好!”
泽宣的祖父,兰陵县公萧璟首先上前寻问,这位老人家身子不大好,精神不如其姐,除非有大事,一般在萧府也不常见到他。
“坐吧!”前朝皇后的气度不是平常人就能学来的,骨子里透出的雍容大方,虽经大起大落,历经风霜,却不带一丝岁月风尘,和蔼的眼光向我看了过来,“有些日子没见了!泽宣好像丰润了些!气色也好了许多,神韵更像待嫁的王妃了!”
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在她面前竟有些拘谨,还好萧夫人领我上前给她施了一礼。南阳公主把我扶了起来,萧夫人又让我向她行礼,她是泽宣的堂姑。
“这串佛珠就当堂姑送你的贺礼!”南阳公主话音刚落,一串红玛瑙珠串套在我的手腕上。
南阳公主可谓当今奇女子,当年宇文化及叛乱,弑杀君王,屠杀杨姓宗室,这位公主流离失所,被窦建德报俘,慷慨陈词历数宇文化及的罪行,令草莽英雄也对她刮目相看。数年后返回长安,再次遇到夫婿宇文士及,公主毅然决然与他决裂,孑然一身,幽居简出,很难想象这位青裙素衫的女子就是历史上那位穷奢极欲帝王的公主。
“母亲,恪儿眼光独到!长安城恐怕再难找出像泽宣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竟叫他给遇到了!”
南阳公主微然一笑,她形容的泽宣是才貌俱全,萧家硬是把我当泽宣嫁出去,到时候捅了什么篓子,可别怨我。
萧后微笑称是,“上次他同高阳、小六子前来探望我,任凭怎么问也不肯说!当时就纳闷儿,我的外孙竟害起羞来!一定是想到泽宣的缘故!”
这吴王挺富有传奇色彩的,祖父是李渊,外祖父是杨广,老爹是李世民,一家子帝王!血脉好的让人乍舌!怪不得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硬把女儿往里塞。


   

第四章 桃之夭夭

  今天是正经的大婚之日,之前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王自己不用来,只派使者代理一切事务。册命之日,使者、副使要持节宣读皇室对泽宣册封旨意,这一切都是在我来之前已经进行过了的。
等待我的就剩下了‘六礼’的重头戏——迎亲。这次,皇帝的儿子要亲自登门相迎,萧家为迎亲时的礼仪,布置,足足折腾了好些时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大早的唱词就那么几句,唱来唱去,连我都会唱了!
氤氲的水雾顷刻遮住了我的视线,浴水里放了好些花瓣和澡豆,一旁皆是捧着衣衫侍立的婢女,头突然疼起来,疼得要裂开,也许是昨晚想太多,没有睡好的缘故!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走一步,说一步了!刚刚靠在浴室的边缘休息,就听到一声急促的脚步声。
“女儿,这都什么时辰了?还在沐浴!”
萧夫人今日是盛装华服,身后带了一大堆侍女、她们立即把我从水里捞起来,用绫绸裹住身体来到寝室,开始一件件穿起繁复的翟衣。
翟衣,命妇装,深青质,织成五彩翟纹,以朱色罗縠缘袖、边,蔽膝色随裳,大带色随衣,外侧加滚边,上用朱锦,下用绿锦滚之带,结用素组,革带用青色,系以白玉双佩。两博鬓饰以宝钿,王妃发簪花钗九树。
忽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一切就好像真真切切的经历过,铜镜里的人雍容华贵、光彩夺目,发上花钗熠漝生辉,仿佛从未到过失落的世界,原本就属于这里。
萧家人皆盛服,傅母引我到东廊帘下而立,布席于室户外之西,设甒醴(瓦器盛酒的甜酒)于东房东北,篚放在酒尊南边,内装有觯(青铜质饮酒器)、角柶(角质小匙),脯棨(高足的食盘盛有肉干)在最南。
王府迎亲的执烛、前马、鼓吹,已行致萧府门外,鼓乐喧天,赞礼奏请就位,傧相执铜雁入府,引导众人向西面而拜。赞仪再奏‘请大王’时,我才抬眼相看。
隔了帘子不太清楚,这位吴王至少有一百八十三公分,头戴九旒冕,青玉綦为珠,贯以三采玉,青衣纁裳九章,白纱中单黼领,革带钩褵,黻随裳色,山玄玉佩,绿綟绶,这就是衮冕服。
祭过铜雁,傅母、师母引导我出帘,以红色罗纱遮面,接过授绥握在掌心,泽宣的父亲则立于西南:“必有正焉。若衣花。”
我只好按着她们教过的话回答:“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萧夫人则站在西阶之上,眼中似在含泪,“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敬恭听宗父母之言,夙夜无愆。视诸衿鞶。”
这是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说完便在众人的搀扶下登上厌翟车,车内四面皆有帷帐,萧夫人千叮万嘱不能揭开帷幕观看外头事物,我只有强忍着自己的好奇心,直到陪嫁的十二名侍女将我从车上扶下来。
我踏着红毯上的豆黍进入王府,手中挽着结了花的授绥,吴王牵着绥的另一头,不紧不徐走在前方,《白雪》的乐声清雅丽质,迎亲之后还有沃盥礼、同牢合卺礼,入烛礼,均设于寝殿的西厢。
铺重茵,施屏障,新婚夫妇对席,男西女东,取阴阳交会之意,有侍者递上洗手的金盘,沃盥礼开始,这个挺简白,只是洗洗手,再由侍女递上手帕拭去水渍。
同牢合卺,要两人同喝一种酒,同吃一种肉,象征从今而后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却不是挽臂喝交杯酒,只是互换了凤鸟双联合卺玉杯,然后一饮而尽,幸好玄酒是甜的。
隔了一层红纱,始终看不清他的真容,表情平平淡淡,不带一丝的喜气洋洋,赞者宣布入烛礼开始,他竟然走了,宽大的衮冕衣摆掠过时带一阵式微风,卷起寝殿内红纱帷幕摇碎乱红。
夜幕降临,宾客的喧笑声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