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退两难的境地
……眼前有一个目标想要实现,却困难重重,可心底
又不想放弃,怕自己后悔和留下遗憾。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那应该怎么做呢?
换做我会这么做,
松开手中的绳索。
没错,选择放弃,进而放手。
接下来我会跌到地面。难道不会摔死或摔成重伤吗?我觉得不
会。
在井内我不好说,但在人生之路上却向来如此。其实,你只是因
为看不见地面才产生恐惧而已,地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你的脚离
地面其实只有
30厘米而已,但死亡的恐惧却让你紧抓不放。没错,
我们经常这样。
问题的核心在于你看不见井有多深。你所惧怕的并非是井有多
深,而是看不见地面,仅仅是看不清而已。
你不妨选择放弃,松开手中的绳索,其实所受到的伤害并没有那
么严重。在人生之路上并没有设置那么多让你粉身碎骨的障碍。只要
你打起精神,相信自己,就能够安全着陆。
松开绳索,双脚接触地面的瞬间,你也许会发出感叹:
“原来并
没有那么远嘛!
”接下来你需要做的便是休息,直到你攒足重新攀爬
出去的力气,或者你也可以在黑暗中先演练逃生的过程,寻找最佳方
案。之后,再正式开始向上攀爬,这样一来,你就不会遭遇悬在半空,
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松开绳索,才能在各个方向找到答案
那是我正在准备考试时的事情。第一年抱着
“重在参与
”的心理参
加的行政考试,如同预料的一样落榜了。我下定决心要系统地准备考
试,于是同几位志同道合的大学同学在家附近找了一个自习室。当时
的场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自习室里聚集着很多考了将近十年的前
辈。这些前辈也并非走火入魔的
“职业考试狂
”,而都是些从名牌大学
毕业,并通过了几次首轮考试,中途却因各种原因没能挺过最后一关,
结果一不留神考了十年有余。
当时接触到的前辈们身上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井内进退两难的命
题。一方面,他们在充满惰性的学习方法里浸泡已久,接连的失败已
经让他们丧失了自信,另一方面碍于面子以及依依不舍的心理又不肯
放弃考试这条道路。他们既不肯做出努力的大动作,又没有什么独门
秘籍,短时间内通过考试的希望十分渺茫。
幸运的是,同比较年轻的考生们一同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前辈深
受刺激,放弃了考试之路。看到比自己年龄相差一轮的后辈那一刻,
才明白自己浪费了多少青春岁月。前辈们放弃考试后都已经不小了,
工作的起步阶段十分艰难,但据说现在都混得不错。还有一些前辈看
到了我们的新辅导教材和学习方法,受此冲击,将整理了
15年的笔
记和辅导书全部处理掉,利用新辅导书和学习方法重新开始,并顺利
通
过考试。现在,他们正活跃在律师舞台上。
只有松开手中的绳索才能在各个方向上找到答案。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首次参加行政考试名落孙山后,我又投入
到了新一轮的复习当中。第二年,再次体会了失败的滋味,而且分数
距离及格差不少。别看现如今我可以当做玩笑一样一笑而过,可当时
我真是伤透了心。当时,同交往多年的女友面临着分手,延期的服兵
役任务也不能再拖了。我不仅失去了再次参加考试的自信,而且连果
断放弃的勇气也没有,浑浑噩噩地度过了黑暗而漫长的一年啊。
但最后我还是不愿意放弃。我考入研究生院,并再次延期服兵役,
准备新一轮的考试。然而第二年的考试我再次落榜,我最终选择松开
手中的绳索,落到地面上来。
有些人可能会说经历了三次失败就放弃未免也太没毅力。可实际
上,当时根本不用别人指责,我自己已经陷入了痛苦的自责当中,我
不断问自己:
“就这么点挫折也会将我击垮吗?我就那么脆弱吗?
”
那时,我才明白放弃远比继续要困难,我为了放弃所拿出的勇气甚至
比挑战的勇气还要大,这才艰难地松开了手中的绳索。
现如今每当同当时的
“考友
”们相聚时,我总会开玩笑似的讲到,
如果当时没有选择放弃,我可能现在还在备战考试呢
……这并非不可
能。我是典型的
“右脑思考型
”,要求背诵功底了得的考试其实完全不
适合我这类人。当时的我并不清楚这点。成为教授之后彻底脱离考试
环境,我才渐渐明白了自己根本不是考试的料。我至今仍旧认为,当
时选择放弃考试这根绳索是无比聪明的选择。
将考试驱赶出我的生活后,我发现地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我
原以为自己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但着地时连脚都没有崴。经过几个
月的休整,我重新充好电顺利通过了硕士军官考试,并进入博士课程
的学习,甚至还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比坚持原来的道路,拽着绳
索紧紧不放要好得多。
请不要害怕坠落,地面并不遥远
你究竟是不是应考生都无关紧要。我只希望你能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放弃并不一定都是懦弱的表现,那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持也
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并非是想将个人经验普及给所有人。著名的网络漫画家江草先
生在最初阶段曾试着敲开许多漫画杂志社的门,却都遭到了冷落的待
遇。那时,漫画还只能通过漫画杂志这一渠道去发表。接连的失败促
使江草利用网站上的个人主页尝试着发表漫画。后来他究竟获得了多
大成功,恐怕看过他漫画的人都会清楚。如果江草当时死抓住漫画杂
志这根绳索不放,他的成功也许不会这么快到来。
请不要惧怕坠落,地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况且你还很年轻,
任何坠落所造成的伤痛都可以很快痊愈。请不要害怕,坠落的过程中
其实会有翅膀协助你的。
请自信地松开手中的绳索,
同时张开信任自己的翅膀,
勇敢地坠落!
放弃并不等于懦弱。如果你正吃力地紧抓一个细细的目标,就请
自信地松开绳索。同时张开信任自己的翅膀,勇敢地坠落!
爱情,并非是让你折下对方的羽翼,让对方永世守在你身旁。爱
情,是叫你在怀中搭建一个温暖的港湾,让对方疲惫的翅膀能够在你
怀中得到休息,从而获得飞向更远地方的力量!
全面撒网重点培养的悲剧
听过
“渔场管理
”①这一时下流行语吗?在我年轻的时候被称作
“粉丝团管理
”,最近
10年间摇身一变,表达方式成了
“渔场管理
”。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年轻人之间打趣的流行语,可貌似已经成为了
年轻人中间实实在在存在的普遍现象。在门户网站上敲入这一词组,
瞬间就有数量惊人的网页案例映入眼帘,数量多到连屏幕滚动条都不
堪重负,压缩成扁扁的形状。
“渔场管理女
”、
“渔场管理男
”等关联
检索词花样繁多,甚至网上词典都收录了这一流行语。
现代消费主义渗入人际而生的怪物
渔场管理:新生恋爱用语,表示实际上并未交往,但却像在交往
一般保持暧昧关系,同时管理身边众多异性的态度或行为。
留心观察周围,进行渔场管理的人好像还颇具规模。在同某学生
与时下流行的
“普遍撒网,重点培养
”及
“普遍培养,重点提拔
”
等表达较为接
近。
进行交流时,我发觉他有些异常,于是问他是否在进行渔场管理,
他则极力否认,但一旁的同学却挂着狡黠的笑容调侃道:
“没错,老
师,他可是这方面的高手!
”
为什么要进行渔场管理呢?首先想到的答案,也许是
“怕错过更
好的交往对象,所以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
我们在购物和选课时往往会先物色众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将其罗
列出来,再从中精挑细选。关键在于
“根据何种属性或标准进行抉择
”,
按属性筛选这种决策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检验多种替代方案,从
中择优选择。
但在选择异性交往对象时却不能如此操作。不同之处在于,选择
交往对象是在特定的时点,针对特定的心仪对象,决定
“是否接纳对
方作为自己的交往对象
”。并不是罗列出众多替代方案后根据属性进
行比较,而只是针对眼前的一个方案决定是否选择。
因此,这种选择可以理解成
“按方案筛选
”。按方案筛选时,一次
只能针对一个方案做出决策,并且一旦做出采纳的决定,日后即便出
现更好的替代方案也不能轻易更改,因为你将为更改选择付出巨大的
费用和精力。
于是,渔场管理的野心便表现在,面对本应该
“按方案筛选
”的异
性关系也要推行
“按属性筛选
”。这样一来,选择交往对象就如同购物
时选择衣服和包包,感情这种事情变得异化了。我觉得,现代消费主
义逻辑渗透进人际关系衍生出的一个扭曲事物就包括
“渔场管理
”。
单纯来看,在众多方案中进行选择,看似要比面对一个方案苦苦
权衡,更能增加选择的自由度,似乎也更加合理,然而结果却不尽然。
苦心经营
“渔场
”的人最终真能实现
“万里挑一
”的情况并不多见。
一位不幸以身试法的女子
A
根据身边的案例和十来年对学生的观察,我可以自信地下定论。
很多人将战线拉得过长,结果得到的
“战利品
”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A就是一位不幸踩入
“雷区
”(以身试法)的女子。
A貌美且娇媚
可爱,身边向来不乏追求者。
A将渔场运营了好一段时间。
A对追求
者体贴入微,常单独约出一位一同看电影或品茶。但一旦对方告白示
爱,
A就会在一瞬间表现出惊人的冷静,不给对方明确的回答,只是
开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可谓恰到好处,从来不给对方
“我不
喜欢你,所以不要见面了
”的信号,也没有表示要进一步。
A回头又
会约出另一条
“鱼
”,再次进行有模有样的约会。而这条鱼的下场往往
同上条鱼如出一辙,
A便是如此反复打理着自己的渔场。
而经营渔场不知不觉已过
10年,疲惫的
“鱼儿
”开始一个个游离
出渔场,渔场里的资源日趋枯竭。虽然总会有新
“鱼
”补充进渔场,但
渔场内所谓的
“优质
”男子却呈反比例递减的趋势。
A错过了适婚年
龄,于是周围劝其早些结婚的声音此起彼伏,每当这时,
A总会做出
相同的回应:
“要想结婚,早些时候就跟比他优秀的人结了。
”结果,
接近
40的年龄才步入婚姻的
A又闪电离婚,现在仍然独身生活,据
说又重新经营起了渔场。
不是选择优秀搭档,而是成为优秀搭档
我并非想将特定人的事例进行普遍化,只是觉得有必要对这一现
象进行说明。为什么逻辑上合理实践中却不能行之有效呢?换句话
说,在管理渔场的众多方案中,根据学历、外貌、家庭等等属性再进
行选择,为什么不如单纯选择某一个人进行交往更好呢?
问题的答案其实十分简单,因为人是不能消费的。人际关系同消
费不同,它并非是如何选择优秀的搭档,而是如何成为优秀的搭档,
朋友之间如此,恋人之间更是如此。然而,人们总是不想做赔本的买
卖,但关系是具有互惠性质的,照此逻辑如果人人都不想做赔本的买
卖时,做出让双方都感到幸福的选择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渔场管理并非是教人们如何对姻缘负起责任,而是教人们如何沉
迷于可能出现的更好的替代方案。因此,关系的深度并非是在不断加
深,而是在日益变薄,最后薄得像一层纸,一旦这层纸被
“鱼儿
”们捅
破,最终的受害者往往是管理者自身。
渔场管理者们的另一个共同特征便是存在
“爱情中毒
”的现象。爱
情中毒者需要从
“自己拥有众多追求者
”的现象中确认自我存在的价
值。就像酒精中毒者不断需要酒精的刺激一样,爱情中毒者也会对没
有人疼爱自己的环境感到空虚和恐惧。
一旦有
“鱼儿
”脱离渔场,渔场管理者就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想将
尽可能多地
“选择性
”圈进来。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将自己完全托付给某
一个人去爱的信心,只有在
“拥有众多潜在爱人来给予自己爱情
”的幻
觉中才能获得幸福感。
但爱情不是选举。重要的并非是拥有多少
“蜻蜓点水
”式的追求
者,而是拥有一位能够达到灵与肉的交融,能托付自己灵魂的人。爱
情是相互的,只有当自己为对方奉献出无私的爱时,对方才有可能对
你敞开心扉,负起责任。可以
“管理
”众多追求者,乍一看好像拥有强
大的自信,但背后却隐藏着懦弱的心理,因为这种驾驭实则缺乏
“爱
你等于爱自己
”的勇气。
如果你觉察到某人在对你进行渔场管理时,请直截了当问明对方
用意:
“你究竟是如何看待我的?
”当你确定对方是在进行渔场管理
时,请果断离开,跟不懂得爱情的勇气和责任的懦夫在一起是不存在
任何将来的。
如果你正在管理渔场(这种事情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
此需要好友提示),请赶快从这种空虚的梦境中醒来。渔场内的
“鱼儿
”
越多,你的幸福纬度就会越窄。请撤下渔场的围网,放掉所有的
“鱼
儿
”,接下来你要做的便是付出真心,去专注地爱一个人。
因为,那一个人,才是值得你去畅游的无限海洋。
孩子,爱情的字典里没有真理
我写下了两篇相互矛盾的短文。一篇是教你全身心地去爱对方,
另一篇却强调迷失自我的爱情是对己无益的。但我不认为两种观点形
成了悖论。
为什么?我在这里并不想给大家答案。因为在爱情的字典里没有
真理,爱情是没有答案的,爱情有的只是体验,而体验是需要当事人
自己去品味的,所以容我再多说一句话,我还是想说
——
大胆去爱吧!
付出全部去爱吧,就像明天是世界末日
“Lovemelikethere
‘enotomorrow。
”
这是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
·莫库里唱过的一首曲子。这首歌距
离当下的年轻人恐怕有些遥远,但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仍旧会忍
不住激动起来。就像爱过今天,明天就迎来世界末日一样,我们能够
如此刻骨铭心地相爱吗
……
现代人已经越来越不相信
“一见钟情
”。现如今,我所接触到的年
轻人在择偶时总是掂量了又掂量,比较了又比较之后才会放心地说一
句
“这下应该不会亏到了吧
”。即便是采访那些所谓一眼相中的情侣,
他们的选择模式也并非纯粹的一见钟情,首先必须要
“满足全部的最
低标准
”,而后才从这些过关斩将者当中选择所谓的
“一见钟情
”者。
难道是我过于悲观地看待问题吗?可话说回来,如今的年轻人就连挑
选衣服也要一丝不苟,不希望被商家占得一丝便宜,选择异性对象就
更要
“货比三家
”了。
为了完成趋势分析
①,我收集了大量时下流行语,其中就有一个
词叫
“酱油男
”,颇有意思。酱油男的意思是指,与女性约会时一个劲
地
“尝味道(计较得失)
”的男性。这种男人的脑海中有一部计算器,
他们一边敲打着计算器一边和女性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