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之小三在奋斗-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砀#苯影阉谟⒒锕刈啪褪橇恕�

所以就宋雪来看大周帝还是十分有意与小孩的,而着失宠之象不过是大周帝借着坤宁宫的事给前朝后宫里营造出来的假象。

小孩毕竟是皇子若不如此被冒然派出宫,就算是一路上被保护的再好恐怕也是人还没到地方命就先没了,而如今一个失了圣心被眼不见心不烦的打发出宫的皇子就安全多了。

那么坤宁宫中陷害小孩与宫妃有私的事,大周帝是压根就不行还是已经查出了幕后真凶了呢?

“嘶······”沉浸在自己的推测之中的宋雪突然猛的倒吸了一口凉气,直觉的手腕生疼。定睛一看,小孩举起她的手雪白的牙齿正一口的咬在她的手腕上面。

听见宋雪有反映,小孩松口笑道“我有礼物要送给你。”

本来因突然被咬有点生气的宋雪听了这话却是一喜。要送礼物给自己,这表示什么?孝顺啊。看来自己真的是教育的很成功,小小年纪就如此孝顺,长大以后有着这份情谊在也估计变不到那去。宋雪觉得太后之位再度向自己招手。

从袖筒里小孩拿出了一品药膏帮宋雪均匀的涂抹在刚才的咬印上,宋雪见此开口道“不用上药,又没有出血,一会印子消了就好了。”

“上药就是叫印子不要消。”

“啊?”宋雪觉得自己应该还在耳鸣。

摸还药膏盖上瓶盖,小孩看这宋雪讲“这是记号,就你说永远不会不要我的承诺。”接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做工精巧的手镯亲自扣在了宋雪的腕上,正好把那个牙印是完全掩盖住。“你看,只要你不把这个镯子给拿下来,就不会有人看见牙印了,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看着一脸愉悦的眼前人,宋雪极力克制着想搬起石头砸死他的冲动。她是宫妃啊,宫妃的身上怎么可能会被允许留下这种印记的呢!还有留记号?!拜托,你听说哪家孩子出门还需要给自己母亲咬牙印留记号的?!

宋雪有史以来第一次觉得,其实叫着孩子赶紧从自己眼前消失真的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写着写着就神开展了!

在此谢谢小妖不是仙在前天还有昨天分别扔的两张霸王票,还有桃子君昨日的。真的十分谢谢你们,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油↖(^ω^)↗

 第29章

边疆顾家,现在同样是母子相隔骨肉离别。

别看京城中是一片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之景而实际上大周朝并不太平;北有匈奴、西有东胡;边疆的战事断断续续虽未有大规模的出兵但是也从未消停过。

大周朝传到大周帝这里算是第五代;前面的三位帝王对于这两个相邻的游牧民族从来的打一棒子赏一甜枣;所以虽然是有所战事但是总体上还算是太平的。

而这好景一直延续到大周帝的父皇也就是先帝这;就被彻底打断了。

对于先帝可以说的上是一位对比前三位而言比较懦弱;胆小,安于享乐没有什么主见和作为的帝王。对于边疆的频频战事他只会一味的求和给甜枣;而把最重要的大棒子给收起来了。这样也就使得这两个游牧民族的野心被养肥了;对于来富饶的大周朝边境打秋风之事更是乐此不疲弄的边境百姓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然而现在的大周帝又和前面的四位都不一样,在他看来这甜枣给的已经是够多的了;与其浪费国库去养着敌人还不如直接武装自己把敌人给完全打趴下的强。

所以对于边境的外敌侵扰大周帝从来都只有一个字;打!不仅要打还要把他们全都给打老实了给打怕了。对于登基时依然算的上是年轻帝王的大周帝来说他有着他自己的一腔抱负和治国理想;他不想如他的父皇那边碌碌无为,他希望在他的治理之下大周朝的版图可以有所扩大,而首先第一个要拿下的就是一直依附着大周边境的两颗毒瘤,匈奴和东胡。

然而大周帝的满腔热血却并没有能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得以挥洒,看着听到边疆再次被侵扰而忙的满头大汗议论着这一次的求和礼品数量的众大臣们,大周帝只觉得自己已经是怒气直冲天灵盖了。

“司马大将军。”看着面前乱成一锅粥的朝堂,大周帝忍怒喊道。

可惜并没有得到回音,显然这位在先帝当朝时当了快二十几年打酱油的武官最高官职明显对于上朝这件事是属于状况外的。

“司马大将军!”大周帝的再次提音使得这位大将军终于是意识到皇帝这是在叫自己,连忙出列道“回皇上,老臣在!”

“不知对于这次我朝边境被扰老将军是如何看法?”

大周帝这一问使得已经记不清上次上朝有自己说话的份是什么时候的老将军瞬间激动了,而这一激动就耽误了回答的时间,使得宰相抢先答道“启禀圣上,行军打仗劳民伤财民不聊生,且我大周朝向来以和为贵,宽厚待人。那些子蛮夷也不过是眼红我周朝富有罢了,只要施舍他们些许财宝便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方显我上朝天威。”

听了这话大周帝是彻底笑了,这还是大周帝在这登基一年来第一次在朝笑的如此开心,笑意连连道“宰相,朕问你了吗?”有些人就是这样,心里越气脸上笑的就越开心。

被新帝如此抢白宰相脸上自是挂不住,想他在朝为官历经三代而不倒,如今却被一个比自己的儿子还小的毛头小子如此训斥,不由沉声道“皇上,臣乃先帝亲封的摄政大臣,自然是要对的起先帝的信任。皇上您登基不久对于朝堂之事还不甚熟悉臣如此也是怕有愧于先帝之托啊!还请圣上三思!”

宰相本就是文官之首,再加上现在下面这位在朝为官多年,更是先帝时期的宠臣,先帝在他的架空下几乎已经成为了手拿玉玺扣大印的摆设。所以现在他可谓是振臂高呼一呼百应的主,于是整个朝堂的左边乌泱泱的文臣集体下跪跟道“臣等请陛下三思!”

这一切除了给当时刚刚登基不久的大周帝一当头棒喝外,也叫他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宰相不能留!

最后这件事还是以大周帝的强硬态度最后以大周朝出兵迎战结束了,虽然这次的出兵的幅度不大,但是这却是大周朝连续二十几年来对于此类事件的第一次不妥协的强硬回击,也向整个大周朝上下传达了新帝登基后的热血与决心。不仅如此此次回击也帮助当时身为新皇的大周帝安抚了民心为今后的顺利掌权打下了结实的基础,而匈奴和东胡也因为大周朝此次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着实是老实了不少。

然而边境太平了京城内却是闹开了,因着大周帝这次的决定使得本来在朝廷里岌岌可危的武将地位一下子回暖提升了不少,然而武将与文官从来都是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把东风灭掉,所以武将的地位以提高文官们就立马不干了,于是两边开始一天到晚的吵吵闹闹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可以在朝廷上闹的争论不休。

按道理来讲两边闹成这样,大周帝这个君王应该要站出来管管了才对,可是事实上大周帝不但没有管有事甚至还会悄悄的推波助澜。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大周帝所希望看到的,对比与以前那个文官听宰相的武将无所事事的朝廷,现在这个局面才是大周帝真正需要看到的。只有这样他这个皇上才能不会被架空,只有臣子们开始在他的面前为了讨好他而争宠他的皇权才能够得到保障与安全。

而趁着这个机会大周帝也确实是用尽各种手腕收回了不少的实权,所以如今再接到匈奴再次出兵侵犯我朝边境蒙城的消息后,大周帝终于如愿以偿的可以做到说打就打了。因为现在的大周帝已经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刚刚登上大宝的小虎崽了,几年的积淀沉浮已经使得他长出了属于自己的锋利獠牙。

而蒙城的驻守边将正是月余前宋二小姐宋雨刚刚嫁去不久的顾家,此次与匈奴一战公爹顾老将军亲自出马,顾家成年男丁悉数上阵,送二姐夫顾家嫡孙顾青更是担当先锋,可以说此战是倾尽顾家全家之力。

而真正叫顾家骨肉分离的却并不是这残酷的战争。顾青身为先锋可谓是宝剑出鞘所战披靡,然而就在大捷之际顾青却在身披戎甲的状况下在三军面前被从京城来的钦差当场拿下,压京候审。

这事还需从宰相说起,当初在边境被扰的时候宰相之所以会鼎力主张议和实际上很简单不过就是为了争功罢了。然而事实也证明宰相这一招是用对了,先帝胆小害怕打仗,所以宰相凭着议和这一招不但得到了当时先帝的重用还被升上了宰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大周帝登基以后边境再被犯,大周帝却是与先帝截然不同的主张,一个字,打!

可是着一打仗势必要用到武将,若他们打了,而且战绩不错。那么如果他们得胜回朝,那会是什么局面?手握重兵,掌握朝政,出将入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文臣们将完全屈从于他们。这与大周朝特别是在先帝这一时期的以文治天下,以文制武的政策是完全不相符的。也是宰相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后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弱它成真会使得以宰相为代表的文臣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文臣们将毫无功绩可言,他们又怎么治理国家?

特别是文臣们是皇帝的近臣,当武将在前方厮杀时,文臣们在后方安富尊荣不说,还没给皇帝出一个好主意,净给前线将军说坏话。如果武将得胜还朝,文臣们不但无功,恐怕还得给治罪,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已经为武将们添乱,为自身计,宰相文臣们就必须把这一事业做到底,而且要做成功。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功劳从武将们身上抢过来,他们以什么为功?

当然是讲和。武将们主战,文臣们主和。讲和成功,就是文臣的功劳,作战获胜,就是武将的功劳。所以宰相要做的就是,阻止武将获胜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所以宰相秘密派人联络了匈奴方面的人,以高价卖出了这次蒙城战役的军事布图。然而现在的宰相在大周帝悄无声息地多年打压之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一手遮天的宰相了,所以他手里的布图也不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城防图,但是就算是如此匈奴还是买了且买的够高价,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打算。

这几年的几次交道下来,匈奴也渐渐明白了现在的大周皇帝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光吓唬吓唬就行的了,所以他们开始从一开始的蛮横强攻慢慢的向军事战略上转变。

此次攻打蒙城他们所用的就是诱敌深入,然而对于玩战略这事相比与匈奴来说从小熟读兵法的顾家众人可谓就是祖宗了。一路以来顾青虽是热血沸腾,但也觉得有微微微妙之处,似乎是这次的匈奴敌军节节败退的也太快了些。于是刚刚追到了峡谷口,顾青就放弃了大好的形式,鸣金收兵了。这叫早早就埋伏在峡谷深处的匈奴兵们咬牙切齿。

如今不但是原本的占地丢了,大周的军队也没有想象中的一网打尽,但是匈奴他还有后招,那就是宰相。

当宰相坐在宰相府里收到匈奴的来信时,差点没一口气提不上来昏死过去。信中很简单,就是告诉宰相当初他们从他那里高价买来的布图是假的,说他收了人钱不能不办人事。所以希望他可以尽快帮他们除了顾青,不然就要把他们交易的事透露给大周的皇帝。

这两军开战之际,偷偷高价卖我方军事布防图绝对是通敌的死罪,要是先帝时期宰相还不怕什么,可是现在宰相也是看出来了,如果可能这皇上只会对着宰相府里多杀两个,赦免那是做梦都不要想的事。

如此一来宰相迅速的开始调查前线之事,当知道所有的来龙去脉之后,宰相立马联系在朝比较有名望实权的大臣们联名启奏,说此次战役前锋顾青,在明明可以依据歼灭敌军的时候却故意放虎归山留后患,此情此举通敌叛国乃大不忠,还望圣上治罪。

与此同时宰相还动用了先帝留下来的摄政大臣之权派了钦差,特意交代了要在三军面前逮捕顾青且只说自己是钦差至于是谁认派的就不需多说了。

宰相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使三军对于大周帝寒心,如此一来失了武将的心的大周帝就只能依靠这文官走议和这一条路了。这样的话自己有可以如以前一样恢复分光把持朝政了。

而这一切被送到宫中宋雪的手中的时候,已经是在数天之后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大家对于宋二小姐宋雨的婚事还有印象不?

还有谢谢小妖不是仙在20130314 13:56:53的一个地雷,MUE~~~

 第30章

环翠小心翼翼的从信鸽的腿上取下纸条来,这信鸽是宋雪叫媚姨娘在宋雨成亲那会让顾家特意送来的。这顾家是边将世家;对于这信鸽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然而这种鸽子在现在还仅仅只是被用到前线战场通信上;像这京城之中能认识它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这皇宫大内里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被卫兵团团把手着;号称是一只鸟都别想出入;但你若真是夜里从里面飞出一只鸟来能不能被发现先不说就是真的看见了也没人会管;毕竟这鸟人家是自由的爱往哪飞往哪飞。

再加上这深宫寂寞皇上就只有一个,所以后宫嫔妃之中养花逗鸟的平日里不在少数;所以这宋雪在自己宫里养上一只鸽子自然也是没人会在意了。

如此一来这就建立了锦澜宫与宋府的空中联络线;这可比从地面上辗转着送消息要快要安全的多了。

看完了消息后,宋雪对着点燃纸条的烛光沉思着。这二姐夫被抓一事两世为人的宋雪自然知道;虽说上一世的这个时候自己还在宋府中为来年的大选用功准备着;但是这件事可以说是日后能影响前朝后宫的那件大事的导火索了;所以上一世入宫以后宋雪可并未少听说,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宰相可是延禧宫中的哪一位的亲爹啊。

话说当初大周帝登基不久后被宰相是当头一棒从喜悦之中彻底打醒,准备大展宏图收服实权。为了不引起宰相和整个文官集团的集体反弹,于是大周帝就想了个自认好主意的阴招——对宰相仅有的嫡女上门三求。

这上门三求的习俗在大周朝可谓是由来已久了,这表示了男子对于女子的极高爱慕之情情愿三求三请,但是真正实际用的却是少之又少。首先这男女婚事还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见面的机会就根本没有。接着这三求三请娶回家的姑娘如果是正妻就必须礼让三分外还应在这男子三十五岁之后若是妻子还是未有所出方才允许纳妾,若是这求的不是正妻那么娶回家后也是按照平妻算,生下的孩子亦是嫡子。这也是为什么这淑妃可以协理六宫的原有了。

所以综上所述这上门三求看着上去挺美好但是实际难度非常高。若是求的是正妻就等于是放弃了所有可能会有的美妾,若是求的是小妾就等于是活生生的打了正妻的脸。

所以在当初传出大周帝在微服私访之时在寺庙与宰相千金一见钟情并不惜上门三求后可想而知是有多么轰动的。这也是为什么皇后只要一见着淑妃心里就恨不得撕了她。

宋雪没想到这不知不觉中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了,这顾青宋雪她是一定要救的,想着今后位高权重的顾大将军,那可是自己以后的又一助力啊。自己以后要当太后除了要小孩孝顺外,这朝堂之上也不能没有这个二姐夫的支持。那么还有什么交情能重的过着救命之恩呢?!而且更重要的是,她重生一世自然是知道这救顾青可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这救要怎么救?!此次事件宰相上奏说顾青故意放虎归山留后患,说小了是军事战略的决策失误,说大了就是通敌叛国,而很显然这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