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猫精灵-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同时牢记野狼的危险。 
当小狼狗的真实身份暴露后,沙队长几次上门要没收小狼狗,都被“五七”战士老石家拒绝了。孙丽珍觉得不论是狼还是狗,只要能与人和平相处就行,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她已经把小狼狗视为家庭的一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第六十八章  驱赶乌鸦的小猫
石小勇与10几名知青调到了农场的园林队。 
园林队地处台安、海城、盘山和大洼四县交界地的大洼一侧。邻一条不宽不窄的河,河岸上有许多垂柳和高大的杨树,杨树的上面筑有很多的鸟巢,鸟巢上面栖息着一个有上百只乌鸦的群落。 
园林队主要经营着一片苹果园和一片葡萄园。苹果树的品种基本上都是国光,还有少量的其它品种。果园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在整个农场是独一份。经常有农场革委会的干部来检查指导工作,顺便弄点苹果回去。石小勇来到园林队以后,学了不少有关果树的知识。如修剪果树的那段口诀就必须要背熟“一年三主枝,两年六大叉,上疏下密,南疏北密。” 
青年点的房子西邻是队部,队里养了3只狗和两只猫。当苹果熟了的时候,狗要到果园里巡逻,防止有人偷盗苹果。当苹果装筐入库的时候,猫要在夜里守库防止老鼠咬伤咬坏苹果。讨厌的老鼠不是偷吃一个完整的苹果,而是把整个筐里的苹果差不多每个都咬上一口。让客户无法购买。被咬坏的那些苹果只能分给农工和知青解解馋。这样,人们的心情就很矛盾。一方面想让苹果保持完好,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又想吃点老鼠嘴咬过的一些坏果。所以,当名叫大黑和小白的两只看仓猫特别尽职尽责的时候,就会被有的知青偷偷在青年点里关一宿,让看仓猫失职一夜。 
有一天下午,成群的乌鸦从队部的上空飞过,下面的人们正在开“大学大用毛主席哲学思想”的讨论会。忽然,从空中降下一阵乌鸦粪雨,落到人身上的鸟屎粘糊糊,臭气熏天。两只猫也未能幸免,浑身上下是又脏又臭。大黑猫和小白猫跑到河滩的沙地上好一阵打滚,紧接着,猫就开始了爬树和拆乌鸦巢的行动。大黑猫和小白猫忙活了到了日落,把几十个乌鸦巢全部捣毁,扔得满岸都是大大小小的树枝,搅的乌鸦没有了安身之处,一夜不得安宁,只能站在树上熬了一宿。 
第二天中午,猫和狗都在队部的院子里晒太阳。突然,成群结队的乌鸦向它们冲了下来,在它们的身上乱啄乱抓。3只狗有点招架不住,就一溜烟跑到队部的屋子里。两只猫也想撤退,可是被乌鸦群缠住不放,只好在那里继续与报复它们的乌鸦们,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只见鸦羽和猫毛纷飞。过了10几分钟的时间,乌鸦群飞走了,地下除了一层毛还留下了几只乌鸦的尸体。满身伤痕的两只猫,眼睛仍在盯着远飞的乌鸦群。 
这时,躲在屋里看热闹的3只狗跑了出来,幸灾乐祸的叼走了地上的死乌鸦。 
那些曾在树上筑巢栖息的乌鸦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大黑猫和小白猫每天都到河滩地上溜达一圈 
  第六十九章  一封未寄出的信
17岁的陈晓琴到民兵团当话务员,已经快一个月了。 
所谓的民兵团,就是给一个阿拉伯数字的部队编号,按照部队的编制,设若干个营、连、排、班的“民工团”。从农村抽调许多知青和青壮劳力,每人发两套没有领章和帽徽的军装,肩上扛着锹和镐,开进了本溪附近的千山群峰当中挖山洞,修军事战备仓库。 
千山属长白山的支脉,由东北向西南绵延,如千朵莲花云集。据称共有峰峦999座,其数近千,因而得名。此地无峰不奇,无石不峭,草深林密,人烟罕迹,是个神秘莫测的境地。 
前段时间,民兵在搞火药爆破的时候,飞起的落石不慎砸死了一只老乡家的小猫。通情达理的老乡什么都没说,为了搞国防工事,死只小猫不算啥。 
可是,母猫却不干了,整天去骚扰打泡眼的工作,爆破手们只好把母猫给捉住了。正巧,团里后勤处的一名副处长要出差到旅顺军港办事,就顺便带走了那只母猫。当吉普车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人们把母猫放生了。 
仅过了8天,母猫就又出现在工地上。谁没有想到的,大约400公里的山山水水,不知道它是怎么跨越的。 
母猫归来以后,报复的行为加剧了,它开始频繁地爬电线杆咬电话线,让很多重要的命令和汇报得不到及时的传达。民兵们又把母猫捉住了,这次只能用绳子拴在团部炊事班的仓库里吓唬耗子。 
第二天清晨,母猫咬断了拴它的绳子,从仓库逃出来后,跑向了即将引爆的地点。那个地点离小猫被炸死的地方不远,它选择了与小猫同样的命运。母猫无法与人们抗争,也无法挽回小猫的生命,只能走上了绝望的不归之路,去猫的天国里找它的孩子。 
一声巨响,山石崩裂,母猫的身体变成了无数尘埃,落到了不可逆转的终端。 
每天坐在手摇电话的人工操作交换台前,看着窗外连绵起伏的山林已经黄叶飘零,陈晓琴的心里感觉有点枯燥和寂寞。好在话务员的工作是两班倒,打夜班的时候,没有几个电话,可以趁机睡上一觉,这样白天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活动。 
休班的陈晓琴,坐在寝室的桌前准备写一封信,写给那曾牵过她的手,送给她树叶的大男孩。她要把那只神奇之猫的故事告诉给他,要把近来的所见所闻叙述给他。信写得很投入,蘸着蓝墨水的钢笔在信纸上飞,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讲。信的结尾处,还画了一幅有关猫的漫画。 
陈晓琴写完的信,装进了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贴上了一张8分钱的邮票。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了,绿色的邮袋里带走了许多民兵写的信。有写给父母的、妻子的、孩子的,还有写给恋人的。 
但是,众多的信中唯一少了陈晓琴写给石小勇的信,那封信又被陈晓琴放到了柳条箱包的最底下,那地方还放着石小勇送她的贺年片和干树叶。 
  第七十章  徒步归家风雪路
1971年的元月中旬,石小勇经过近两个月的短期学习,从县“五七农业大学”回到了园林队。这是一所有关部门,专门为加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管理而开设的培训学校。 
尽管,学习的时间特别短,政治学习又占了课程内容的很大比例,石小勇还是学到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东西。尤其这是**开始后第一次脱产学习,让石小勇有了几许的兴奋。 
园林队的宋队长,提前给石小勇放了春节的休假。虽然,月底才过年,但是宋队长知道石小勇的家比其他的知青要远的多,别人回城去享受城市的热闹,石小勇要回到比这里更冷清的地方。 
一路几度转车,到了石小勇家所在的那个县城以后,正巧赶上回家的那条公路修路,停止运行。没有办法的石小勇又转道去了吉林省的山城镇。石小勇知道从山城镇到家也有一条客运线路,可是等到了山城镇又赶上场大暴雪,汽车全部停运了。据说几天内也通不了车。没办法的归家人找了个便宜的旅社住了一夜。 
在旅社的房间里,石小勇结识了一位同住的年轻教师,他在吉林省境内的一所农村中学工作,他也是因雪困在这里。怎么办?俩人一商量,决定结伴步行。年轻教师的目的地有45公里,石小勇的目的地有55公里。 
年轻的教师是世居长白山的原住民后代,他的满族姓氏是果尔勒斯,后来汉化了改姓高。他家那小地方住的还都是南北炕,“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嘴里叼个大烟袋。”果尔勒斯把石小勇当成了大地方来的人。 
第二天凌晨,两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同路人就出发了。天气非常寒冷,北风扬起的落雪不断打在两人的脸上,衣服上都能见到一层白霜。石小勇的肩上还前后搭着两个帆布旅行袋,真是“远路无轻载”,这些东西成了徒步人的一种负担,但一路善谈的年轻教师让石小勇感到轻松不少。 
石小勇只能给果尔勒斯讲自己最擅长的故事,有关猫的珍闻趣事。没有想到,石小勇的“抛砖”,换来了果尔勒斯的“引玉”。 
果尔勒斯的爷爷曾在沙俄在东北修的铁路上当工人,那时候东北是沙俄的势力范围。他爷爷是在邮政车厢做守运邮件的工作,一路上的老鼠很多,邮件经常被老鼠咬坏。他爷爷就从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手里买了一对索马里猫,上班的时候带到列车上,老鼠就不敢来咬邮件了。 
不长的时间,这对赤褐色的猫生了5只小猫。列车上用不了这么多猫,就被送回到老家里养。猫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特别的强,小猫不到一年就能长大再生猫,一年生两窝,弄的村里村外都是猫,有的还上了附近的山上成了野猫,成了当地的祸害。后来,东北有许多地方发生了可怕的鼠疫,死了不少的人。可是,他爷爷家的一带,一点事都没有,算是因祸得福了。 
一路鞋子踏雪的响声,一路生动的故事,两个人忘记了疲劳,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果尔勒斯所在的学校到了,他热情的邀请石小勇留宿学校。石小勇归家心切,就独自继续行路了。疲劳的旅程,石小勇打开了随身带的“火炬”牌半导体收音机,听着为“毛主席语录”谱写的革命歌曲。到了村东头的时候,石小勇看了一眼自己左腕上的“东风”牌手表,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气喘吁吁的石小勇实在是太累了,累的眼看着自家的房子,坐在狼道旁的石头上不愿再走一步。 
九腭狸在房顶上看见石小勇了。家里的煤油灯亮了,院子的大门打开了,前面奔跑的是猫和狗,后面小跑的是石小勇父亲和母亲。 
不久,石小勇又到那所学校找果尔勒斯。 
学校的值班人告诉石小勇:“姓高的教师犯错误,被送回老家了”。 
石小勇疑惑地问:“果尔勒斯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值班人回答:“高老师把毛主席语录背错了。” 
回家的路上,石小勇一直背着那句“毛主席语录”,心里琢磨着千万不要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背成“毫不利人,专门利己。” 
  
207
第七十一章  异地重逢的喜悦
冬季的早晨,太阳照耀着冻结的雾。那紧贴水汽晶体的树身树枝,披上了美丽白纱般的霜。封冻的河流如一条玉带,上面是厚厚的冰层,底下是流动的水。人们在冰上用铁制成的“冰穿子”凿出个脸盆大小的窟窿,然后把鱼网或鱼钩放进去捕鱼。捕出来的鱼放到爬犁上拉回家,一条条鱼冻的象个棒子一样,放到仓房里,什么时候愿意吃都行。 
山林里的东北狸,远远地看出了人们捕鱼的门道。当人们离开冰窟窿后,东北狸马上踩着冰屑跑到冰窟窿旁边。倒蹲着用尾巴轻轻打碎薄冰,把尾巴放到水里慢慢摆动,冒充鱼饵,见有鱼咬尾巴,用力把鱼甩到冰面上来。东北狸叼着鱼快速往巢穴里面跑,要不时间长了,尾巴就会冻成了冰棍。群猫在严寒的日子里能够吃到新鲜的河鱼,真是一种享受呀! 
3匹大狼和3匹小狼在雪地上的猎兔失败了。野兔为了逃命,一路扬起雪尘,慌忙中跳进了深雪窝子。兔子是出不来了,不久就会被冻得僵硬着死去。可是,群狼也不敢贸然踏进危险的雪窝子。眼看着到手的猎物吃不到嘴里,只能继续饿着瘪瘪的肚皮。这是黑头狼王带领着两只仅存的部下和灰母狼留下的小狼在捕猎。自从黑头狼王在村边遭到惨败后,特别仇恨人、狗和猫。从那以后也落下了个毛病,听到猎枪声撒腿就跑,就是这震耳欲聋的响声,让那么多匹强悍的大狼丧了命。 
黑头狼王发现附近有群猫的存在,狼王一直想把群猫捉住当成佳肴。可是,苦于找不到那帮神出鬼没的家伙。刚才在猎兔的同时,黑头狼王注意到有一只猫从冰上跑过。于是,燃起希望的狼王领着群狼向猫消失的方向追去。 
群狼沿着雪地上的猫爪的足迹,来到了一个向阳坡。雪已经在坡上融化,爪迹也不见了痕迹。狡猾的群狼靠发达的嗅觉,不断地抽闻着猫的气息,慢慢地向猫的巢穴逼近。 
东北狸一直趴在巢穴前面的洞口处,密切的注视着群狼的一举一动。东北狸想带领群猫转移到另外一处安全的巢穴,但怕几只小猫掉队出现危险。花虎狸看出了东北狸的想法,走到了东北狸的身旁,用头碰了碰东北狸的肩和颈脖,然后猛地一下蹿出了巢穴后面的洞口。 
黑头狼王见一只虎纹状的猫从岩石后逃跑,急忙率群狼追去。只见猫一会儿钻灌木荆棘,一会儿又跑到了崎岖的路上。尽管猫的速度快,但黑头狼王的追撵速度还是略胜猫一筹,眼看着距离越拉越近,猛然抬头一看竟跑到了村子的旁边。 
花虎狸在危机的时候想起了九腭狸,从九腭狸帮助它摆脱黑熊纠缠的危险后,它们又在森林里见了几面,成了比较要好的朋友。它知道九腭狸经常趴着的屋顶。目前只有到了九腭狸那里,才能靠近人们居住的地方,而狼最怕的就是人,这样它才能彻底甩掉后面的饿狼。花虎狸的策略是对的,当它快要耗尽力气的时候,看到了九腭狸向它跑过来,后面还有大耳垂头的犬和那只象狼一样的狗。 
黑头狼王无可奈何的停止了追击,带着群狼又回到了猫的巢穴附近。可是狼群什么都没有发现,它们只能另寻办法,去解决一个个饥饿的胃。 
九腭狸带着花虎狸跳到了“五七”战士老石家的屋顶,这是一个猫的安全岛。看着远山近地的花虎狸想,这是4年多来第一次走近了人们。它不知道人们是不是还那么仇视它们。它想起了自己的主人,也想起了经常去主人家的石小勇,每次它都喜欢钻到石小勇的被窝里,给石小勇暖有点臭味的脚。 
花虎狸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唤它,它低头看到了站在院子里的一个人,一个比分离时高大了的石小勇。它怀疑的眨了眨眼睛,打了一个响鼻,几度探询的眼光过后,相信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虽然,花虎狸犹豫了一下,但马上就从房顶上跃下,跃到了石小勇伸开双臂的怀抱里。 
花虎狸在石小勇的怀里又是舔又是轻咬,石小勇看着历尽苦难的猫,止不住地眼泪落到了花虎狸的身上。 
石小勇的父母从屋里推开门走出来,他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世界上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发生。流落的猫与流放的人竟在几年后在遥远的异地相聚。 
  第七十二章  人与狼的遭遇战
石小勇没有让花虎狸离开,想把这只家猫从此留在家里。当晚,花虎狸仍然躺在石小勇的脚下,4年多来第一次在热炕上睡觉,一点恐惧的威胁也没有。到了午夜时分,睡不着觉的花虎狸偷偷地起来了,默默地离开了舒适安全的环境,仍然要回到充满险恶地野外巢穴。九腭狸在房顶上目送了花虎狸的离去。 
第二天清晨,石小勇不见了花虎狸的踪影,知道花虎狸又重归了大山。他曾听外公讲过,猫是一种不完全依服于人们的动物,既对人们亲近,独立性又非常强。在马戏团里有驯虎、驯狮、驯熊、驯狗等表演,但却没有驯猫的表演。猫的血管里流的是不驯服的血液,永远保留着一种原始的野性。人们不能强迫猫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尽管是充满了善意。 
石小勇拉着爬犁带着九腭狸和士佐犬准备到山林里打点柴禾。刚出院门不远,他的母亲追了上来,一边递给石小勇一挂200头的红鞭和红盒火柴,一边气喘吁吁地说:“小勇,今天是腊月里的小年,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善恶。你到深山老林里面放挂鞭,讨个一年的平安吉祥。”石小勇微笑着接了过来,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