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命门-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当时的农民子弟除了考上大学就别想走出农村这片热土。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时的城乡差别究竟有多大。我这里举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一个普通农民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子摔八瓣,到头来是挨饿吃不饱饭。而一个城镇市民别说有工作挣钱的,单说无业游民待业青年,他们整天东游西荡游手好闲,不偷不抢不打架就算好孩子,凭着人手一册的红本本(粮本)每天保证能混个肚圆。

于是,矿长、教导员的侄子外甥,连长、副连长的弟弟都成了招工的最佳人选。王大槐能把自己的弟弟安排进来,可见他与领导的关系非同一般。因为做工的都是部队亲属,说是招民工,实际享受的是军工的待遇,甚至比一般的军工待遇还要高。最实惠的就是吃穿住全免费。即使不与战士们一起在大食堂同吃,他们的伙食比战士们一点也不次,工作服、手套、鞋帽,战士们有的他们都有。只是装车的工作确实很辛苦,有脏又累,可是比起他们在乡下农村的生活来,他们早已知足了。更有一些把脑袋削得像针尖一样的战士,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去帮助领导的亲亲装车,以博得领导对他的好感。

在张寅的老乡中,刘启和李奇都是这样把脑袋削得比针尖还尖的战士。他们在新兵连时就设法与排长、班长套近乎,下到连队更是不放过一次讨好班长、老兵的机会。看到班长、老兵的衣服、床单脏了赶快偷偷替他们洗了,每天只要班长在宿舍,不管屋地是否有灰尘,他总要拿起扫帚把地扫一遍。冬天夜里,不管宿舍里的炉子是否需要添煤,他都要用铁簸箕磕碰几下煤块弄出点动静来。每次下井挖煤,张寅和李奇拉着小煤车总是一前一后地紧紧跟着,有时张寅还要去作业面拉最后一车,把作业面打扫干净,比别人至少要多拉一车。可是,他每天总比李奇少一到两车。张寅经过长时间观察,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猫腻。问题出在绞车房负责记分的绞车员王全来身上,战士们每从井下拉上一车煤,王全来就在谁的名字下面按正字笔画顺序画一笔,李奇等一些头尖的战士为了让王全来多给记分,就给王全来一些小恩小惠讨好他。王全来就小手一动,每天让李奇他们虚多几车。这样,在月度奖评、季度奖评、年度奖评中李奇都能顺利被评为先进个人、拉车标兵。张寅知道后,只是觉得好笑,只当做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竞争虽不光彩,对自己已无什么大碍,因为自己从来就没把这个荣誉看得那么重,他的目标简单而明确,就是考军校。在张寅心目中,考军校与这些荣誉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六章 暴雨连天泥石流 香散玉碎怜柴红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4、柴红之死

柴红的体力很快就恢复了,她与柴英国轮流在医院护理照看张寅,张寅让柴英国把自己的高中课本捎来,利用在医院养伤时间好好地温习一下功课。这几天,柴红与张寅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互相欣赏着,关心着,在他们之间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感情,有爱情的炽热但不想有爱情的负担,有亲情的信赖但比亲情更袒露无遮无掩。柴红压抑着自己对张寅的爱情火焰,她害怕玩火自焚,因为在她看来,张寅的一切都是一个谜,一个没有答案的谜,这个谜忽而让她心醉,忽而让她惧怕,她情愿做他的秘密情人,也不愿做他的结发妻子。对于柴英国,柴红虽然没有爱的激情,但是心里很踏实,无论如何,柴英国对她的感情是真的,最有吸引的还是柴英国的家庭条件,殷实的经济基础,显赫的社会地位,熟悉亲和的人际环境,让柴红不可能再做出其他任何选择。

而张寅也是这么想,贫贱的出身让他自卑,匮乏的经济基础让他力不从心,坎坷的命运让他对前途感到迷茫,他欣赏柴红,欣赏她的正直和仗义,欣赏她娇贵不凡的气质,欣赏他如花似玉的美貌和顺服良善的温柔性格。但是,他从不敢奢想对她有非非之想。他虽然并不欣赏柴英国,也不喜欢他,但是他还是赞成柴红与他在一起。他相信,柴英国对柴红的感情是真的,甚至超过自己对她的感情。他也相信,柴红与柴英国在一起要比跟自己强一百倍。所以,他在心里默默的祝福她,希望她的生活幸福美满,快乐甜蜜。

这些天来,柴红对张寅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张寅深深感动,有时还难为情,特别是刚刚做完手术那几天,伤口刚刚缝合,不便下地行动,解手就成了张寅最难堪的事情。可是柴红并不介意这些,每次都是让张寅躺在病床上,她一只手端着便盆一只手帮助张寅完成。每当柴红那只温柔的手轻轻捉着自己时,张寅总是不好意思的把头扭到一边,不敢用眼看着柴红,柴红却毫不在乎,还故意轻轻一捏,冲着张寅直乐。他的放肆和大胆与她柔弱恬静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后来,张寅其实完全可以自己下床到厕所方便了,但是,他竟对柴红有了依赖,他渴望每天能让柴红帮助自己,他对这种女性抚摸的感觉有了下意识的迷恋。

这天,柴英国在医院护理张寅,这两天连续降雨,昨晚又下了一夜,雷鸣闪电,疾风暴雨,第二天风停了,雨小了。吃过早饭,柴英国满脸春风的讲着他与柴红的少年往事,他不是个呆子,尤其在感情方面是超敏感。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柴红对张寅特别的好感,柴红曾对他说要认张寅做个干弟弟,在他的坚决反对下没认成,他在张寅面前炫耀自己与柴红的少年趣事,无非就是叫张寅明白自己与柴红的感情是牢不可催的。中午了,柴红还没来替换柴英国,张寅有些着急了。柴英国虽然并不希望柴红来这里护理张寅,但是,这时候,按说柴红早就到了,他也开始担心柴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直到中午,柴红仍然没来。到了晚上,还是没来。柴英国有点坐不住了。这时,梁军章来了,他让柴英国回连部一趟。柴英国问是什么事,梁军章说:“你回去就知道了。”柴英国心里惦记着柴红,赶紧收拾了一下,又与护士闫银萍打了声招呼,就匆匆离开了医院。柴英国走后,梁军章告诉张寅,昨晚连队出事了,连天阴雨加上昨夜暴雨,部队矿部新盖的简易平房后面的山坡发生了山体滑坡,冲下来的泥石流造成房屋倒塌,矿部卫生员柴红和炊事员侯一平被埋在了里面,经过战士们六七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把他们从乱石乱砖中挖了出来,可是,他们已经身亡。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七章 闫银萍动心 张寅出院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5、出院

柴红死后,柴英国一下子蔫了,整天低着头不说话,连里就没再派他去医院护理张寅,让梁军章替代了他去医院。这时,张寅的伤势越来越轻,能下地自由活动了,吃饭解手再不用烦人。他躺在床上拿起课本本想看两眼书,可是心思却不听使唤一个劲地想着柴红,这么一个清纯靓丽的多情姑娘,就这样匆匆地走完了她人生的全部旅途,前面似乎还有那么多幸福生活在等待着她,而她却让那一切与她有关的日子变成了一个个空洞洞的气泡,风一吹就七零八散,无影无踪。张寅这样想着,两颗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打湿了手中的课本。

不知什么时候,闫银萍走了进来,看到张寅坐在病床上发呆流泪,就问张寅发生了什么事,张寅把昨天听到的柴红被砸死的事情告诉了闫银萍,闫银萍听后也十分难过,说:“这么好的姑娘,就这么走了,太可惜了。”她看到张寅手里拿着高中课本,就说:“看不出你还挺用功呀,是准备报考军校的吧,我们有几个同学高考落选后当了兵,后来都考上了军校。听说在部队考军校可容易了,现在好多人都走这条路呢。”

“哎,按说考题并不难,关键是没有考试的机会呀。”张寅把书本合上,看了看闫银萍说。

“不可能吧?部队不是允许报考军校吗?”闫银萍疑惑地说。

“就是,我今年就没机会报考。原来在家里没机会参加高考,才想当兵报考军校,谁知部队也没机会参加报考。”张寅沮丧地说。

“真的吗?还有这样的事情!”闫银萍更加惊疑。

于是张寅把自己的遭遇与闫银萍说了一遍,闫银萍听后深表同情。她安慰张寅说:“不要灰心,说不定明年就有机会了呢?”张寅说:“但愿如此吧。”

从此,闫银萍对张寅格外关心,她从心里开始同情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她还为张寅借来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张寅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每天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闫银萍从来没见过象眼前这位年轻人那样嗜书如命勤奋好学的人,心里暗暗地佩服他,心想这样聪明好学,勤奋上进的人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心里逐渐欣赏喜欢上了这位小伙子。因此给他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张寅这颗孤独创伤的心倍感温暖。

几天后,张寅的伤口基本完全愈合,可以出院疗养了,闫银萍恋恋不舍地对张寅说:“出院后要注意休息,暂时不要再做重体力劳动。”说着,把那套高考复习资料递给张寅,说:“这套资料送给你,做个纪念吧。”张寅说:“我一定还会来看你的。”说完,和梁军章一起走出医院,来到火车站乘通往矿区的火车返回部队。连长说:“怎么出院了,我还说再过几天去医院接你呢。”张寅说:“伤口已经好了,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就行了,没必要在医院躺着。”连长说:“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先休息几天吧。”

回连队后,张寅主动承担起了打扫部队院落卫生的任务。他还把保温桶灌满开水,用小铁车推着到矿井井口让战士们喝。有时,他也到炊事班去帮厨,或者到煤场去捡细炮线。在这个月全连奖评中,他被连长点名特批了一个精神文明标兵。张寅处处注意着自己的言行,注意着与战士们的关系,尽量表现的积极突出,时刻为争取明年报考军校做着准备。当然,他自由时间比过去多了,温习功课的时间也多了,他更加刻苦用功,因为在他心里还有闫银萍对他的嘱咐和殷切希望。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八章 孙指导员下连队 张寅上煤台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6、孙也权

连队又新调来了一位指导员,叫孙也权。据说是从师部直接下来的。这孙也权个子不高却很肥胖,脑袋又圆又大,肥头大耳,浓眉大眼,肚大腰粗,说话声如洪钟,口才极好,风趣幽默,每次与人交谈,都能让你捧腹大笑。战士们都爱听他讲话,无论多么枯燥乏味的话题,他都能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他平时走路习惯背剪手,歪着脖子,好像是脑袋太大太重了,脖子有点承受不住的样子。战士们在私下议论说:“这孙也权从师部下来只是镀镀金,混个一年半载就回到师部再提拔重用,因为他似乎很有点来头。

孙也权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很有一套,他善于观察,勤于琢磨人的心理。他到连队不久,就发现了张寅这个特殊的战士。他多次看到张寅聚精会神的读书的样子,心里十分欣赏。因为他就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对马克思、黑格尔等很有研究,曾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对战士们大讲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的概念,这么枯燥乏味的哲学命题竟让他讲得令全场战士笑出了眼泪。他本人也是军校科班出身,而且对自己的那颗大脑袋相当自信。为了表示支持鼓励张寅的学习,他特意委托爱人从老家湖北宜昌邮来了一套高中数理化高考参考书。因为他爱人就在宜昌市十五中教书。

张寅拿到孙指导员专门给他寄来的高考参考书,心里十分感激。他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张寅的心目中孙指导员就是一个可敬可亲的大哥哥。一天,孙指导员对张寅说:“现在部队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你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我想把你安排到煤台工作,在那里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你愿意吗?”张寅一听,高兴地说:“那太好了,谢谢指导员!”

煤台上一共住着六个战士。班长胡文斌是吉林人,身材瘦小,腿短腰长,细胳膊细腿,小脚小手;面色蜡黄,长脸小眼,一笑露出满嘴黄牙,胡子稀疏凌乱,鼻毛外露,说话细声细气。烟瘾很大,手工纸卷旱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

老兵曹丹,内蒙人,与张寅同在六班。灰面圆脸,小鼻子小圆眼,脾气怪癖,套用柴英国的话说就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介全金,河南人,身材短小精悍,圆脸圆眼,一脸密密麻麻的青春痘,睫毛黑密而长,毛绒绒的象是猫眼。习惯动作是用舌尖挤压牙齿,一股唾液突然射出老远。

赵金山,河南人,中等身材,长得虎头虎脑,性情温和,国字方脸,五官端正,正派大气,具亲和力,好为人师,好用教训的口气与人说话,轻易不开玩笑。

田明月,河北赵县人,与张寅为邻县老乡。高挑身材,眉清目秀,英俊飘逸;一脸雅气,象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

煤台工作分工是,班长胡文斌、老兵曹丹及赵金山和田明月四个人负责四个煤镏子,张寅负责开绞车,介全金负责推铲车。装火车皮时,车皮箱停在煤台下,胡文斌、曹丹、赵金山和田明月分别站在四个煤镏子旁,张寅把绞车上的钢丝绳拉住火车皮,开动绞车,使火车皮正好停在煤镏子的正下方,这时,站在煤镏子旁的战士们打开煤镏子的阀门,煤场上的煤就通过煤镏子流入下面的火车皮箱里,当车皮箱装满煤时,战士们迅速关闭阀门,张寅则开动绞车,火车皮在钢丝绳的拉动下徐徐前行,当后面的空车皮厢到达煤镏子的正下方时,张寅立即关闭绞车,而站在上面煤镏子旁边的战士们再次打开煤镏子的阀门,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所有的空车皮都装满。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九章 美人光临 蓬荜生辉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7、美女驾到

煤台工作比起下井挖煤轻松多了,但是,在煤矿既干净又安全的活是没有的。装车皮的时候,战士们站在十几米的高空,开关煤镏子的阀门是很危险的,有时大块的煤块从漏口流出时往往把煤镏子的闸门冲坏,这时,站在煤镏子旁边的人非常危险,如果被混煤激流冲击,一旦从几十米的高空摔下来,性命难保。有时赶上刮风,煤灰扑面迷眼,给装煤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工作时战士们都必须戴上风镜和口罩。开绞车相对安全一些,但是,最可怕的是挂在火车皮上的钢丝绳在开动绞车拉着火车徐徐前行时突然绷断或脱钩,钢丝绳反弹回来打在人的脸上或身上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