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同人)三国霸主-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涣道:“父子良贱皆在将军掌握之中,待走那里去?倘将军肯用老夫之言,徐州可保无虞矣。”

吕布道:“公试言之,明以教我。”

袁涣道:“袁术今收杨奉以为羽翼,彼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不相维持,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也。又有一计,不止保安徐州,袁术亦可擒矣。”

吕布接口问道:“快快说来。”

袁涣答道:“杨奉依袁术,譬如凤鸡,势不两栖,立可擒之,袁术用人,正如积薪,今用杨奉为羽翼,然杨奉乃旧汉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袁术必轻之,若凭尺书结连杨奉以为内应,再结连刘备以为外合,必擒袁术矣!”

吕布道:“汝必亲到杨奉处下书。”

袁侃道:“侃现在便去。”

袁侃自告奋勇,然刘表麾下新降之人张羡却却为了表功,说服吕布自去之,还真说降了杨奉,吕布而后兵分五路,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秦宜禄、王贺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许耽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张弘引一军,出碣石,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各与军一万,余者守城。

杨奉做了内应,接应吕布大军,袁术军大败,袁术率残军走了不数里,山背后一军杀出,截住了去路,袁术慌逃而走,截路之人非是别人,正是关二爷!关羽挥刀来杀袁术,却被袁术麾下头号大将纪灵敌住,余众四散奔走,袁术收拾败军,回淮南去了。

吕布得胜,邀请杨奉饮宴,一行人马都回徐州去了,到得城中,请叙礼毕,大排筵宴,款待众将,吕布保杨奉为琅琊牧,兼领沂都牧,酒席散去,各谢而去,关羽业已辞归。

第1卷:叱咤三国 第37章:诏书至讨袁术

第37章:诏书至讨袁术

次日天明,吕布与袁涣商议,欲留杨奉军在徐州,袁涣却道:“不可!杨奉据山东,不出一年,则山东城廓皆属将军也。”

吕布深以为然地道:“嗯,不错。”又过了几日,吕布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便重劳三军,送杨奉暂于山东一界屯扎,以候恩命,不日必将重用。

袁涣府邸,袁侃问父袁涣道:“何不留杨奉在徐州,为杀吕布之根也?”

袁涣摇了摇头道:“不然,倘或杨奉协助吕布,是与吕布添爪也。”

袁侃对父亲袁涣之见甚服,不由得脱口赞道:“父之高见也!”

咱们掉过头来再说袁术,此战麾下军马折其大半,败回到淮南后,不仅没有反思,反而每日寻思如何报仇,便遣麾下能言善辩之人往江东去问孙策借兵报仇。

使者至江东,说袁王借兵之事,孙策大怒道:“汝僭称帝位,背反汉室,赖吾玉玺,非义人也!吾欲加兵问罪,岂肯妄助逆党乎!”作书以绝之。

书曰:吾孙策闻,盖上天垂司过之星,圣王建敢谏之鼓,设非谬之备,急箴阙之言,何哉?凡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去冬传有大计,无不悚惧,旋知供备贡献,万夫解或。

顿闻建议,复欲追遵前图,即事之期,便有定月。益使怃然,想是流妄;设其必尔,民何望乎?曩日之举义兵也,天下之士所以响应者,董卓擅废置,害太后、弘农王,略烝宫人,发掘园陵,暴逆至此,故诸州郡雄豪闻声慕义。神武外振,卓遂内歼。元恶既毙,幼主东顾,俾保傅宣命,欲令诸军振旅,于河北通谋黑山。

曹操放毒东徐,刘表称乱南荆,公孙炰烋燕、幽,刘繇决力江、浒,刘备争盟淮隅,是以未获承命橐弓戢戈也。今备、繇既破,操等饥馁,谓当天下合谋,以诛丑类。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一也。

昔成汤伐桀,称有夏多罪;武王伐纣,曰殷有罪罚重哉。此二王者,虽有圣德,宜当若世;如使不遭其时,亦无兴由矣。幼主非有恶于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胁于强臣,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于汤、武之事,二也。

卓虽狂狡,至废主自兴,亦犹未也,而天下闻其桀虐,攘臂同心而疾之,以中土希战之兵,当边地劲捍之虏,所以斯须游魂也。今四方之人,皆玩敌而便战斗矣,可得而胜者,以彼乱而我治,彼逆而我顺也。见当世之纷若,欲大举而临之,适足趋祸,三也。

天下神器,不可虚干,必须天赞与人也。殷汤有白鸠之祥,周武有赤鸟之瑞,汉高有星聚之符,世祖有神光之征,皆因民困瘁于桀、纣之政,毒苦于秦、莽之役,故能芟去无道,致成其志。今天下非患于幼主,未见受命之应验,而欲一旦卒然登即尊号,未之或有,四也。

天子之贵,四海之富,谁不欲焉?义不可,势不得耳。陈胜、项籍、王莽、公孙述之徒,皆南面称孤,莫之能济。帝王之位,不可横冀,五也。

幼主岐嶷,若出其逼,去其鲠,必成中兴之业。夫致主于周成之盛,自受旦、姡е溃顺纤谧鹈饕病W菔褂字饔兴母囊欤掏谱谑抑资簦劢字土迹哉辛跬常怨毯鹤冢运允楣鹗夹蔚で啵髑煳耷睿股芟摇I岫晃淠颜撸朊髅髦兀厮蝗蹋病�

五世为相,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焉。忠贞者必曰宜夙夜思惟,所以扶国家之踬顿,念社稷之危殆,以奉祖考之志,以报汉室之恩。其忽履道之节而强进取之欲者,将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孰不从我?四方之敌,非吾匹则吾役也,谁能违我?盍乘累世之势,起而取之哉?二者殊数,不可不详察,七也。

所贵于圣哲者,以其审于机宜,慎于举措。若难图之事,难保之势,以激群敌之气,以生众人之心,公议固不可,私计又不利,明哲不处,八也。世人多惑于图纬而牵非类,比合文字以悦所事,苟以才上惑众,终有后悔者,自往迄今,未尝无之,不可不深择而熟思,九也。

九者,尊明所见之余耳,庶备以予,惟所遗志。忠言逆耳,幸留神听!

使者赍书回见袁术,袁术看毕,大怒道:“黄口孺子,敢以文字讥我!吾先伐之,以取江东!”右丞相杨大将力谏方住,但暴怒中袁术仍要找个突破口,于是便把使者给斩了。

孙策自发书于袁术后,每日防袁术攻来,令点军卒守住江口,忽一日,曹操使者至,拜孙策为会稽太守,便令起兵,征讨袁术,孙策乃商议,便要起兵。

孙策欲起兵击袁术,长史张昭道:“袁术虽新败,然兵将极多,粮食足备,倘进兵不利,祸及江东,不如上书与曹操,他若南征,愿为后应,两军相援,袁术军必败,万一有祸,亦望操援之。”

孙策深以为然地道:“正应如此。”

于是孙策遣使者以此意告知曹操,此时的曹操方至许都,思幕典韦,兴礼祠堂,四时祭之,遂封典韦之子典满为中郎,本来想收养在府,四下打探得知,典满一直随其大伯典杰一起居住,四下寻访,竟无音信,曹操遗憾不已。

就在此时,忽报孙策使者至,贡献礼物尤多,曹操观其书,遂要南征,人探得袁术乏粮,劫掠陈留,曹操遂点兵出师,此时,曹操自专权而行大事,然后启奏,无有不从,曹操令曹仁守许都,其余皆随自己出征,起兵共计三十万,粮食辎重千余车。

曹操行军之次,连发诏书五份,分别给了柴桑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徐州的吕布、豫州的刘备、洛阳的左傲冉,让他们一起出兵,来讨伐叛逆袁术。

曹操率军比及豫州界上分兵,刘备引兵来迎,入曹操只营,献上首级一颗,曹操惊问道:“此何人首级?”

刘备回答道:“此是杨奉之首级也。”

曹操又问道:“何以得之?”

第1卷:叱咤三国 第38章:虎贲营!

第38章:虎贲营!

刘备回答道:“吕布因令此人权住沂都、琅琊两县,然杨奉纵使军士抢掠徐、扬地面,人民无所不怨,因此备乃设一宴,诈请议事,比及入座,先牵了马,掷盏为号,帐下赵云将此人杀死,尽收其兵士于部下,今特来请罪。”

曹操笑道:“尔与国家除其大害,勘为大功,何为罪也?”

曹操赏了刘备,合兵到徐州界,吕布当即出迎,曹操用美言抚慰,并且承诺封给高官,还许都之时,即换印绶,吕布闻听大喜,曹操当即分兵,吕布一军在左,刘备一军在右,曹操自居中,令夏侯元让、于禁为先锋,兵锋直指袁术。

当左傲冉回到自己于洛阳的府邸时,立即就有兵卒将曹操以天子名义发给天下诸侯的诏书送来了,天子诏书将袁术列为汉贼,让天下诸侯一同出兵讨伐。

左傲冉当即唤文武众将前来,没过一会儿,文武陆续而至,左傲冉一瞧,都到齐了,便对着陈瑀问道:“公玮啊!袁术称帝后,有什么动静吗?”

陈瑀回答道:“袁术称帝后,可谓是动静不小啊!大肆建造皇宫,广收赋税,招募士兵,并且还让手下大将刘勋镇守庐江,并且派大将桥蕤统兵十万兵锋直指徐州。”

左傲冉继续问道:“孙策和刘表有什么动静吗?”

陈瑀回答道:“孙策已经和袁术彻底绝交,并在濡须口摆下阵势,随时都可能和庐江的刘勋开战,至于刘表嘛,暂时还没有动静,不过这都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具体怎么样,情报还没有传来。”

左傲冉微微一笑道:“众位,磨好你手中的军刃,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一众文武听后大喜,他们知道,只要是左傲冉亲口说的话,十有八九会兑现,文聘更是出列沉声道:“虎赍营将士们的刀永远都是最锋利的,虎赍营的将士们永远都是枕着兵器睡觉,随时随地都可以战斗!”

文聘自从上次长安解围后,左傲冉便任命他为一营的统领,韩铝子则为文聘的副统领,而且还拨给了文聘四千西凉骑兵和一千左家军骑兵中的精锐,不仅如此,左傲冉还将这支部队命名为——虎贲营!

一个初露锋芒的文聘都敢如此大放厥词,身为左傲冉老部下的吕旷自然不可能落后了,当即出列道:“俺吕旷所掌的横冲营一直都磨刀霍霍——嘿嘿!向猪羊喽!”

身为弟弟的吕翔自然也不会落后,笑呵呵地出列道:“俺吕翔的突击营早已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随时准备突击!突击!在突击!”

“俺蒋义渠自然为武艺不如你们!但你们可不要忘记了,我所统帅的可是左家军内的两大精锐之一的神锤营!”蒋义渠挥舞着拳头道。

“好了!”左傲冉双手下压,示意还在发表各自言论的武将们安静下来,随即道:“公玮,你火速派人至并州,调来陈登、田丰二位军师到洛阳,并州内的事宜暂时交予沮授、华歆二位先生,再将高览、许褚、颜良、文丑一并调过来,再让雷绪率太平军、高堂隆率飞豹营也一起赶过来吧!”

“遵命,瑀这就去办。”陈瑀躬身道。

左傲冉环视众人,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个袁术真不让人省心,我本来还想马放南山一段日子,他竟然出来炸刺,如今只能率军再次出征了,得了几日的清闲,你们可不要过度懒散才好呦!”

“哈哈!主公您这是说笑吗?不过,实在是太不好笑了!”周泰这个大嗓门开口道。

“好了!都被废话了,趁着还有几日的清闲功夫,你们都下去好好的休息休息吧!咱们不日即将再次出征!你们都下去吧!”左傲冉道。

众人一齐躬身道:“是。”

众人散去后,左傲冉踏着初秋的月光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进屋后,左傲冉躺在床边,脑中思绪有如泉涌一般,将自己来到三国后,就把整个三国时代搅了个天翻地覆!

自己占据了并州,自己的好侄儿公孙续还掌握着半个幽州,致使原本能够独占四州之地的袁绍仅仅得到了两州半的地盘,可谓是实力大减,真不知道他袁绍还会不会和曹操决战官渡啊!

不光是袁绍,就连曹操的实力也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减小了许多,而且自己还在曹操的背后狠狠的插了一根刺,让他无论是与袁绍交战、吕布交战、又或是如今和袁术交战,还要回头注意洛阳方面,自己于洛阳放有重兵,随时可以给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致命一击,大大的限制了曹操的发展!

不过凡是有利也有弊,左傲冉一直都在等候着血诏,但是左傲冉却是一直都没有到,只要有了血诏,就算是曹操下一万道圣旨,左傲冉也有借口不从,而且左傲冉也好友借口向曹操动兵,然后废刘协推刘辨登基!

想着想着,左傲冉竟然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江东一行时碰到的江东大小双乔来,不由得暗自念道:“怪不得曹操都惦记着,确实是一双尤物啊!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上一次了?!”不多久,左傲冉就沉沉的睡去。

一晃数日渡过,并州的陈登、许褚、雷叙等人也都到来了,简单的休整了一日,次日清晨,左傲冉率众文武以及三万兵马一大早就掣马开向长安而去。

一路之上,非止一日,左傲冉率三万大军风尘仆仆的进入了繁华的长安,才短短的半个月之内,长安的变化之大,让左傲冉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见长安道路四通八达,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流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周遍店铺林立,人们南来北往,热闹非凡,无不在显示这座城池的富足。

左傲冉见到此景,忍不住称赞道:“长安一日三变,才短短半月间,长安又变了一番面貌,这名都的号召力果然不同凡响啊!”让大军于城外扎营,自己率众文武则飞奔议事厅而去。

左傲冉大步的踏入了这个久违的议事厅中,右边的武官分别是高览、许褚、颜良、文丑、雷绪、高堂隆、文聘、韩铝子、吕旷、吕翔、张纯、沮鹄、沙摩柯、周泰、蒋钦、祖郎、管承、李式、蒋义渠、刘全、胡车儿、彻里吉,王昌则重回岗位,总揽洛阳军权,韩荣老将军则返回了并州,何仪、何曼仍然立于左傲冉身后的左右两侧。

可是在文官的这一边,第一位是田丰,第二位是陈登,第三位是陈瑀,第四位应该是李文侯,可李文侯的位子却被一个中年儒士所占领,而李文侯正站在中年儒士的下手,在文官中李文侯虽然被贬,但地位只在陈瑀之下,左傲冉不禁对眼前这个中年儒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1卷:叱咤三国 第39章:统兵讨逆贼

第39章:统兵讨逆贼

中年儒士友善的对着左傲冉微微一笑,李文侯则笑着介绍道:“这位先生姓田名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和臧洪、陈容、张超四人皆文武双全,且私交深厚,合称“北四友”!”

左傲冉心里暗暗一惊,赶忙拜道:“久闻先生大名,能博一见,荣幸之至啊!”

左傲冉这只是客套话,如今他满脑子都是疑惑,这田畴的名字自己记忆不深,有什么能耐也不清楚,但那义士臧洪之名,左傲冉可谓是如雷灌耳,只可惜死于汜水关外了,这人好像应该是在曹操还是袁绍那吧?怎么来投李文侯了呢?这让左傲冉很是想不通啊!

田畴微微一笑,起身道:“畴,自幼苦读古书,以求为天下苍生尽一份绵薄之力,昔日幽州牧刘虞招募人员出使朝廷,畴受举荐,封为从事,畴临行前曾嘱咐州牧大人公孙瓒乃大患,应急早除去,但是不获州牧大人理会,畴不用国内道路而选择出塞至朔方,成功到达长安,朝廷拜畴为骑都尉,畴拒之,三位公府联合举荐,亦被畴拒之,畴回到幽州时,州牧大人已被杀害,畴设祭大哭,公孙一族惧吾之名声而不敢加害。畴领族人隐居徐无山,躬耕以养父母,吸引百姓,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被百姓推举为领袖后,订立法律,设立礼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